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军泰
引言:随着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关注,学校也逐渐提高对体育教学和德育教育融合的关注程度。为加强德育课程融合于小学体育课程中地程度,本文将对品德教学在小学体育课程中的渗透情况进行探讨,首先对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课程中的渗透作用进行了研究,继而对小学体育课程状况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关注小学生的个人体验、提高小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力三种品德课程在学校体育课程中的渗透对策,以期为其他从业者提供参考。
在双减教育背景下,传统小学教学理念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小学教师不能仅关注小学生的主科学习成绩,还应该对体育课程等有助于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的科目进行重视,从而帮助小学生达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今小学体育教学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凸显出较多问题,例如部分小学体育教师更关注对小学生灌输体育理论知识,通过机械性的练习来帮助小学生进行深度锻炼,没有针对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行教学,忽略了培养小学生积极面对体育锻炼的精神。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从而凸显出小学体育课程的德育教学优势,同时提高小学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1 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1.1 夯实小学生道德修养
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养,辅助小学生全面发展。德育教育在小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小學体育教师应该注意到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方式的必要性,不能将德育教学任务交给主科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家长,应该在体育学科课堂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让体育教师引领小学生的成长,让体育教师成为小学生的标杆。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关注小学生的成长,在体育课程中对小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行培养。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将培养小学生的德育水平作为首要的体育教学任务,全面落实素质教学理念。
1.2 约束小学生的行为规范
小学体育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课程中融入德育教育,能够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的运动行为做出规范,帮助小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学会遵照规则,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沟通意识,培育出小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随着小学生的年级逐渐升高,小学生将面临身体、心理双方面的迅速发展。为了培养出小学生优秀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将锻炼身体和德育教学深度融合,进一步协助小学生构建正能量三观,利用小学体育课堂来对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做出约束。小学体育教师还应该让小学生在小学体育课堂学习中学会更多的社会常识,获得更多的社会经验。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尊重德育教学,利用德育教学提高小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从而为后续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规范小学生的体育行为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能对小学生锻炼身体的方式进行规范,让小学生和小学体育教师进行配合,自主锻炼身体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以此来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体育教师通过对小学生进行体育培训,能够培养出小学生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帮助小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遵循体育运动规则来进行运动,激发小学生对体育学科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体育学习观念,让小学生在体育德育教学中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品质。不仅如此,在小学体育课程中融入德育教学成分,能有效地改进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竞技精神,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习惯。
2 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2.1 小学体育教师对德育教学理念缺乏全面的了解
在目前的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部分小学体育教师逐渐认识到了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的必要性,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仍然不能对德育教学理念进行全面地了解,很难将体育教学和德育教学高效深度融合。部分小学体育教师更倾向于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身体锻炼,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达到教学大纲要求即可,没有将德育教学当做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小学体育教学缺乏对德育理念的全面了解,导致小学体育课堂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难度大大提高。
2.2 小学生对待困难的心理和分辨能力较弱
具有关调查表明,小学生面对困难的接受程度和分辨能力都相较上个世纪较弱,对小学体育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小学生的锻炼行为和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很多问题,部分家长对于小学生较为溺爱,在小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时,不能敦促小学生及时进行体育学习。部分家长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一概满足,还会出现小学生对同学漠不关心、自我意识过剩的现象。这些现象导致小学生在面临体育学习难题时往往会出现退缩的现象,部分小学生在面对小学体育教学中较为严苛的体育锻炼项目时,往往会“见硬就回”,刚感受到体育锻炼的强度时就会放弃,不能构成正向的体育学习情感和价值观,导致小学生的道德素养、综合素质都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2.3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课程不够成熟
在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小学体育教师会尝试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小学体育教师很难找准德育教学的落实方向,很难全面地展现出德育教学的功能,限制了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往往只会模板化、形式化地融入德育教学理念,很难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科综合素质,还会一定程度上打击到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情绪,让小学生抵触体育锻炼,限制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3 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3.1 重视小学生的个人体验
小学体育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该及时对体育教学思想、教学策略进行优化改革,在体育课堂中融入德育教学。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感受,对小学生的体育需求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教学核心,帮助小学生学会更多的体育知识。不仅如此,小学体育教师还应该为小学生提供科学且合理的体育教学指导,以此帮助小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让小学生得到快速成长。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应首先对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和体育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此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改善小学生进行体育课程学习时的学习体验,对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感受和情感感受进行激发。小学体育教师利用德育教育帮助小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学习到体育知识,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好自我发展能力,进而提升小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设计时,应该有计划地对小学生展开引导,改革后的体育课程教学应该满足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小学生进行自主锻炼的欲望,帮助小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立定跳远的体育教学活动时,体育教师首先要让小学生掌握立定跳远有关知识,然后学会立定跳远有关技能,接下来体育教师还应该对小学生的内在体育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和了解,展开小组竞赛,要求小学生进行小组立定跳远竞技,以此来激发小学生的好胜心,提高小学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为小学生量身定制教学方案,小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爆发能力、耐力和弹跳能力都存在差异,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小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根据每个小学生擅长点进行专门的体育教学,让小学生对跳远方面的知识得到全方位认知。小学体育教师还应该让小学生之间进行互相学习和评价,从而激发小学生参加体育教学活动时的动力。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对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情感进行明确,以此来对体育课堂教学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规划,以此来实现体育德育教育的高度融合。
3.2 增强小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之中,为了实现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高度融合,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对小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为小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帮助小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必要性。利用德育教育来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能有效帮助小学生构建合作学习思维,在未来的生活学习中多与他人合作。小学体育教师需要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体育精神,强调合作第一、比赛第二的思想,帮助小学生构建和谐的体育合作意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之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为小学生构建相互合作、互帮互助、相互体谅的体育学习气氛,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插入趣味性、竞技性的体育教学活动,让小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学习。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按照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小组划分,防止各组小学生出现身体素质差异过大的现象。小学体育教师还可以利用“小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合作意识培养,例如,“两人三足”“4*100米接力”“集体跳大绳”等方式,在合作学习结束后,给每个小队按照成绩划分给予不同的奖励。利用德育教学来激发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能进一步强化小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强化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信心和成就感,构建有趣且和谐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气氛,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科综合水平。不仅如此,为了让小学生合作意识得到提高,小学体育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留白,让小学生有独立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小学体育教师应该鼓励小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进而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培养小学生的日常体育锻炼习惯,让小学生受益终生。
3.3 培育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力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让体育教学和德育教学高度融合,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深度改革,对体育教学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良,着手于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帮助小学生勇于面对生活,克服体育教学活动中面临的困难,以一种较为积极的心态来参加体育课堂教学活动。部分体育运动会花费小学生大量的体力,从而导致小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畏惧感和距离感,例如长跑训练、俯卧撑和引体向上等。因此为了消除小学生对于体育课程教学的抵触心理,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趣味化元素,让小学生在严苛的体育锻炼中获得较强的自信心,培养小学生面对困难时的勇气,让小学生做到永不言弃。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在体育教学中随时做到“陪跑”,并且随时为小学生加油鼓劲,对学生的坚持进行表扬,进而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小学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课堂教学时应该循序渐进,避免出现高强度的体育教学,从而让小学生获得面对困难的勇气,并培养小学生终身学习体育的学习意识,积极自主地投入小学体育课堂学习之中。
3.4 强化体育教学的德育理念
在小学体育教学之中,体育教师身为体育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应该对自身教学理念的不足进行及时反省。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及时轉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利用德育教学教学思路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情操,从而让德育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小学体育教师应主动学习专业体育知识,并对自身思想道德品质进行强化,让自己成为小学生学习的榜样,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三观。不仅如此,小学体育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科科研,尽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根据主要学科的德育培养经验,对体育教学理念进行改变,让体育教学中德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得以展现。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小学生的一举一动,让师生关系变得更为融洽。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和小学生进行沟通,知晓小学生对于体育学科学习的看法。小学体育教师还应该进一步发挥体育教学的价值和功能,让体育课程教学成为小学生德育学习的课堂,让小学体育教师成为德育教学的推动者和执行者。
3.5 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
小学生由于心理发育还未完全成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小学生具备强大的心理接受能力,更好的应对今后的竞争,进而不断突破自我。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在不同的体育项目培养中培养小学生永不气馁、拼搏奋进、超越自我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将体育教学和德育教学高效融合,帮助小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提升小学生的个人素质,让小学生获得良好的体育锻炼品质,进而满足新课程改革和双减理念对小学生的教育要求,帮助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让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卓有成效,不仅如此,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还应该对小学生的体育学习要求进行分析,对小学生的体育水平进行统计,从而设计出更加有趣的体育课程教学,在保证小学生得到有效锻炼的同时,对小学生的三观进行培养,进一步体现出小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推进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让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时,应注重课堂创新,对体育课程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利用小学生能够轻松理解的方式来阐述体育知识,从而帮助小学生进一步了解体育相关知识,专注于身体锻炼之中,进而获得较为优秀的体育教学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景泰县第四小学育才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