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基于肯尼斯·伯克的新修辞学“同一”理论,本文以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的政治修辞实践为例,通过话语分析法、词频分析法分析其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探究习近平同志在口语政治修辞方面所使用的“同一”技巧,以期为我国政府人员的政治修辞能力提升的研究做出“抛砖引玉”的贡献。
【关键词】新修辞学 同一 政治修辞 口语
一、引言
政治修辞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公元前466年,西西里岛的考拉克斯(Corax)发明了“修辞”①。那时,修辞依托于战争的背景诞生②。在公元5世纪的雅典,由于辩论技巧推动了司法与民主的进程,所以诡辩家(Sophist)开始系统性传授论辩技巧并展开对于修辞的研究③。
“在西方,口语传播研究涉及演讲辩论、沟通交流、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公共传播等诸多领域,对西方人的精神、物质交往,对西方国家社会秩序维护、权力体系运行和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④西方在国家领导人口语政治修辞的研究方面主要从“总统修辞”(Presidential Rhetoric)角度出发,例如学者哈福德·瑞恩(Harford Ryan)创著的U. S. Presidents as Orators: A Bio-Critical Sourcebook便以政治演讲为分析文本,进行修辞研究。韦恩·菲尔茨(Wayne Fields)在著作Union of Words: A History of Presidential Eloquence中探讨了总统政治修辞的策略转变。
子曰:“言语:宰我、子贡。”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便聚焦于“修辞”教学,体现出了修辞的重要意义。历史上,苏秦、张仪等更是从政治修辞进行论辩、游说,成为治国之术。可见,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政治修辞都在治国理政、维护社会秩序等政治话语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
“国家话语能力,既包括话语建构能力,也包括话语理解或话语认知能力。前者包括信息的价值判断、采集、处理和文本的构建、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话语理解能力,则包括对信息的选择、解析、评价、反馈乃至使用的能力。国家话语能力,不仅包括书面语能力,也包括口语能力,特别是即兴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瞬时话语调控能力。”⑤然而,“重文轻言”的文化传统致使政府人员话语能力多局限在“书面表达”层面,口语政治修辞能力有待提升。
在此语境下,基于肯尼斯·伯克(Kenneth Burke)的新修辞学“同一”(Identification)理论,本文以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的政治修辞实践为例,通过话语分析法、词频分析法分析其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探究习近平同志在政治修辞方面所使用的“同一”技巧,以期为我国政府人员的口语政治修辞能力提升的研究做出“抛砖引玉”的贡献。
二、新修辞学“同一”理论概述
(一)理论阐释
伯克在《动机修辞学》一书中指出,“修辞学的根基源于人类彼此之间存在的隔阂、分歧。正因如此,利用言辞进行劝说的动机为之产生。”⑥可以说,隔阂、分歧是修辞诞生的必要条件。没有隔阂、分歧,就无需修辞的存在,其使修辞具有意义。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劝说效果,一定的修辞策略的投入使用成为必然。对于西方经典修辞学而言,消除隔阂在于“劝说”。而对于伯克的新修辞学而言,其则主张以“同一”的方式进行展开,强调劝说主体充分考虑劝说客体的性格、特质、语用习惯等因素实现规范,“同一”起传受彼此:
“生活的方式是行为一致;而行为一致则意味着人类通过共同的感受、理念、形象、想法、态度形成同体”⑦伯克的“同一”理论基于亚里士多德关于劝说的见解。西方经典修辞学以“劝说”为主,伯克的“同一”理念的提出并非是要替代“劝说”,而是对于它的延展、补充。传受双方之间建立“同一”关系是“劝说”活动展开的目的与所想要收获的结果。“同一”囊括了劝说的一切,但又是对于劝说的超越。
西方经典修辞学以“工具性”的态度对“劝说”进行解读,而伯克的新修辞学则从“劝说”出发,以“同一”的方式展开了哲学层面的思考。⑧伯克的“劝说”跳脱对于行为的表层研究,并深入人类内在的“态度”层面进行探讨。他指出,“展开劝说的前提条件是,劝说客体必须拥有自由。如果劝说客体受到外界压迫,修辞则无法发挥效用。”⑨这一点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费斯廷格所提出来的“认知不协调理论”中“态度的改变”不谋而同。消解认知不协调所导致的负面效应需要通过“态度”或“行为”的改变进行展开,并且所采取的行为必须以个人意愿为出发点,即需要辨别“内在真实的改变”与“外在虚假的依顺”。⑩对于修辞学中的“劝说”而言,亦是如此。只有受者在内在“态度”层面发生真实改变,“劝说”的过程才得以结束,效果才得以显现。对此,伯克试图通过“同一”的方式进行劝说,以改变受者态度,进而影响受者行为。
“同一”收纳了所有有意识或无意识状态下表达动机的内容,如依从与修辞的使用。为了顺利达到自我动机的传达的效果,同一暂时性、部分性地展现受者的理性、感性与动机。11相较于传统劝说“单线程式”甚至是传受双方“二元对立”的特点,伯克的“同一”劝说强调彼此之间的对话、合作、和谐。因为,受者会影响传者修辞使用的种类、方式等。换言之,受者同样参与到传者使用修辞的过程当中。通过受者的反馈,传者对使用的修辞进行调整。这一点也印证了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的“主体间性”效果。唯有传受之间进行对话合作、反馈调整,双方才会产生“共鸣”般的说服效果。
(二)类别与效用
新修辞学“同一”理论中包含兩个层面的内容,即“形式层面”与“内容层面”。本文主要关注“内容层面”的同一。
“内容层面”的同一包括“情感同一”(Identification by sympathy)“对立同一”(Identification by antithesis)“误同(无意识同一)”(Identification by inaccuracy)。其中,“情感同一”是指运用人与人之间共有的情感、利益实现认同,此种同一方法最接近亚里士多德的“劝说”。“对立同一”是指利用相同的敌对或反对态度形成合力,共同对抗在态度、观念、思想、精神等层面不同的另一方。“误同”又被称之为“无意识同一”。相对于“情感同一”“对立同一”,“误同”更为精妙、复杂,更加具有哲学意蕴。“情感同一”与“对立同一”是在人们有“意识”的情况下展开的同一活动,而“误同”为之相反,是指人们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展开的同一活动。
在传播学领域,通过透视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所提出的著名的“人体的延伸”(The Extensions of Man)理论,能够发现“误同”的影子。众所周知,在麦克卢汉的理论中,其认为报纸是人类视觉,即眼睛的延伸。广播是人类听觉,即耳朵的延伸。质言之,媒介已经成为人体的“义肢”。在此语境下,当个体在使用报纸、广播、电视、鼠标、汽车等媒介时,会误以为媒介所发挥的功能,如通过报纸阅读到新闻资讯、通过电视观看到国外实事、通过汽车来到另一个地点,是个体自身的能力。但是,实际上,脱离了这些媒介,个体的能力则会受到极大的框限。此类事件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即使用某个媒介的个体会对于自身的认识产生误区,这便是“误同”。
三、口语政治修辞之“同一”取效探赜
本节主要从三个维度对习近平政治修辞之“同一”取效进行分析:第一,点明传受之间在某个点上所存在的“隔阂”;第二,针对“隔阂”的性质、特点等“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方法;第三,阐释此方法所发挥的实际作用与价值取效。
(一)“隔阂”的体现
伯克指出,“同一”的出现来源于“隔阂”(Division)的产生。因为有“隔阂”,所以要“同一”。在传播学领域,传播隔阂与传播障碍密不可分。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层面的障碍,如传播各系统功能是否正常、传播过程是否通畅、传播体制是否合理等。传播隔阂则包含个体与群体、成员与组织、世代与世代、组织与组织、文化与文化等之间的隔阂12。在此语境下,口语传播中的“隔阂”则可以视为认知、理解、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等层面的差异或不同。因此,对于“同一”取效的研究本质上是对于化解“隔阂”的研究。
对于领导人的口语传播活动而言,其间的“隔阂”主要表现在“编码者”与“解码者”之间的信息理解、情感共鸣等出现问题。其中,信息理解取决于传受双方在认知图式(Schema)层面是否吻合。换言之,认知方是否与传者之间具备共通的知识经验网络。而情感共鸣实现的前提是传受之间是否会出现情感沟壑。无论是信息的理解,还是情感的共鸣都直接作用于传受之间的“同一”效果。
(二)“隔阂”的化解
本文选取的话语分析、词频分析语料为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本次讲话具有时间层面的特殊性(100周年)、对象层面的重要性(共青团)、意义层面的深远性(努力实现中国梦)。习近平同志在本次讲话中主要使用了“情感同一”“对立同一”“无意识同一”三种修辞方法。
1.情感同一:立足历史,赞歌青年
中国共青团是青年团体的先锋队,更是中国共产党坚实的后备军。对于团员的肯定是实现情感同一的重要基础。在近6400字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共提及了53次“共青团”、123次“青年”、33次“青春”,充分传达出对于共青团、团员和青年的信任与期望。并且,以历史为线索,分别回顾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共青团员们所发挥的作用与做出的贡献。通过讲述共青团员“舍身革命”“建设祖国”“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事迹对共青团员们发出赞许,实现传受双方的情感共鸣。例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同志指出,“共青团......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脱贫攻坚战场摸爬滚打,在科技攻关岗位奋力攀登,在抢险救灾前线冲锋陷阵,在疫情防控一线披甲出征,在奥运竞技赛场奋勇争先,在保卫祖国哨位威武守护......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贡献了青春、建立了重要功勋!”通过回顾团员们在不同领域所做出的贡献,肯定他们的艰苦付出以及所发挥的作用。
2.对立同一:众志成城,御侮折冲
根据《辞海》所示,“对立”是指“对立面,亦即矛盾的双方”。在本次讲话中,与“对立”相关的内容是指破坏中国主权、损害中国利益、阻碍中国发展等的话题元素。习近平同志通过列举“鸦片战争”“保护母亲河”“脱贫攻坚”“抢险救灾”等具体事例彰显出广大共青团员在不同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困难时的无所畏惧、英勇向前的精神,从相同的立场出发,助力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实现。例如,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共青团......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踊跃投身反帝反封建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积极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在打倒军阀、抗日救亡、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伟大斗争中冲锋陷阵,展现出不怕牺牲、浴血斗争的精神风貌。”通过具象化叙事的手法描绘出中国青年勇挑重担、浴血奋战的宏伟图景,强调青年群体在抵御外敌、促进祖国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此外,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共使用2次“牺牲”、4次“困难”、6次“担当”、7次“使命”、8次“斗争”、9次“征程”、10次“信念”、14次“团结”,表明中国的未来发展同样充满挑战,需要广大青年团员团结一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奋力前行。
3.无意识同一:拟态交流,增固关系
无意识同一强调在说服性传播过程中编码者使用相关语用技巧,使解码者在无意识作用下形成态度、立场、想法、情感等层面的认同。从语词使用的角度出发,国外领导人在發表公众演讲时最常使用到的人称词汇是“We”“Us”“Our”。此类词汇的运用能够拉近传授双方的距离。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共使用5次“我们”。在不同语境下,“我们”亦指射不同含义。具体如下:
(1)“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就是要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此处的“我们”是指全体中国人民,既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共青团、团员,又囊括了所有中国群众。简单的两个字既折射出大国风范与强国力量,凸显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又能够传达出领导干部对于党员和群众的平等态度与尊重之情,暗示中国共产党与民族、人民的命运相连、休戚与共。
(2)“我们党用‘共产主义为团命名,就是希望党的青年组织永远站在理想信念的高地上,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青年,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
此处的“我们”是指中国共产党,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青年学习、成长与发展的模范与表率,是共青团发展的引领者。暗示共产党与共青团共同进退、共生共荣。
(3)“我们是未来的党,而未来是属于青年的。我们是革新者的党,而总是青年更乐于跟着革新者走。我们是跟腐朽的旧事物进行忘我斗争的党,而总是青年首先投身到忘我斗争中去。”
此处的“我们”是指青年团员。通过三个排比句进行谋篇布局,在彰显出党的角色定位、责任义务的同时,强调中国共产党与青年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青年人在实现理想、攻坚克难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形塑深厚的同一关系。
四、结语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通过运用“情感同一”“对立同一”“无意识同一”的政治修辞技巧,实现了传受双方之间的信息理解与情感共鸣。通过“立足历史,赞歌青年”“众志成城,御侮折冲”“拟态交流,增固关系”的方式巩固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青团、党员与团员、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联。当然,除了上文所阐述的修辞技巧,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还运用了其他修辞手法,如“插入式引用”(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始终有着“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直引式引用”(李大钊说过:“青年者,国家之魂。”),在实现一语中的效果的同时,使得讲话内容更具说服力、感召力与吸引力。
注释:
① 舒国滢.西方古代修辞学:辞源、主旨与技术[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04):33-52+158.
②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18.
③ 徐生权.传播学:追溯柏拉图还是抗击柏拉图?——从一本书的大陆、台湾两个译本的差异说起[J].国际新闻界,2019,41(05):166-176.
④ 李亚铭,王群.口语传播学:一个亟待建构的新学科[J].编辑之友,2014(07):65-69.
⑤ 陈汝东.论国家话语能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8(05):66-73.
⑥ Burke, Kenneth. A Rhetoric of Motive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146.
⑦ Burke, Kenneth. A Rhetoric of Motive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21.
⑧ 李鑫華.博克新修辞学认同说初探[J].外语学刊,2001(01):54-58.
⑨ Burke, Kenneth. A Rhetoric of Motive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50.
⑩ [美]菲利普·津巴多, 迈克尔·利佩著, 邓羽, 肖莉, 唐小艳译.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8, 99.
11胡曙中. 西方新修辞学概论[M]. 湖南: 湘潭大学出版社, 2009, 269.
12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9.
作者简介:胡康,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文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