龚燕杰 翁祯璐 周淑彤
1947年1月11日,《新华日报》第五版整版刊登了编辑部文章《检讨和勉励——读者意见总结》。在国共关系即将彻底破裂的前夕,这既是《新华日报》全体工作人员对办报工作的梳理与总结,也是编辑部对读者意见的集中反馈。
2023年,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整理出三封书信——《1946年经济金融界读者对<新华日报>的意见》《工人读者对<新华日报副刊>增辟工人专页内容的建议》《重庆大学生关于“爱好音乐绘画事宜给<新华日报>的意見”》,充分反映了70多年前这段史实。从中可以看到,不同身份人群以各自视角,对《新华日报》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表达了对办好报纸的殷切期望,彰显读者与办报人的良性互动。
经济金融界读者的意见
《1946年经济金融界读者对<新华日报>的意见》一信,具体作者不可考,部分字迹模糊褪色,难以辨认。作者使用的是“四川省银行总行用笺”纸,在信中透露出“学商的”“喜欢关于经济的”等信息,推测为经济金融界读者。
信件全文如下:
在我身边的一群读者,是学商的,政治情绪并不浓厚,素来情须好偏狭,但着眼相当实际。过去局势沉闷的时候,他们读“新华”,认为“新鲜”“刺激”。在这民主浪潮回涌的时候,他们之爱读“新华”,认为“诙谐”“有大家风度”。这正是他们与其他党报的比较中得出来的结论。下面分版叙述他们的意见。
第二版上,他们最爱读“本报论”以及延安的生活报导。他们是想从你们直切的报导中,看见您们的态度和较正确的□□□□□。但有慊不足,有时是不满意于某些场面的“轻描淡写”,或者介绍太多。比如那次“迎接中共代表团”“纪念冼星海演奏会”,都觉得不如其他报上热烈、生动。再比如前面对马师侧面的描述,也觉得没有别报多。……但实际论到黄金政策,经济改革,或者青年学生有关的问题,他们就熟读一二遍,也常常很自然的就引起了讨论。并且剪下粘起来,有的做论文,就报据这些材料。
第三版上,他们对于“别具风格”“有条不紊”的综合报导和国际述评最感兴趣,觉得读起来很有系统的,就吸收照誊了去了。还有许涤新先生的“经济瞭望”,他们更感兴趣,觉得需要多来几下这类实际现象分析。他们都有同感,在今天的教育制度下,学得太空,太没有用处了。对于这一版的专论,他们是较喜欢关于经济的以及关于最现实问题的论著。这版,他们又以懒散偏执的旧习惯挚爱着“点滴”“□□描述”之类。
对于第四版,尤其是综合版的时候,很能吸引他们。司牛马(应是“司马牛”,栏目“杂感”作者——笔者注)的某些什(杂)感之流为口头禅,大块的中国问题还不太关心,有时关于厂史事实的短论或过去的零碎论文,倒觉得引奇入胜(比如月前那篇《分析分析武松的性格》就引起过热烈的好评)。也是由闲散的心情,他们都欢迎轻功利短篇的文章。比如章先生的“闲谈美国”,月前某一篇“进入解放区”等等。提到实际切身问题的时候,更使他们乐于接受,比如法律顾问的解答,他们也认真的讨论,医革问题,更不消说,有人已抄了一本。读者园地当集中论列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们也关心,要是太偏僻的字体,单独发表就不能引起注意了。
顺便我提点我个人意见,对于贵报我是每天必读,而且整篇都看完。即在目前的情况下,也没有什么更好的要求,奢望您们就立即进一步担负起“认识者”的任务,但觉得您们对于比较好的读者,应该透过纸面,着重些实际的帮助和联系的。私人生活的关切且不说,单就听从您们的号召而走到农村的朋友,那够急切期盼您们的帮助和指导的办法。您们是该叽嘹的。
即此祝员内外勤的先生们都好。
并致
致礼
信中提到的“纪念冼星海演奏会”举办时间为1946年1月5日,1月6日的《新华日报》第二版进行了报道。此外,信中还提到章汉夫的《闲谈美国》栏目,经笔者考证,1945年4月,《新华日报》总编辑章汉夫作为董必武的秘书,赴美国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回国后,章汉夫于1946年1月1日至3月2日,开辟栏目《闲谈美国》,以在美亲身经历为内容,撰写文章15篇,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感。由此可以判断,这封信写于1946年。
从信中可以看出,读者通过比较,认为《新华日报》“新鲜”“有大家风度”,他们喜欢社论、延安生活报道、“轻功利”的短篇文章、经济与法律的专题,尤其喜欢经济类报道与评论,作为他们学习和研究之用。同时,他们也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第一,部分文章报道不够深入、生动,有些“轻描淡写”;第二,报纸使用的部分字体较为生僻,不能引起读者注意;第三,希望报纸加强与读者的联系,能为读者提供实际帮助和指导。总的来说,作者对《新华日报》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对其以后发展有所期待。
工人读者的建议
《工人读者对<新华日报副刊>增辟工人专页内容的建议》一信,作者不可考,字迹较为清晰,但亦有涂改,未使用正规书信纸张,用的是“收入传票”纸背面进行书写。信中,作者以工人角度出发,希望报纸从工人的生活理想、政治认识、扫除不良思想和提高警觉性四个方面出发,在副刊增辟工人专页。
信件全文如下:
对新副的一点意见写在下面聊作参考。
新副增辟工人专页其内容之原则方向如下:
1.提高工人对生活之理想:在贫困,饥寒,失业……等等的胁迫下,工人是生活重担下的被压溃者,他们对生活很少希望、理想,并且是处在自私,互相倾轧,得过且过,麻木的可悲惨可怕的情势中。生活上崇高理想的灌输,可以使他们从生活的泥沼里挣扎出来,打开他们心灵上的窗子,复苏他们对生活的知觉。如介绍苏联工人生活,边区解放区工人生活等等。
2.提高工人对目前政治生活的认识:使他们更清楚地认识工人是被压榨者,在世界民主的洪流冲击下劳动人民是终于要战胜的。如多多刊登各厂工人所受的无理压榨,资本家的狠毒、阴险。民主潮流的趋势和发展的综合报导,政府统治者的面貌之揭露,民主政府之阐扬和报导。
3.扫除清算工人的前工人阶层之残余的不良的思想意识:现在大后方的工人由不同的阶层转化而来,其原有的思想意识之残留尚深,一般地综合地来讲,如农民和小市民的自私性格,生活的命定论的态度,对科学的无认识与不信任,这一切防(妨)害工人运动的发展,不谓不深,应多作科学的介绍,社会科学知识之灌输尤重社会进化的科学地说明。科学与生活之关系(像M·伊林著《人怎样变成巨人》中)的介绍,尤重打破迷信的命定论,阐扬团结与互助等。
4.此外提高工人之警觉性:如反工贼反特务反厂方雇用流氓压制工人等等运动之推动,新副亦应时作报导。
虽然信件无法确定具体时间,但文中提到苏联作家伊林的科普作品《人怎样变成巨人》,由此入手,笔者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留守上海租界的读书出版社于1939年将《人怎样变成巨人》出版,翻译者为中共党员姜椿芳。虽然读书出版社将书发往全国各地,但由于战争的影响,该书并未流传开,影响力有限。1942年1月,读书出版社将该书在重庆再版,由此,该书在重庆乃至大后方扩大了影响力。甚至毛泽东曾于1943年12月20日致信胡乔木,希望他能收集此书。众所周知,新华日报馆工作人员是1947年3月初撤离重庆,由此可以推断,写信时间为1942年1月至1947年3月间。但是,作者在信中特别强调工人与资本家、工人与政府的矛盾,可以看出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尤其又提到了“民主潮流的趋势和发展的综合报导”,这可能是指抗战胜利后,《新华日报》呼吁组建民主联合政府与要求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旧政协)等报道。综合分析,信件写于1946年的可能性较大。
从信的内容看,作者具有一定学识素养,对政治状况、阶级矛盾和工人存在问题等方面有所认识。作者希望《新华日报》副刊能进一步引导工人阶层,介绍“苏联工人生活、边区解放区工人生活等等”来让部分工人树立崇高的生活理想;要求报纸深入“政府统治者的面貌之揭露”,报道资本家的“无理压榨”“狠毒、阴险”,明确工人是“被压榨者”的阶级身份,提高工人的政治认识。最后,作者希望报纸能够帮助工人提高警觉性,及时报道反对工人运动的消息。显而易见,整篇书信充满了作者对《新华日报》的信任,将其视为工人阶级自己的报纸。
真诚的重庆大学生
《重庆大学生关于“爱好音乐绘画事宜给<新华日报>的意见”》一信,作者不可考,仅表明身份为“沙坪坝的大学生”,整体字迹较为清晰。作者使用“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笺纸书写。
信件全文如下:
我们一二十个爱好音乐、绘画的人,很诚恳地给你们写一封信,虽然我们爱好艺术,但是至今始深刻知道,艺术是具有一定社会的阶层的意义。我们都是沙坪坝的大学生,我们一面痛恨我们的“艺术的浪费”,一面痛恨环境的束敷(缚),竟使我们直到现在才知道苏联音乐的真内容,和陕北映(秧)歌曲的伟大。我们愿为新音乐绘画运动,努力倡导。
但请贵报编辑纸祥(详)加指导,将音乐绘画的全部必修智识,佚本告知在贵报副刊登载,我们愿为大众做艺术工作,而不愿做痛苦人生社会的点缀品,但愿得到你们的真实指导。
此致
新华日报编辑部文化工作同志
十(月)卅一(日)
十九大学生联名 恕不写明何校何名(此情你们当深知矣!)
关于写信的具体时间,从“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笺纸出发,笔者查证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于1945年8月31日在重庆成立,1946年9月更名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辕。从学生们佚名落款,可以看出国共关系已较为紧张,因此笔者推测,写信时間为1946年的可能性较高。
从信中内容看,作者意识到“艺术是具有一定社会的阶层的意义”,并且暗示在国民党统治下,受到严重束缚,不能发挥才学为大众服务。同时,作者通过报道了解到苏联音乐和陕北秧歌,表示认可且愿意倡导。接着,作者希望《新华日报》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生们也愿意将自己的“全部必修智识”佚名刊登在报纸副刊与大众分享。最后,作者在落款处特别注明“恕不写明何校何名(此情你们当深知矣!)”,可窥见国统区政治、文化空气的压抑沉闷,学生们出于自身安全考虑,不得不佚名落款。
综上可见,三封来自不同人群的书信,使后人有幸以读者视角了解当时《新华日报》的办报情况。而《新华日报》在《检讨和勉励——读者意见总结》中都做了回应,表明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及“与实际结合、与群众结合”的方针,照着“大众化”“为老百姓讲话”“照顾到各阶层读者需要”的方向去办报。同时,《新华日报》也谈到自身处境,“这种不民主不自由的环境更随时局的急剧恶化而日甚一日,从而经常造成对业务发展极端不利的情势”,但依然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成为一张“做到普及也要做到提高”的人民报纸。
作者单位:龚燕杰,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翁祯璐、周淑彤,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编辑/王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