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修但
“当前,技能人才正处于一个干事创业的好时代,推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我国职业教育正迈上新台阶。我们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出更多堪当大任的新时代社会精英。”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陈仁烈表示。
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多元选择、全面发展、人人出彩”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培养适应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新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涉及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以及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引领乡村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和重要支撑。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乘势而上,以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人才。
多举措傳承和发展非遗文化
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是一所多民族融合的中等职业学校,现有全日制中职在校生6000多人,其中壮、瑶、苗、侗、仫佬、黎等12个少数民族学生近5000人。壮锦是壮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是壮族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项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技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民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该校联合58家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成立“来宾市职业教育集团”等校企联盟,引导“政校企行”四方协同形成合力,建立专业链与产业链“双链互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核心,建立包括现代农业技术、食品生物工艺、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等专业链,“互应”服务桑蚕种养、蚕丝加工、壮锦织造、文创设计、艺术展演、新媒体运营、观光体验等非遗产业链,有效解决学生培养规格与非遗产业人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学校打造“1+N”特色壮锦专业链课程群,将非遗壮锦技艺相关课程融入专业链课程体系,以“1”个核心专业的核心课程,带动“N”个专业的课程,形成专业链课程群。依据专业链工作岗位的基础知识、技术知识和专项知识要求,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壮锦制作工艺》《壮锦元素手工工艺》《壮族服饰制图与工艺》等核心课程,带动现代农业技术、食品生物工艺、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等专业的桑蚕种养及加工、文创设计、新媒体运营和体验观光等课程。课程突出壮锦非遗传承的思政元素,使课程更具“壮锦化”。课程群覆盖壮锦产业链主要工作岗位,将壮锦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兼顾行业企业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跨专业培养壮锦产业链人才,有效解决课程内容体系与非遗技术技艺的要求“不匹配”问题。
依托广西民族服饰(壮锦)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引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壮锦传承人,成立非遗壮锦大师工作室,联合省内外32所职业院校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内86所中小学校共建“非遗文化传承研学联盟”。通过打造“基地+大师工作室+研学联盟”协同育人平台,驱使非遗文化传承的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改革与技艺传承、项目作品与市场产品、教学场景与实践基地、学校匠师与非遗大师进行联动,创新“教、学、织、产”一体化教学。
经过实践,校内学生掌握了非遗壮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壮锦文创产品研发设计与生产能力及传承非遗创新创业的方法,为自治区输送具有民族技艺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省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织锦技艺”传承人8人,获得全国“最美中职生”、省级“创业能手”“织锦能手”等691人。
该校服务社会,为行业企业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在12家民族文化企业研发壮锦文创产品51种。为农民及其家庭提供公益服务,支持农民参加文化活动、就业培训等,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就业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目前,学校培训乡村留守妇女、社会残疾人、乡村富余劳动力12689人,培养农村织娘、残疾人织手2653人,实现居家就业创业。
服务蔗糖产业链,助推甜蜜的事业
蔗糖业是来宾市经济的第一主导支柱产业,占全市财政收入15%以上,全市甘蔗种植面积达173万亩,年进厂料蔗达800万吨。有制糖企业13家,年蔗糖总产量达100万吨。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围绕蔗糖产业链,从甘蔗良种的培育、栽培技术推广,到甘蔗收割、生产和营销等提供人力资源、技术、培训一体化服务,全程参与、形成合力,助推来宾的甜蜜事业。
该校对应的蔗糖产业链主要有育种与种植、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农产品营销与储运、化学工艺、食品生物等产业。学校专业设置紧紧围绕蔗糖产业链,开设了种植技术、制糖工艺、糖品分析、糖机维修、甘蔗运输车维修、农业机械维修和甘蔗事务管理等课程,为蔗糖行业企业输送大批高技能人才,促进蔗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按照“依托地方蔗糖业、校企深度交融、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与生产并举、服务区域经济”的改革实践思路,根据蔗糖产业链企业需求,与企业合作,积极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
学校围绕蔗糖产业链的技术有良种技术、栽培技术、生物技术、工艺技术、化工技术等,与来宾市蔗糖企业、科研机构成立蔗糖技术服务中心,形成技术生态链,为蔗糖产业链提供全程技术支持。针对新台糖系列品种表现出抗寒性差、产量下降、种性退化明显等缺点,学校与来宾市兴宾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建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引入良种共同进行技术攻关,已繁育出桂糖07500、桂糖05136、桂糖372、桂糖32等7种高产、高糖“桂系”新品种。
学校组织专业老师与市农业农村局、糖业局联合编写了对接桂糖新品种的《甘蔗栽培技术》校本教材,重点通过介绍推广甘蔗良种选用、机械深耕深松、智能化施肥、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等系列高产技术,并在广大蔗区推广应用,实现甘蔗生产高产、高糖、高效节本的目标。针对传统甘蔗收割、装载依靠人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校企联合研制了悬挂式甘蔗装载机及甘蔗联合收割机。
为更好服务蔗糖产业链,学校为农民工、企业员工、兄弟职业学校提供定制化培训服务,提高蔗农种植技术水平,学校积极参与打造与蔗糖产业相关品牌,助推蔗糖业做大做强,提升当地蔗糖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近年来,学校的毕业生已成为制糖企业核心力量,教师被企业聘为兼职技术员和工程师,学校已成为来宾蔗糖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储备中心。
产教融合培育高技能人才
近年来,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走出一条精准对接供需市场的特色办学之路,为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能支撑。学校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渠道,设置社会需求量高、就业率高、工资待遇高的“三高”专业。此外,学校还与很多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入校共建生产性产业化实训车间8个,投入达1000多万元,将教学与生产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就业基础保障。
2022年,来宾市政府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围绕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来宾市技工学校以及重点建设产业,共建“职业教育+人力资源”校政企合作新模式,在职业教育方面积极探索引企入教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不断向前发展。
学校电子信息教学部和融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媒体乡村振兴人才赋能计划”等方面通力协作,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聚力建设自治区内一流的乡村振兴综合性学习教育基地,倾力培育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全媒体人才队伍,力争打造出一个立足来宾、服务广西、面向全国,具有全媒体时代特色的新型教育模式助力广西乡村振兴发展,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乡村振兴人才,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该校挂牌成立了来宾市工匠学院,主要承担来宾各行业的职工技术技能培训、劳模工匠等高技能人才培育孵化工作,院内师资力量雄厚,是一所集挖掘工匠、培育工匠、赋能工匠、服务工匠、技能培训、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服务社会于一体的高技能人才精培学院。学院建设有高技能人才智库、智能科技联合研发中心、工匠展示厅、工匠长廊、工匠科普研发基地、“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竞赛综合服务平台以及高技能人才交流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