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加”到“相融”,开好新时代学校“大思政课”

2023-05-30 10:48高光斌
教育家 2023年15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政治

高光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学校党建工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要求,是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校发挥育人功能的两大重要支点,彼此联系、相互推动,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保证。

北京市密云区第六中学将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创新教育形式,树立“大思政课”观念,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学校工作、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各个环节,努力探索党建引领、各部合力、家校协作的工作格局。

党建与队伍建设融合发展

党员队伍建设

学校党组织努力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开展丰富的主题教育和实地参观学习活动,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常态化,切实提升党员政治理论修养,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通过规范党员组织生活,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持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持续开展“红蓝共进”党建品牌建设,打造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提升干部教师综合能力,组织实施党员干部政治和业务“双提升”活动,提高党员干部领导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

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以“成功教育”理念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按照“党建统领,安全第一,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的工作思路,引领教师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全体教职工与各党支部党员共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政治思想,提高职业修养,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合作、提升创新能力;通过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進一步规范教师言行,促进教师更快更好发展,努力使广大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正确思想的引导者、高尚情操的培育者、美好心灵的塑造者、优秀集体的建设者。

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讲好中小学思政课,引导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是思政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学校党建工作围绕《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不断加强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增强思政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理论素养,重点培养青年思政教师,坚持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明确课程思政价值导向,加强教师培训与指导,提高思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在思政课教学中,要求教师将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将价值导向与学生成长需求相结合,不断丰富思政课教学形式,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同时,鼓励教师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途径与方法,激发学生潜能,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对培养和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作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党建与课程建设融合发展

课程思政育人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学校党建工作始终将课程思政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以此为抓手,积极推进党建与课程建设融合发展。

具体而言,学校要求各学科教师积极挖掘本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素材,涵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价值伦理追求;将学科教学内容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精神教育相结合,对政治认同、道德认知、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初中思想政治学科素养进行延展挖掘,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的特殊作用,推动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格局;梳理不同学科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把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让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树人是所有课程的共同任务。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使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德育课程育人

党建工作领导下的德育工作始终坚持学生本位思想,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丰富德育课程,建立思政课体系,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校党委书记带头讲思政课,推进“跨学科”融合渗透,学习党史和密云发展史,培养爱国、爱家乡情怀;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创设育人氛围,以“三节”教育、垃圾分类、创建文明城市为主要内容,以“班级量化积分”为抓手,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加强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实施劳动教育方案,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和技能;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科技、艺术教育,丰富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保持学校特色的同时确保德育工作有序推进、有效实施。

实践活动育人

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利用各种活动契机,将思政教育融入党建活动,开展不同主题活动,如“社会大课堂”“综合实践活动” “宪法宣传日”等,让丰富的实践活动在学生心中奏响主旋律。在活动过程中,充分挖掘思政教育资源,打造“活动中的思政课堂”,让学生在活动基础上融入实践、体验和研究等多种学习方式,真正让思政教育“活”起来。

学校不断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一体化德育校级实施方案,细化德育工作制度,同时优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组织结构,形成“党政领导—专业指导—学校主体”三级德育管理机制。一方面,以评价为导向,引导全体教师和班主任明晰育人职责,转变育人观念;另一方面,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注重课程育人,增强文化建设,确保德育工作有序推进、有效实施。

通过“大思政课”观下的课程建设,学校逐步构建起以思想政治课程为重要依托、以学科课程为基本途径、以实践活动课程为资源拓展的协同育人体系。

党建与文化建设融合发展

校园显性文化建设

校园显性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于潜移默化中发挥育人作用。为此,学校定期在校园内外进行文化宣传展示,同时注重楼道、教室内外等公共空间的文化建设,以积极向上的价值引领学生发展,让学生无形中接受文化熏陶。学校将主楼命名为“正德楼”,时时指引学生要知礼明德、品德端正;教学楼的走廊上布置有丰富的内容,如班级榜样明星、重要节日文化、法治宣传等,让环境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校园隐性文化建设

学校以“成功教育”理念为引领,积极推动构建“成功”理念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如社团课、篮球赛、诗词大会、百词竞赛、成语大会、合唱比赛等,丰富和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发展。学校始终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要求学生正确使用文明用语,见到老师主动问好,遵守学生行为规范;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充分发展个性和特长;队列、课间操、各种集会做到快、静、齐;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利用手抄报、班会活动等多种活动倡导学生厉行节约,帮助学生提高文明素质,塑造优良品格。

学校党建是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党的路线方针的引领者、策划者、实践者,将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发挥协同效应,提升党建工作实效,避免了与教学脱节、形式单一等问题,使学校党建工作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充分性、育人性进一步提升,实现“党建发展”和“思政育人”双促进。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的研究”(课题编号:MYYB2021-010)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曹霁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