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批发:行业集中度提升红利渐显

2023-05-30 19:12薛宇
证券市场周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集中度流通医药

薛宇

药品批发企业2022年仍保持一定的增长。当年,药品批发龙头企业国药控股实现营收5521.48亿元,净利润85.26亿元,同比增长5.97%、9.89%;华润医药实现收入2541.06亿港元,净利润41.47亿港元,同比增长7.31%、10.04%,其中分销业务收入2050.62亿港元,同比增长5.8%;上海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319.81亿元,净利润56.17亿元,同比增长7.49%、10.28%,其中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2052.24亿元,同比增长7.60%;九州通实现营收1404.24亿元,扣非净利润17.34亿元,同比增长14.72%、23.56%。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除,2023年一季度龙头企业业绩增速有较明显回升,九州通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19.75%、24.06%,上海医药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16.39%、21.31%。

近几年两票制、集中采购等政策实施下,医药流通中间环节减少,批发企业利润空间压缩,行业竞争压力加大,龙头企业由于在各方面具备较明显的竞争优势,得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行业集中度提升

药品批发行业下游需求呈现明显刚性,对应近年来中国药品销售规模稳步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医院渠道销售萎缩,流通行业增速放缓,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41万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同比放慢6.2个百分点,其中药品批发市场销售额1.90万亿元,同比增长约0.5%。2021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61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同比加快6.1个百分点,其中药品批发市场销售额2.06万亿元,同比增长8.65%。医药流通市场增速已逐渐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药品批发行业长期有稳定的需求支撑,短期主要受政策调整影响较大,尤其是来自公立医院渠道的影响。近年来各类医改政策发布密集、覆盖广泛,行业竞争压力明显加大。

2017年1月,国务院要求在药品采购中逐步推行“两票制”,减少了药品流通中间环节,规范了药品流通渠道,行业结构变化明显。平安证券指出,两票制下流通链条缩短,同时具有上下游资源优势的大配送商获得新业务的几率更高。

药品批发企业除配送外还承担垫资职能,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对资金实力、融资成本要求较高。两票制下商业调拨业务占比下降,医疗机构销售占比提升,进一步拉长了流通批发企业的回款周期,因此融资成本较低、医院客户资源丰富的国有药品批发企业,尤其是全国性龙头明显更具优势。

与此同时,零加成、集中采购等政策实施造成下游销售终端售价下滑,压缩了流通批发企业的利润空间,行业分化加剧。

招商证券表示,随着集采配送品种的增加,集采订单维护和物流配送成本压力将进一步显现,中小医药流通企业缺乏规模效益及议价能力,面临更大成本压力,因此头部企业体现出更强的盈利稳定性。并且,药品生产商及销售终端对流通商的要求有所提高:一方面,集采压力下,弃标或丢标的原研品牌为实现院外市场快速推广,更倾向于选择具备强分销渠道网络及品牌推广经验的流通商;另一方面,销售终端愈发看重供应商的品类齐全度、配送能力及规模。

例如,《全国集中采购上海地区补充文件(GY-YD2021-1)》中规定,一个中选药品仅可以委托一家药品配送企业负责配送,指定配送企业应符合相应的能力和条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疗器械供应链分会数据显示,2022年39%的项目医院年采购规模在1000万元至1亿元,48%的项目医院年采购规模在1亿元至10亿元。大单占比提升对流通企业仓储能力、物流配送能力、资金及管理能力均提出更高要求。

政策催化之下,药品批发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数据显示,中国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家占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比例从2017年的70.7%提升至2021年的74.5%,其中4家全国龙头企业国药控股、华润医药、上海医药及九州通合计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从2017年的37.6%提升至2021年的44.2%;同时,区域龙头市场份额也快速提升,行业呈现“4+N”的竞争格局。

预期分化持续

近年来,各类医改政策减少医药流通环节和附加成本,降低药品销售价格,竞争能力弱的中小型流通批发企业逐渐被大型流通批发企业并购整合。全国药品批发企业数量于2012年达到高峰值1.63万家后明显回落,目前维持在1.3万-1.4万家,仍呈现数量多、规模小的特征。

国盛证券认为,在集采常态化、两票制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医药流通行业内部分化加大,全国性及区域性商业龙头企业凭借仓储网络、数字化管理、资金等优势,将有效承接中小型流通商的市场份额,持续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招商证券指出,药品注册上市数量的持续增长及老龄化等因素推动药品流通大盘稳定爬升,集采节约的医保资金也给新药腾出更多空间。

政府对于药品流通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商务部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培育形成1-3家超五千亿元、5-10家超千亿元的大型数字化、综合性药品流通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市场总额98%以上。

2021年,全国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位占全国药品批发市场总规模的94.1%。目前,国药控股是第一家主营收入超过5000亿元的大型数字化、综合性药品流通企业,第2-4位的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千亿元,按照上述目标行业龙头市占率将继续提升,行业分化仍会持续。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虽持续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中国医药流通企业约1.3万家,而美国大约有35家,日本约80家;集中度方面,中国前4家企业市场份额为44.2%,美国前3家为96%,日本前4家为74%。

美国是医药物流发展最完善的市场之一,1980年前市场大部分是小规模的区域性企业。

随着行业政策趋严,美国医药流通企业盈利环境恶化,一些中小型企业逐步退出市场,伴随并购整合加速,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目前已形成高度垄断的竞争格局。

中信证券指出,对标发达市场,中国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龙头企业市占率远未到天花板,未来有望挤压行业内中小企业而获得营收增长。

除行业内原有流通批发企业外,第三方物流公司也开始涉足,导致行业竞争加剧。

招商银行表示,随着顺丰、邮政等规模化的第三方物流巨头强势入局,预计中小医药流通企业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但龙头公司受影响相对较小,其原因为,相比配送而言,垫资是药品批发企业更重要的职能,药品销售中存在“先使用后付费”的特征,供销链上下游长期存在资金缺口,第三方物流不具备垫资属性,医保基金垫资亦存在较大压力,药品流通批发企业的垫资属性对维持药品供应体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短期内不可替代。

医改政策推行下,区域性流通批发龙头持续整合当地流通资源,虽然相比中小规模企业具备优势,但在规模、区域布局、上下游资源的控制等方面仍远不及前4家全国性龙头,短期内难以实现赶超。

而就4家全国龙头比较来看,由于企业属性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优势特点。根据招商银行的研究报告,国有流通批发企业代理销售品类齐全,且与公立等级医院合作紧密,融资成本较低,在医院客户资源积累方面具备优势;民营药品批发企业九州通以商业调拨及院外客户起家,上市后以业内较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进行技术营销,抢占县级医院市场并逐步向中高端医院渗透,客户结构更适合处方外流长期趋势。

不过,由于传统药品批发业务利润空间较为有限,上述龙头企业近年来不断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批发业务持续稳定增长的情况下,营收占比逐年下降。

以上海医药为例,2022年医药工业板块实现收入267.58億元,同比增长6.61%,实现利润22.47亿元,同比增长10.55%。流通批发企业亦逐渐向零售拓展,华润医药、上海医药目前门店数量分别达到793家、超2000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布局DTP药房,招商证券认为,业务结构的优化有望带来盈利能力提升。

猜你喜欢
集中度流通医药
新广告商:广告业周期性在弱化,而集中度在提升 精读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传统医药类非遗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业务集中度与再保险需求研究
煤炭行业未来在提高集中度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近36年昌都市降水集中度与集中期时空变化特征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