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两弹一星”精神丰富内涵

2023-05-31 00:43钱敏
人民周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老一辈两弹一星获得者

钱敏

2023年3月27日晚,由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自主开发的情景宣讲《记忆里的“两弹一星”》在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参训学员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领导、教师等500余人参加宣讲活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儿子于辛、朱光亚儿子朱明远、邓稼先侄子许进特邀出席。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与教育事业的初心使命高度一致,与坚定理想信念紧密相融,在美国对我们全面实行技术封锁,我们亟待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今天,弘扬践行‘两弹一星精神更加重要且迫切。”国家教育行政學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侯慧君在致辞中表示。

情景宣讲首次登陆北京

以于敏、邓稼先、郭永怀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感人故事为背景,情景宣讲《记忆里的“两弹一星”》首次来到北京,通过宣讲、情景再现和表演等形式,生动讲述了老一辈科学家为了新中国崛起,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为制造“国之盾牌”勇攀科学高峰的感人故事,深情讴歌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精神,深入诠释了“两弹一星”精神的丰富内涵。

情景宣讲环环相扣,由8段情景再现和1首歌曲进行串联,情节跌宕起伏,时而感人肺腑,时而发人深省,赢得台下观众阵阵热烈掌声。

《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开篇由朱光亚写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讲起。朱光亚,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和“中国科技众帅之帅”。当年,在美国留学的他放弃优厚的条件,毅然回国,建设积贫积弱的祖国。回国之前,他在《留美学生通讯》发表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号召留美学生一起回国建设,报效祖国。

《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讲述的是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历尽千辛万苦,冲破重重阻碍,最终回到祖国的故事。那是一条充满艰辛的归国之路。1938年,钱学森获得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留美任教。1950年,他开始争取回国,可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直到5年后才回到祖国。1958年起,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随后,《金银滩上的岁月》《山乡情思》《最后一封家书》《一个被天才称之为天才的人》《守护与传承》《等待》,一个个故事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及老一辈科学家们为了新中国的崛起拼尽毕生心血、为了人民安危不计个人得失、为了国防安全勇攀科学高峰的伟大精神。

情景宣讲以一首激荡人心的《初心使命》结尾,全场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歌曲由“两弹一星”题材话剧《国魂》编剧张然作词作曲。通过歌颂“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歌曲表达了对我国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们崇高的敬意,激励每一位中华儿女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薪火相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继续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70分钟的情景宣讲让观众深度沉浸于爱国奉献的浓厚氛围中。

参训学员畅谈观后感

宣讲活动结束,以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靳敏、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孟钟捷为代表的参训学员分享了观后感。

“这样的情景再现是非常感人的,以语音、文字和讲述的方式能够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的境界和精神,了解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靳敏说,《等待》中最后那一幕,当旁白说许鹿希花28年等待又花28年追寻时,很多学员忍不住泪流满面,为老一辈科学家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境界所感动。

“还有一个场景,就是女儿向爸爸要鞋,爸爸虽然没有给,但更多给的是信念和激励。”《最后一封家书》令靳敏印象深刻,它讲述的是郭永怀写给女儿郭芹的最后一封家书。寒冷的冬季,身在内蒙古的女儿没有等到父亲的棉鞋,却等来了父亲的最后一封信。信中,满满都是父亲的关爱和温暖。

问及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孟钟捷也提到了以上两处。另外,他还着重谈了对第一幕的感受。“第一幕,朱光亚先生要回来,在报纸上刊文呼吁大家一起走,因为祖国需要大家,这一幕非常震撼。不仅他个人回来,他还要带动一个群体。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多人投入到国家建设中,这样一种氛围是必不可少的。”

情景宣讲《记忆里的“两弹一星”》演职人员与“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儿子于辛(左七)、朱光亚儿子朱明远(左八)、邓稼先侄子许进(左九)同台合影留念。

孟钟捷说,向公众述说历史上重要的一幕,情景课程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我特别注意到,它的视角非常独特,不是一个简单的第三者的视角——有女儿对父亲的视角,妻子对丈夫的视角,同事对领导的视角。各种视角的转换都是从细节入手,比如说一封信,一本书,一段对话……这些细节的描述和特殊的视角都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今天这个情景再现让我们教育者受到了更深刻的教育,非常有意义!”靳敏一边观看一边思考,“首先是信念和坚持。如果没有信念和坚持,老一辈科学家不可能克服那么多困难。其次是信心和力量。老一辈科学家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我们带来了信心和力量。最后是信仰和传承。在老一辈科学家的引领下,年轻的科学家应加倍努力、接续奋斗。”

靳敏说,电子科技大学在成都,离绵阳很近,已经和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我们是最早被美国列入实体名单的学校。近两年,我能够明显感觉到,很多年轻人逐渐从海外回国,他们所做的就是要突破美国‘卡脖子技术。”问到为何归国,一个年轻人的回答令她动容:“国之所需,吾之所向!”

孟钟捷坦言,学习之前,他并不知道此次情景宣讲会以怎样的形式呈现,看过之后,发现比预期拔高很多。他联想到现在学校开设的大思政课,认为这就是非常好的讲大思政课的方式。

当然,也有意犹未尽之处。在爱国科学家背后,还有一群默默无闻的人才工作者,他们的守护同样重要。分管人才工作的孟钟捷时常思考,怎样才能吸引人才回国?怎样让人才回来以后有更好的环境?怎样让他们心无旁骛地把精力放在育人、科研上,为祖国建设出力?他期待从情景教学的升级版中,寻找到人性化管理的密码。

共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情景宣讲前,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商丽娜组织了一场小型座谈会。座谈会上,许进积极发言。

许进说,姑父邓稼先的一生非常难得,国家充分信任他,他又用自己的才智回报祖国,为祖国作出贡献,难能可贵。对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来说,经历这个过程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遠比物质生活、政治待遇所带来的高得多。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绝大多数曾在西方留学。20世纪2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物质生活条件优越,但老一辈科学家们依然毅然决然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创造了“两弹一星”举世瞩目的成就。许进说,学习“两弹一星”精神不是学习某一个人,而是他们那一代人身上的那种精神,就是能够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挺身而出。

今年2月,许进去了一趟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看情景宣讲《记忆里的“两弹一星”》时,他泪如雨下。

为更好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探索了专题教学、访谈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影视教学、体验教学六种教学方式,开发特色课程30余门、精品课程80余门。

“上次我们组织100多位教育系统的高层次人才去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学习,他们非常受感动。一名学员代表发言时说,在那里短短三天时间,流泪多达50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院长于京天说,“现在我们已经把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的现场教学作为人才班的常规课程,每一期都安排了这方面的内容。从之前开设的几期看,大家都很有感触,很有共鸣。”

来到北京,商丽娜马不停蹄四处走访。去于辛家,她看到了于敏当年看过的那些书,回去就构思了一堂视频课。“于辛老师,您有空的时候,邀请您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为我们培训班讲授专题课,特别是可以把您父亲看过的那些书通过视频连线分享给大家,以勤奋读书、刻苦钻研为切入点,分享您父亲的感人事迹……”

“许进老师是我们学院的名誉院长;我们每两年会搞一次科学家精神论坛,朱明远老师出席过,也讲过课;我们2019年在中央党校演出《国魂》的时候,于辛老师也亲自到了现场。我们需要更多的力量、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参与,共同把‘两弹一星精神弘扬好。”

商丽娜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2011年1月26日在看望“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孙家栋院士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危机感,要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充满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结合工作岗位实际,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下一步,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还将组织开展“两弹一星”精神进高校、进机关外出巡回宣讲活动,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干事创业热情,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精神力量,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不倒,让我们党的旗帜永远高高飘扬!

猜你喜欢
老一辈两弹一星获得者
“两弹一星”民族骄傲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风范:老一辈革命家"三严三实"事例选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老一辈革命家的规矩意识和清廉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