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名将 王佐之才

2023-05-30 04:16张淦
学习与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梁军李靖唐太宗

李靖(公元571―649年),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隋末唐初著名军事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靖人过中年才遇明主,在李渊、李世民两代君王的重用下,充分发挥军事才能,南定荆吴,北平突厥,西击吐谷浑,成就“封狼居胥”伟业,堪称大唐第一战神。他官至宰相,地位显赫,但为人谦逊,擅于审时度势,不贪恋权位,致力于著书立说,其军事思想在后世广为流传。隋朝吏部尚书牛弘评价李靖有“王佐才也”。

开疆拓土  功勋卓著

李靖出身陇西名门望族,祖父、父亲都曾在隋朝任要职,名将韩擒虎是其舅父。青年时,颇具文才武略的李靖就对父亲说:“大丈夫若能遇主逢时,就要建功立业,追求富贵。”韩擒虎也曾夸赞他:“能与我探讨孙子、吴子兵法的人除了李靖,再无他人了。”

李靖初仕隋朝,拜马邑郡丞,颇受赏识和重用,后转仕唐朝。唐初,南梁萧铣盘踞江陵,拥兵数十万,实乃心腹大患。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唐高祖命李靖赴任夔州。由于南梁军队阻挡,李靖未能及时与赵郡王李孝恭会合。唐高祖认为这是故意拖延,要处死李靖。峡州刺史许绍看出他可堪大用,恳请将其赦免,这才逃过一劫。李靖兵至夔州,恰逢蛮人首领冉肇则反叛。他率八百精骑冲破敌营,伏击敌军,斩杀贼将,擒获五千多人。唐高祖大喜过望,对群臣说:“朕听闻任用有功之人不如任用有过之人,李靖果然不负众望。”李靖一战成名,唐高祖手书敕令予李靖:“既往不咎,之前的事我早忘了。”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靖向唐高祖献上灭梁十策。唐高祖命其为行军总管,协助李孝恭打造战船,训练水军。当时正值雨季,江水猛涨,众将都建议等水势减缓后再进军,但李靖却敏锐地捕捉到了战机,对众将说:“兵贵神速,机不可失。我们的军队刚刚集结,萧铣还未准备好,若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趁江水上涨之机顺江而下直抵江陵,必能成功。即使被萧铣察觉,他也只能仓促应战,这实为上策。”果不其然,唐军没有遇到太多抵抗,连战连捷,萧铣无力回天,开城投降。灭南梁后,唐高祖加封李靖为上柱国、永康县公。武德六年(公元623年),降将辅公祏反唐,唐高祖命李孝恭、李靖出兵平叛。李靖准确分析敌情,率先进攻敌将冯慧亮驻守的城栅,使辅公祏失去屏障,最终被擒。平定南方各地叛乱李靖功不可没,唐高祖对其赞不绝口:“李靖就像萧铣、辅公祏的膏肓之病,古之名将如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为解除边境威胁,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李靖被委任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率军北击东突厥。次年正月,冒着凛冽的寒风,李靖亲率三千骑兵奔袭恶阳岭,距颉利可汗所在的定襄仅一步之遥。唐军有如神兵天降,这让颉利“一日数惊”,以为是唐军举国来犯,仓皇出逃,并遣使入唐求和。其实,颉利并非诚心归附,而是想伺机东山再起。这一缓兵之计很快被李靖识破。他没有给颉利喘息机会,在唐使与其谈判之际率军直捣黄龙,歼敌一万,俘虏十余万。颉利被生擒押往长安。李靖攻灭东突厥,使唐朝在各民族之间树立起了威望。唐太宗拜李靖为尚书右仆射,即为宰相。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青海一带的吐谷浑进犯凉州,年过六旬的李靖再次挂帅出征。面对粮草供应困难的不利局面,李靖采纳侯君集建议,兵分两路,穷追猛打,吐谷浑军节节败退,伏允可汗被部下所杀,余部归降唐朝。李靖戎马半生,战功赫赫,为大唐开疆拓土,唐太宗封其为卫国公,以示奖掖。

能文能武  出将入相

“唐初四大名相”之一的王珪赞誉李靖:“兼资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正如其所言,李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是难得一遇的全才。

李靖不仅擅长行军打仗,而且对军事理论研究造诣颇深,其所著兵书既吸收了苏武、吴起等优秀军事家思想之精华,又在自身战争实践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升华,终成历代兵家研读之经典。《大唐卫公李靖兵法》是他的代表作,书中记录了其在调兵遣将、排兵布阵、武器制造等方面的独到见解。遗憾的是,这部著作在北宋中期散佚,如今仅能在《通典》《武经总要》《太平御览》等书中看到零散篇目。此外,《六军镜》《兵钤新书》《玉帐经》等亦是李靖所作,而宋人假托李靖之名撰写的《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被奉为《武经七书》之一 ,與《孙子兵法》《吴子兵法》等兵书齐名。

李靖用兵主张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纵观他所指挥的战役,都将出奇制胜发挥得淋漓尽致。《隋唐嘉话》中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贞观末年,唐太宗亲征高丽,李靖因病未能随行。行军途中,李道宗曾建议唐太宗派五千精兵突袭,唐太宗未采纳。班师回朝后,唐太宗向李靖请教:“朕率天下之兵,却没有攻下蕞尔小国,这是为何呢?”李靖认为是未能出奇兵所致,于是说:“李道宗可以解答。”李道宗便将之前所提建议又陈述了一遍,唐太宗这才恍然大悟,郁闷地说:“时间过得太快,朕竟已记不清了。”当然,李靖擅用奇兵的同时也不惧怕正面与敌交锋。在征讨辅公祏时,李靖就与敌将冯惠亮所率叛军主力对阵,苦战将其击破。可见,以“奇正相变”之术制敌,最终才能达到“正亦胜,奇亦胜”之效。

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局势,李靖还强调要随机应变,因情而定。与萧铣军队交战之初,唐军连克荆门、宜都等重镇。萧铣为扭转战局,派文士弘率主力驻守清江,企图拦截唐军。主帅李孝恭认为萧铣军队不堪一击,想即刻出兵击之。李靖提醒道:“如今梁军刚刚丢失荆门,萧铣派出全部精锐,是打算破釜沉舟,这是一支救败之师,不可小觑,况且文士弘是萧铣的得力战将,骁勇善战,我们应将战船停靠在长江南岸,稍作休整,待梁军疲惫之时再与之决战。”李孝恭急于求成,不顾李靖劝阻与士气正盛的梁军交战,果然不敌,败退至南岸。这时,李靖观察到梁军争相抢夺战利品,放松了戒备,于是率军出击,梁军阵脚大乱,溃不成军。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李靖临危不乱,找准敌人的弱点,反败为胜,实属难能可贵。

料敌于先,谋敌在前也是李靖百战百胜的关键。文士弘战败后,李靖命人将缴获战船全部弃于江中,将士们甚为不解,询问道:“这些战船正好可以为我军所用,为何要丢弃呢?”李靖说:“萧铣控制的地域范围很广,梁军虽接连失利,但我军是孤军深入,若是敌人援军赶到,我们将腹背受敌,让这些战船漂流而下,援军看到后定会认为江陵失守,不敢前行。等到他们探清虚实,则要花费一个月时间。”不出所料,驰援萧铣的军队中了李靖的疑兵之计,反应过来时萧铣已经投降了。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李靖先谋而后战,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选将用人方面,李靖见微知著,知人善任,像李勣、苏定方等德才兼备、忠心辅国的名将都是由他一手提拔的。而对于侯君集,李靖很早就看出其有反心。唐太宗曾让李靖传授侯君集兵法,没过多久,侯君集上书说李靖要谋反。唐太宗询问原因,侯君集答道:“李靖只讲些浅显的内容,每到精妙之处就不愿讲授。”唐太宗听后召李靖入宫,李靖解释道:“这是侯君集要谋反。如今国家安定,臣教给他的兵法足以对付蛮夷,而他却要臣倾囊相授,足见其心怀异志啊。”唐太宗将信将疑。几年后,侯君集果然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兵败被杀。李靖独具慧眼,又治军有方,故而在将士心中威望极高。

阖门自守  知足而退

北宋游师雄称赞李靖:“能以功名始终,真一代之名臣也。”李靖被誉为一代名臣,不光是因為他功高盖世,更在于他位极人臣之后做到了“位重能避,功成益谦”。

他为人低调,不争一时得失,虽曾受人诬陷,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大胜东突厥后,御史大夫萧瑀弹劾李靖治军不严,纵容士兵抢夺缴获的财宝,唐太宗对李靖严加责备。出乎意料的是,李靖没有辩解,而是频频叩首谢罪。后来,唐太宗意识到此事处置欠妥,便对李靖说:“当年,隋将史万岁胜西突厥,朝廷有功不赏,反令其被害枉死。朕不能如此,应赦免你的罪过,赞扬你的功劳。”遂擢升李靖为左光禄大夫。不久,唐太宗又安慰李靖说:“之前朕误信谗言,现已了解实情,希望你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并赐绢两千匹,授予李靖尚书右仆射,对其更加器重。还有一次,盐泽道总管高甑生因贻误军机被李靖责罚,心生怨恨,诬告李靖谋反。唐太宗命人彻查此事,终于还李靖清白。此后,李靖处事愈发小心谨慎。他阖门自守,谢绝宾客,即便是亲戚也不让入府。

据《旧唐书·李靖传》记载:“靖性沉厚,每与时宰参议,恂恂然似不能言。”任职宰相期间,李靖寡言少语,更愿做倾听者,待人谦和,从不以权势压人。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李靖以足疾为由辞任宰相。唐太宗对李靖说:“公能识达大体,深足可嘉,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为一代楷模。”并下诏让李靖居家静养,每两三日前来议事即可,还赐灵寿木手杖予李靖,以便外出之用。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靖病逝,唐太宗悲痛欲绝,下诏追封李靖为司徒、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号景武。唐肃宗时,李靖被列入“武庙十哲”,永享祭祀。晚唐以后,李靖的形象逐渐被神化,无论是《封神演义》中助武王伐纣、登坛封神的陈塘关总兵,还是《西游记》中威风八面的托塔李天王,都可谓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墨子》有云:“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李靖不争辩、闭门不出是明智之举。震主则危,对于李靖这样手握重兵的武将而言,若是争名夺利、寸步不让,必然会受到君王猜忌,难以善终。李靖谦恭谨慎、知进知退、大智若愚的背后体现的更是他以国家利益为上的耿耿忠心。

(作者简介:张淦,国家图书馆助理馆员)

责任编辑 / 金蕾蕾

猜你喜欢
梁军李靖唐太宗
梁军: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
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
唐太宗是被骗死的
唐太宗 善听劝谏
Staff development:an essential segment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唐太宗用人之道探究
不争辩的李靖
ARX-NNPLS Model Based Optimization Strate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olymer Grade Transition Process*
重访最红女拖拉机手梁军
文韬武略冠李唐——唐朝著名军事家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