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逐原 卯会
【内容提要】社交媒体为信息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给公众参与基层社会的风险治理提供了广阔的话语空间,成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在治理中,公众突破了接受者的单一身份,而社交媒体则拥有现实和网络双重发展空间,两者均成为基层社会中风险治理的重要主体。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社会风险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嵌入基层社会风险治理中的社交媒体也无可争议地成为重要的治理工具,在提升基层社会的风险治理效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社交媒体 基层社会 风险社会 治理效能
一、社交媒体在社会风险治理中的技术赋权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为公众提供了信息交换的平台,公众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消费者,既可以是信息的编码者也可以是信息的译码者。因此,社交媒体能够为社会的风险治理提供较好的平台。当前,各种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各种自然灾害事件频发,社会风险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他们往往会借助社交媒体来开展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活动,对风险信息进行分析、研判。
(一)社交媒体在社会风险治理中的时空赋权
在风险社会中,社交媒体时代给公众提供了一个“在场”的互动交流平台,公众随时随地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这种优势能够增强公众之间的情感互动、能够更好地构建社区公众的共同体意识,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公众之间的情感交往,并由此提升公众在社会风险治理中的参与感,使公众在风险社会中表现出共同在场的情况。
一旦社会风险爆发,便是显性的,表现为社会危机和社会动荡,给社会带来损失威胁社会的进步发展。麦克卢汉认为传播中最本质的事情不是表述而是媒介本身。麦克卢汉的很多重要理论都体现了传播技术在社会风险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以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典型的社会风险为例,新冠疫情的反复引发了公众对社会风险治理的关注,他们快速加入,推动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因此,社交媒体对社会风险的治理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社交媒体对社会风险信息具有预警的作用,它同时也是政府获取和发布信息的重要渠道。在社会风险的治理和防控中,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大众的知情权、知晓权和监督权,更好地保护了公众的切身利益。
其次,社交媒体的时空赋权推动了社会权力的去中心化。社交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权力,不断推动了公众参与社会风险的治理。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交媒体在风险感知、避险和治理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了,在通过社交媒体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等不良言行,这是需要抵制的。
(二)社交媒体在社会风险治理中的话语赋权
社交媒体为社会风险治理的话语建构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其去中心化的场域赋予了公众发声的权利,并能够以此唤醒公众对基层的社会风险意识的独立思考,让他们在拥有更为充裕的信息、资源的情况下发表意见。
今天,人人都享有麦克风,社交媒体成为了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公众的视野得到不断开拓,话语权也逐渐提升。原因在于,社交媒体拥有超越时空的优势,能够形成“时空融合”的公共话语空间。在这个公共的话语空间中,公众能够强烈意识到自己的话语权,在基层社会的风险治理中对相关干部的权力进行监督。
社交媒體嵌入社会风险治理,又将公众带入进来。当公众的基本权利受到侵犯时,他们就会有强烈的反抗意识,甚至会出现聚集性抗争行为。恰如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所说 :“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现代的人们正生活在文明的火山口上,公共对现实的不满,就会形成强大的舆论群体”。当出现强大的舆论场后,基层社会风险治理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公众的言行将会更难控制。由此可知,通过社交媒体塑造的公共空间,公众能够参与到社会风险治理之中,迅速传播情绪化色彩极为浓厚的公共话语,给基层社会的风险治理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但作为一种治理主体,公众参与基层社会的风险治理是必须的,他们的参与对排出风险赋予了巨大的能量。社交媒体的门槛较低,同时交互性较强,公众随时随地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随时随地可以接受相关的信息。社交媒体为公众搭建成了对话平等的话语平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社交媒体成为了社会风险治理的重要载体,它让社会风险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主要工作,也成为每一个公众应该关注的话题。
二、社交媒体在社会风险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一)存在的问题
1.传播机制不健全
在社交媒体时代,公众发布信息的门槛比较低,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公众就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发布信息,传播机制的不健全会给风险信息的治理带来巨大的挑战。
2.公众的媒介素养整体偏低
在公共话语空间中,公众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甚至部分公众不识字,误解、曲解信息的情况经常出现,甚至常常因为跟风而出现群体极化的现象。公众过度的成谜于网络,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必将对社会风险的治理带来诸多难题。
3.媒体对风险信息把关不严格
在社交媒体时代,公众扮演着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角色,加之媒体对风险信息的把关不严,大大增加了社会风险治理的难度。也就是说,媒体把关不严,公众又很难对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很容易产生公共舆论并迅速形成强大的舆论场,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风险。
(二)优化路径
1.建构公众信任体系
在基层社会的风险治理中,信息治理是社会风险治理的核心,与传统媒体相比,社交媒体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个性化特征,公众交流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它成了公众获取信息和开展日常交流的重要渠道。尤其是抖音等短视频的出现,公众更习惯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时发表在社交媒体平台之上。而当公众遇到困难时,它们也会第一时间求助于社交媒体,通过社交媒体来发表自己的心声。社交媒体时代的社会风险大部分具有突发性、分散性,这些都让社交媒体在风险信息治理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
善于利用社交媒体时效的优势,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可以增加媒体和相关部门的公信力。网络社会中的群体复杂多样,网络空间中的社会风险治理更需要建立信任链条。因为建立网络信任链条,对基层社会的风险治理至关重要,它能够在公共的网络空间中传播能够形成一定的沟通资本,借助这些资本,公众能够更好地做好社会风险的防范。需要指出的是,在社交媒体时代,新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不断出现,新的话语权拥有者不断出现,因此网络空间中的信任体系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公众的话语权力、网络技术权力、公众的媒介素养及认知水平等因素都会对网络信任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无疑会加大基层社会中的风险治理难度,也使社会风险的防控更加困难。
2.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
在段京肃和杜骏飞看来,媒介素养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社交媒体为公众接收信息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特定的风险。因此,公众需要有辨识信息真伪的能力,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从而更好的认识社会风险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实事求是地说,在社会风险的治理中,公众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在社会高度媒介化的今天,媒介素养已经从专业领域延伸到了公共领域,已经成为公众参与基层社会风险治理的重要元素之一。一些公众因缺乏良好的媒介素养,出现道德沦丧、盲目跟风、群体极端等情况,他们非理性的情绪极易引发网络舆情风险。因此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以此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公众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网络心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媒介素养的提升不仅仅是公众本身的问题,急需社会的引导与监督和公众的参与。
3.完善社交媒体的传播机制
由于公众借助社交媒体实现了对话的自由。因此,及时构建公开、透明的传播机制就显得极为重要。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和官方媒体及时公布最权威的信息,网络平台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把关,第一时间让公众知晓真实的情况,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及时辟谣,避免不实的信息造成社会恐慌。
4.增强社交媒体的责任意识
社交媒体在风险社会治理中的地位特别重要,因此增强社交媒体的责任意识也就成为必然选择。可以说,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基层社会风险治理中事关社会稳定的利剑,充分发挥他们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及时化解风险、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5.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
在風险信息的传播中,意见领袖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切实做好风险信息传播的引导与把关工作,避免社会风险给公众带来恐慌,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二级传播流”理论认为,信息并非都是全部直接到达受众处的。一些信息首先从某一信息源到达意见领袖,再由意见领袖把信息传到普通受众。由此可知,社会风险的治理必须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协调作用。当公众对社会中的风险信息理解有偏差或者将信息无限放大时,意见领袖能够及时给予纠正,避免不实信息对风险社会治理带来更大的压力。
三、结语
在社会风险的治理中,社交媒体能够提供良好的信息沟通、互动平台,为公众提供了对话平等的权利。但社交媒体在社会风险治理中的效能具有双向性,即当公众的媒介素养较低,把社交媒体当作娱乐空间带着负面情绪发表不良言论,会引起社会的混乱和恐慌,这时社交媒体在公众参与社会风险治理中的效能就会减弱。反之,当公众把社交媒体当作风险治理的重要渠道,并及时关注风险社会中的热点话题且激发出正向的参与行为时,社交媒体在公众参与风险社会治理中的效能就会增强。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数字媒体时代贵州构建城镇社区治理新格局研究”(项目编号:2022ZD00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刀朱力.变迁之痛: 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4]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杨逐原,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卯会,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教师
编辑:白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