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军
苏州,总能给人一种浪漫想象。这座遍布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古城,千百年来,令无数文人墨客在此驻足,留下了一首又一首千古名句。而她,仿佛就生活在古典诗词里:灵动、温润。
在2022年的寒冬时节,这座温婉的古城,用一个迅捷又恰逢其时的“转身”,直击人心温暖,展示了这座城市深厚的人文底蕴。
核酸亭迅速转身发热诊疗站
2022年底,在新冠疫情防控放开后不久,全国各地迎来病毒感染的高峰,很多人出现发高烧、咳嗽等症状,去医院,发现根本排不上号;去药店,却发现药物早已售卖一空。
就在人们为此苦恼甚至焦虑的时候,苏州的一系列操作,如一股清流,让人们羡慕不已。原来,在苏州的部分城区,空置下来核酸采样亭,在第一时间被改造成为“发热诊疗站”。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诊疗站并不是做做样子,里面不仅有医生为市民看病问诊,直接配药,还能刷医保结账。
当市民出现发烧等症状后,不用去医院排号,也无需焦虑药房药品紧缺,只需要就近前往发热诊疗站。为了缩短病人的等待时间,也减少不必要的接触,苏州的这些小小诊疗站,还划分出了不同的功能间,有诊室、药房、隔离观察室,这无疑让慌乱中的人们吃了定心丸。
据报道,在这些“发热诊疗站”,从看病到拿药,整个过程平均需要10分钟的时间。如果遇上重症患者,诊疗站还会直接把病人转到上级医院。在苏州,这样的发热诊疗站多达1000多个,几乎深入到了每个社区里。苏州的市民,只要打开APP,点开防疫服务菜单里的“我要就诊”,就能看到相关的定点诊疗站,非常便利。
当其他城市的大部分人还在苦恼抢不到退烧药,甚至连温度计都卖断货的时候,苏州人民却能有条不紊地应对病毒感染。这不能不让人羡慕,苏州也立刻登上了热搜。
疫情照见城市人文底蕴
苏州核酸亭的华美转身,固然与城市的经济实力、医疗资源等有莫大关系,但这个城市一直以来的人文内蕴,却是她频频受到关注的内在本质。疫情三年,苏州屡次登上热搜,当人们深入这些话题背后,看到的却是一个又一个大写的“人”字。
早在2020年初,武汉封城的第3天,面对突然而至的疫情,为了市民的健康,苏州第一个宣布:企业延长假期,推迟复工。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刻,苏州用一种民众所希望的方式,为这座城市的人遮风避雨。
那一年,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国务院审时度势,颁布了《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很多地方还在一刀切的拒绝外地员工返岗,苏州的复工专列也开了起来,通过专列,苏州相关部门将外地员工免费从老家接到苏州,这既保障了大家的安全,又让企业都能顺利复工复产。
面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苏州一直在努力帮助企业“回血”,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苏州出台了多种政策支持。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当时的苏州,是全国首个出台扶持中小企业渡疫政策的城市。
这或许就是人文气息滋养的城市,所展露出的浓浓温情。在一片嘈杂中,这份温情,也给了城市里的人们更多的勇气。
三年来,苏州也遭遇过疫情。2022年初,新冠疫情突袭苏州。江苏省第一时间组建了6000多人的医疗队,奔赴苏州支援。每次疫情出现,对医护人员来说都是一次严重的挑战。苏州更是明白医护人员的重要性。为了保护好他们,苏州立下豪言:“除了个人用品,什么都不用带,我们全都为你准备好了。”
苏州也做到了。
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包下了市区里的豪华酒店,供支援医护居住;每天送上齐全的生活物资;为大白修建温度合适的小房子……
除了医护人员,隔离在家的市民,也被温暖相待:不僅有充足的生活物资,还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让市民们保持平常心,乐观面对疫情。
这正是苏州的底色:因为知人冷暖,所以温情。因此在面对疫情时,总是先人一步。
对于每一个城市而言,疫情就是一面镜子,它折射出了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疫情暴发之前,很多人印象里的苏州,是纤细的、柔美的。疫情暴发后,很多人才发现,就是这样一座看似充满“吴侬软语”的古城,却有着无比坚强、无比温暖的一面。在这份坚强和温暖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这座城市的“共情”能力以及深厚的人文内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