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沪方志所载神庙剧场研究

2023-05-30 06:59陈枫
炎黄地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藻井演剧山门

陈枫

神庙剧场历经前代发展至清代达到鼎盛,是民间最为倚重的演剧场所,在全国经济文化重心的江、浙、沪地区的方志中有大量记载。神庙剧场按类型可划分为庙宇剧场、宗祠剧场及会馆剧场,所奉神庙各不相同但建筑形制大同小异,因而可一并进行讨论。

神庙剧场之建筑布局

清代神庙剧场通常以沿中轴线依次分布的大门、戏台和正殿以及左右廊庑围成的一进四合院最为常见。例如:“武庙,旧在莘岭,即武安王廟……嘉庆十一年,知县游朝佐重申恢拓,鼎建正殿五楹,后殿三楹,后殿左为庙祝居,殿下左右楼廊各五楹,廊外大门五楹,门内为演剧台。”[1]这种布局在演出时将神灵和民众限定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不仅增强了仪式的神圣性也对演剧发出的声音起到了聚拢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出于扩大观剧场地的考虑,清代戏台基本与山门平行,远离正殿,但其中仍透露出对神灵的崇敬。通常神庙剧场的台基从戏台开始呈层层增高的样式,例如:“关帝庙旧在下市街,乾隆二十九年,知县令狐亦岱移建城西隅,前后二殿。自为《记》曰:……经始于乾隆二十九年十月,落成于乾隆三十一年五月,前为戟门,为大门,为戏台,拾级而上为前厅,每月朔望宣讲。”[2]这种设计仍使神灵占据着主要地位,可以从上俯瞰演剧活动的进行。神庙剧场中戏台一般位于山门的位置,但也有建于仪门处,例如:“城隍庙,在罗汉桥西北,本故宦顾氏废址,俗称顾家场……乾隆初增建后寝,十五年知县张文运移建今所,钱塘汪献琛捐建酬神戏台于仪门内。”[3]随着历代的修葺,一些神庙中供奉的神灵越来越多,一座戏台已不能满足需要,因而一些规模较大的庙宇中会建两座戏台,例如:“城隍庙,在城西门内……咸丰八年,知县顾思贤、董事林瑜等重建戏台……同治初,董事林道洪等次第兴举,并劝捐建东厅唱台。”[4]总之,有清一代神庙剧场中虽然娱人的因素已大大增强,但这种将戏台建于庙内的布局设计仍然处处透露出敬神的意味。

此外还有将戏台建于庙外者,例如:“武圣庙,一在大南田村,于光绪十六年经林庭芬、梅庚三等捐资建造。现有庙基地三亩五分,庙前有戏台一座。”[5]其原因或是神庙兴建时没有建立戏台且面积较小,戏台无处安放只得建于山门外;或是娱人属性的提升,对观演场地的面积有了更大的要求。对于江、浙、沪地区而言,庙外戏台通常临河而建,例如:“东岳庙,在路仲里市东,祀泰山神。《洛塘水道总记》:‘……同治四年里人重修,复于隔河建歌舞台。”[6]又如:“黄梅庵,在县东北十里郭溪东……咸丰辛酉,山门及舞台遭乱毁,后进佛殿亦坍塌。光绪二年,里人重建庵前之桥,工竣,复议建山门,并别筑舞台于隔河隙地。”[7]江、浙、沪地区水网密集,船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尤其从事商贸活动的会馆剧场往往建于水道要处,例如:“潮惠会馆,在大关南,粤东潮阳、惠来两邑人公建,初名潮惠公所……咸丰三年毁,移建姚家码头。十年寇至,又毁。同治五年,郭日长创议卜筑于此,东向面水,改称会馆……照墙沿外马路,大殿祀天后,前为戏台、看楼,后为层楼,供关帝。”[8]而一些庙宇剧场为吸引更多的香火也建于水边,“泥河滩三官堂,在淀滨,昆山县境。七月二十七日神诞,泖南一带乡民岁往烧香。先二日,道经我邑小西门外停泊,舟楫相衔,迤逦里许”[9]。从中可知三官堂建于水边,并且当地民众在神诞日赴庙烧香时,多采用水路交通。除实际方面的考虑外,临水建庙还受到“风水”观念的影响。郭璞《葬书》载:“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10]古人建房同藏墓一样也讲究生气,临水气则聚。这种做法在宗祠剧场的选址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即便门前没有河流,往往也会人为挖出一方水池。受到以上因素影响,一些想要增建或扩建戏台的庙宇受制于原先的选址布局,只得将戏台建于河流旁或对岸。

神庙剧场之戏台为敬神而设,因而往往正对庙宇,但也有个别建在庙前两侧,例如:“海神庙在春熙门内……中为甬道,前为仪门、大门,左钟楼,右鼓楼。门临河,承以石梁,曰庆成桥,桥南歌舞台……”[11]从中可知海神庙布局大致为门前为河,上架桥,而在桥南建歌舞台,也就是说戏台并非正对庙宇。又如:“城隍庙……其各分庙附后……一在云亭镇一保定山西麓羊头山娥墓岭……光绪时,徐梦爻等于庭之东建惜字炉一座,又于前建戏楼一座,侧屋六间。”[12]从中可知,惜字炉建在庙东,而戏楼建于炉,因此也不正对庙宇。

翻阅方志发现,不仅有大量神庙剧场将戏台建于庙外,并且还隔河而建或偏向而建。这些情况的发生并非是因为敬神功能的弱化,而是受限于神庙的选址和规模。换种思路,即便是没有条件在院内设立剧场的神庙,民众也会想尽办法将戏台建于庙旁,甚至不惜隔河,更从侧面反映出酬神演剧的深入人心以及有清一代神庙剧场的兴盛和普及。

剧场既包括演出场所又要涵盖观剧场所,因而下文对神庙剧场的演剧场所——戏台,以及观剧场所——看楼、看亭等的建筑特征分开论述,探讨其表现出的民间演剧活动的特点和观念。

神庙剧场之戏台类型

从实地考察资料来看,戏台类型大致可分为一面观镜框式戏台和三面观伸出式戏台,前者如杭州市临浦镇王村戏台,后者如绍兴市?东镇冢斜村余氏宗祠戏台。三面观伸出式戏台在江南地区较北方更为普遍,这种三面透空类似亭子的样式大概更符合江南的建筑特征和当地人的审美喜好,而前台伸出势必造成面积的增大和建筑架构的复杂,这在经济富庶的江南地区更容易实现。此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有清一代戏曲已发展成为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尤其是民间演剧中为迎合大众喜好往往有大量武打和做功的内容,因而将戏台伸出可以获得更好的观演效果。

明代中期产生了一种新的戏台形式——过路台,在方志中多有记载,例如:“杨社庙,在新场南市内,有南北两侧,厅前为跨街戏台。”[13]这种戏台建于过道,因此通常采用升高台面,下层用于通行,上层用于演剧。另外还衍生出一种变体——搭板戏台,台州市屿头镇沙滩村太尉堂戏台就是此种样式,戏台紧贴山门而建,歇山顶,面阔4.55米,进深7.41米,通高3.68米,台口高2.82米,两侧石基间为过道,石基内侧边缘设凹槽,演出时上置木板当作台面。此外,有些戏台直接建于山门之上,形成二者融为一体的建筑——山门舞楼,例如:“火神庙……亦称既济宫。粤乱时未全毁,外为大门三楹,上有戏台。”[14]这种戏台台面凸出于山门后部二层明间位置,下层通行,上层演戏。山门戏台优点如下:第一,将山门和戏台合二为一既节省了占地面积,又节省了修建资金;第二,升高戏台利于观看;第三,壮大了建筑规模,在神庙剧场中山门戏台往往成为仅次于正殿的宏伟建筑。种种优点使得过路台成为有清一代神庙剧场最为常见的类型。

从实地考察资料看,江、浙、沪神庙剧场多为山门舞楼。后台与山门为一体建筑,多采用硬山顶,且两侧施封火墙。伸出的前台屋顶多为歇山顶,我国古代建筑等级森严,歇山顶是仅次于庑殿顶的规格,清代庑殿顶不用于皇家建筑,因此神庙中的戏台多采用歇山顶。由于江南地区阴雨连绵,歇山顶起翘较大,嫩戗多以较小的角度插于老戗之上,既利于排水又可以获得更好的采光。此外,檐头也多做防水处理,装设瓦当与滴水瓦。江、浙、滬地区戏台屋顶多追求优美的曲线,我国古建筑处理屋顶曲线的方法叫举折,即相邻两檩间的垂直距离(举高)与水平距离(步架)呈一定比例,在当地多达二分之一以上,致使屋顶弧度较大,加之两头翘起的龙船脊,更显灵动飘逸。戏台多采用抬梁式结构或穿斗抬梁混合式结构,与穿斗式结构相比立柱较少,扩大了演剧空间。此外,戏台两侧多设耳房与后台以及看楼并相通,方便演员化妆、休息之用。江、浙、沪戏台屋顶多施藻井,结构复杂且装饰华丽,有圆形穹隆藻井、斗四藻井、都八藻井等,还有两种藻井叠加使用者,例如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路三山会馆戏台的藻井由漆金斗拱层层收缩而成,外侧为八角形,内变圆形穹隆藻井,中央装饰牡丹雕刻,八角形与圆形藻井夹层间饰城门、花草等雕刻,四角环绕蝙蝠雕刻。藻井除了本身在力学方面所起的承重以及美化装饰作用外,主要还有以下功能:其一,从其命名来看,藻井在古人的观念中有压火之用,《风俗通义》解释为:“殿堂象东井形,刻作荷菱,菱,水物也,所以压火。”[15]古建筑多为木构,容易失火,藻井可理解为一方盖于建筑之上的水井,有防火之意;其二,可以聚拢声音,如上文提到当地戏台多为三面观前台伸出式,三面透空的设计势必会使声音扩散,而藻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大量研究表明藻井对于声音的聚拢和反射具有明显的作用。

神庙剧场之观演场所

方志记载的宫庙形制中有时会提及观演场所:

商船会馆,在马家厂。康煕五十四年,沙船众商公建,崇奉天后。乾隆二十九年,重修大殿、戏台,添建南北两厅。嘉庆十九年,建两面看楼[16]。

泉漳会馆,在咸瓜街……殿前有戏台,两廊绕以楼[17]。

黄道婆祠,祠左李氏园,改建书院后,祠由书院管理,基地三亩六分三厘八毫。光绪三十年书院改建学校,祠之头门、戏楼及东西看楼均毁[18]。

别庙十七……一在章堰镇,见前《志》。旧时庙制,外为大门,内为仪门,左土地堂,右财神祠,中为大堂,后为寝宫,并有戏台、看楼,规模甚壮[19]。

根据实际考察资料看,宫庙中设置看楼的情况比方志中记载的更为普遍,就连规模较小的宗祠剧场中也多设看楼,例如台州市三门县路上周村周氏宗祠戏台前两侧看楼为硬山顶,灰板瓦铺面,檐头施瓦当。通面阔5楹17.02米,其中民间面阔3.24米,进深4.13米,上层高2.68米,下层高2.20米,通柱高4.13米,柱础高0.11米。看楼是明代后期出现在神庙剧场中的一种纯为观演而设的建筑,平行分布在戏台前两侧,就江、浙、沪地区而言通常为硬山顶,也有单坡顶,面阔多在10米以上,下层为过道或厢房,上层设栏杆,为观剧之所。有些看楼与戏台耳房相通,两者整体呈半包围的“凹”字形布局。看楼专为妇女儿童所设,过去封建礼教对于妇女的束缚是十分严重的,不入庙观剧被视为妇女恪守本分的基本要求,例如《海宁州志》载:“朱氏,沈斗光继妻,年二十六寡,事迈姑孝。抚前妻子基如己出。嫠居三十五年,惟以女红为事。里中每演剧,邻妇相邀往观,氏以未亡人,从不与也。”[20]但民间演剧时的情况往往仍然是男女混杂、人头攒动,如陈梦说《两游洞霄宫记》描述:“男女杂沓,群聚观剧,金鼓之声,响震山谷。”[21]在“严男女之大防”深入人心的过去,人们采取了折中的办法设置看楼以区分男女观众。此外,看楼也在不断扩大剧场面积,使院落可以容纳更多的观众,并且对于多采用三面观伸出式戏台的江、浙、沪地区来说,二层看楼往往是绝佳的观演位置。除看楼外有些神庙剧场还设有正面观演的建筑,《沛县志》载:“关帝庙,旧《志》:‘在县治东南泗河南岸,羽士王凤建……乾隆辛卯公举兴修殿宇、廊庑、山门、垣墙、看台、戏楼,越四载而始落成。”[22]志中所描绘的清代看台在实地考察中没有被发现,但例如宁海县梅林街道岙胡村胡氏宗祠和深甽镇大蔡村胡氏宗祠等戏台前都设有与戏台屋顶勾连搭相接的看棚,进深多为一进或二进,台基略低,可能同方志所载为一类建筑,方志称“台”而不称“棚”,大概是由于其顶盖为后建。但无论如何,这类专供民众使用的正门观剧场所是直接站在提高观演条件上对剧场进行的改良,显示出神庙剧场较强的娱人属性。

参考文献

[1]严用光.景宁县志[M].周杰,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2]潘树棠.缙云县志[M].何乃容,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3]朱成熙.昆新两县续修合志[M].金吴澜,修.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4]张文虎.重修奉贤县志[M].韩佩金,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

[5]吕耀钤,纂修.南田县志[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6][7][11]朱锡恩,续纂.海宁州志稿[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8][16][17][18]姚文枬.上海县续志[M].吴馨,修.台北:成文出版社,1962.

[9][14][19]金咏榴.青浦县续志[M].于定,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

[10]张仕全,北京乾圆国学文化研究院.易学与建筑环境学[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8.

[12]缪荃孙.江阴县续志[M].陈思,修.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13]张文虎.南汇县志[M].金福曾,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

[15]应劭.风俗通义校注[M].王利器,校.北京:中华书局,2019.

[20]高灜洲.海宁州志[M].战效曾,修.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21]朱文藻.余杭县志[M].张吉安,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22]赵锡蕃.沛县志[M].于书云,修.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藻井演剧山门
“富社”天津演剧活动考论
传统经典藻井纹样——创意百变宝相团花
被遗忘的角落:畅春园遗迹恩佑寺、恩慕寺山门考
宋金时期演剧形态考述
龙岩市社前村天后宫山门舞楼及舞台题记考述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社前村天后宫山门舞楼
清宫演剧研究之回溯
中唐早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研究
微设计 中国传统建筑篇 比拟苍穹—— 古建筑中的藻井之美
介休城内五岳庙及山门戏楼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