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驱动下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研究

2023-06-01 17:02
云南科技管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院校高职

王 晴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63)

0 引言

2016 年,教育部联合科技部发文要求高校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自此高校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截至2022 年底,全国高职高专院校1 521 所(其中本科职业学校32 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50.48%,数量超过普通高等学校;全国高校签订技术转让合同1.39 万项,合同总额达67.5 亿元,较2016 年分别增长45.1% 和34.3%。2022 年5 月,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这是自职业教育法颁布以来的首次大修,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对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提出明确要求。同时,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协同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有利于提升院校科研竞争力,促进产教融合与实践育人。

1 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办学方向和特点差异,高职院校属于应用型、职业型高校,更加侧重应用实践教育,科研水平整体偏弱,科技成果较少,尤其是成果转化能力较为薄弱。目前,高职院校科技管理体系日趋完善,但由于高职院校很多都是依托民办院校、企业技校等院校合并重组而来,存在科技成果转化规划不清晰、管理水平不高、转化路径不明晰、考核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1.1 顶层设计:科技成果转化定位不准确

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的不断重视,政府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发展、推进产教融合的政策文件,其主要针对职业人才教育培养方面,对于职业院校在科技研发和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支持较少,尤其缺乏对于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没有形成指导性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在高职院校科研及成果转化定位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一方面,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不到位,由于办学定位的不同,导致科研上高职院校与传统高校有较大区别。高职院校主要以实用型、应用型和服务型科研为主,所产生的科技成果多以实用型为主,而高职院校在科研管理方面却沿袭传统高校管理措施,以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为主要考核标准,没有侧重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定位与市场实际需求有偏差,这也是由于科研管理定位不准确造成的结果之一。部分高职院校乐于与国企央企等大型企业进行横向合作,盲目追求科研项目申报的“高大上”,却忽视了真正需要技术支持的小微企业。实际科研过程中,由于高职院校并不能够完全独立完成大型科研课题,导致只能参与课题研究的某一环节和子课题,对于整体项目的认识并不全面,也很难产出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反观小微企业由于缺少科技支持,更加迫切需要高职院校进行应用型的课题研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1.2 中层管理:科技成果转化执行力不强

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与普通高校相比更为繁杂,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经验不足,且高职院校科研方向与普通高校有较大区别。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其涉及的内容和专业较多,包括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估、合同签订、成果权利转让、成果转让收益分配、绩效考核等流程,这其中就涉及行政管理、财务绩效、专业技术、法律法规等相关专业内容,尤其是对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科研和成果转化方面经验较少,缺乏专业的管理基础,更缺少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主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都由科技处行政管理团队完成。现有行政人员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流程知之甚少,对于国家有关高职院校科技转化政策理解不到位,执行过程存在疏漏,对科研人员和团队缺乏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指导。

高职院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仍然存在先入为主的现象,往往是形成科技成果后再寻找企业进行成果转化,这样容易造成科技成果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也很难符合企业的真实情况。同时,由于科技成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在寻找合适转化途径过程中,随着市场的变化,随时可能产生新的科技成果,造成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失去优势甚至被淘汰。因此,高职院校应当转变科技成果转化定位,与企业保持联系,从企业需求入手进行科技成果研究,以商业思维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1.3 基层实践:科技成果转化驱动力不足

高职院校由于其自身应用型特点和属性,在培养专业型、复合型人才方面有着突出特点,也区别于普通高校培养基础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科研成果方面也与传统研究型高校有较大区别,科技成果也更加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同时,高职院校由于教学目标是培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尤其在专业领域有着突出的特色,因此其科研方向也大都集中在某一领域。当前高职院校主要参考普通高校在科研管理方面但经验,缺乏对自身特色分析,没有形成专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优势。

此外,同领域高职院校缺乏联动,形成同质化科技成果转化竞争的形势,由于高职院校科研及科技成果管理方面制度和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相应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考核体系也不够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激励措施,导致目前高职院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存在驱动力不足、实践推进不力等问题,导致高职院校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兴趣不高,认为科技成果仅仅是展示其科研水平的体现,成果转化属于“费力不讨好”的工作,缺乏科技成果转化动力。

2 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分析

通过对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问题分析,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实际,高职院校应当通过强化“立地式”科技成果转化顶层设计,深挖院校专业特质、补足管理短板和专业桎梏,大力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从而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2.1 完善政策规划,突出特色引领

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从政策完善的顶层设计角度出发考虑,进一步推进现有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政策与高职院校发展实际相结合。政府部门应当统筹协调高职院校与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资源,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企业寻求科技成果支持和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源共享服务。高职院校要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在专业领域谋求科技创新发展,科研管理部门通过解读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引导科研项目负责人和参与者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制定相应的科技成果管理制度,突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利用自身产学研用结合的优势,全面构建以领域特色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科技成果转化思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好纽带桥梁作用,打通科研与市场之间的壁垒,确保科研项目成果能够为行业领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帮助,为有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同时,高职院校要充分理解国家有关高职院校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政策文件,从制度层面加大对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不仅仅关注科研过程中的成果质量和数量,更要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情况进行考核。同时,高职院校应当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路径,能够让科技成果转化参与者及时掌握最新政策,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2.2 聚焦人才培养,立体多元管理

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所涉及专业领域和管理范畴较多,因此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的关键在于专业人才团队的培养,从而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管理水平。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的培养主要从专业技术服务和科技管理服务两个方面入手,人员培养过程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从社会层面挖掘专业型人才补充现有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团队,补齐短板;组织现有科研管理团队“走出去”,通过实地调研、专家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向经验丰富、成果显著的高校、研究院所学习管理经验。同时,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通过科研项目开展科教融合,深化科技成果转化,突出科研育人的实际作用;结合产学研教学模式,将科技成果转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合作企业的平台作用,利用现有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完善。

借鉴合作企业和科研院所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的丰富经验,通过“双师型”教师的培育,加大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视,从高职院校和企业两个方面对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进行优化,畅通转化路径,并进一步通过科技成果对落地实施反哺教育教学活动,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的循环驱动和迭代,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管理意识和服务水平,增强教师科研和育人过程中对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视。因此,高职院校应到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人才和教师科研人才队伍的培育,实现校企合作互惠互利,双循环驱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此外,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由院校不同的管理部门同时协同配合完成,不仅需要专业的科研管理人才和教师参与,更需要高职院校、企业等相关方配合完成。高职院校在完善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依靠专业的科研管理团队对有关政策制度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实际优化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同时要在科研管理的基础上设置科技成果转化领导小组。科技成果转化领导小组应当有高职院校主要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担任组长,并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将校外专家纳入领导小组,从技术、政策、法律等方面为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持。高职院校、企业、二级学院、管理部门、专业团队要形成“五位一体”立体多元的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体系。

2.3 创新转化思路,完善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内生力在于科研人员和团队,因此在完善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路径过程中最关键的内容之一就是完善教师和科研团队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在科研项目管理考核的基础上,将专利转让数量和金额、成果应用等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指标纳入教师和二级学院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成果转化与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考核体系挂钩。特别是在职称评审条件中,应当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按照“破五唯”的要求,设置科研型、教学型、服务型等不同类型的岗位评审标准,对科技成果转化突出的教师应当在职务职称评审中给予政策倾斜,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对二级学院的管理考核中,同样将科技成果转化指标列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促进科研管理团队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同时,政府部门应当鼓励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基于产学研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工作,通过科研团队试点、二级学院(专业)试点、院校试点等三级试点工作,层层推进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并设立相应的不同级别的基金,鼓励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试点。

3 结束语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科技成果转化体现了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专业领域建设等方面的能力。在当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积极探索科研方向及成果转化路径,提升专业领域人才培养能力和科研水平,充分认识科技成果转化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方面的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完善政策规划,突出高职院校特色,谋划好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顶层设计;在科技转化管理过程中,要进一步聚焦人才培养,突出科技转化特色人才的培育,实现立体多元管理;实践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教师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积极投身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通过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等多方协同,创新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为我国职业教育创新化、科技化发展提供支撑力量,加快推进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健全完善。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院校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