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霞
时下,各种“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激情口号充斥于各类教育资讯,“鸡娃”“虎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成了新的“励志”口号,从而衍生出“杰出人才要超前培养”的怪论,使家长精疲力竭却又不能自拔;再观学校教育,挤压课时、超前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不仅加重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也使“素质教育”成了空泛的口号,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初衷。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不由自主地被裹挟其中,陷入“内卷”的旋涡。素质教育,究竟该走向何方?
明确培养任务,科学培育人才
推崇自然主义教育的卢梭在《爱弥儿》中这样写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由此看来,过早、过多地强调智力开发,不仅会使儿童接受的教育范围变得十分狭窄,还会使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受到阻碍,从而对儿童身心全面协调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要解决基础教育领域“时间”与“质量”的矛盾,首先需要明确这一阶段的培养任务。教育的两大基本职能是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就个人而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成就;就学生而言,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奠定成人基础,促进精神成长。如果将社会和未来的生活比作大海,那么承担基础教育的学校就是河流,学生在河流的塑造下,将以一个具有基本知识技能和正确情感态度的“准社会人”身份融入大海。因此,基础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未来公民素养”,绽放他作为一个健全人应有的精神之光,而这一教育任务是无法被压缩的,并且要给足学生成长所需的养分和空间。
基于这样的理念,基础教育领域的培养任务要在传播知识、发现和激发学生潜质的基础上,凸显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而不是发现或培养几个所谓“尖子生”,更不是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获取信息和知识。现行的学校教育追求的是“成就为本”,着眼于个体单一的发展,而并非为学生的将来做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升上、体现在未来人才能力和素养的基础养成上。
“未来人才”不完全等同于“拔尖创新人才”。就一般情况而言,我们把那些对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人称为“拔尖创新人才”,他们通常具有广博或专深的知识,以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未来人才”则更加强调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培养具有领导力、全局观和合格公民素养的人。值得注意的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绝不仅仅是靠开设几门“创造学”“创造方法”之类的课程就能实现的。人的能力、爱好、志向、毅力等都存在差异,需要教育者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因材施教”的意识及能力,挖潜学生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深度学习,形成系统性思维,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所謂人才培养“大跃进”的想法是荒谬的、不可取的。
基础教育是普及教育、全员教育、文化教育,是以知识传播为媒介、能力养成为手段的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视域下,应该对人才培养有客观、理性的认识。首先,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即“立德树人”,强调的是基本素质的培养。其次,引导学生在日常教学与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习不是单纯地记忆更多知识,而是用知识启发、改造、重塑学习者,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是学习者探索精神养成的过程。再次,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尝试解决问题的勇气,并且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创造意识,这是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一环。最后,引导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同时,发现并建构个人的兴趣爱好、职业偏好和人生愿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实现从“认知能力”向“情感能力”的拓展。
厘清“超前”理念,知识转向素养
教育并不是一味否认“超前”,但要明确,我们呼唤的是超前的教育思想而非揠苗助长、超前教学。想要用教育撬动社会的未来,就要让教育面向未来。结合当下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目标来看,就是实施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指引,以人的性格塑造为基础,以开发智慧潜能、形成健全人格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应试教育”被诟病多年,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教育的诸多弊端都是由于“应试”所致,故而抵制考试、成绩等评价手段,呼吁素质教育要全面开花。然而,就当下一些现象来看,人们对素质教育往往有许多误读,例如被局限于课外活动,认为琴棋书画或大搞竞赛就是素质教育,或者不学习、不考试就是素质教育,又或者试图以一种可以量化、可视化的评价手段来呈现素质教育的成果,以上种种都将导致素质教育变得形而上学、急功近利。
通过“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明示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核心素养的概念指向的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其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相呼应,而真正的素质教育最终是要让每一个孩子在得到良好的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实现身心和谐发展,二者对教育的路径和终点的诠释不谋而合。因此,新时代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中,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或可理解为主体核心素养的高质量培育。
素质教育不是花拳绣腿,主渠道和主阵地依然在课堂。课堂改革的方向该向何处延伸?《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强调了义务教育课程的五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二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三是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四是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五是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这意味着,课堂改革将沿着这五个方向全面进入“素养时代”。具体而言,我们要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习能力、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创新能力的人,故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应指向思维的发展、非智力因素的优化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并将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注重的是学生的个人本位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由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难以在短期内以显性评价或量化评价的方式显现出明显成效,故而时常会被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所忽视或“异化”。教育者应正确认识到,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是持续的、渐进的、潜移默化的,有许多必要的隐性教育实则是在进行“量的积累”,终会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作用。
教育的作用在于帮助发展,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再重要,恰恰相反,通过深入的课堂改革,它们将以一种学生更乐于接受、易于理解、便于应用的方式,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理想的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知识与思维的互成;真正的学习是自我驱动,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和意义。透过学习,人能够重新审视自我,重新认识世界及“我”与世界的关系,积蓄创造未来的能量。
基础教育本身不是目的,只是终身教育的基础。唯有人在教育中获得和保持核心地位,唯有学生的人格、素质在教育中得到全面的观照,我们才能说,素质现代化已经发生或正在实现。毕竟,人的教育最终还是要靠人。
责任编辑:曹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