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方东
上小学的儿子从学校带回来一摞书,有《老人与海》《童年》等,都是些国外名著。我粗略地翻了翻,才发现这些书只是听说,读过的少之又少。记忆中似乎读了好些书,又似乎一本也没读,读书的过程大致可以用“囫囵吞枣”这四个字来概括,从来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世事的纷杂让自己对经历过的一些事情看得越来越淡,青春年少的梦想也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平和、平凡,以及些许的从容。在普通平淡的日子里,我特别向往一杯清茶、一本书的独处时光,这种向往一直缠绕在心底,让我耿耿于怀。
读书与人生之路相似。学生时代,书籍匮乏,却偏爱一些对学习没有一点儿帮助的武侠之类的“闲书”,时常被书中人物情节弄得脱离现实,不知所以然,日常的考试经常是一塌糊涂。好在当教师的父亲言传身教,还有那些在外工作的邻家大哥大姐都是我人生路上的榜样,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生。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起“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工作?”才发现前途是一片迷茫和未知,我豁然惊醒。于是,我痛定思痛,笃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开始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在学海中遨游。终于,我实现了“鱼跃龙门”的命运转变。
书可以抚慰心灵。我曾经读过很多种类的书,却独爱唐诗宋词和散文。枯燥的学生生涯,我尤为喜欢诵读诗词歌赋,在古诗词的平仄韵律中,寻找美轮美奂的意境。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在远古时代的场景中漫步、畅游,领略祖国千年古文化的淡雅和悠远。闲暇时,一篇节奏明快的叙事散文给了我一个愉悦的心境,一首短短的诗词也会为我带来如梦初醒的喜悦,令我兴奋不已;不如意时,独处一室,捧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任思绪在字里行间驰骋。唐师曾、季羡林等许许多多大家用自己化解磨难的经历和精湛的理论给了我醍醐灌顶般的教诲,使我的烦恼烟消云散,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
小时候,老人们把看小说等课外书叫作“看闲书”,认为看多了这种书会耽误学习,将来是没有出息的。当无情的岁月带我走进而立之年以后,我开始学着思索生活,再次翻看那些“闲书”的时候,与青春年少时的想法则大相径庭—重新体会到了金庸武侠故事里主人公的不圆满,与我们人生中的缺憾是相同的;领会到了作家张爱玲的文字里尖酸和刻薄的女性也有别样的柔美;明白了路遥笔下的平凡世界教给我们的是坚强的人生态度;读懂了余秋雨是如何呼唤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正是那些曾经无用的“闲书”让我明白了怎样的人生是快乐的,学会了忙碌之后的驻足、愤怒之后的思考、悲情之后的豁达,更让自己懂得了珍惜当下的生活。这种少年时无视读书,年轻时喜欢读书,人到中年后用心读书的心路历程,同我的人生经历恰巧吻合。
读书就是阅读人生、阅读生活、阅读快乐。年轻时,总认为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现在看来,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彰显出的睿智,是让内心变得强大而不再懦弱的坚定,是遇事后的沉着、冷静、从容。读书能够带给我们最温暖的色彩和幸福的感觉,让我们的人生不再孤單;读书能够让我们在旅途中用心聆听自然的声音,将世间的阳光收藏;读书能够点亮我们心灵的明灯,让我们永远扬起生命的风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潜心读书,可荡涤心灵,可升华自我。让我们在书中定位自己,找回自我,让灵魂和书一起飞舞;让我们畅游文海,细心享受读书带来的喜怒哀乐,耐心品味读书带来的芬芳。
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书香相伴,走出一路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