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山区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驱动机制及时空演化

2023-06-02 09:12:14崔红茶陈新熊理然王涛朱睿倩
生态经济 2023年6期
关键词:横断山城镇城镇化

崔红茶 ,陈新,熊理然,王涛,朱睿倩

(1.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部,云南 昆明 650500;2.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云南 昆明 650111;3. 云南师范大学 教务处,云南 昆明 650500)

西南边疆地区的城镇协调发展对实现我国城镇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现代化目标的实现[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快速增长,随之也带来严峻的问题。一是城镇发展质量不高,土地过度扩张和人口爆发增长导致城镇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城市污染严重,城市生态服务面临沉重负担[2],城市患上“城市病”[3]。二是城乡发展差距增大,快速城镇化不仅改变了乡村风貌和农民生活,也不断推动人口、土地、产业等要素单一外流,乡村出现建设主体老弱化、生产要素非农化、村庄土地空心化、水土环境污损化、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乡村患上“乡村病”[4]。三是城镇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特大城市、大城市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边疆地区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东中西差距较大,与此同时,学术界对中西部地区城镇发展质量关注度不高[3]。因此,促进城镇协调发展是当下亟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加强对西南边疆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关注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城镇协调发展是缓解“城市病”“乡村病”的良方,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形成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城镇的聚集,并逐步形成区域增长极,随之又将信息、资本等向农村转移,这种扩散和回流最终会促进区域城市与乡村的整体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以及共同富裕都具有重要作用[5]。

关于城镇化的研究重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有所不同,西方的城镇化在工业革命开启后经历了从集中走向分散的过程[6]。1850—1975 年是发达国家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到1975 年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已经达到75%,进入成熟的城市型社会,城市化进入低速稳定发展时期,城市化任务由量的增加转化为质的提高阶段[7]。一些学者从城市土地再利用、人口再城市化等视角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问题,但西方学者较少关注城镇化的要素匹配问题[8-14]。中国城镇化起步较晚,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随之出现的突出问题,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2014 年,我国首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正式发布,国内学者围绕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从不同视角、不同尺度针对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土地和经济社会等问题展开了研究[15-17]。城镇化不只是人口的城镇化,还应包含能够满足人的物质、精神、生态等方面的需求,城镇化质量应该涵盖城市建设的质量、基础设施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生活环境质量等[18]。同时,城镇化发展应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如与水资源利用水平相协调[19],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协调[20],与生态环境相协调[21],与城市医疗资源在空间上相适配等[22]。

以上关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研究多落脚于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城市群、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视角,缺乏从山区视角研究城镇协调发展,而山区的城镇化协调发展又是我国面临的难题。因此,本文的研究区域落脚于横断山区,横断山区的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对我国西南边疆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对全国的城镇化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目前,学者们对横断山区的研究集中于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和经济之间的关系[23]、国土空间格局时空变化[24]、产水量时空分布[25]、水土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5],较少涉及城镇化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分析。因此,在高质量发展主题下、共同富裕目标下研究横断山区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化,以明晰其城镇化发展时空分布特征,探究山区城镇化协调发展驱动机制,对促进我国城镇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以横断山区为研究区域,分析其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并从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四个维度衡量城镇化耦合协调水平,通过2010 年、2015 年、2020 年3 个时期的数据分析得出其时空分布及演化特征,旨在更好地促进西南边疆地区城镇协调发展,为我国城镇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1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横断山区位于我国西南部,该地区山脉呈南北向排列而阻断了东西向的交通,“横断”之名由此而来。横断山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中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是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群体,是多民族、多语言和多种文化、生活方式的融合地。横断山区主要包括四川省西部、云南省东北部以及西藏自治区东部,位于北纬24°39′~33° 34′、东经96°58′~104°27′之间,下属99 个县级行政单位,总面积约为44.97 万平方千米。学者们对横断山区的研究重点关注不同,因而在具体操作中对横断山区包含区域的确定方法也不同,本文为了保证研究区域的完整性以及考虑到研究数据的可获取性,将研究区范围确定为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攀枝花市、丽江市、大理州、怒江州、迪庆州、楚雄州、昆明市,共10 个州(市)[23-25](图1)。

图1 研究区域示意图

1.2 数据处理方法与计算过程

(1)数据标准化处理。由于选取的指标单位不同,为了克服量纲差异,在确定指标权重之前,使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原始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2)计算变异系数。

式中:vij是第i项指标第j年的变异系数,σij是第i项指标第j年的标准差,是第i项指标第j年标准化处理后的平均数。

(3)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

式中:wi表示指标的权重。

(4)在得出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各二级指标的发展水平。

式中:Up表示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城镇化的发展水平;wi为指标权重,i为指标个数。

(5)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度属于物理学范畴,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之间影响的现象。本文借鉴前人相关研究[6],确定耦合度模型C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U1、U2、U3、U4分别表示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城镇化水平,C表示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度,取值范围为[0, 1],C值越大,表示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城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强,相互影响力越强。但是耦合度C只是反映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并不能反映各因素间各自的发展水平,有的耦合度比较高,但是可能都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因此,进一步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以更好地反映横断山区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情况。耦合协调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α、β、δ、ε为待定系数,认为横断山区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共同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取α、β、δ、ε的值均为1/4。D为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取值范围为[0,1],D值越小,表示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城镇化之间越不协调,D值越大,表示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城镇化之间越协调,说明城镇发展兼顾了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借鉴前人相关研究[20,26],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如表1 所示。

表1 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

2 横断山区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及指标体系构建

2.1 横断山区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

找准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是推动城镇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注重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变、发展要素的互通、发展成果的共享。本文尝试从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要素构建横断山区城镇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图2)。

图2 横断山区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驱动机制

(1)城镇协调发展需关注乡村地区的发展,城乡一体化是横断山区城镇协调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在于城乡要素的互通,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参与,乡村为城镇提供物质保障、城市建设人员保障,为城市输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等。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前置条件发生转变[4,27],以前乡村地区收入较低、医疗设施落后、教育设施缺乏、交通闭塞等,而城市收入水平高、医疗设施齐全、教育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出现人口、资源大部分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现象;而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乡村振兴的全面开启,乡村各方面条件不断改善,而与之对应的城市出现住房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势必出现部分农民工返乡回村,导致城镇发展缺乏要素支撑,因此,推动城镇协调发展须注重城乡一体化,推动城市建设的同时也要关注乡村发展,尤其是关注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一方面,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城镇建设的又一支撑;另一方面,乡村不断繁荣,农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上升,乡村又会成为颇具消费潜力的市场。城乡之间要素、市场、服务双向流动,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人口的真正“城镇化”是城镇协调发展的关键。目前,除了昆明、攀枝花的城镇化率超过60%外,其他地方的城镇化率增长潜力巨大。

(2)城镇协调发展需注重产业的培育以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横断山区城镇协调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培育,对吸纳劳动力、缓解就业难、提高城镇综合实力有巨大推动作用[28]。城镇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带动,产业强,经济才会强,产城融合是城镇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只有城没有产,城镇发展不可持续。横断山区涉及的10 个州(市)产业发展水平不一,大理州、丽江市、迪庆州、甘孜州、怒江州等生态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当地经济实力,以经济城镇化吸引人、留住人。

(3)城镇协调发展需做好城镇发展空间规划,政策引导与调控是重要驱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构建高质量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这为城镇空间规划指明了方向。城市建设要提前做好空间规划,并且规划要具有前瞻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做到因地制宜。尤其是城市改建、扩建过程中应注意传承当地历史文化,布局城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时嵌入特色地域文化,防止千城一面,既能把城市建得特色化,又能让城市亲民化。另外,对城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房价过高、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单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政府需发挥好引导与调控作用,如户籍制度改革,取消落户限制,廉价公租房保障,异地就医绿色通道,子女上学取消户籍限制、学区房限制等,这些可为居民长期安心生活于城市提供重要保障。社会城镇化是城镇协调发展的持久动力。

(4)城镇协调发展需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舒适、绿色、健康的人居环境是横断山区城镇协调发展的直接驱动力。城镇协调发展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若过度破坏环境、过度消耗资源,对于生态环境本身就脆弱的山区来说,易发自然灾害[29-30]。城镇建设过程中不能忽视环境保护,要注重打造绿色城市、生态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应用现代科技,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横断山区拥有众多青山绿水,存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应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打造舒适、绿色、健康的人居环境,使之成为全国人民都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生态城镇化是生态文明时代城镇协调发展的重要追求。

2.2 城镇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上面城镇化协调发展驱动机制的分析可知,城镇的协调发展内涵丰富,不同的因素有不同的驱动作用,而城镇实现协调发展,包括了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城镇化协调发展。因此,本文以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作为衡量城镇化水平的综合指标[22](表2)。具体来看,城镇化不仅包含城镇化率的提高,还包含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内容[31]。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人口城镇化选取城镇人口数量和城镇就业人口占比来表示,其中,城镇就业人口占比,云南包含的6 个州(市)有直接的统计数据,而四川统计年鉴没有此数据,因此,四川包含的4 个州(市)的城镇就业人口占比用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代替。经济城镇化一方面是经济总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还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因此,经济城镇化选取人均生产总值以及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表征。社会城镇化考虑城镇居民的就医问题以及精神文化享受方面的需求,选取了每万人拥有病床数和公共图书藏书量表征。生态城镇化主要考虑到人们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选取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表征。

表2 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指标构成

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云南和四川2011—2020年的统计年鉴,其中2020 年的数据来源于云南和四川各州市202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对于个别缺失的数据使用插值法进行补充。

3 横断山区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及演化特征

3.1 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特征

通过对2010—2020 年横断山区城镇发展过程中人口、经济、社会和生态四个子系统的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测算,运用ArcGIS 对2010 年、2015 年和2020 年3 年的城镇化耦合协调度进行可视化表达,得到横断山区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变化示意图(图3)。由研究结果可知,时间上:2010—2020 年,横断山区城镇化耦合度存在显著差异。整体上城镇化耦合协调度上升,失调程度下降,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城镇化总体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615,从2010 年的0.587 上升到2020 年的0.657,整体从中等协调上升为良好协调。空间上:东南区域的城镇化耦合度高于西北地区,如昆明市、攀枝花市属于优质协调,均位于山区东南区域,而位于西北区域的阿坝州、甘孜州城镇化耦合度较低。具体来看,2010—2015 年,城镇化耦合协调度下降的是昆明市、怒江市、攀枝花市、甘孜州,分别下降0.054、0.02、0.072、0.018,下降最多的是攀枝花市,上升的是丽江市、楚雄州、大理州、迪庆州、阿坝州、凉山州,分别上升0.115、0.065、0.04、0.017、0.005、0.044,上升最大的是丽江市。2015—2020 年,城镇化耦合协调度上升的是昆明市、楚雄州、大理州、怒江州、迪庆州、攀枝花市、阿坝州、甘孜州,上升最多的是甘孜州,下降的是丽江市、凉山州,其中凉山州下降了0.102(图4)。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等级方面,2010—2020 年,中度失调的地区由1 个变为0 个,轻度失调的地区由2 个变为1 个,良好协调的地区由0 个增加到4 个(图5)。2010—2015 年,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等级上升的是丽江市和大理州,其他地区的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等级均不变;2015—2020 年,城镇化耦合协调度上升的是楚雄州、怒江州、阿坝州、甘孜州、迪庆州5 个地区,其中甘孜州上升了两个等级,由中度失调上升到中等协调,凉山州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等级出现下降,昆明市、丽江市、大理州、攀枝花市的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等级不变(表3)。

表3 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等级变化

图3 2010—2020年横断山区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

图4 横断山区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增减变化值

图5 2010—2020年横断山区各等级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州(市)数量

3.2 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演化特征

为了准确揭示横断山区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演化特征,运用标准差椭圆绘制其2010 年、2015 年、2020 年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椭圆分布及重心移动,以探讨横断山区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平衡性。2010—2020 年椭圆短轴变短,长轴变长,说明横断山区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有南北向发展趋势,主要是往北边移动,椭圆的周长、面积先变小后变大,说明横断山区的城镇化协调发展有先集聚后分散的特点(图6)。

图6 横断山区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演化特征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文以横断山区为例,从关键驱动、核心驱动、重要驱动、直接驱动分析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进一步从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四个维度构建城镇化耦合协调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标准差椭圆分析横断山区10 个州市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结论如下:

(1)时间上:2010—2020 年,横断山区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变好,2015—2020 年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比2010—2015 年增加的多。从政策上来看,2014 年国家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大转型,侧面反映了随着国家城镇化发展理念的转变,城镇耦合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空间上:横断山区东南区域的城镇化耦合度高于西北地区,横断山区地势自北而南倾斜[28],全区内地势和海拔的不同,制约着温度、水分条件组合的地域差异,成为地表自然界空间分异的基础。自然条件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如昆明市、攀枝花市属于优质协调区均位于山区东南区域,而位于西北区域的阿坝州、甘孜州城镇化耦合协调度较低。

(3)演化特征:2010—2020 年横断山区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椭圆分布和重心移动显示出其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有南北向发展趋势,椭圆的周长、面积先变小后变大,城镇化协调发展有先集聚后分散的特点,也说明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横断山区各地城镇化发展差距缩小。

4.2 建议

(1)加强跨区域协作。通过跨省区、跨州市合作带动城镇协调发展,云南与四川应加强合作,在保护横断山区生物资源的前提下,通过城镇发展打通城乡之间要素流动和资源交换的通道[26],推动城镇协调发展,防止城市空心化、城市逆向发展。如相对发达的昆明市、攀枝花市应带动偏远山区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迪庆州、怒江州的发展,注重山区内部、外部资源要素的互流互通,打通要素流通渠道,实现要素、市场一体化,大中小城镇协同发展。

(2)优化城镇发展空间[32]。首先,政府应做好城镇规划设计,从城镇空间格局的打造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注重城镇内涵式发展,打造让人舒心、暖心的城市。其次,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数字化方式管理城市,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服务水平。

(3)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首先,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横断山区各州市的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大部分还处于产业发展低层次状态。2020 年,昆明市三次产业结构为4.6 ∶31.2 ∶64.2,三次产业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8、22.5、67.7 个百分点,分别拉动GDP 增长0.2%、0.5%和1.6%;2020 年,攀枝花市三次产业结构为9.3 ∶53.6 ∶37.1,三次产业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6、74.8 和16.6 个百分点,分别拉动GDP 增长0.33%、2.9%和0.64%;2019 年,迪庆州三次产业结构为6.2 ∶37.9 ∶55.9,其他像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丽江市、楚雄州、大理州、怒江州7 个地区一产占比还比较高,一产占比均超过14%,凉山州高达23.5%。因此,应不断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产业结构优化[33]。可以引进或者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第三产业比重,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增强城镇的核心竞争力。其次,不断完善城市社会功能。城市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城市服务的完善是生产生活的重要支撑。最后,城镇协调发展应注重“人”这个关键要素,人是城市发展的主体,发展产业、完善城市功能最终都是满足人的需求,包括人的生产生活需求以及生态需求。总之,实现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蕴含了产城人融合发展,也是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作用的结果。

猜你喜欢
横断山城镇城镇化
横断山(外一首)
交通现代化如何影响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基于横断山区的空间统计分析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煤气与热力(2021年3期)2021-06-09 06:16:28
文化边城镇远
中华民居(2020年6期)2020-06-09 05:47:48
我国横断山区1960—2008年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34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学习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50
地质灾害频发山区聚落安全性探索——以横断山系的集镇和村庄为例
城镇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