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富学 徐燕
名人故居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信息和教育意义;保护好名人故居是我们的责任,讲好故居的故事是对名人最好的纪念和尊重。
2011年,位于广西苍梧的李济深故居(以下简称故居)被民革中央命名为民革党史教育基地,并举行了揭牌仪式。从此,这里成为民革组织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和民革党员政治交接教育的重要平台,成为全国各级民革组织开展“观故居,走多党合作之路”主题教育活动和“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教育实践活动必不可少的“打卡点”。故居还被评为国家4A级文化旅游区和5A级乡村旅游区,被确定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每年来故居旅游参观的全国各地的游客达15万人次以上,来此参观学习的民革组织达20多批次,涵盖全国16个省市民革组织。
总结以往,李济深故居作为重要红色教育基地,在讲好故居故事、充分发挥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上,主要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各部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全力共同打造。李济深是广西梧州市龙圩区(原苍梧县)大坡镇料神村人,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民革的主要创始人。李济深故居位于料神村,北、西、南三面环山,东面是辽阔的稻田和苍海湖,风景秀丽,景色怡人,有一条河流(名为下小河)与西江相连,交通便利。故居建于20世纪20年代,中西合璧,具有重要的建筑研究价值。李济深先生在此地出生、学习、生活,并较长时间在此开展革命活动,所以它既是李济深先生成长的见证,也是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见证,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
故居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得到了民革中央,当地中共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进行数次修缮、维护和提升,并扩建了铜像纪念广场、戏台、风雨廊、游客中心、停车场等设施。如2010年1月1日,梧州市对李济深故居实行免费开放,并为故居的日常维护安排了多名专职管理人员,以促进文化景点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2017年,梧州市对李济深故居进行景区开发利用,投资350万元编制景区规划,建设完善游客中心,改造停车场,新建旅游厕所、游步道、旅游标识系统等基础设施,加强对故居的环境综合整治,绿化美化,并成功创建李济深故里文化旅游区国家4A级景区;2019年,梧州市再次投资1700万元对李济深故里文化旅游区进行品质提升,进一步提升景区整体环境、文物本体维修及陈列布展布局。民革中央领导多次前往故居参观和参加有关重大活动,表达对李济深故居建设发展的关注和重视。
如今的故居面貌焕然一新,是人们学习考察、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统一战线成员单位开展政治交接教育的重要平台。
让文物资料说话,再现客观历史事实。“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故居和故居内的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一些故事,它们不是单纯的物,它们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是最直观最立体的历史教科书,是展示李济深先生爱国主义和追求民主进步精神的重要平台,是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必然性的重要载体。这里有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民革中央原主席屈武、九三学社中央原主席许德珩的题词,有纪念李济深被蒋介石扣押的“祈福亭”,有李济深参加的北伐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会议场景,还有枪支、电报设施、水井、炮楼等。这些文物资料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记录着李济深先生和民革组织追求民主、进步,挽救民族危亡的艰难历程,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自强不息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根脉,承载着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伟大历程和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和民革组织光荣历史、优良传统、爱国情怀、革命力量的集中真实展现,是人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家园和仰望的精神高地。
坚守主题红线,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济深故居的建设和运行自始至终都将这一原则放在首位。李济深生平事迹的展览厅分为立志报国、筹划北伐、坚决抗日、创建民革、参加新政协等,成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依托,成为民革党员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是广大干部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也是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随着近年来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故居内的设施不断完善,组织能力也日趋提升,在发挥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民革党史学习,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持续激发民革成员的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红色基因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多和越大的作用。
深入挖掘民革历史,丰富学习教育资源。李济深一生跌宕起伏,但追求民主、进步及救国救民的初心从未改变,李济深故居就是其重要的见证。李济深一生与民革密不可分,深入挖掘李济深先生和民革的革命事迹,挖掘故居所蕴含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精神风貌,挖掘其历史上的时空方位和历史价值,以此展现李济深先生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民革前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光辉业绩,是故居不断丰富内涵的重要举措。故居着重丰富与民革前辈和民革组织历史相关的教育内容,着力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精品陈列,宣传阐释民革前辈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以此揭示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通过用真实、丰富的文物作品、档案资料、实物用具开展持续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民革成员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坚定信念、磨炼品格、砥砺前行,从民革历史中汲取奋力前行的不竭动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把握时代脉搏,结合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活动。2021年,中共中央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一活动也给故居赋予了新的使命和任务,故居也成为多个中共党组织和许多单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新平台。据统计,2021年以来,共有 20多个中共党组织和单位来故居开展学党史活动。故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见证了中华大地发生的沧桑巨变和新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積淀和形成了共同的红色印记,也被认定为梧州市红色教育基地。民革梧州市委会也将此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平台,组织市委会领导班子、各支部在此开展学中共党史教育活动,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各级民革组织利用这一基地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民革的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宗旨、伟大历程,牢记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取得的伟大成就、铸就的伟大精神、形成的宝贵经验,引导广大民革成员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为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凝聚力量。
周密组织、充分利用,提升学习教育功能。文物的生命在于运用。为准确解读李济深先生的事迹和李济深故居所饱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民革梧州市委会组织编写了近8万字的《解说李济深》和《解说李济深故居》解说词,使民革成员们充分了解李济深成长历程及反对蒋介石反动集团、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和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心路历程。近年来,各级部门精心谋划、周密组织,在故居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一是组织开展多种研讨、座谈。2011年,民革中央、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在此举办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术研讨会”。2021年,民革中央、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举办的“李济深与人民政协”也在此开展了系列活动。二是在此筹建了民革党员之家、民革书屋和民革中山书画院写生基地。2021年该民革党员之家被民革中央評为全国优秀党员之家。团结报社为民革书屋捐赠了价值数十万元的多媒体视频和书籍。三是热情接待了多批次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革组织到此开展学习参观、学术调研活动。四是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五是主动对接机关单位、社会组织、学校、社区、村镇等来此开展活动,让基地文物资源动起来、宣传教育新起来、历史文化活起来,持续保持故居的生机活力,实现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加强交往交流,展现对外联谊交流功能。故居是开展与全国各地民革组织联谊交流的重要抓手。李济深先生故旧、学生众多,有“全国陆军皆后学 两粤名将尽门生”的美誉。近年来,民革梧州市委会加强了与李济深先生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的民革组织的联系。如与肇庆民革建立友好市委会;组织故居管理单位与肇庆叶挺独立团旧址阅江楼管理处开展联谊交流;热情邀请肇庆民革组织党员到梧州开展学习交流培训;以故居作为平台,开展了与粤军第一师后代、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后代、黄埔军校同学会后代及中共党员郭沫若、杨德华等后代的联谊交流。每逢清明节前后,他们都来故居拜祭李济深先生,举办纪念会、座谈会;利用李济深与六堡茶、茶船古道的密切联系,与机关单位、科研院所、学校、企业开展了一系列六堡茶历史文化的研究活动等。
借助网络平台,创新宣传教育机制。如果说文物是博物馆是故居的魂,是历史与文化的载体,那么,文物讲解就是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活起来、让文化与精神传承活起来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文物与观众、历史与当下连接起来的桥梁。故居把讲好民革故事作为宣传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方式,组织开展讲解人员的知识、仪表等方面的培训。还利用网络平台充分挖掘好、深入研究好、生动讲述好李济深故居、李济深先生及民革的历史故事、文化故事及其内涵,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注入活的灵魂。
一座故居,是一段历史的凝结与窗口;李济深的一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缩影。讲好李济深故居故事,就是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就是在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就是在讲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故事。未来,李济深故居将在如何进一步讲好故居故事上更加努力。
(邓富学,民革梧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徐燕,民革梧州市委会办公室主任/责编 刘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