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2023-05-31 10:21:04
乡村地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名茶制茶名录

传统技艺助推黔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芳若

原名王芳,知名茶与茶文化学者,芳若茶道流派创始人,中国青少年宫协会青年茶修项目主理人,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原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茶与茶文化研究院院长,贵州省茶叶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长期从事茶与茶文化研究、教学和推广工作。

乡村地理:请您介绍一下近几年贵州的传统制茶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情况。

自2005年我国提出“建立名录体系,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以来,贵州大力推进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工作,在制茶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截至目前,在我国已经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中,贵州在国家级制茶技艺类有扩展名录1项,即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在贵州省公布的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中,制茶技艺类正式名录有10项,其中都匀毛尖茶、开阳贡茶、金沙清池贡茶等都是在历史上较为出名的省级茶叶制作技艺。

贵州历史上存在的一些名茶经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性保护,传承人及相关群体的良好传承,也将其特有的制茶工艺和品质特点保留了下来,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贵州茶叶的特色。但是,还有很多历史名茶,由于历史的某些原因,其制作技艺没有很好的传承的和发展下来,如今又处在现代农业机械化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手工生产都被机械所取代,有些歷史名茶也因此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生存环境和文化特性,几乎快要濒临灭绝。因此下一步,必须大力加强贵州传统制茶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塑造和发展贵州茶叶品牌特色,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地理:请您介绍一下贵州的茶文化有哪些独特的地方?

贵州是世界茶与茶文化的源起地。中国的西南是世界茶与茶文化的发源地,而贵州自古就为西南腹地,是中国茶树原产地和起源中心地带,除了留下了年代悠久的古茶树和距今至少100万年的四球茶籽化石,还留存有独具特色、光辉灿烂的黔茶文化。

黔茶茶文化历史非常久远。贵州作为我国茶叶原产地中心地带,其产茶及茶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神农时代,那时茶叶在贵州已经被采集生食、药用是非常有可能的,这可以从贵州很多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然保留着原始吃茶的传统习俗文化中窥见端倪。贵州有确切的史籍文字记载的茶文化起源应该是在商周时期。从《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来看,在商周年代,当时居住在贵州地界上的濮人不仅发现了茶,还种植茶、制作茶,并且成为周王朝的贡品,贡茶文化因此从黔地发端。战国时代由于战争和人口流动,原产于西南地区的茶树开始传播到后来的其他产茶各地,黔茶及饮茶文化因此经由水路和陆路先后传入后来的产茶区,两晋迅速普及,到了唐代,饮茶之风大盛,并在不少地方形成了《茶经》里所说的“比屋之饮”。

而且是贵州茶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蕴含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自古以来,贵州地区就出产好茶和贡茶,留存给后世丰富的茶文化遗产。贵州种茶产茶历史悠久,在茶叶生产实践中也衍生出绿茶、红茶、黄茶等多种茶类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特别是历史名茶的制作技艺,经过一代又一代传承而来,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贵州现代茶叶加工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贵州也是个多民族聚集地,居住的苗族、侗族、布依族、仡佬族等十七个世居少数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饮茶习俗,形成了不同的民间茶饮,如苗族的八宝油茶汤、布依族的甜酒茶、仡佬族的油茶,彝族的罐罐茶等,也衍生出各种与茶相关联的礼节、庙会、婚俗、祭祀等民俗文化,展现了多彩贵州的不同民族风情。茶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冈茶饮习俗、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腔茶灯先后于2012年、2019年被列入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

乡村地理:您认为本次中国制茶技艺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会对贵州的茶产业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会让更多人关注贵州本土传统制茶技艺,加大对土地茶品特色的呈现力度。挖掘和利用本土传统独特的制茶工艺,不仅可以解决贵州目前茶产业发展中呈现的与国内其他省份特别是江浙等地同质化的问题,还可以提升贵州茶加工技术、提高贵州茶品质,发展出本地区有贵州特色的茶叶品类,提升贵州茶的辨识度。

此外,能引起产业各界更加重视对黔茶文化的系统挖掘整理,提升黔茶文化对产业的影响力。传统制茶技艺不仅是一种劳动技术,更是黔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因此关注黔茶技艺不可避免地会更加系统关注黔茶文化。加强对历史上存在的历史名茶的历史文化脉络、传统制茶工艺以及饮茶习俗等进行细致深入挖掘整理工作,形成一系列关于黔茶的历史文化及传统技艺的系统资料档案,以防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和技艺消失,为后期贵州茶品特色打造以及品牌塑造打下坚实基础,这是目前贵州茶界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目前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原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茶与茶文化研究院已经组织科研团队着手对贵州历史名茶进行系列挖掘整理,目前已联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贵州历史名茶系列丛书之一,即《从汉晋走来的姑箐古茶》。

还有就是能使公众更加关注传统茶技艺和文化的当代利用与传承。茶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传统茶技艺和文化的加持引领,将时代特征注入其中进行调整改造,赋予传统技艺和文化以当代生命力,加快推进茶产业与其创新融合,必将对打造和提升黔茶品牌影响力及价值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乡村地理: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贵州的传统制茶技艺。

我认为首要措施是要加大对贵州历史名茶传统技艺的普查力度,要在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基本工作方针下,摸清历史名茶手工技艺的实际留存和传承情况,确定保护的范围和种类,对于那些即将濒临消失或者继承者少的制茶技艺,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重点抢救和保护;对于现有的历史名茶传统制作技艺,要进一步地进行技术论证,确保历史的正确性以及茶叶技术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二是要结合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积极地推进历史名茶传统制茶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建设工作,保护好历史名茶的核心技艺和主要工艺流程。当然,对于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只是将其列入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即可,还应该根据当下的生产实践、社会的具体发展,积极探索不同的保护和传承方式,使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这样有利于实现传统技艺的持久传承。

另外,贵州有很多历史名茶的制作技艺保留的并不完全,要恢复传统制作技艺并非易事,需要不断的资料查证和反复的实验试制。所以,加大制茶技艺的科学专业研究和产业应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在保护历史名茶的同时,利用科学的方法深入研究挖掘出传统制茶的核心技艺,并完善其具体工艺流程,尽可能地保证历史名茶原有的独特风味和优质特性。

李亚轶

贵阳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发起单位、副秘书长,参与组建贵茶集团,任首任常务副总经理。从业近15年,参与制定《贵州茶叶冲泡品饮指南》深度参与全省茶产业链各环节,熟悉茶产业资源整合及行业顶层设计,多次担任贵州茶领域省赛评审员

乡村地理:中国茶文化和制作技艺入选世界非遗名录,您认为这对贵州的茶产业是个怎样的契机?我们应如何用好这次机会?

得知这个消息我非常激动,这是中国茶界的大喜事。此前中国茶更多的是以红碎茶、大众茶行销世界各地,熬煮、苦澀不好喝怎么办,变成调配茶,加糖加奶加其他,殊不知,“釆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源自《茶经》)茶行业不断演化丰富多样的六大茶类、撮泡法与世界、国人的接触度并不够。

此次申遗成功,将大幅度助力中国六大茶类让更多的华人了解“国粹”,走出国门,让高品质原叶茶为更多人知晓喜爱。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中国以茶为媒介的文化输出,让世界领略中国丰富多彩、魅力无限的茶文化。对茶人来讲,更加坚定了走有品质有品位的茶产业发展之路。行业发展在不断进化,传承和创新并存,前人先辈的智慧,制作和冲泡方式在持续进化,我认为,此次非遗成功,可以让天下人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茶,由此创造了巨大的行业发展机遇,“未来已来,茶的春天来了!”

乡村地理:您认为贵州的茶产业未来将会是怎样的前景?贵州众多的非遗茶技艺对贵州茶产业有何推动作用?

贵州,是茶树原产地的核心地带,我们的茶籽化石是世界唯一的;贵州是中国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少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全境高原茶叶省区,唯一活动省级地理标识认证的“贵州绿茶”;贵州,贯彻执行“干净茶 干净人”多年;贵州连续九年,全国茶园种植面积最大;贵州有“贵州冲泡”,是所有茶类的试金石,不仅倒逼种植和加工的全面提升,更是普及化、快捷化的让每一个消费者泡出“鲜香浓醇”的贵州茶……

我很认同今年2月举行的第十一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上胡继承先生(贵州省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所说的,茶产业需要融合,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用茶科技、茶文化、茶旅游、茶金融等丰富茶产业发展业态。在茶宣传上,贵州茶叶从来没有靠炒作,都是靠诚信透明,靠的是其优质的原料品质以及制作工艺。贵州的非遗茶技艺是贵州茶文化底蕴所在,加上这次世界申遗成功的东风,必然能对宣传贵州的茶,以及推动本土品牌的知名度起到不小的助力。

贵州茶产业,用十六年的时间,做着迎接世界检验和审视的准备,砥砺前行,坚持与守望,一个茶业大省向茶业强省的方向,坚定、坚实的积着跬步,世界茶业看中国,中国茶业看贵州,盛世黔茶必大行于天下!(责任编辑/孙晋楠)

猜你喜欢
名茶制茶名录
中国传统制茶
幼儿画刊(2023年7期)2023-07-17 03:38:12
2022.3上榜派出所名录
派出所工作(2022年3期)2022-04-14 07:37:18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同贺名录
作者名录
卫拉特研究(2018年0期)2018-07-22 05:47:52
PLC自动化技术在制茶中的应用
福建茶叶(2018年9期)2018-01-19 14:07:38
生产商名录
永顺園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商业文化(2016年32期)2016-06-05 15:01:30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商业文化(2016年20期)2016-06-05 14: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