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消防装备维护管理信息化建设

2023-05-30 14:49薛亮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3年4期
关键词:消防装备使用性能维护管理

薛亮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消防装备;维护管理;使用性能;安全隐患

1消防装备维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消防装备维护管理信息化建设,本质上是引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消防装备器材维护管理工作。在具体工作开展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有效调整和优化内部维护管理工作体系:基于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手段,建立可靠的消防装备维护管理平台,有助于实现各类资源共建共享,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置。

结合消防装备维护管理工作需要,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对于开展高质量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1]。一方面,信息化建设有助于督促消防装备维护管理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取得更加理想的应用效果。在信息化技术支持下,建立完善的维护管理网络,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远程管理和控制,在提升消防装备器材维护管理有效性的同时,促进维护管理监督体系的建立健全,从而在后期发现消防装备问题时可以快速回应处置,尽可能减少维护管理工作盲区,进而提升消防装备维护管理水平。另一方面,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消防装备维护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工作压力,减少各类资源损耗和成本支出,为消防装备维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2]。

2消防装备维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2.1高效性

基于信息技术进行消防装备维护管理,一个突出的特点即高效性,表现在借助先进技术来提升维护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创新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凭借其优势,在诸多行业领域中广泛应用,其在消防装备维护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依托于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处理,可以增强数据管理能力,并及日寸发现和解决问题[3]。基于信息化技术手段来优化维护管理流程,能够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操作环节,降低人工操作偏差,消除消防装备维护管理工作的风险,提升维护管理工作质量,并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2.2准确性

消防装备维护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收集和分析消防装备信息,定期更新和完善信息,有助于为后续的消防装备维护、管理和报废等工作开展提供可靠依据。建立合乎要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大大提升了消防装备维护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为后续的消防抢险救援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但在实际应用中,工作人员要充分考量不同消防装备的运行状态,依托于火灾情况仔细甄别和选择,避免消防装备维护不到位影响后期火灾救援工作,保障被困人员和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概率[4]。

2.3多元化

信息化建设在创新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合适的消防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基础上,借助适宜、有效的技术手段将消防装备维护管理系统和其他系统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管理网络,实现系统功能多元化。通过此种方式,合理设置功能模块,可以依据火灾救援难度、救援紧急程度快速调度消防人员、装备器材,实现各类资源最优化配置与利用,最大限度地展现信息技术优势效能[5]。

2.4技术性

消防装备维护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现代化信息技术提供支持,而随着信息技术创新发展,信息技术支撑水平随之提升,在加快消防装备维护管理信息化进程的同时,能够有效增强消防抢险救援能力。如Ajax技术在消防装备维护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形成功能多元、覆盖全面的数字化消防装备维护管理系统[6]。在各类先进技术支持下,智能化分析各类消防装备器材使用情况,分析结果精准度较高,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重复加载数据信息。

3消防装备维护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

从目前消防装备维护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装备数量多,维护管理工作专业性较强,具体工作要求专业人员熟练掌握各类装备器材使用情况,做好信息记录。信息化维护管理系统建设中的保障人员应具备扎实可靠的理论储备和技术能力,能够及时有效地落实消防装备维护管理工作。但专业化人才匮乏的问题,却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此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另外,消防装备维护管理系统不完善,管理方式较为单一、滞后,很多消防部门仍然选择传统管理方法,或是管理系统未能定期更新升级,多数管理工作仍然无法完全脱离人工支持。但在实际维护管理工作中,由于资源支持力度不足,在具体工作开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偏差,导致弱化了消防装备维护管理质量。

4消防装备维护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

4.1射频识别RFID技术

RFID识别技术是当前一项具有代表性的无线网络技术,能够智能化识别电子标签数据和目标特征信号,挖掘数据联系来满足消防裝备维护管理需求。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应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可以提升维护管理效率和质量。RFID技术包括Reader读写器、Tag标签、Antenna天线等部分。在实际应用中,RFID射频识别技术具有获取信息及时、读写速度快、应用高效、存储量大,实践操作性较强等优势,借助此项技术可以实时获取消防装备器材参数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存储在芯片中,进一步优化系统信息获取装置来屏蔽无效信号,从而有效提升信息识别和系统运行效率。

4.2感知与识别技术

在消防装备维护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应用感知与识别技术,可以快速读取信息,改善以往多标签向同一读写装置输送信息不及时的问题。借助感知与识别技术将信息分类处理,能够提升信息识别精准性,对消防装备进行智能化标记、识别,从而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在实际应用中,以防对冲系统设计为主要内容,积极优化消防装备维护管理系统,并针对设备信号资源内部标签进行便捷化获取装备信号资源。此技术的应用形式主要为TDMA(时分多址),数据计算为二进制树算法、Aloha算法,具体要结合实际需要灵活选择不同算法。

4.3信息化管理与互联互通

在消防装备维护管理系统优化设计中,要重点关注系统模块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基本信息管理。包括消防装备分类、人员安排、机构人员设计和设备存储管理等,将信息分类建档、存储,为后续维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2)库房部分管理。包括辖区消防人员、装备仓储位置、库存等信息的核验、调取。同时,结合大数据技术和5G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3)终端与设备接口维护管理。在消防装备维护管理系统应用中,实时监测终端设备使用性能,在完善的保障机制下能够促进管理系统应用,从而有效避免维护管理工作中产生的冲突。

5消防装备维护管理系统框架设计

5.1需求分析

消防装备维护管理系统设计的基础环节即需求分析,分析得是否充分、全面,直接决定着系统设计合理性,是否能够达成维护管理目标。结合消防装备维护管理系统需求、消防装备特点、维护管理现状自动化采集装备数据信息,各类消防装备出入库、调拨和借用都处于正常状态。在需求分析中,也要注重统计分析消防装备日常维护管理和保养等,自动化生成台账,为消防装备维护管理系统设计提供支持。

5.2系统总体设计

在消防装备维护管理系统总体设计中,围绕物联网技术建立系统框架结构,包括系统服务层、信息收集层、数据信息交互层等,多维度、多层次保障系统功能的正常使用。信息收集层集合多种技术手段,精准识别、采集各类消防装备信息,并在移动智能终端进行自动化操作;系统服务层具有数据分析、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等功能:数据信息交互层即系统的硬件设备设施,结合需求和权限来读取所需要数据信息。

5.3消防装备信息采集设计

物联网技术在消防装备维护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中,能够设计合理、可靠的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先进技术优势.以实现消防装备信息的高效采集、分析和处理,并按照特定路径传输信息。在实际应用中,要确定信息载体,并为所有的消防装备配备源电子标识卡或二维码标签,依据采集器来采集设备信息,通过内部网或是无线网来传输数据信息,最后在用户端获取信息,实时掌握消防装备使用情况。

6消防装备维护管理系统具体设计

6.1消防装备储备量预测模型

建立科学合理的消防装备维护管理系统,首先需要遵循相应规则和要求对消防装备进行细化分类,并确定具体的储备工作流程。其次收集消防装备的全寿命周期数据信息,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初步研判,最终建立消防装备全寿命周期模型。模型采用分布式计算法,建立服从正态分布的计算模型、服从指数分布的计算模型等,不同模型的构造方法、计算规则不尽相同,具体要结合计算模型参数来建立。

6.2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为保障消防装备维护管理系统各项功能能够正常使用,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应做好系统管理模块设计,不同终端用户结合各自权限和需求来获取信息。设计前应充分调查不同部门、用户和角色的信息需求,并将其细化为不同权限,根据权限来调取不同类型的信息。

6.3基础信息模块设计

系统基础信息模块设计要遵循相应规则,结合数据信息处理流程来提供可靠数据保障,从而避免装备仓储信息维护管理工作无章可循,也能够有效规避仓储不规范和计量单位缺失等问题。结合具体的消防装备应用要求,进行分类编码,并实行特定区域对应管理的方法。

6.4装备数据管理模块设计

该模块是为自动化生成的库存台账提供支持,需要对所有消防装备数据信息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和存储,动态比对,避免装备数量、类型和功能不符合要求。遵循集約统一原则来动态管理消防装备数据信息,并进行连续性的装备盘点和维护工作,最后借助阅读器来发送读取指令到范围内的电子标签,从而实现装备盘点。

7结束语

消防装备维护管理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因此,应加强消防装备维护管理信息化建设,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从而有效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损耗,切实提升消防装备维护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消防装备使用性能维护管理
温拌再生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后评估
基于地区差异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非线性模糊评价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消防装备管理与消防战力提高
试析如何建立消防装备区域性维修保障机制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浅谈输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措施
消防装备维护保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