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尺

2023-05-30 10:48郭学德
青年文学家 2023年1期
关键词:祖传乾隆帝戒尺

郭学德

最近,史老师有点儿烦恼。事情起因是听儿子说冯副县长看上了他家祖传的戒尺。

冯副县长和史老师在县城是邻居。史老师已退休,闲来无事常在家练练字,有时和人下下棋,找点儿乐趣。冯副县长也爱字,棋也下得不错,闲时常到史老师家串个门儿,二人下下棋,聊聊天。

史老师的儿子在冯副县长的手下工作。一天,儿子回到家对史老师说,冯副县长和他闲聊时,聊起了家里祖传的那把金丝楠木戒尺,冯副县长说,那把戒尺放到现在,太有“价值”了。看冯县长的脸色,好像很喜欢的样子。

冯副县长依旧常到史老师家下棋聊天,在一次闲聊时,冯副县长聊起了史老师家祖传的戒尺:“史老师,据说祖传的戒尺是一对儿啊?”“是的,冯副县长了解得很细啊!”聊起祖传的那对戒尺,史老师打开了话匣子,史老师讲:先祖史学谦是乾隆年间的进士。先祖考中进士那年,父亲请人给他做了一把戒尺,上面刻着“一廉如水”。

先祖不明原因,说:“父亲,我又不是去教书,要这戒尺干啥呢?”父亲说:“我教书为什么要用戒尺呢?”“您要惩戒那些违规的学生啊!”父亲说:“你做官,如果遇上违规的官员呢?”先祖说:“父亲,我明白了。”

先祖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乾隆帝派他到混乱的威县任知县,一年时间,先祖便把威县治理得官员律己、民间无盗、夜不闭户。在工作当中,先祖手里总是拿着父亲给他做的戒尺。平时,先祖每到一处,见有特色的戒尺,便花钱买下来。时间一长,人们便戏喻他为“戒尺官”或“戒尺先生”。

乾隆帝听闻先祖的故事后,心生好奇,便把先祖招进宫内想看个究竟。乾隆帝看了先祖的戒尺后,说:“好个‘一廉如水!你的父亲了不起!好事成双,朕再送你一把吧!”皇上便着人选上等金丝楠木制作了一把,上刻“两袖清风”。先祖得了皇帝的赏赐,生活和工作自是不敢懒散,兢兢业业去为之。

史老师说:“这对儿戒尺能在我们家传下来,先祖有话,如果后人有为官者,定要把戒尺交予他,让他知道戒尺的意义。”冯副县长听后,连说:“好!好!好一对戒尺!”

一天,儿子回到家,对史老师说:“爸,我们单位人员要调整,要提一名科长,竞争非常激烈。”“竞争好啊,凭本事上呀。”史老师很沉着地说。

“爸,现在这社会没有关系,怎么行呢?”“你净想些歪门邪道,靠拉关系上去的,迟早有一天会翻船的!”“爸,我、我想……”“你想怎样?”

“我想把咱家的皇帝赐的那把戒尺……”儿子欲言又止。史老师打断了儿子的话:“想咋呢?”“爸,这是一次机会,如果错过了。今后就是有机会,年龄也过了。”儿子说道。“你甭想!”史老师语气强硬地说。

儿子从史老师那儿得不到支持,摔门而去。看着儿子生了气,父亲有点儿伤脑筋,现今社会,唉……儿子百思千愁,忽然一拍脑门,打开电脑在网上一搜,各种古玩应有尽有。儿子和一个古玩店老板取得了联系,自己画了个戒尺模样,上面附上字,告诉老板,要对照此图,仿制一把古代戒尺,并付了定金。很快,老板把仿制的戒尺做好了,从网上发给儿子。儿子看后,和家传的那把一模一样,看不出任何破绽,付了余款。

儿子回到家,趁父亲不在,用了偷梁换柱术。一次,儿子见冯副县长不在办公室,偷偷把那把金丝楠木戒尺放进了冯副县长办公室的抽屉里。不久,省委组织部公示:冯副县长拟提该县县长。儿子几天都没回家看史老师,史老师心里七上八下的,很是不安。

冯副县长又来到史老师家串门儿,二人又开始下开了棋。两人下了几盘棋,又讨论了一阵写字心得,临别时,史老师说:“祝贺冯县长。”冯副县长微微一笑,说:“这些年多谢史老师的教诲。”接下来,史老师正欲掏出预先藏掖在怀里的戒尺送给冯县长,对方却率先从怀里掏出一把戒尺,说:“谢谢史老师的戒尺!这尺的价值,我已收藏在了心里!”

“这……”史老师有點儿愣怔……

猜你喜欢
祖传乾隆帝戒尺
童年的“铁戒尺”
戒尺进课堂 戒尺进心中
皇帝偷枣
清代西苑三海楹联研究
“戒尺热销”说明惩戒教育也重要
清乾隆后期饬禁剧曲策略的调整及撤局问题——兼谈乾隆帝对戏曲的真实态度
百年祖传
祖传“口粮”
没有“戒尺”,难成教育
祖传奥运才(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