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赋能下的商业健身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2023-05-30 19:29:00储艳洁任磊
设计 2023年10期
关键词:沉浸式体验设计美学

储艳洁 任磊

关键词:沉浸式体验 商业健身空间 设计美学 主题IP场景 互动科技

引言

在国家大健康战略影响下,全民健身时代来临,催生各种类型健身场所出现。商业健身场馆在品牌形象、空间品质、服务内容、使用体验、商业运营方面以高质化和差异化成为体育产业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是全民健身战略下的空间载体重要补充形式。沉浸式体验健身空间强调使用者的精神愉悦和新奇体验,结合特定主题文化氛围和高科技声像光数字信息技术,营造时尚、高端、动感、娱乐休闲、科技感的多元健身体验,是商业健身空间发展的新趋势。

一、沉浸式体验经济的兴起及特点

(一)沉浸式体验经济兴起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写到,“人类经济发展的总历史将表现为三个阶段:即产品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时代和体验经济时代”[1]。体验经济强调顾客的感受性满足,是指通过环境渲染、场景塑造、IP主题叙事等,使受众在现实世界存在的物理空间进行互动性体验,最终达到实现“心流”的状态。有学者将心流译作沉浸或是“在境化(In the zone)”,由于其为个体带来的良好感受,米哈里称这种状态为最优体验(Optimal experience)[2]。沉浸式体验经济产业的发展依托科技支撑和场景延伸两大要素,随着互联网和虚拟现实的快速发展,消费产品多元化,沉浸式体验经济产业的边界也在不断拓展,涉及演艺、展览、影视、娱乐、旅游、健身等行业,沉浸式体验健身空间在此背景下出现,商业健身空间从“同质化”转向“个性化”,开启了商业健身空间的迭代升级。

(二)沉浸式体验产业的特征

沉浸式体验产业的特征是强调消费者的体验感、参与性、关注消费者情绪化、感官体验,通过代入氛围、娱乐性、叙事感、艺术感、科幻感、交互性、创新性、植入IP主题等手法,使消费者获得共情和情感释放,以达到心理上的满足(见图1)。在沉浸体验中,场景是依托的载体,包含个人和集体的记忆、情感与态度,具有象征、具身感知、文化、体验等价值属性和内涵,使人沉浸在一定故事情境中,依托创意空间体验和科技媒介传播,吸引商业客流量、促进销售利润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二、健身空间与沉浸式体验商业结合模式

(一)近现代健身空间发展历史及我国现状

在西方,健身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中世纪时由于基督教对健身运动全盘否定,致使健身文化发生断层;直至18世纪,在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健身以“身体教育”的形式逐渐回归大众生活。因此,近现代健身运动全面兴起至今不到100年的时间,国内商业健身运动仅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表1叙述了近现代商业健身空间发展各阶段的特点,它们伴随运动文化的兴起而发展,社会观念及消费需求决定了商业健身空间的服务内容、功能和空间形式(见表1)。

自21世纪起,我国商业健身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21年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全国健身场馆数量约9.4万家,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城市场馆数位列前四位,占全国比重为14.36%[3],数据体现了健身行业供给旺盛及经济发达地区健身意识提升。但是与欧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健身人口渗透率远远不足,例如,健身人口渗透率美国为19.79%,德国为12.41%,英国为12.34%,而中国仅为5.37%,表明中国健身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健身基础设施和商业健身场馆建设前景可期。

商业健身场馆出现在城市的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办公园区、高档社区等人口密集地區,使消费者健身更便捷。根据所处的商业圈不同,商业健身房在选址和业态上有商业+健身、办公+健身、社区+健身、酒店+健身、文化+健身等模式。体育健身产业和其他产业叠加整合,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功能多元化的产业集群,健身综合体成为新型休闲健康社交的消费场所,能满足城市居民健身、娱乐休闲、健康餐饮、购买运动装备等多种个性化需求,是对高质量健身场所市场不足的补充。

(二)沉浸式体验赋能商业健身空间

根据伯思德·H.施密特的分类法体验可以分为: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关联体验[4]。人们在商业健身场所的选择上,除了更加注重健身产品质量,如运动器械档次、健身项目多元化和服务态度之外,对健身空间的视觉品质和空间质感、差异化氛围和定制服务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消费者从注重健身活动本身转向关注体验健身过程的感受,即重视在健身过程中身心的愉悦和满足感,由于消费需求的转变,市场出现了沉浸式体验健身空间以吸引高级需求的客户。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哈里(Mihalyi Csikszentmihalyi)指出,沉浸体验(Flow Experience)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指在某种活动中投入全部的注意力和精力,过滤掉不相关知觉,忘记周围和自我的存在,注意力集中在此时此境,进入沉浸状态,促使人形成一种实践经历。2021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推进互联网+健身,推动智慧化全民健身,政策环境有利于健身行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沉浸式体验健身空间注重情感化气氛、个性化消费内容、健身过程更加自主自助化等特点,在科技赋能下有较真实的氛围体验,激发运动者的兴趣,在同质化的健身房中异军突起,受到追求高品质健身人群的追捧。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1943年):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5],后来又扩大到8个层次(1954年),增加了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超越需要。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分级,商业健身空间设计由四级层次组成:基本层次、易用层次、惊喜层次和超越层次。基本层次满足健身的功能需求,主要通过功能分区和运动设备实现。易用层次是通过优化人机工程学、交通动线、室内恒温、餐饮休息和沐浴等配套服务,使体验更加舒适便捷,例如将健康餐饮、运动周边商品放在入口接待处附近便于展示;开放健身区和私教区分离,更衣淋浴、卫生间安置在隐蔽背阴区域,瑜伽室、操房安置在较尽端的安静区域等,基本层次和易用层次侧重于功能合理性。惊喜层次和超越层次强调情感中包含的文化、主题、意趣、共情等人文艺术内涵,重视美学的在境化,使健身者产生具有象征意义的感知路径和感觉领域。

从功能到情感的转变是由形至情逐步深入的过程,用户在沉浸式的健身空间中产生多维化关联的优质体验。因此,设计师需要重视用户的需求层次和体验感受,通过对商业健身空间的界面、设备、装置、文化氛围及导视系统等进行场景重塑,构建情感化的健身、社交、休闲空间。使用者能在健身空间里保持兴奋、愉悦和放松的情绪,达到最优体验,在健身过程中完成精神与肉身的双重修煉的目的,沉浸式体验是消费者需求升华的必然结果。用户需求层次与体验情景要素关联分析见图2。

近年来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商业连锁健身品牌,都注重了沉浸式体验健身空间美学提升。例如:一兆韦德健身、威尔士健身、韦德伍斯健身、英派斯健身、乐刻健身、超级猩猩等。通过概念表现、叙事性主题、IP场景、交互体验等策略,组织各功能分区,重塑空间情景,并以此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沉浸式体验健身空间包括感官式和互动式两种,感官式重点在视听场景塑造,互动式利用人机互动,重在交互体验。另外,还有不少类沉浸式健身空间,注重艺术化、场景化等个性空间设计,给消费者留下美好印象,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及商业价值。例如,一兆韦德上海旗舰店(河南中路店)和人民广场来福士店,两个场馆均为沉浸式体验健身空间的实践,在2020年疫情之后,不到两个月预售时间会员费营销近四千万元,而普通门店在预售期内(一般为半年时间)的会员费营销仅约几百万元,可见消费者对高品质的沉浸式健身空间及其服务内容的认可。沉浸式体验的商业健身空间作为新兴产业业态,使商家在经济效益、社会影响、品牌提升方面都得到赋能和发展,使体育健身资源获得创新性表达,为体育健身健康消费开辟新领域。

三、沉浸式体验健身空间的设计策略

(一)主题+IP 场景化:叙事化健身空间激活感官共振

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为知识产权的意思,现在更多指文学、影视、动漫等作品做为原始素材被开发商再次或多次开发和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凡是有内容、有一定知名度和粉丝群的文化产品或文化产品碎片,都可以被称为IP[6]。自2012年开始,IP逐渐成为文创和娱乐行业中极为重要的概念,被赋予更多的内涵,成为一种经过市场检验的、承载着独特故事内容的情感经济和情感文化形态[7]。

健身房主题IP场景化是借助一定的文化故事营造有统一视觉形象符号的场景,通过对特定事件、记忆的叙事,使健身者沉浸在某一特定的场景中,体验特殊情感引发感官共振。以IP主题为中心的衍生叙事,在不同的空间中选择故事元素和逻辑,以此形成某类个性化主题场景。“场”是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景”是情景和互动,当用户停留在空间时,要有情景和互动让用户的情绪触发[8]。

选择商业健身空间主题IP场景,要在基于广大受众认可的前提下展开。例如:一兆韦德宁波中湾会所店以“探月”为主题展开沉浸式场景设计,这一主题举世瞩目,科技、未来、科幻、前卫、时尚等元素概念突出[9];在空间中通过二维图片、三维场景和灯光变化模拟月球漫步情景,并将一兆韦德的品牌Logo与空间导视系统一体化设计,健康餐饮区、VIP休息区、SPA康体区等商业配套空间用同一主题渲染气氛,形成了专有空间IP形象(见图3、图4);航天探月主题IP的健身空间体现原创性,很容易受到追求新奇体验的年轻人喜爱,成为一处新网红打卡地。健身者身体“沉浸”在场域中做为信息交互界面,以人的即时参与为核心、以激活感官共振为辅助的沉浸式传播[10],将IP消费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展示消费者个性和对生活的感知,IP场景化成为实现沉浸式健身空间设计美学的策略之一。

(二)功能+模块化:多元化健身扩大受众群体

商业健身空间模块化是指根据训练内容在空间层次上分区,根据功能设置不同的健身模块,并营造相应氛围,使空间具有延伸性和关联性,以保障实现多元化健身活动。在现代健身中,力量和负重训练依然占据核心地位,在器械区和操房的基础上结合各自专项训练特色,加入诸如泳池、瑜伽室、私教区、营养吧、接待区、体验区、动感单车、拳击、SPA等轻力量功能空间,吸引大量女性进入健身房。模块化空间渲染了对肌肉、形体及健康生活追求的健身文化,健身功能的全覆盖奠定了商业健身房在健身训练功能上的核心地位[11]。另外,各种与健康相关的“模块”根据需要随机嵌入,健康餐饮、运动服饰及周边产品等零售业态的融入使健身房成为运动商业综合体。例如,深圳热炼健身空间,各模块空间有相似而又不同的设计要素,在动感单车房里,270°超大投影幕作为视觉焦点,天花板由67个不规则起伏的异形盒子组合,这些光盒对立倒错,侧边发光(见图5),为空间融入情绪,构筑成多角度漫反射、“均质”内聚的“光学力场”;在运动区域,透明亚克力恒温泳池与健身跑步机并置(见图6),泳池部分高出地面,游泳者的水平视野提高,可以看到周围环境;泳池边的器械训练者拥有“个人空间”的同时还能观察到泳池健身者的行为,提供了交流的可能,激发健身者不同的运动状态,实现了在同一个健身场所内参与复杂运动,是进化的运动场所。模块化健身空间健身种类多元,吸引了更多的健身人群,进而拓展了健身文化的主题。

(三)互动+科技化:虚拟现实沉浸式健身空间提升参与感

虚拟现实沉浸式健身房是利用数字化视觉技术装饰室内界面,依托裸眼3D、全息屏幕、沉浸式投影技术,将画面投射到大型或者多面投影幕上产生真实立体的影像,结合音响系统和动作采集系统,营造虚拟与现实的双重影像世界,使健身者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达到共振的体验。例如,酷博健身俱乐部的动感单车空间,舞台上领骑员背后的LED背景墙模拟快速移动的风景,增加逼真的动态化场景,给人身临其境的动感体验(见图7)。另外,还有沉浸式瑜伽、全息投影多人互动训练、大屏虚拟教练等有趣、有效的健身体验,告别枯燥无聊的健身形式,让人轻松爱上运动。再如,俄罗斯莫斯科Kometa黑色健身俱乐部,项目位于地下一层,鉴于空间自然采光不足,整体色调是暗系夜店风,光线昏暗给人以神秘感,入口大厅墙面以数块大型液晶屏组合形成太空场景,屏幕中“渺茫的太空气团”延伸了空间的边界(见图8);在门厅中心空间的天花板上悬挂高度、尺度、距离不同的LED显示屏;接待台上方的环形提示器滚动播放信息,指示各功能空间的方位,分区清晰;健身俱乐部不定期组织艺术沙龙和社交活动,增加了沉浸式体验的艺术氛围。

数字信息技术融合了虚实结合的健身场景,要求技术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更强调沉浸性以及多感知的特征,获得更真切的知觉体验[12]。感知体验的部分包括:全景3D显示(视觉)、环绕声(听觉)、触觉和力反馈(触觉)、氛围气味(嗅觉)、体感复制(动觉)[13],通过营造五感體验,增强用户沉浸的深度。沉浸式健身空间的界面和场景可以根据数字视频音频的变化产生多变体验,满足健身者差异性的需求。如2022年6月,超级猩猩在深圳开设首家沉浸式体验健身馆,将科技与互动融入健身运动,是沉浸式商业健身空间代表之一。超级猩幕教室里设置全景大屏,巨幕采用8000×2080mm的透反玻璃,健身者在屏幕上能看到自己训练的动作,及时调整动作状态;巨幕内容结合系列课程呈现不同真实场景,立体呈现具有电影级视觉与灯光特效,包括有氧燃脂类、静态焕活类、融合武术类、活力塑形类、舞蹈类等,随着快慢节奏和运动强度场景会随之变化,参与者与虚拟环境产生共鸣,满足不同运动群体的差异化需求。互动+科技化的健身空间,正在由“虚拟场景”延伸到“现实场景”“虚拟现实结合场景”。

数字媒体影像技术拓展了沉浸式体验健身空间的边界,重视叙事性和故事性使用户提升了个性化体验、参与性与互动性,在健身中释放情绪和感受愉悦,由数字媒体赋能的场景可以根据视频内容的变化使健身者保持新鲜感。健身过程中产生的肌肉疲劳、酸痛、枯燥等感受是许多健身者不能坚持下去的主要原因,而沉浸式体验健身空间构建了虚实结合的情境,增加了娱乐性,运动目的性减弱,在心流状态下,可以改变人对时间、空间和周围真实世界的感知能力,这是区别于传统健身房的最重要特征。

(四)文化+艺术化:突出健身体验的象征价值和文艺享受

随着服务升级,商业健身空间市场细分,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健身环境空间是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的途径之一。地域、年龄、性别及文化差异决定了健身空间携带各自的文化基因,通过融入多维度、多元化等情感触点,给消费者传递诸如存在感、期待感、尊贵感的价值体验,商业健身空间引入艺术和文化创意元素符号,以独特的文化嫁接产生仪式感,提升消费者自我形象和群体归属,突出健身体验的象征价值和文艺享受。动感、时尚、酷炫、科幻、神秘、赛博朋克、重金属、优雅、工业风、佛系、侘寂风、暗黑系等标签都是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特点而定,健身场馆的定位决定了其风格的趋势。

艺术介入健身空间途径是多样性的,可以依托色彩为主装饰元素,也可以选择艺术装置为主要装饰载体。色彩能反映出空间的特性,表达健身者在运动空间的状态,柔化设计的形态与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例如,上海VIS女性健身会所从女性温柔、精致、优雅等特质入手,空间界面采用墨绿色、粉色、白色为主要色系,点缀原木色和金色,粉红和墨绿在明度上拉开对比,在空间艺术氛围上注重色彩、材料、灯光等元素的审美(图9)[14]。将文化艺术融入健身空间体验,提升趣味性和情感认同性价值,艺术装置介入体育空间的代表案例是韦德伍斯健身成都万象城店,该空间将神话传说中摩西、大脑、全视之眼以雕塑、文字、贴画的形式展现,传达自由和反叛的精神(图10)[15]。韦德伍斯在不同城市的门店有不同的艺术装置主题介入,如以杭州全民健身中心店是城市露营野奢风、重庆大悦城店是生态峡谷侘寂风、西安万象城店是机械美学工业风等,在各地场馆中以不同的艺术装置元素提升识别性和仪式感。韦德伍斯健身空间在众多健身品牌中坚持用艺术创意造境,区别于传统健身房,成为高端商业健身的品牌代表之一。

通过以上案例,总结沉浸式体验健身空间的设计策略,为商业健身空间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同时拓展商业经营模式,对健身场馆和相关健康产业链创意升级有积极的意义。沉浸式体验商业健身空间要素构建见表2。

结论

消费进入新时代,价值观念影响消费结构转变,人们从满足型消费升级到精神型消费,以文化、科技和美学等内容打造沉浸式体验健身空间,以创意创新、品牌营销、情感体验为核心的经济运营推动商业健身空间模式升级,既为商家带来经济效益,又满足了消费者文化意义认同和感官愉悦。沉浸体验赋能下的商业健身空间融合了创意设计、工程、商业、体育器械、数字技术、智能科技等多行业合作,通过主题+IP场景化、功能 +模块化、互动+科技化、文化+艺术化分别提升商业健身空间的视觉象征性、功能价值性、享乐体验性、情感认同性,设计思维融合科技与商业,创造高品质产品与服务,提升用户健身体验品质。在科技为支撑,文化为内涵、设计美学为载体呈现的支撑下,沉浸式商业健身空间设计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元宇宙、AI技术的应用会带人进入次元壁空间,给人带来更科幻、未知和神奇的感官体验,将开启沉浸式健身体验的新纪元。

猜你喜欢
沉浸式体验设计美学
沉浸理论视角下的游记分享内容页设计策略
设计(2018年9期)2018-11-13 02:07:36
虚拟现实技术在主题公园中的应用
设计(2018年2期)2018-11-06 12:39:28
指向具身学习的高中物理“沉浸式体验”教学策略
新媒体时代虚拟现实中的诗与画
大观(2017年12期)2018-01-29 16:10:22
浅析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设计美学原理
设计伦理与现代设计美学的构建
青春岁月(2016年21期)2016-12-20 11:00:21
论设计美学在动画中的价值体现
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19:46:29
唐代铜镜中的设计美学初探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37:36
虚拟现实电影的技术特征及发展前景
电影文学(2016年17期)2016-10-27 10:34:38
基于互动装置艺术的自然交互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