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珍
通感也叫“移觉”或者“联觉”,是把视觉、味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也就是说,打破各种感官的界限,用视觉写听觉,用触觉写视觉,用嗅觉写听觉等等。在通感中,冷暖有重量,声音有味道,颜色有温度,味道有形象。它突破了语言的局限,丰富了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通感是提升文笔的一个重要元素,掌握了它,你就拥有了语言美的表现力。
来看《喀秋莎》的歌词:“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多么美妙的歌声呀。本来,我们只能用耳朵听见歌声,如此一来,我们还用眼睛看到了歌声,它明媚得就像春光。除了通感,谁有这样的魔力,能如此巧妙地打通我们的感官?
我们再来看《老残游记》中的《明湖居听书》,是如何写声音的。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哪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转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在作者刘鹗笔下,这唱书声简直成了情节起伏的小说,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局。我们仅仅看它描写的前部分,就被通感的魅力折服。“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听觉成了触觉;“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听觉成了味觉;“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听觉成了视觉。在通感的修辞里,你可以大胆地联想,翱翔于文字的天空。
我们再来看《紫薇》中是如何运用通感的。
我家的后园有一棵紫薇。这棵紫薇有年头了,主干有茶杯口粗,高过屋檐。一到放暑假,它开起花来,真是“繁”得不得了。紫薇花是六瓣的,但是花瓣皱缩,瓣边还有很多不规则的缺刻,所以根本分不清它是几瓣,只是碎碎叨叨的一球,当中还射出许多花须、花蕊。一个枝子上有很多朵花。一棵树上有数不清的枝子。真是乱。乱红成阵。乱成一团。简直像一群幼儿园的孩子放开了又高又脆的小嗓子一起乱嚷嚷。
汪曾祺笔下的紫薇,“乱红成阵。乱成一团。简直像一群幼儿园的孩子放开了又高又脆的小嗓子一起乱嚷嚷”。紫薇开得那么多,那么红,那么乱,那么盛,这是视觉,汪曾祺用听觉来表现,显得多么与众不同,又多么形象生动。可不是吗,幼儿园的孩子也是这么率性,这么可爱的呀,用高高脆脆的小嗓子在乱嚷嚷呢!
我们再来看诗词中写花的例子。宋祁《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道:“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钱锺书在《通感》中指出,此处“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
说了这么多,我也尝试用通感写花,请同学们看看。
每到六七月,野茉莉就开花了。它的花冠呈漏斗状, 花瓣成五片,花边有波状浅裂,片片相连,中间立起六根花丝,三高三矮。单看一朵,就像个长脖子的姑娘顶着美丽的帽子。一开始,野茉莉带着试探性的目光,小心地张望,一朵,两朵,三朵,谦卑地跟行人打着招呼。慢慢地,它们的胆子大了起来,一大片一大片艳丽的玫红呼啸而来,好像一群十七八岁的小姑娘穿着妈妈刚买的裙子在翩翩起舞。姑娘们一边舞动裙袂,一边发出咯咯的笑声。那笑声宛如一个魔球,带着香气,在空气里奔跑、旋转,霸道地控制了我们的鼻孔和眼睛,还有心情。
在这段文字里,“一朵,两朵,三朵,谦卑地跟行人打着招呼”,视觉转换成了听觉,“一边发出咯咯的笑声。那笑声宛如一个魔球,带着香气,在空气里奔跑、旋转”,视觉转换成了听觉、嗅觉。通感的运用,使野茉莉变得可爱动人。
同学们,通感真的是一种神奇的修辞,掌握了它,你就掌握了文字美麗的密码。我们要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当文字的涟漪滑过心头,请记得捕捉这份悸动。同时,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的表达力,让各种感官在我们的笔下任意穿梭,自在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