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西部之路

2023-05-30 10:48吴叶林
教育家 2023年18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吴叶林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等教育也必然重视向内思考,着眼自身传统、文化、经验,切实坚定四个自信。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包括西部地区在内的整体现代化,在这一进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现代化将以国家总体目标和要求为指导,最终形成具有西部特色的现代化路径与方案。

明确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既是对传统的承继,也是对未来发展提出新要求,整体看,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有四方面要求。

强调战略性。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战略支柱。现代大学自诞生以来,逐渐从象牙塔走进社会中心,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人才战略、科技战略等国家重大战略的交汇点和重要支点。

注重中国性。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强调中国需求和中国情境,其现代化进程具有本土特色。一方面要立足实际,充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传统、需求和症结,把握人口规模巨大、民族多元复杂、区域差异大等多重特征,同时要面向需求,以国家战略为牵引,着力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为国家提供中国式人才和中国式创新成果。

突出人民性。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将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人民性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路径设计的价值旨归,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应切实将人民的利益和立场,融入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方案设计,发挥人民在高等教育办学、治理、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强化科学性。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项科学的事业,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遵循其自身逻辑和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就是要增强高等教育理念与制度的科学性,不仅如此,还要建立科学的外部关系,如高等教育与科技发展、人才供给、国家战略之间的科学关系等。

明确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系

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现代化关系国家高等教育整体现代化,以及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现代化进程。以中国式现代化总要求为纲领审视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党建与事业发展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具有自身规律与逻辑,其中既包括人才培养规律、科学研究规律,也包括高等教育与外部产业、行业等之间的关系规律等。党建遵循的是政治逻辑,指向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立场等,如何促进党建逻辑与事业发展逻辑协同共生、相互促进,以取得事业发展成效,需要通过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实现高质量融入,形成育人合力、办学合力。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现代化是以公平与效率为基础的,两者缺一不可。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正面临公平和效率双重任务,两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整体弱于东部,容易形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思路,但从国家整体趋势看,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强调两者的不可分割性,当前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进入新阶段,要打破传统的先效率后公平的认知局限,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既要提升立德树人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同时也要让公平成为效率的内涵。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东部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更多体现于高等教育内部结构、要素与功能方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个性则是由外部条件影响而形成的特征,如少数民族聚集、边疆区位以及多元文化的特点等。就西部高等教育发展而言,在共性问题上可以辩证借鉴东部地区经验,以致域外经验,但在个性问题上必须立足实际科学论证,进而寻找到解决方案。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可盲目效仿东部和国外,必须走出自己的路子,要以共性为基,把握高等教育发展主线,同时要将西部特色融入高等教育发展全过程,回应和观照民族问题、边疆问题等。

借力与自强的关系。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更多取决于外部资源或政策输入,这是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不能否认,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最终需自己决定发展前途,其自身的治理水平、资源供给及与区域社会的互动关系等是发展的决定力量。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必须处理好借力与自强的关系,应提升自身造血能力,不能形成对国家和东部的依赖,要以促进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力、竞争力为目标,让借力真正成为自强的补充。

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路径

在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找到西部发展之路,既要遵循和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总要求和原则,同时也要切实立足西部实际,将高等教育现代化扎根中国土壤,形成中国特色和中国竞争力。

以“人民为中心”引领现代化。就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而言,要将人民中心原则作为政府施政的逻辑起点,将高等教育视为民生工程,落实到政府宏观政策设计、区域高等教育规划中,考虑人民真实需求,解决人民关心的高等教育痛点和难点问题,切实让西部乃至全国人民对西部高等教育现代化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治理科学化”支撑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首先应是治理现代化,而治理现代化应以科学为支撑。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要遵循差异化路径,在广域意义上,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并不均衡,四川、陕西等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甚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但同时也存在高等教育落后地区,对于西部地区内部我们要采取差异化策略,有步骤、有计划分区推进现代化进程。要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消解经验治理带来的风险。西部地区文化多元,民族多样,高等教育需求也更具特殊性,调查研究有利于提升治理科学性和有效性。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总体落后于东部地区,要加速建立大数据驱动决策的机制,激活数据治理意识,提高数据治理能力,搭建数据驱动治理现代化的组织平台等。

以“双侧改革”主導现代化。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其实质是大学与社会不断互动、互构的过程。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社会现代化和经济现代化的协同,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打破当前弱需求和弱供给的平衡,实现需求侧和供给侧同步改革。西部地区既要推动高等教育系统提质升级,夯实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应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强化需求刺激,加大高端产业平台、研发平台的建立,推动大批科技型企业落地发展,形成高质量知识密集型产业链,推动高等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激活区域社会对高端人才、高端成果和高端智力的旺盛需求,进而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内驱力。

以“开放互鉴”保障现代化。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现代化要与东部地区协调,建立与东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要素的交换和流动;要与全球化相衔接,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域外有效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与工具;要与国家战略互动,抓住战略机遇顺势而为,着力提升服务战略的能力。同时,西部地区要打破非开放前沿以及所谓“胡焕庸线”思维局限,发挥自身开放发展的独特优势,建立更具个性化的开放模式。如一带一路倡议下,西部地区的边疆优势、文化优势,能够更好地对接国家战略。在面向东盟国家时同样如此,西部地区在此情境下并非开放低地,而是开放前沿。需要指出的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开放性也意味着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经验同样也具备逆向输出的可能与基础,对于东部地区以及域外国家同样有可借鉴性。

以“优质帮扶”助力现代化。适度且精准的帮扶有益于加速现代化进程,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创新帮扶机制。一方面,优化区域间单向帮扶。东部地区帮扶不仅要体现在学校组织上,同时也需开展高等教育行政能力帮扶,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管理者能力现代化,确保对口帮助取得长效发展。在高校帮扶上,要切实推进帮扶成果转化为办学能力,促进相关帮扶举措制度化,转化为学校发展竞争力。另一方面,优化区域内帮扶。区域内高等教育要实现资源布局优化,实现抱团发展,集群创新,建立与区域需求、优势、特色等更加切合的办学格局。如西部地区行业类高校联盟化发展,医科类、工科类、综合类、师范类等高校的协同聚力,有益于相互取长补短,总体上有益于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