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卫梅
摘 要:秦人占领了蜀地后,对于新征服和新统一的新国土,又是新建立的大城市,还是在刚刚推行秦文化秦文字之时新建立的大城市,他们理所当然要用秦文字命名。之所以取名“成都”,就是因为“成”字的构形及其含义中有符合秦统一战略的内容。简而言之“成都”这个名称的得来就是因为“成”字具有军事内涵,它表示新建的这座城市是“在统一全国战略中走向成功之都”。
关键词:“成”字构造;军事内涵;成都得名;成功之都
不可否认,“成都”两字是地地道道的汉字。汉字是表意文字。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一个语素,这就形成了音、形、义统一的特点。因为这一特点,我们可以从数千年前的文字中探讨某个文字出现初期的含义。作为地名的“成都”两字,在理解其含义时,也应该按照汉字的造字规律进行分析。
一、汉字起源与蜀地无关
文字是人类交流最重要的交流工具,现代考古学就将文字出现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由殷墟及其他地区发现的甲骨文或刻划文字可知,中华汉字是在夏商乃至更早时期由居住在黄河流域的人们发明的,与蜀地确实没有关系。
关于汉字的起源,历来各家有不同主张不同说法,其中仓颉造字说影响较大。此说在战国时即已流行。《吕氏春秋·君守》说:“奚仲作车,苍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1]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更加盛行。汉许慎《说文解字序》:“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2]当然,黄帝与仓颉毕竟是古史传说人物,仓颉如果确有其人,他应该是在各种文字源头的基础上,作为文字的整理者或颁布者而留名于世的。
考古学已经证明,中华民族的起源是“满天星斗”,地处西南的巴蜀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处发源地。在中原文化兴盛之时,蜀地也产生了发达的文化,三星堆、金沙遗址的发掘成果可证蜀地的远古文化并不逊于中原。但仅就文字的生成而言,现在还没有证据说汉字的发明与蜀地有关。
在巴蜀考古中发现有许多被称为“巴蜀图语”的刻划,或许与文字有关,但至今未能解读,难以认为是成熟文字。另有证据证明,在秦统一巴蜀之后的战国晚期,蜀地出现了包括“成都”在内的中原文字,这只能认为是秦统一巴蜀后强力推行中原文化的结果。“成都”两字是中原文字,当然应该按汉字构造的表意方式去理解其内涵。
二、略说“都”字
“成都”的“都”字是形声字。《说文解字》说:“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从邑,者声。《周礼》‘距国五百里为都。”[3]
“都”字从春秋战国文字到楷书皆承金文字形而来。(参见第70页“‘都字字形构造演变流程图”)
“都”字的本义为大城市,如“通都大邑”“都市”;又特指有先王宗庙的城邑,如《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按《周礼》的规定:王国百里为郊,二百里为州,三百里为野,四百里为县,五百里为都。这里的“都”是指王子弟和公卿的采邑,并非“京师”之义。“都”还有“聚集”的意思,并由这一意义引申出总括的意思。
由此可知,“成都”的“都”字就是指“成都”是一座大城市。
三、“成”字释义
由下图可知,从商代的刻划字到汉代的楷书,“成”字的字形构成没有大的变化,唯一的变化是楷书时由七画简化为六画。
对“成”字的释义,现今通行的普及量很大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成”字均是六画,其释义分别有九条、十条;而在古代,“成”字有更多的释义。
在汉楷之前,“成”字不是六画而是七画,它的右部是一把宽口长柄大斧“戊”,左下是“戊”里藏“丁”。《说文解字》对它的释义是:“就也,从戊丁声。”[4]
对文字解释比较全面的工具书是《辞源》。“辞源以旧有的字书、韵书、类书为基础,吸收了现代词书的特点;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结合书证,重在溯源。”[5]且看它对“成”字的释义:
成chéng,是征切,平,清韵,禅。1.成就,完成。《诗·大雅·灵台》:“庶民攻之,不日成之。”2.变成,成为。《易·系辞》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与焉。”3.成熟,茂盛。《吕氏春秋·明理》:“五谷萎败不成。”又《先己》:“松柏成,而涂之人已荫矣。”注:“成,盛。”引申为肥硕。《孟子·滕文公》下:“犧牲不成,粢盛不絜。”注:“不成,不实肥腯也。”4.和解,讲和。《诗·大雅·绵》:“虞芮质厥成。”《左传·桓》六年:“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5.平服,平定。《春秋·桓》二年:“公会齐厚、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注:“成,平也。”6.必,定。《国语·吴》:“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又:“吴楚争长未成。”7.并。《仪礼·既夕礼》:“俎二以成,南上。”引申为整。见“成数”。……[6]
《辞源》对“成”字的释义多达十四条,远比《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丰富,尤其是其中和解,讲和;平服,平定;必,定;并等释义,展现了作为古汉语“成”字所包含的在“成,就也”之外的其他内容。
对作为“成都”这个地名的“成”字的进一步认识,还可以加深关于“成都”如何得名,何时有“成都”以及它的含义等诸多问题的理解。
四、“成都”名称的由来
“成都”出现于公元前311年,《蜀王本纪》《华阳国志》对此都有所记载。更早的《战国策》没有“成都”这个地名,对此地只有“蜀”之称谓。《华阳国志》如是说:
秦惠王方欲谋楚,群臣议曰:“夫蜀,西僻之国,戎狄为邻,不如伐楚。”司马错、中尉田真黄曰:“蜀有桀、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惠王曰:“善”。周慎王五年秋,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赧王四年,惠王二十七年,仪与若城成都,周回十二里,高七丈;郫城周回七里,高六丈;临邛城周回六里,高五丈。[7]
周慎王五年是公元前316年,周赧王四年、秦惠王二十七年是公元前311年。这两个时间对蜀地及成都是非常重要的。公元前316年是存在了数千年的古蜀国灭亡了,公元前311年是统一了蜀地的秦人修建了成都城,并在此前后设立了蜀郡和成都、郫、临邛三个县。
秦人之所以在他们的统一战略中首先征服古蜀,除了古蜀国内部产生矛盾,苴侯向其求救外,更重要的是,因为蜀地一是“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二是“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所以,“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从蜀地开始践行秦之统一天下的战略布局,是最有可行性也是最有利的。
秦人在公元前316年占领了蜀地,经过几年的政权巩固,包括纳入秦之管辖建立郡县,统一思想、文化、文字,大量移秦人入蜀增强骨干居民等措施后,于公元前311年新建了与秦国国都咸阳同样规制的成都城。
新建的这座城市为什么取名“成都”?
对于新征服和新统一的新国土,又是新建立的大城市,还是在刚刚推行秦文化秦文字之时新建立的大城市,作为新的蜀郡管理者也是这座城市的建立者,理所当然要用秦文字来为它命名。之所以取名“成都”,就是因为“成”字构形及其含义中有符合秦统一战略的内容。
那时的“成”字,右部是长柄大斧“戊”,左下是“戊”里藏“丁”。“戊”“丁”都是会意字。“戊”从丿从戈,“丿”意为“不”,“戈”与“丿”联合起来表示“不动之戈”,“戊”与“武”同音通义,有强烈的军事意味。“丁”的本义是钉子,是“钉”的初文,后引申为壮健,又引申为人口和指某些专职服务的人等。与“戊”在一起的“丁”自然是强壮的军人。因此,由“丁”和“戈”组成的“成”字表示军事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表示武力征服,故有人认为,“成:一个‘会武功的词”[8]。
“成”字作为动词的本义,就是武力征服、称霸一方,例如:《左传·成公十一年》“会于稷,以成宋乱为,赂故,立华氏也”;《左传·襄公十四年》“成国不过半天子之军,周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国语·晋语》“自子之行,晋无宁岁,民无成君”;《国语·吴语》“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
作为动词的“成”字还包含有停战和解、媾和,结束、实现的含义,例如:《周礼·地官·调人》:“凡有斗怒者成之。”《战国策·赵策》:“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与秦成。”《吕氏春秋·行论》:“所以为成而归也。”……
这样来看,“成都”这个名称的得来,缘于“成”字所具有的军事内涵。它不仅与秦国征服古蜀国的军事战略活动联系在一起,而且表示新建的这座城市是“在统一全国战略中走向成功之都”,故名“成都”。
注释:
[1](先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审分览·君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4页。
[2](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中华书局1979年影印本,第1页。
[3][4](汉)许慎:《说文解字》,第131页,第309页。
[5]《辞源·出版说明》,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6]《辞源》释“成”,第1185页。
[7]任乃強:《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蜀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6页、128页。
[8]若其网:《成:一个‘会武功的词》,http://www.ruons.com/?id=688777.
作者: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离退休管理中心政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