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增辉
《江雪》是晚唐著名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律诗,是我国古诗中的精品,为世人广泛传颂。长期以来,人们从不同的侧面肯定了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蕴。但是,笔者以为,如果对诗歌的赏析依据其创作的历史语境和科学常识来进行,那么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就不再是一幅静谧的、富有禅意的山水画卷,而是诗人以现实主义的文风勾画出的晚唐民众凄苦的生活图景;诗中的“孤舟蓑笠翁”也不是一个唯美的美学符号,而是代表着无数生活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贫苦农民。诗歌向世人展示了蓑笠翁尽最大的努力到天寒地冻的大自然中碰碰运气,以拯救自己和深陷于贫困泥沼中的家人的感人瞬间。
首先,从文学分析的角度来看,《江雪》以动静结合的画面凸显了多重凄苦的意味。这首诗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两句可以看作是主要活动发生的背景:叠嶂的山峦,无人的小路,勾画出一幅毫无生机、肃杀凋敝的场景。读者不免会产生疑问,为何会有这种寂寥之境?诗歌后两句中蓑笠翁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静態的平衡。从语法上来看,最后一句中的“寒江雪”与其说是宾语不如说是状语,它一方面好似回答了前面的问题:因为是冬天,整个世界缺乏生机;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整首诗的凄凉之感。如果说前面句的静态描写是诗人被贬后心态的诗化,折射出了虽遭贬谪但并无衣食之忧的诗人去国怀乡的苦闷,那么后两句则是以更为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在饥饿的驱使下,普通民众不顾风雪严寒,在江上辛苦觅食的情景。在诗歌结尾处,当壮志难酬、内心苦闷的诗人面对困境中求生的黎民,全诗的悲情氛围达到高潮。
其次,从诗歌的历史语境来看,《江雪》是晚唐时期处于极度贫困中的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柳宗元(773—819)生活在晚唐时期,出生于安史之乱结束后的第十年。在安史之乱的强烈冲击下,大唐王朝已不是此前那个万国朝拜的盛唐社会,国力已大大衰退,整个社会元气大伤,人们的生活逐渐困窘。学者们多从文学价值方面来解读这首诗,却忽略了这首诗的史学价值:它反映了晚唐社会中百姓经济上的极度困顿及其为生存而作出的抗争。《江雪》创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期,这段生活使他能够接触到广大民众,特别同情民众艰难困苦的生活。他的创作风格更为朴实,社会批判性也日益增强,这种风格也表现在他的另一名篇《捕蛇者说》中。柳宗元通过描绘在徭役、赋税、悍吏等重重重压下民众的艰辛,发出了对当权者悲愤的控诉。在这种环境之下,无论是百姓还是诗人,焉能有那种源自内心平静的禅意?蓑笠翁虽然年老力衰,但由于家中存粮不足,不得不在大雪天冒着严寒到江边钓鱼果腹。由此可见,蓑笠翁这一人物形象折射出晚唐社会经济的衰败和民众穷困潦倒的生存现状,全诗某种程度上暗示了政治批判。这与历史事实和诗人当时的文风都是完全吻合的。
最后,从科学常识的角度来看,《江雪》描绘的不合常理的人类活动有悖于古代农耕民族世代遵循的适时而作的生存法则,其中隐藏着巨大的社会危机。从鱼类的生物学特征来看,在大雪飞舞的严寒天气里,鱼类会躲在温度相对较高的深水处,而且不会游动,诗人在这种情况下去钓鱼很难有收获。在长江流域,钓鱼活动一般是在炎热的夏季进行,春秋两季的成功率低很多,冬天则几乎钓不到鱼。多年劳作的蓑笠翁应当具备这些生活常识,一般不会在雪天出去钓鱼。那么,对诗中所描绘的蓑笠翁的反常举动只有一种解释:家中没有食物了,出去碰碰运气吧。生存的欲望战胜了现实的严寒,为了自己和家人免遭《捕蛇者说》中“非死即徙尔”的悲惨命运,他只能作出这种无奈的选择。如果把这两部文学作品结合起来则不难发现,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柳宗元从描绘人类的反常行为入手:下雪天垂钓和几代人冒着生命之忧以捕剧毒蛇为业,揭露了时政之黑暗与人民之苦难。通过他们,读者可以管窥当时广大衣食无着的普通民众的疾苦。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语文是主观性很强的学科,对古诗词的欣赏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但是,诗歌不是无源之水,无论怎样解读,读者都应该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结合作品创作的历史语境去挖掘其中的隐含信息。从科学常识的视角解读文学作品,能拓宽读者的视野,为古诗词的赏析提供新的视角,有利于读者更为客观地把握作品的内涵,无限接近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