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多个城市的汽车客运站传出了停运的消息。数据显示,全国公路客运量在2012年达到顶峰355.7亿人次,之后就开始一路下滑。加之越来越多人口大县逐步通高铁,这是否会导致城市客运站逐步消失?
今年3月1日,武汉市黄陂区交通运输局发布公告,汉口北客运中心将于2023年3月15日起终止经营。
然而到了3月15日,车站仍有不少原有线路正常运营,只是缩短了运营时间。
但无论如何,汉口北客运中心萧条到几近关停的势头,并没有改变。
事实上,近年来,多个城市的汽车客运站传出了停运的消息。数据显示,全国公路客运量在2012年达到顶峰355.7亿人次,之后就开始一路下滑。尤其是近两三年,客运站关停仿佛开启了“加速度”。
建成三年即陷停运风波
汉口北客运中心从投入运营到准备关停,不到3年时间。
2020年7月1日,该站正式投用。同一天,武汉的新荣客运站停运,26条班线、105个班次整体调转至此。
作为湖北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武汉最大的交通运输综合体,汉口北客运中心总投资9566万元,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按照设计,该站日均发送旅客3万人次,最高峰可达6万人次,客运班线覆盖17个省(区、市)。
但自运营以来,该站的客源就一直处于低位,车站附近商铺,不少都处于关停状态。
曾多次在此乘车的武汉市民王君认为,汉口北客运中心之所以人少,最大原因是不方便,远离市中心,“原来从新荣车站,到老家红安县要1个半小时,搬到汉口北客运中心后,即使不堵车,也要两个多小时”。
此外,车站工作人员认为,车站之所以如此萧条,与附近批发市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密切相关。
2020年车站刚开始运营时,汉口北集团总裁曹天斌就表示,随着车站的开通,将对到汉口北来的商户提供补贴政策,凭借各个市场的进货凭证,可以报销来程的车票。
“但最近3年,批发市场客流同样不容乐观,对车站带动有限。”上述工作人员说。
逐步消失的客运站
汉口北客运中心陷入关停境地,有其自身原因,但更与客运行业的大势息息相关。
事实上,近期不少城市的客运站都陷入了亏损、关停的风潮。
今年2月,已经投运30年的海口汽车东站,拟于2023年4月停止运营。同样在2月,湛江市交通局官网显示,在湛江市汽车南站向该局提出停业申请之后,“我局同意该站自2023年3月15日起停止营业”。
在湛江汽车南站停运前几个月,由于客源越来越少,公司收入连员工工资都难以保障。
今年的1月1日,广州市的罗冲围客运站因经营原因停止班车发班。仅在2021年一年,广州撤离和关停的客运站就多达10家,而整个广东省关停的客运站则多达42家。
在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看来,交通方式的转变,是客运站停运的关键原因。
“原来公路客运中长距离出行的需求,比如从省会到地级市,或从一个地级市到另外一个地级市,被高铁逐步抢占;而从地级市到县或者从县到乡镇这些100多公里以内的出行需求,则被私家车或顺风车挤占。”程世东说。
新出路在哪里
国家发改委今年提出,“十四五”时期,高铁网将基本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这意味着不仅地级市,未来越来越多人口大县也将逐步通高铁。
目前,客运行业主要客群已经逐步下沉到县域之间的客流,如果这部分客源也逐步被高铁挤占,未来城市客运站是否会逐步消失?
“即使达到如欧美发达国家的汽车普及率,城市客运依然有其生存空间。未来,我国城市客运虽然不可能再与鼎盛时期相提并论,但依然有特定的生存空间。”程世东说。
在他看来,在现行市场之下,城市客运还需要在多方面调整,才能稳定客源,客运“公交化”就是其中的方向之一。
“传统的客运,将旅客集中到汽车站里,必须按照规则进站买票,大大增加了旅客的出行时间。‘公交化运营之后,购票的话,能不能网上买直接上车,或者像公交那样刷卡?在出发城市,能否多设几个上下车站点,能否紧邻高铁站设置下车站点?这些是需要解决的问題。另外,‘公交化以后,下车站不一定只到县城的客运站,沿途较大的村镇或县城中某个便利的公交站点都可成为站点。”程世东说。
此外,定制客运成为不少相关企业探索的新模式。
比如早在2020年,成都东站就引进定制客运,让客运企业开通7座以上小型客车,根据旅客需求通过平台软件进行网络预约,点对点服务。2021年1月,大同新南客运站也推出定制客运,旅客通过“智行山西”微信公众号提前下单预约选择乘车地点,无需进站,即可享受上门接送服务。
2022年8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班车客运定制服务操作指南》中也明确,可基于已经取得经营许可的道路客运班线,开展定制客运。
“‘公交化和定制客运推广后,未来客运站的功能,可能更集中于停车和检修。”程世东说。
(《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