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新时代十年,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整体科技实力大幅提升,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加强探索性基础研究、体系化基础研究、应用型基础研究,是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着力点。按照“四个面向”加强顶层设计、精心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空间布局,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抓手。
[关键词] 科学技术; 创新驱动; 协同发展; 基础研究
[中图分类号] G322.0; D61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5-0025-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如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如何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如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如何以创新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到能否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能否如期建成科技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机构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层建筑就要适应新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1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实践证明,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世界进入大科学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广度、深度、速度、精度都显著增强,呈现多领域、跨学科、群体性突破态势,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难度和复杂性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深化科技管理及相关体制改革,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进一步理顺科技管理体制,激发各地区各部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要求,是我国科技事业行稳致远、永葆活力的“关键一招”。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2023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按照党中央部署,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部分,重组科技部被放在首要位置,体现出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建立权威的决策指挥体系的战略意图。中央科技委员会办事机构职责由重组后的科学技术部整体承担,将强化科学技术部的战略规划、体制改革、资源统筹、综合协调、政策法规、督促检查等宏观管理职责,强化科技创新政策的整体协同和有效衔接,有助于把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有助于加强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整合创新资源,有望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濟的贡献率。
新征程上,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加强统筹谋划和总体布局,形成科技创新的“全国一盘棋”。强化科技工作的中央统筹领导和政府宏观管理职责,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相结合,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调动政府、市场、社会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协调创新资源和要素,加速聚集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形成运行有序、富有活力的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强化资源配置方式的系统集成,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世界一流科技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增强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力、战斗力。
加强基础研究,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对基础研究产出的影响越来越大。”1新时代十年,我国研发经费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发明专利有效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国家整体科技实力大幅提升。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还存在科技创新原创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基础研究在历次科技革命中都起着牵引和先导作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于关键期,科研创新模式快速演化迭代,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科技发展史表明,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都需要以雄厚的基础研究积累为源头。基础研究的路径包括:好奇心驱动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国家战略目标驱动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市场驱动的应用型基础研究。三者齐头并进,就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加强探索性基础研究,就是要遵循科学发现的客观规律,充分尊重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和学术灵感,鼓励和支持科学家聚焦人类未知领域,构建面向科学前沿的原创性科学问题发现机制。要充分发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为统领,及时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制度创新成果固化为法律规范,加强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兴前沿领域立法,并通过加强人大监督工作保障法律制度实施效果;加快推动科研机构立法,推进科技创新领域依法行政,健全以探索性基础研究为导向的政策法规体系,鼓励科技工作者“勇闯无人区”;发挥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作用,锚定科技发展前沿,培养复合型高水平人才,把研究型大学打造成原始创新策源地。
加强体系化基础研究,就是要从国家重大需求中凝练基础科学问题,构建国家科研机构建制化基础研究机制。探索“通过重大科技问题带动,在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论问题,进而探索科学规律,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2的科研路径;加大科技创新政策供给力度,深化科技评价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优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发展壮大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实现“研发—转化—服务”一条龙,打造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落地的科技创新全链条。
加强应用型基础研究,就是要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我国企业基础研究投入不够,能力水平不高,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企业作为创新链和产业链结合点,是贯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链条的关键环节。科技领军企业作为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市场主体和创新联合体的主导者,要从制度层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使其承担起核心技术问题出题者和研发成果转化场景应用建设者的双重职责;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强化质量和价值导向的知识产权资助激励政策,健全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企业在基础研究项目形成、投入、组织、评价方面的参与度与话语权;在关键核心技術领域,要着力培育高价值专利,强化国际专利创造,实现知识产权与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规模的高度匹配;建立知识产权市场化机制和转化运用工作机制,拓展创新成果的应用领域,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是国际竞争和大国博弈的主战场。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争夺科技发展新赛道和制高点。面对国际科技竞争和外部遏制打压的严峻形势,必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新时代十年,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持续提升,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新征程上,要通过前瞻性谋划、系统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建立健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履职尽责、优势互补的协作创新机制。
按照“四个面向”加强顶层设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总体布局,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确保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互补、良性互动;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调结构。国家实验室作为集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于一体的国之重器,是系统集成创新的重要载体,应鼓励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与科技领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联合承担国家任务、组建研发平台、人才联合培养等方式协同联动,加快形成国家战略任务导向的科研组织模式。
精心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重大科技项目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集成国家创新资源、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前瞻谋划、统筹布局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龙头企业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提升共性技术研发能力;支持优势科研院所牵头,布局建设一批重点行业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针对基础性、战略性工业重点产业领域基础能力薄弱和产业链空白环节,集中力量攻关,形成各类创新主体融通创新的合力。
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空间布局。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地;结合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战略部署,完善科学数据中心布局建设,提高科学数据高效汇聚和分析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的科研范式变革;围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结合地区禀赋特色,集成地方优势创新资源,强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创新功能,实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与区域发展的紧密互动和深度融合。
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以创新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要求“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1新时代十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33.5万亿元,占全球比重约30%,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3.9万家增加至2022年的40万家,我国高铁、船舶、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通信设备等领域已经形成特色优势。当前,世界经济存在滞胀风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征程上,要巩固和发挥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保持制造业占GDP比重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加快短板产业补链,提升产业链基础能力。目前,我国在芯片、集成电路、核心软件、高端数控机床、高端科研仪器等产业存在短板,亟待整合产学研用资源,补齐产业短板。要适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实施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作用,引领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协同创新联合体,集中力量攻克底层和前沿技术;壮大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规模,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促进优势产业延链,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高铁、稀土、家电、电力装备、新型显示、数字化平台等是我国具有优势的领域,要充分发挥已有优势,强化协同攻关,推动产业链价值链进一步延伸,提高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夯实融合发展的硬件基础,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研发、融通发展。
推动传统产业升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钢铁、工程机械、纺织等传统工业领域,面临着环境成本压力加大等挑战,但也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绿色技术和能源革命的机遇。要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投入,加快设备迭代更新,推动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加强新兴产业建链,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前瞻布局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人形机器人、深海空天开发等未来产业,开发孵化6G技术、元宇宙、氢能与储能等未来技术应用场景,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奠定产业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作者简介:马一德,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 王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