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孩子不知道对什么过敏,身上不时的就会起红疹,所以最近打算带他去筛查过敏原,想先了解下过敏原筛查是怎么做的?结果准吗?
四川 罗女士
罗女士:
近年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过敏性疾病,又叫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指某些具有特应性体质的人群,在反复接触自然界当中某种特定物质时,导致机体产生过度剧烈的免疫反应,并导致组织和器官的损伤,从而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临床上以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皮炎(荨麻疹)较为多见。
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被称为过敏原。目前,临床上已知的过敏原有上百种之多。常见的过敏原按照进入人体的途径,可被分为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柳絮、粉尘、螨虫、动物皮屑、油烟、油漆、汽车尾气、香烟等;食物性过敏原,如牛奶、鱼虾、牛羊肉等;接触性过敏原,如紫外线、细菌、真菌、霉菌等;注入性过敏原,如青霉素、链霉素等。
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防治过敏的最佳方法,可以通过过敏原检测查明过敏原。目前,临床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包括点刺试验、血清检查、斑贴试验等。其中,点刺试验原理是通过特定途径让一定量的过敏原进入皮肤,然后观察过敏原是否会引发过敏反应,并根据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程度判断过敏程度,这就是俗称的“扎针”检查。其优点是简单方便、结果比较直观,患者等待检查结果的时间不会太长。
血清检查通过测定特异性IgE在体内如血清中的含量,还能初步判断过敏的程度,但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费用较高,检查结果需要患者等待数天或更长时间。斑贴试验可以检测接触性过敏原,或是过敏原不明时也可选用,具体操作方法是将试剂贴在皮肤上,观察一段时间后,根据皮肤对接触物的反应来判断被试者是否对该种物质过敏。总之,过敏原检测是过敏性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重要的手段,其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不同。虽然自然界可以过敏的物质千千萬万,难免有“盲区”,但结合过敏原检测和病史判断的结果一般还是比较可靠的。需提醒的是,过敏原检测的结果不是终身的,所以虽然过敏的人无需定期做过敏原检测,但有过敏症状但不确定过敏原时建议进行相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