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然琪 姚丽霞
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能够胜任生产与管理的技能型人才。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以来,各个职业院校纷纷探索创新产教融合的不同模式。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是职业教育离不开的两个重要抓手,职业院校培养人才,企业应用人才,学校与企业是人才培养的共同体,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需要学校与企业产业链紧密对接,企业需要将先进的技术与岗位的相关需求融入学校课堂教学中,学校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扎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匹配,学生与社会的无缝对接。
“3+1+0.5+0.5”是基于职业院校五年制学制以及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而形成的新型培养路径。其中“3”指在校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1”是学校与产业相结合,学校与产业企业进行合作,打造校区产业学院。第一个“0.5”是学生进入企业学院,完成企业岗前入职适应性培训和企业管理规范培训。第二个“0.5”是上岗实习,学生快速成长为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3+1+0.5+0.5”模式的特征与优势
创新融合模式。“3+1+0.5+0.5”模式是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完成的一种教育教学途径,在此模式下,地方产业集群对接学校专业群,企业岗位需求对接学校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地方、企业、学校三方的优势与动能,形成三位一体的新的合作共同体,通过这一模式,学校将和企业协同互助发展,地方产业和学校专业共生共长,形成协同育人的多元创新模式。
特色课程教学。该模式坚决贯彻了产教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学情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尊重教育与产业规律,将教育教学和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标准要求相互对照,将产业与教学进行有机融合,通过引进最新的企业人才标准来组织课堂教学,为学校和企业培养人才,最终服务于地方以及产业发展。
同时,该模式不仅向学生传授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加注重技术的创新与岗位的变革。通过学校和企业协同,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围绕产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技术和核心工艺攻坚创新,进行成果研究并最终转化为新型的产业技术。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知识与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开展技术创造。
从教育教学形式上来看,该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书本知识与生产经验的统一,在产业学院中,教学以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为主,在企业学院中则以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过程来呈现。区别于以往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模式,该模式下的教学更加注重联系企业产业真实的生产经营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向企业产业所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方向进行培养。
该模式下的教学不仅是对学校书本知识的学习,更开创性地融入了产业和企业的元素,突破了传统教育教学的形式,真正做到了产教融合,开启了教育教学的新篇章。
协同教学团队。该模式下的教学团队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双方组成,两者有机结合,在不同时间段发挥出不同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产业学院与企业学院学习期间。
在产业学院,教学团队以学校教师为主,企业导师为辅,在此期间不仅给全體学生教授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且会根据行业最新的标准对学生技能技术进行规范要求,教学充分展现产业特征与特性,同时定期邀请行业专家来校讲学,力求教学专业化、规范化。
在企业学院,教学团队以企业导师为主,学校教师为辅,在此期间学生主要跟随企业导师进行岗位培训,学习企业管理规范、标准的岗位实操技能,学校教师进行辅助管理工作,引导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思想品德。同时基于企业高级人才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也会邀请各个企业专家甚至企业高管对学生进行指导以及培训。
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层面的导师,感受到不同角度的教学,更全面地吸收掌握各个维度的知识与技能。
“3+1+0.5+0.5”模式下会计专业实践与总结
“3+1+0.5+0.5”模式下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背景。以会计专业为例,在五年制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校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一般可以分为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和专业实践课程学习阶段,二者均停留在书面传授知识的层面上,学生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定位与发展规划,只是笼统地进行框架式的学习。
2019—2021年我们连续三年对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跟踪数据调研后发现,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市场就业环境中竞争力不强,有假期实习经历的学生就业率明显高于假期缺乏实习经历的学生。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后,无法迅速融入企业环境与工作模式,需要大量时间去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与环境。而很多企业管理者也表示目前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已经落后于企业实际采用的生产经营技术。
“3+1+0.5+0.5”模式下会计专业的教学形式改革。在该模式下,会计专业和企业财务部门关联更紧密,前三年专业课程以专业理论课程为主,第四年学校和企业合作,联合举办产业学院,邀请会计行业的导师、企业财务部门人员讲学,让学生逐步脱离书本知识的学习,掌握最新的行业规程与会计技能。
在教学方法上,作为深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育人平台,产业学院要想达到预期建设成效,推动“岗课赛证”融通无疑是重要抓手之一。“岗”即岗位需求,“课”即教育教学,“赛”即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证”即会计行业人才所需要的各级各类证书。“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以岗位需求为逻辑起点,“课”是载体,“赛”“证”则围绕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而开展。借助各级职业技能大赛等高水平竞赛平台,让高端技能引领教学改革,加强“课赛”融通,充分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作用。加强“课证”融通,融合企业认证内容,及时纳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使学生成长为全方位适应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的技能人才。
“3+1+0.5+0.5”模式下会计专业的教学团队改革。在教学团队上,会计专业教学团队由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和企业财务部门的企业导师组成。前三年理论学习期间,学校会计专业教师教授学生基础的会计知识与理论。
第四年在产业学院学习时,会计专业教学团队主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企业导师为辅。也会定期邀请一些会计行业专家及企业财务高管讲学。力求从企业财务部门真实需求出发,以会计最新行业标准严格要求学生。
接下来半年学生在企业学院学习时,教学团队主要以企业导师为主,学校教师为辅。企业导师将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岗前培训,直接帮助学生适应岗位工作。最后半年即顶岗实习,教学团队完全由企业导师组成。学生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岗位实习,真实接触企业财务各个方面的工作,成为一名符合行业标准、企业需求的高级财务人才。
“3+1+0.5+0.5”模式下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成果。通过该模式的学习,学生完成“理论—实践—模拟—实习”的学习链。企业参与学生的教育教学,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财务会计人员,学生毕业即可直接入职就业。
该模式是校企合作共建、融合办学的高级阶段,资源共享、过程共担、产教融合,实现了职业院校和人才培养的提档升级。在该模式下,专业与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推动“专业链”“产业链”“需求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反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共同打造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命运共同体。
【本文系第五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企业学院视域下学生职业技能提高与职业素养培养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ZYB221)阶段性研究成果;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三元二区”企业学院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研究(2020SJA0658)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邢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