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箐
起始课对于整个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而言,至关重要。基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课程理念和目标要求也迫切需要在实际教学中落地。鉴于起始课的特殊地位,两者能否相互结合?如果在学生升入初中的第一节地理课中,就有针对性地渗透地理课程理念和目标要求,并在后续的学习中逐渐强化,是否可以达到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育地理课程理念的教育教学目标,并且同时实现“润物于无声处,寓教于无形中”般浸润式的培育过程?如果可以,实际教学中又该如何落实才能得以实现?由此,本文对初中地理起始课中渗透地理课程理念的浸润式教学及相关问题展开思考。
一、于起始课中渗透地理课程理念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1.起始课的特点和重要性
初中地理的起始课是学生从小学步入初中的第一节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地理课。因此,起始课对于整个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而言,至关重要。上好起始课,对于引发学生对这门新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第一节地理课,起始课需要展示给学生两个重要信息:①地理课是有用的;②地理课也是有趣的。作为未来的祖国建设者,学好地理是有用的,因为,地理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同时,地理就在我们身边,是鲜活可见的,地理面对的不仅是自然世界,还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是丰富多彩,有趣生动的。
在此前提下,为了易于学生接受,教师可以生活情境为主要载体,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主要内容,在起始课向学生介绍:①地理课的学习内容(学什么);②学习地理有什么用(为什么学);③怎么学好地理(怎样学)。从而帮助学生初步了解:①地理课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的课程;②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③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
2. 起始课与地理课程理念结合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对照课标,不难发现,起始课学习“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充分体现了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即“地理课程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时代新人打下基础”。
鉴于起始课内容的安排,完全可以在学生升入初中的第一节地理课中,就恰如其分地渗透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也就是从学习地理的最开始阶段(尤其是第一节地理课开始),就可以将地理课程理念逐渐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深处,并在后续两年的学习中逐渐强化,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地理课程理念。
因此,对于初中地理教学而言,起始课中渗透地理课程理念是合理和可能的,甚至是必要的。
二、于起始课中渗透地理课程理念的教学背景分析
在起始课中有针对性地渗透地理课程理念和目标要求,是合理和可能的。教学中如何才能够实现这样的教育教学目标?这离不开目标明确、指向性强的教学设计和构思,而要设计好这样一节渗透地理课程理念的起始课,首先需要对教学背景进行了解和分析,将学生情况和起始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关联、对比,而后结合地理课程理念和目标要求进行整体思考和架构。
“与同学们谈地理”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绪言,是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培养学习兴趣的起始课。以下就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对初中地理起始课“与同学们谈地理”的教学背景进行简单分析。
1.教學目标
“与同学们谈地理”一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为:①初步了解地理课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的课程,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②初步了解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激发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欲和好奇心。
2.学情分析
刚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基本没有接触过地理课,只是在小学的社会课和科学课上间接接触过与地理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因此,进入七年级的第一节地理课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也是神秘的。这个学段的学生,如同一张白纸,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将地理课程理念自然渗透于起始课的教学中,在学生心中播下地理课程理念的第一粒种子。
三、于起始课中渗透地理课程理念的教学实施——浸润式教学的过程
除了对教学背景进行分析之外,要设计好一节渗透地理课程理念的起始课,还需要重点思考如何落实充分体现课程理念和目标要求的教学实施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起始课的特殊性,设计好学生步入初中的第一节地理课;思考如何在课堂实操中真正实现,以“润物无声”的培育方式于起始课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地理课程理念。本着这样的思考和疑问,本文在分析人教版教材和初一新生学情的基础上,对初中地理起始课中如何渗透地理课程理念的浸润式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尝试对起始课中渗透地理课程理念的教学实施步骤进行构思,对渗透地理课程理念的教学流程进行构造和图示,对渗透地理课程理念的教学环节、设计意图和培育效果进行归纳和反思,以期能够有所收获。
1.浸润式教学实施构想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本节起始课的教学实施,试图以人教版教材为依托,以“地理课学什么”“学习地理有什么用”“怎样学好地理”为线索,附以案例讨论、观看视频等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实现以学生对生活实例的分析,渐变到理性思考的学习过程。在这样构思的浸润式起始课中,一方面,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思考、讨论,在不知不觉中跨进地理课的大门;另一方面,整个教学实施顺应学生学习新知的规律,尝试透过简单的文字描述和激发学生兴趣的多种课堂活动,启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热情和好奇心,并深刻揭示地理学丰富的内涵和地理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联系,使知识得以积累,能力得以提高,地理观念和课程理念得以渗透并初步形成。
2.浸润式教学渗透流程
在该浸润式教学构思的基础上,本节起始课教学紧紧把握“初步了解地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了解学习地理的方法”等教学目标,构造出渗透地理课程理念的浸润式教学流程。整个教学流程分为三大模块、五大单元、三个问题、七个环节。
浸润式教学流程中的三大模块为:“导入”“与同学们谈地理”“升华”;五大单元为:“导入”“地理学什么”“为什么学地理”“怎样学地理”“升华”;三个问题为:“地理学什么”“为什么学地理”“怎样学地理”;七个环节为:创设情境,感受地理魅力;放眼生活,发现地理联系;联想举例,浅析地理课内容;分析材料,归纳为何学习地理;交流分享,畅谈怎样学好地理;案例讨论,探究地理观念;观看视频,多维思考感悟收获。三大模块、五大单元、三个问题、七个环节共同构架出本节渗透地理课程理念的起始课教学框架(图1)。
在浸润式教学流程的框架下,本节起始课的课堂教学不仅从始至终围绕地理课程理念及目标要求展开,且渗透和培育的过程持续以浸润的方式发生。
如图2所示,课堂教学中,七大环节分别以不同的学习主题为中心,以各自的设计意图为目标,将地理课程理念巧妙渗透于不同环节、不同问题、不同模块中:从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问题,到了解地理课学习哪些内容;从思考为什么要学习地理,到理解学习地理可以培养“尊重大自然、因地制宜、综合动态地看待问题、可持续发展观”等地理观念。学生从中逐渐认识到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同时,学生也逐步感受到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密切联系;进而初步认识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初步了解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3.浸润式教学渗透环节、设计意图和课程理念培育
以上起始课的浸润式教学流程中,各模块、各问题、各环节环环相扣,前后衔接,逐层递进,连续推动本节起始课中课程理念的渗透和培育。各个模块、各个环节的设计都从课程理念和目标要求对应的角度,为课程理念的培育,发挥各自的作用,实现不同的效果。
(1)模块一 “导入”
“导入”模块作为整节起始课的开篇部分,具有引发学生兴趣和关注的重要作用,是渗透地理课程理念的引入部分,涉及环节1。
[环节1] 创设情境,感受地理魅力。
设计意图:教师自制的配乐、图片、资料,生动直观地展现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学生能够很自然地回想起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感受到生活中的地理无处不在,这种创设学习情境的方式,也很适合起始课学生的学情(即之前从未正式上过地理课),易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以类如視频形式的资料导入作为起始课的切入点,可以启发学生视听感官,让学生真切感受地理的魅力;同时,回想生活中地理现象的环节,帮助学生快速建立生活与地理之间的联系,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思考地理课的学习内容,为本节课的后续学习做情境和知识的铺垫。
(2)模块二 “与同学们谈地理”。
模块二“与同学们谈地理”是本节起始课的主体部分,是突出渗透地理课程理念的主要教学模块,包括三个问题,即“地理学什么”“为什么学地理”“怎样学地理”,涉及环节2至环节5,共4个教学环节。
问题一 “地理学什么?”该问题能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地理,思考地理课学习什么内容,包括环节2和环节3,共2个教学环节。
[环节2] 放眼生活,发现地理联系。
问题:生活中的现象与地理有着怎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给出生活中与地理相关实例,让学生分析原因并进行总结的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实际出发,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以及地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注重以联系的观念分析问题。从知识连贯性来看,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也是为后续总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做知识上的铺垫。
地理课程理念培育:对不同环境下的人们不同生活特点的分析,帮助学生:①初步理解人们的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生活离不开地理,体会“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程理念的重要性;②初步认识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环节3] 联想举例,浅析地理课内容。
问题:地理课学习哪些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由地理联想到的内容和问题”的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实际出发,归纳出地理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课上学习由浅入深、由生活到课堂,逐渐转换,降低了学习难度,适合学生学情。
地理课程理念培育:通过实例总结出“生活离不开地理”,帮助学生了解地理课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重要课程理念。
问题二 “为什么学地理?”该问题能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地理有什么用,涉及环节4。
[环节4] 分析材料,归纳为何学习地理。
问题:为什么学习地理?设计意图:通过对文本材料阅读,并以讨论的形式,总结学习地理重要性的活动,学生明确为什么学习地理,并初步锻炼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地理课程理念培育:对文本材料的分析讨论,帮助学生:① 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地理,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②初步了解生态文明理念;③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初步认识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④初步锻炼综合思维。
问题三 “怎样学地理?”该问题能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学好地理,涉及环节5。
[环节5] 交流分享,畅谈怎样学好地理。
问题:怎样学好地理?设计意图:通过对文本材料和图表资料阅读,并以讨论、交流、分享的形式,思考、总结学习地理的方法的活动,学生明确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并锻炼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地理课程理念培育:对文本、图表资料的交流、总结,帮助学生:①再次理解“学习地理,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学习地理,也为了更好地生活”;②逐步明确:学习地理的过程,可以培养多种终身受用的技能和多种能力,尤其是地理实践能力这一学科核心素养,树立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3)模块三 “升华”
“升华”模块是本节起始课的压轴部分,是继续深入巩固地理课程理念的推进部分,包括环节6和环节7,共2个教学环节。
[环节6] 案例讨论,探究地理观念。
问题:如何更科学地安排生产和生活?设计意图:以对4个学案的分析,带动学生以正反双向的思维方式,深刻思考“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地理学科的思想解决问题,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欲和好奇心,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更科学地安排生产和生活,进而意识到具备地理观念(尊重大自然、因地制宜、综合动态地看待问题、可持续发展观等)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利用以上地理学科的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地理课程理念培育:4个具体案例的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课程理念和目标要求进行重点渗透:①通过案例1和案例2,学生深刻领会生态文明理念的深远影响,体会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意识到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的重要意义(即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②通过案例3,学生理解综合思维的必要性和“学习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意义所在;③通过案例4,学生再次思考生态文明理念的本质,理解协调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环节7] 观看视频,多维思考感悟收获。
问题:人地协调的重要性。设计意图: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所学的地理观念(尊重大自然、因地制宜、综合动态地看待问题、可持续发展观等),以及带着问题观看视频(Heal the World)的活动,启发学生思考,感悟人地协调的重要性。以视频的形式,辅以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元素的活动设计,将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以可视、可听、可感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学之中。以“人类应如何反思曾经给地球带来的伤害”为题,促使学生在课上思考之余,将思考由课上延续到课下的问题设计,留给学生继续反思和回味的空间,继续深化课堂所学。
地理课程理念培育:①以观看视频后,结合课上所见、所学进行思考、感悟的方式,调动学生运用多重感官和思维,深刻意识到未实现人地协调发展的方式会给地球带来怎样的伤害,再次认识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具有生态文明理念以及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的必要性,最终强化“人地协调观”这一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心中的分量。②学习过程中,课上课下的思考中,学生反复体会并明确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即“学习地理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
(4)延展
课后拓展环节作为课内学习的延展,一并培育学生的地理课程理念。
[环节8] 课后拓展。设计意图:课后拓展环节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所学到的方法和理念,以及对今后生活的指导意义,将所思所学带到日常生活中,影响、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
地理课程理念培育:生活中的思考,帮助学生:①进一步明确“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必要性;②进一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③尝试学习运用地理学科的思想(尊重大自然、因地制宜、综合动态地看待问题、可持续发展观等)解决实际问题。
四、于起始课中渗透地理课程理念的教学效果——浸润式教学的效果
反观整个课堂教学,本节浸润式起始课是基于三大模块(“导入”“与同学们谈地理”“升华”)、五大单元(“导入”“地理学什么”“为什么学地理”“怎样学地理”“升华”)、 围绕三个问题(“地理学什么”“为什么学地理”“怎样学地理”) ,穿插多个学生活动,展开的思考和学习。从实施效果来看,本节起始课的浸润式教学流程中,各模块、各单元在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三大问题的过程中,对于地理课程理念和目标要求进行了相应的落实和突出,初步培育了学生的地理课程理念,达到了课程目标和要求(图3)。
“浸润式教学流程中地理课程理念和目标要求的落实”可见:单元一(“导入”模块)和单元二(问题一“地理学什么”),呈现了“生活离不开地理”这一学习主题。通过视听情境、联想举例、联系身边实际生活等方式,落实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初步认识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的课程目标和要求。
单元三(问题二“为什么学地理”)、单元四(问题三“怎样学地理”)和单元五(“升华”模块),呈现了“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这一学习主题。单元三(问题二“为什么学地理”),通过分析材料、小组讨论的方式,落实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育生态文明理念的课程理念,以及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初步认识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人地协调观)和培育综合思维的课程目标和要求;单元四(问题三“怎样学地理”),通过分析资料、小组讨论的方式,落实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和培育地理实践力的课程目标和要求;单元五(“升华”模块)中的案例讨论部分(环节6),通过分析正反实例的方式,落实并突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培育生态文明理念的课程理念,以及初步树立人地协调观和培育综合思维的课程目标和要求;单元五(“升华”模块)中观看公益歌曲视频并思考感悟(环节7),通过学生对所见所学,进行多维思考的方式,突出了培育生态文明理念的课程理念和初步樹立人地协调观的课程目标和要求。
课后拓展环节也将课上所学延伸到生活之中,落实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育生态文明理念的课程理念,以及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的课程目标和要求。
五、总结和展望
至此,基于起始课浸润式教学的实践和反思,可以对前述的思考和疑问给予相对的回应:从实施过程来看,本节浸润式起始课所展示的课堂不仅生动活跃,具有生活性、趣味性,又不失理性思考,学生在整节课的观察、讨论中,不断思考、体验,体会地理课程理念的核心思想;从培育效果来看,浸润式教学流程中,各教学环节,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生活动,对地理课程理念进行了恰当融入,在初中起始课中进行了较好的思想渗透;从培育方式来看,本节起始课教学实现了“润物于无声处,寓教于无形中”的浸润式培育,验证了初中地理起始课渗透地理课程理念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并且为如何落实和实施该教育教学目标提供了参考和示范,也为浸润式教学的可行性提供了真实案例。
鉴于浸润式起始课的教学实施和培育效果,本文希冀,经过渗透地理课程理念的起始课的学习,学生能在学习地理之初,在“寓教无形”的第一节地理课之后,就不知不觉地喜爱上地理这门学科,同时,地理课程理念也能随之在学生心中播下第一粒种子,并从此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深处,在后续“润物无声”般的课堂教学的不断“浇灌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得以潜移默化地、牢固地树立在学生心中。据此,本文进一步热切展望,上述浸润式的地理教学,不止停留于起始课的教学阶段,还能以“润物无声,寓教无形”的方式一以贯之,则真正达成培育学生地理课程理念的教育教学目标指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