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方法

2023-05-30 11:40费宏宇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2期
关键词:桑娜直觉文本

费宏宇

2022年版课标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具有直接、快速、跳跃等特点。在阅读教学中,关注直觉思维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对文本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呢?

一、关注字词教学,培养学生直觉思维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它的“形”本身就具有自己的内容与意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光要关注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还要从字词入手引导学生感悟其与文本内容的联系,使学生的阅读更加直观,促进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

如教学二年级下册《千人糕》一课,首先,教师出示千人糕图(或者实物),然后再出示“糕”字,这样就帮助学生建立了实物与文字之间的关联。为什么“糕”是米字旁呢?因为“糕”是用米做的,教师提示学生“米”作为偏旁时捺画要变成点。在学生感知汉字来历演变的同时,教师出示与“米”有关的“粽”等字,学生对与“米”有关的粮食有了直觉的印象体验。千人糕是怎么做的呢?教师出示句子:“千人糕就是平时吃的米糕,是用大米做的,大米是农民用稻子加工出来的……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摆在我们眼前。”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插图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帮助学生把文字与图片结合在一起,直观感受“千人糕”名字的由来,这样就把千人糕与千人糕的制作过程建立了联系。最后,由千人糕的制作引开去,从而使学生明白世上有些东西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这时,在学生的脑海中就建立了“糕”这个字的立体形象,看到了这个字,就仿佛看到了米糕的制作工序,它们是经过千万人的劳动才制作完成的,感受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应该珍惜每一粒粮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孤立教学汉字现象的产生,要善于借助图片等帮助学生建立实物与汉字的联系,对学生进行直觉思维培养,这样教学,学生易于接受,学习效果好。

二、引导词句比较,培养学生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人脑基于已有的事实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迅速作出判断或直接理解等形成的一种思维形式。语文的直觉思维包括学生对语言的直觉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词语比较来帮助学生获得对语言的直觉体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猫》一课,可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组织教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原句是“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改句是“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上几个脚印”。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发现,作者用“小梅花”来描写猫的脚印,可以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作者对猫的喜爱,猫在人们眼里再平凡不过,在稿纸上乱踩这种行为让人感到讨厌,在作者眼里却是那么可爱,甚至用“小梅花”来赞美它,给人一种作者对猫非常喜爱的直觉体验。反过来,当学生想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时,就可以通过类似的描写,让读者知道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落实了语文要素,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比较推敲法,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句子甚至是标点符号采用删减、替换、比较等方法,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感受文本语言的精妙,帮助学生形成对文本语言的直觉体验,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

三、联系语境揣摩,培养学生直觉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直觉思维是需要以一定的语言环境为基础的。结合文本语言特点,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引导学生体会,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如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一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语文要素,本课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感受乡下人家的美,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如何让学生感受到乡下人家的美呢?首先,教师通过整体阅读让学生感受到乡下人家的美,接着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让学生联系文本语境,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都有一道迷人的风景。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脑海中浮现了乡下人家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等画面,这些都是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直觉体验,教师再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语言去描述乡下的迷人风景,初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乡下人家》是一篇美文,也是一组美画,能让学生感受到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时,教师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使其融入文本语境中,引导学生揣摩,增强了学生的直觉体验,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四、注重诗词意会,培养学生直觉思维

教材中选编了不少古诗词作品。阅读古诗词有时候需要“不求甚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里的“不求甚解”“意会”,就是一种对文本语言模糊的、直觉的、印象式的,不是能够说得很明白的一种阅读体验。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诵读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这首诗,在学生初读古诗的基础上,教师抓住“明月”“清泉”“莲”等意象,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在黑板上勾勒出这样的画面:秋雨初晴,天高云淡,明月照在松间,清泉在石上流过等等,这样就把词语和画面形成了联系。空山是什么山?是空无一人的山吗?当然不是,最起码诗人就在山里,何况后面还有浣女和渔舟。诗中描写的景物及文本意境,教师无须逐字逐词翻译,重在让学生去感受品味,达到“意会”的境地。教学这首古诗时,教师通过配乐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并体会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帮助学生形成对古诗语言的直觉感知。

在古诗词教学中,入情入境诵读是引导学生感悟体验文本语言的有效方式。教师采取配乐朗诵、有感情朗诵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能够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直觉感知能力。

五、感悟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直觉思维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与人物形象有关,这些人物形象很鲜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形象,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可以加深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教师借助课文中关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或者环境描写等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人物形象,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人物的直觉体验认知。

如六年级上册《穷人》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教学本课第1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抓住环境描写引导学生感受桑娜一家生活的贫困,渔夫挣钱的艰辛,女主人桑娜的勤劳等。在教学课文其他部分时,可抓住描写桑娜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引导学生感受桑娜善良的品质。尤其是课文中描写桑娜心理活动部分省略号的运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想象对省略进行补白,想象这些省略号中会省略哪些内容,帮助学生真正走进桑娜内心,感受桑娜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这些都是学生阅读时产生的直觉体验,也是学生直觉思维发展的必要条件。

《穷人》一文中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部分居多,教师抓住小说中关于桑娜心理描写以及她和漁夫的对话描写,就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对人物形象的直觉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发展直觉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关注文本词句,找到文本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真正触摸语言,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金湖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桑娜直觉文本
穷人
“好一个装不下”直觉引起的创新解法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穷人》梗概
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数学直觉诌议
续写《穷人》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