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青云
前几天读了花祭同学的《他们,夏了夏天》,虽不知题目的意义,却对文中那位高三同学的做法很有感触。这是他们中学生活的最后几天。在即将毕业的日子里,他们徘徊于校园,眼神透露不舍,行为举止动人心弦。
我不禁回忆起去年九月份的心情。去年八月底,杭二中校方同意我调动,一个月后,我将从杭州回到老家瑞安。
教师节过后,同学们陆续知道了我要离去的消息,在校园里遇见时总会发出“啊!老—师—”的叫声,我听得出他们不舍的语调。不如平静地处理这种感情吧!回办公室默默地批改作业,默默地履行应尽的职责。作业天天有,每天一小段的课文默写,无聊时抬头看看锅子弄那些破房子。旁桌翁老师的位置常空着,她也似乎觉得老乡的“转身”回去是对的,心里的失落与劳累只能以回房休息的方式来调节了。
周俊环会在第二节课间到办公室里来,拿着一小叠作业本,后面跟着两手空空的曾佳欢,不像是帮忙来的。周俊环总会问翁老师去哪儿了,作业批完了没。我仍旧与往常一样抬头与她说几句话。
“她怎么这么慢呀,我找找看,有没有批完了放在哪儿的。”周俊环在她的办公桌上东瞧西看,而实际上翁老师的桌子上很干净,什么作业都没有。有时会放着一点儿,“噢,还在这里没有批呢!”
她是语文课代表,也是去年我所教班级的课代表。最近老往这里跑,后面总是跟着曾佳欢,一言不发,手里也没拿作业本。
“你先坐会儿吧,也许翁老师马上就回来。”我一边快速打着红钩钩,一边漫不经心地说。
“她回不回来没关系!”“哦?”
“是曾佳欢老想着要过来看看你呢,说是看一天少一天了。天天催着我来拿作业本!”“哪儿的话!是你天天硬拉着我过来的呀……”曾佳欢忙着辩解。
我抬头看看她们,微笑着,心里却是一阵震颤,忽略这些小家伙的心思了!
此后一段日子,她们每天都会在课间来找翁老师,仍旧與我说一会儿话。
九月下旬的阳光已不再刺眼了,多看一眼锅子弄吧,杭城破旧的水泥建筑!办公楼下的公交车站头又响起了那电子声:“章家桥,到—了!”这个极具穿透力的“到”字,听得建国路旁的梧桐叶起了鸡皮疙瘩,纷纷从树上飘落下来,斜穿过我的窗台,落在了路人的脚下。
不就是这种电子声吗,与两年前我躺在生活楼201室听到的是一样的风格。早上六点钟从解放路过去,一路哼着“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是它提醒我该起床去早自修管理了,也是它让我恍惚地感觉初到异乡的陌生心情。而此刻却坐在办公室里呆想着回乡将是什么样子了。
忽然,觉得学校既熟悉又陌生。2008年的那场大雪,把学校装扮成了一个银色的公园,当时无暇欣赏,如今已没机会。这个下午天气很好,去校园走走吧,要不要在校史馆的某块青砖刻下自己的名字?或者刻在那棵大水杉的粗干上?它已长到七楼高了。都是“老土”的想法!还是站在这操场的一角吧,体育活动课时,同学们都会下来,说会儿话就可以了。晚上应该去采荷公园坐会儿,那个葫芦状的小湖泊恐怕又是满眼枯荷了。“荷败枝残留月影,塘寒水瘦显蛙声”,是去年的秋天,我在这个湖旁边写下的。
正这样想着,同事告诉我已把纪念品放在办公桌上了。那是一个电子相册,里面全是最近几天偷拍的我与学生的照片,还有所有同事的留言。主题曲选了蔡琴的《你的眼神》。“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却见大家已经湿了眼眶,赶紧关掉。
一晃又是一年,我已站在瑞中的日月坛旁,看高三学生从樟树底下匆匆走过,经过甄综楼、艺术馆,从勤业楼再到勤思楼,他们或许还无暇从这条路上理出一点儿回忆。过几天,他们也要离去了,两年后的今天,替换这种心情的,正是2009级学生。
人生之中,其实有许多“最后的日子”,让我们停一停吧,好好珍惜,悄悄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