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敦煌石窟营建的辉煌阶段,也是敦煌艺术达到极盛的时期。
随着全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都市佛教寺院极为发达,从而带动了壁画雕塑艺术的繁荣。而在丝绸之路畅通的时代,长安、洛阳的艺术很快就可以传入敦煌,因此,在敦煌石窟中出现风格各异的彩塑,正是长安一带流行艺术风格的反映。
莫高窟初唐第57窟的彩塑还保持着一定的隋代遗风:佛和菩萨、弟子等形象身体较直。但我们仍可看到其细微的变化,就是艺术家在努力摆脱隋代那种雕塑造型较简约并以彩绘表现细部的办法,而是尽量以雕塑的手法表现形体的各个细部,如佛像的衣纹、菩萨身上的璎珞装饰等物;同时菩萨与弟子的表情更为写实。
与第57窟时代相近的第322窟在菩萨和天王的造型上体现出全新的手法,菩萨的身体微微倾斜,重心在一条腿上,于是身体就显得轻松而具有动态。
这种变化在龛外两侧的天王身上更為明显。如北侧的天王像身着甲胄,足踏恶鬼,身体前倾,左膝略屈,这一细微的变化,使全身都好像处在一个动作的过程之中。而不论菩萨还是天王的表情都呈开口欲笑的状态。
唐代洞窟多为覆斗顶窟,正面开一敞口龛,塑像就集中在龛内。如第328窟龛内中央为佛像,两侧为迦叶与阿难,向外两侧各有一尊呈游戏坐状的菩萨和两尊胡跪的供养菩萨(有资料称其中一尊于1924年被美国人华尔纳盗走)。最外侧的两身供养菩萨安置在龛外两侧的平台上。于是塑像便延伸到了龛外。
这样以佛为中心的群体雕塑,少则七尊,多则十数尊,按照严整的秩序排列,仿佛象征着一种尊卑等级制度。而其中佛陀的庄严、弟子的恭谨、菩萨的自在潇洒、天王的威武等,尽得表现。
虽然佛、菩萨、弟子等形象总是要保持一种庄严凝重的特点,但古代艺术家们却能够运用雕塑手法,使佛、菩萨等形象在保持庄严典雅精神的同时,又表现得充满活力。
如第328窟的老迦叶双手合十,目光下视,袈裟随着身体垂下形成直线形的衣纹,他的面部表情表现出一个智者在思索的神情。外表的静与内心的动似乎统一在了这个雕塑形象之上。
佛两侧的菩萨像为坐姿,一条腿屈盘于座上,另一条腿自然垂下。这是一种轻松、自由的坐姿,被称为游戏坐,配合灵活的手势,显得充满活力;而菩萨上半身则挺直,表现出庄严、矜持的神情。
佛两侧胁侍菩萨以游戏坐姿表现的,还有第319、205窟。其中第205窟在中心佛坛上塑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及二供养菩萨。胁侍菩萨的造型圆熟,身体的塑造可看出肌肤的细腻变化,尽管双臂已失,仍然可感受到其中的活力。佛两侧胁侍菩萨以游戏坐姿表现的,还有第319、205窟。其中第205窟在中心佛坛上塑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及二供养菩萨。胁侍菩萨的造型圆熟,身体的塑造可看出肌肤的细腻变化,尽管双臂已失,仍然可感受到其中的活力。
第45窟龛内保存着完整的1铺7身彩塑。以佛为中心,两侧分别是弟子、菩萨、天王,均取站立姿势。
阿难双手抱于腹前,身披红色袈裟,内着僧衹支,衣纹的刻画简洁、单纯,胯部微微倾斜,神态安详,在恭谨中又透出青年的朝气。
迦叶则老成持重,颇具长者风范,慈祥的眼神中充满睿智的光彩。
菩萨上身璎珞垂胸,帔帛斜挎,下身着华丽的锦裙;头部微侧,眼睛半闭,身体微微弯曲作“S”形;一手下垂,一手平端,动作优美,神情娴雅;洁白莹润的肌肤下面,似乎能感觉出血液在里面流动。
天王身披铠甲,一手叉腰,一手执兵刃,足踏恶鬼,英姿飒爽,神情激昂。
艺术家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妇女、将军等形象来塑造菩萨、天王,于是这些神看起来显得格外的可亲。而每一身的动作又各不相同,各具性格却又统一在佛的周围,产生了极强的艺术魅力。
直到隋代为止的敦煌彩塑大多都具有高浮雕的特点,背面与墙壁连在一起,最佳观察点只是在正面。而入唐以后,彩塑逐渐发展为圆塑,即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看到完美的塑像。这一点是敦煌唐代彩塑的重要标志。艺术家不再借助于夸张变形和象征的手法,而是以写实主义的手法表现出人(神)的精神世界。在这些菩萨、天王、弟子等形象中,我们可以感觉到那个时代的仪态万千的贵族妇女、娇媚多姿的宫女、威风凛凛的将军、饱读经书的僧人等的形象。
在榆林窟第6窟也造出了高达23米的佛像。
第96窟大佛和第148窟卧佛都经后代改造过,第130窟大佛和第158窟的卧佛相对保存完好。
第130窟是一个闭合的空间,南大像并非露天大佛,因此,必须考虑到观众观赏的距离较近较低的视觉问题。为此,古代的艺术家们在比例上加大了大佛头部的比例,而且对于眼、鼻、嘴唇的造型,考虑到其高大的体形造成的距离感而有意加强了明暗的对比,从而使观众在大佛前观看时能获得较完美的视觉效果。
第158窟的卧佛表现的是佛涅槃的状态。涅槃佛像在印度和犍陀罗雕刻中都可见到,大多数涅槃像仅仅是表现出一个横躺着的佛像。表现这样一种状态的佛像,艺术家着重表现躺在佛床上的佛陀如在闭目假寐,浑圆的脸形,半闭的眼睛,表现其内在的精神。由袈裟衣纹构成的一道道弧线,形成有规律的韵律,处处体现出柔和之感,而在整体上以其宏大的体量表现着一种雄强的阳刚之风。刚与柔、阳与阴,在这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唐代由于朝廷的倡导,全国都造了大佛,敦煌石窟的大佛都建于唐代,反映着那个时代的风气。大佛的塑造也体现出中国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
盛唐后期的彩塑逐渐失去了前期那种雄强的精神,但在制作上更加精致,世俗化的倾向更加强烈,不论佛弟子还是天王、力士形象都富于人间性。
第194窟是一个小型洞窟,正面开一个帐形龛,内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龛外侧各塑力士1身。中央的佛双腿下垂,作善跏坐势。一手上举作说法势,一手放在膝盖上,表情平静,神态慈祥。这样稳重而庄严的坐姿也是当时中原地区流行的样式。
龛北侧的弟子迦叶着右袒袈裟,双手合十,表现出虔诚的神情。
与他相对的弟子阿难,眯着眼睛,两手交叉在腹前,像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年。
北侧的菩萨站在莲台上,斜挎帔帛,罗裙垂地,身体向后微微倾斜,妩媚多姿;面容洁白莹润,带着微笑。
南侧的菩萨头梳双环髻,面颊丰腴,双目低垂,嘴角露出隐隐笑意;身穿华丽的圆领无袖上衣,帔帛围绕,搭于左肘;体态丰腴,肌肤莹洁。菩萨身体自然舒展,衣纹飘柔,表现出纺织品的质感,反映了古代匠师高超的造像技巧。
值得注意的是菩萨所穿的服饰不再是印度传来的那些飘带与璎珞,而是当时中国妇女所穿的衣服,体现出世俗化的倾向。
北侧的天王,戴头盔、着铠甲,雄健威武。南侧天王与之相对,发髻高耸,神情敦厚,面带爽朗的笑容。
古代塑像中的天王,大多是横眉怒目、杀气腾腾的样子,而这身天王却一改传统形象,显得极有人情味。
龛外有两尊力士,都是上身赤裸,一手挥拳,一手舒掌,好像准备厮杀的样子。艺术家着意刻画了那发达的肌肉、暴胀的筋脉以及圆瞪的双眼,使其全身无处不显示着一种强劲的力量。
第159窟也有帐形龛,原有1铺7身彩塑,中央的佛像已不存在,只剩下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
外侧的两身天王挺胸怒目,直视前方,两手紧握,仿佛正要出击。天王与菩萨形成动静对比,却又和谐统一。
晚唐第17窟的洪辩像,则是石窟中为数极少的塑造现实人物的彩塑。这是一个坐禅僧人,艺术家特别注重对其面部表情的刻画,表现出一个智者的精神状态。袈裟笼罩住全身,使彩塑形象显得完整而单纯,同时流畅的衣纹又体现出生动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