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虽然诞生的年代久远,但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对于解答中国现今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解决中国现今在“生产”领域所面临的困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现今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如何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建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等。着眼于当今中国的“生产”领域的突出问题,本文从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来源和基本内容出发,发掘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现实解析力,探究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来源;基本内容;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5-008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5.027
与经济学角度理解的“生产”概念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哲学视角,以“社会各方面的生产”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科学的、全方位的考察,进而提出了“全面生产”的理论,为世人提供了探讨实践问题、剖析社会状况的基本工具。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内容颇丰,探讨其内容有利于从哲学的角度理解“全面生产”的含义,有利于从“全面生产”的角度分析当今社会现象,有利于为当今所面临的“生产”困境提供解决对策。现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生产转型高质量生产进入瓶颈期,将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与我国现今的时代条件相结合,有利于我国在“变局”中开“新局”,突破高质量生产所面臨的困境,有效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发展为了人民的伟大目标。
一、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来源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一书中,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首次被提出。而后,经过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多年努力,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形成完整理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下面简称《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对“生产”这一概念赋予新的含义,即与“生产”相关的一切活动,具体包括物质生活资料、人的需要、人类自身、社会关系和精神这五个方面的生产。
在《手稿》一书中,马克思写道:“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1]在马克思看来,动物只进行自身的繁衍活动,而人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进行生产,呈现出人化自然的局面,即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改变自然界。二者互相对比,显然可见动物进行生产受到其自身的自然属性限制,而人可以按照自我的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生产,同时人类可以不受本能支配自由地生产和对待自己的劳动产品。在此,马克思对“全面生产”概念呈现出了初步的轮廓,即人类的生产有别于动物的生产,人的生产按照自我的需要尺度进行。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一书中写道:“仅仅因为这个缘故,各个单独的个人才能摆脱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2]可见,在马克思笔下的生产并非简单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其生产包括“人所创造的一切”,即除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外,还包括人类自身、人的需要、社会关系和精神的生产,而社会交往使得生产突破地域和民族的限制,使得单个人的生产发生联系,使得各个领域的生产出现新的状况、新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一书中关于全面生产理论的描述内容颇多,他们笔下的全面生产是建立在社会关系上的生产,即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其“生产”的内容涵盖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生产内容。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中多处可见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为历史唯物主义大厦的搭建提供了重要基石。加强对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理解,有助于世人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内容的理解,有利于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现实解析力的释放。
二、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全面生产理论时,就提出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有别于“受自然属性限制的动物生产”一说,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是建立在人类社会中各个生产现象之上的,其既包括维持人类生存的物质生产,也包括人的需要、人类自身、社会关系和精神这五个方面的生产。
(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在以往的西方哲学家中,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都关注到了人类的实践活动,但他们的实践活动主要停留在政治活动或伦理道德活动。与这些哲学家关注实践活动不同,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是指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主要是以生产力劳动作为代表。在物质生产劳动基础之上,人们的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不断衍生。马克思在《形态》中还强调:“我们应首先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必须能够进行物质生产。”[3]马克思认为,人自诞生以来进行的第一个活动就是满足自身的温饱,即衣、食、住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的确如此,人们为获取生活资料而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得以在地球上存活的第一前提,若没有这一前提,人类历史也无从谈起,根据这“第一前提”也可以将人类和动物区别开来。物质生产作为最基本的人类实践活动,它是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一个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也是由当时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来决定的。
(二)人的需要的不断生产
关于人的需要的不断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一书中写道:“当然,物质生活的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每次都依赖于已经发展了的需求,而这些需求的产生,也像它们的满足一样,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在羊或狗那里是没有的。”[4]马克思认为,需求是人们发展的动机,每一发展动机的落地,人们在享受已有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组织的服务过程中会萌发出新的需要。显然,人们的需要在不断满足的过程中新的需要也在不断产生,可见人的需要生产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列宁认为明显的层次性、不断上升性是人的需要不断生产的两大显著特征。从层次上升的角度看,首先是位于金字塔最底端人自身生存的需要,中部是社会主义的需要,最高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需要。列宁认为,人的需要的生产呈现不断上升的状态。人们首先满足衣、食、住等维持个体生存的需要,渐渐地产生出保护个体安全,免除恐惧威胁的需要,再慢慢地产生出权利和精神富足的需要。因此,人们的需要往更多、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三)人类自身的生产
关于人自身的生产,马克思在《形态》中写道:“这是另外的一种生产,每日再次生产生活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5]其中“这是另外的一种生产”即不同于马克思全面生产内容中的无生命生产,人类的繁衍活动是有生命的生产。这种有生命的生产一般在家庭中实现,社会中包含着无数个家庭,家庭属于社会的有效形式且受到社会的制约,同时人类自身的生产也受到社会状况的调节。社会的不断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推进,离不开其中纽带的传递即人类的繁衍活动。换言之,人民群众是一切人类财富的创造者,在社会变革中人类是决定力量,这无不显示人类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作用,然而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需要通过人类的繁衍活动来推动社会的无限发展和进步。
(四)社会关系生产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的社会关系由最初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发展到多样化的业缘关系。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提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人类不能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总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交往活动来看,人类的社会关系通常表现为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两大类。物质的社会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得以构成的基础要素,决定一切社会关系,通常表现在人们的物质生产方面和经济社会生活当中。思想的社会关系也就是“上层建筑”关系,属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层面,同时包括思想意识所指导的政治生活、法律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与物质的社会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生产力的推动下物质关系得到发展,进而刺激思想关系的发展。
(五)精神生产
关于精神生产的理论,马克思在《巴黎手稿》《神圣家族》中早已提及,但撰写这些著作时期马克思仍受到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在经过马克思多年对错误思想的批判和自我思想的修正,在后面的《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发表了关于精神生产的成熟言论。马克思在《形态》中阐述了“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与“精神生产”,他认为这二者是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性质,且“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先于“精神生产”诞生。马克思在《形态》中表明“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是个人一般的精神产物,与个人的物质生活息息相关,而“精神生产”表现在某个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等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上层建筑当中,受到社会的推崇。精神属于意识层面,一定的意识由一定的物质所决定,即精神生产由物质生产决定,相反精神生产也对物质生产产生影响。
三、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发展性、科学性,使得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其诸多理论对于解决我国现今的突出问题依然具有强大的时代价值,其中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为解决我国当前的物质、人的需要、社会关系、精神方面的生产难题提供有效的价值启示。
(一)物质生产:以服务于人民高质量发展为风向标
物质生产是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我国始终将物质生产摆在第一位。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的理论,是以人为主体的物质生产活动,其成果服务于人们自身。我国现阶段物质生产与过去相比有着举世瞩目的成就,且已经进入新阶段,并向着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前进。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经济生产,注重量的增长,注重将产业“做大”。自十四五开局以来,我国进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国的经济发展也由过往重视“量”的发展转向重视“质”的发展,着力解决好经济产业“质”的问题,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持续增长。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为此,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始终以服务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风向标,只有这样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发挥人民的力量,凝聚最广大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精神力量,为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的物质支撑、智慧支持和精神动力。
(二)人的需要生产:坚持人民主体导向
人类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满足人民的需要即要坚持一心为民的思想。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早已突破过去落后的社会生产难题,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已迈上新的台阶且位于世界前列,相应的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要也提出新要求,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不再满足物质文化饱足的简单需求,人们希望我国的卫生、医疗、教育等多方面有更大的进步,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我国发展处于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阶段,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需要坚持人民主体导向、举全国之力共同 “闯险关”“涉滩水”,破除发展难题。我国提倡人们的合理的需求需要得到满足和有效保护,体现我国坚持人民的主体思想,努力满足人民需要的最大公约数。此外,人的需要生产刺激着物质生产、影响着社会关系、人类自身和精神生产,可见社会各方面的生产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探讨社会的生产问题,需要回到人民的需要、回到人民主体的身上。
(三)社会关系生产:构建良好社会关系推动社会发展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社会关系包括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从微观角度来看,社会关系即一个国家中各阶层、各行业、各团体、单个人之间的关系等。基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每个人类个体身上都包含着多种社会关系,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构成了社会关系大网。社会关系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影响,其中积极健康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从国际角度出发,构建良好的国家关系需要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出发,关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共同维护美丽地球的建设。从国内角度出发,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需要有效整合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同时,鼓励全国上下应积极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进而推动社会有序发展,进而实现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使得人们在和谐的社会里进行物质生产、需要生产、精神生产、人口生产等活动。
(四)精神生产:鼓励精神生产与创造人类精神财富
不同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包括精神和精神物两个部分,它具有创造性、观念性和积淀性的特征。精神生产的创造性表现为实践超越的意识部分。精神生产的观念性表现为精神物或精神产品,如书籍、录像等。精神生产的积淀性表现为精神和精神物不是一次性的产品,它们在历代的传承中开拓创新,进而形成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我国涌现“女排精神”“工匠精神”等,这些精神无不表现出中国攻坚克难精神的不断细化和场景化,并不断丰富着中国的精神谱系。精神物生产需要人们从实际出发、以服务广大人民的利益为目标,创造出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精神世界的文化产品,并间接扩大中国精神文化产品的影响力。精神和精神物是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内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精神和精神物两方面的生产。为此,要想建设中国优秀精神文明,既需要鼓励国人进行精神生产,也需要鼓励国人传承和创造优秀精神产物,不断丰富人类精神宝库。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研究当今中国“生产”领域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将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与现今中国“生产”领域的实际结合起来,为破当今中国“生产”领域的困局,开中国“生产”新局提供有效价值启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6-9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
[3]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作者简介:
陈旺静,女,汉族,广西玉林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