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回顾我国专项体育课发展过程中的论争要点,总结经验,望对当代专项体育课的发展以及“走班制”教学有所启示。历史争论要点:专项体育课对学生运动技能提高与身体素质同步发展的矛盾性、开设条件的可行性、专项兴趣的易转移性、开设学段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竞技性。论争时代价值:唤发学界对专项体育课“内在特征”的认识;巩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指导思想;进一步辨析“技术教学”与“增强体质”关系;有助于避免教学内容走向“竞技化”。未来,专项体育课发展应注重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建构一体化“选项走班制”教学体系;把握“运动技能”教学主线,注重专项体育课“整体性”育人效益;发挥“竞技”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享受体育运动乐趣;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推动专项体育课“内涵式”发展。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学;专项体育课;选项走班制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號:1006-7116(2023)02-0107-07
The main historical points, times value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debate on
specialized physical education
——Discussion 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of “optional class system”
WANG Ji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umanity,Nanjing Sport Institute,Nanjing 210014,China)
Abstract: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o review and summarize the background process of the controversy in the specialized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so as to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pecialized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and the teaching of “class system”. The historical focus of the debate mainly revolves arou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special skills and the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fitnes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opening condition;transferability of students' specific interests; the rationality of opening semesters; and the competitive nature of teaching content. The value of the era of this debate lies in: arous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al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academic world; further consolidating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helping to distingu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ical teaching" and "enhancing physical fitness"; it helps to avoid the tendency of teaching content to further move towards "competitiveness". In the future,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should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construct an integrated "optional class system" teaching system; grasping the main line of "sports skills" teaching, and giving play to the "holistic" education benefits of special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the role of teaching is to help students enjoy the fun of sports;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to promote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specialized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optional class system
“专项选修”体育课是国内20世纪80—90年代针对普通体育课进行的教学方式改革。专项选修体育课教学以运动技能为载体,通过学生选项对某一运动项目进行长期性学习,从而带动身体素质全面发展[1-2]。与传统班级授课制相比,专项体育课打破“灌输式”教育,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从外延而言,包括“专项选修”“专项必修”“专项侧重课”“专项提高课”“一主多副”“选项走班制教学”“三自主”等等。关于选修体育课与选项体育课之间的关系,虽然二者在操作层面上有相似之处,但是专项选修体育课是建立在学生选项基础之上,“课程标准”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是对课程内容的划分,即是对教材的划分[3]。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选修和选项体育课的关系进行合理阐释。
本研究采用“主题词”加“权威人士”搜索法的方式,对专项体育课相关文献进行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旨在通过回顾专项体育课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争论要点,总结经验,望对当代专项体育课的发展以及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有所裨益。
1 专项体育课论争的历史要点
1961年国家颁布《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材纲要》,体育教材开始分为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两部分,但是当时学生没有自主选择教学内容的权利,课程内容是由专家或教育者(包括教育部门)确定的[4]。直至1992年,随《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学生开始自主选项(第一年基础教学,第二年选项教学),第一学年的教学内容由教师确定,第二学年的学习内容(项目)由学生自己确定。实践表明,专项体育课在发挥教师专长,满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特长发展方面积极作用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实践中,中小学专项体育课方案最终未被国家层面落实,各项目运动技能按照“小单元”进行设计的普通体育课做法得到延续[2]。
1.1 技能与身体素质同步发展的矛盾性
体育教学目标任务是以“增强体质”为主还是“提高技能”为主,即“体质派”与“技能派”的争论由来已久。相对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主进行达标活动的传统体育课,以运动技能教学为主的“专项选修”体育课是否会影响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上海敬业中学高凤山[5]教学实验证明,学生身体形态、生长发育、身体素质方面的增长值与对照班相比明显提高。洪国武[6]对安徽农学院85、86级学生两年追踪调查发现,专项选修体育课对学生体质增强不明显,二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反而略低于一年级,并认为专项体育课运动技术教学身体活动量有限,占用课堂时间较多是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见,当时针对专项体育课是否会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尚未达成一致意见。针对此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体育教学》刊物在全国不少学校开展高中选修课实验的来稿复信中明确提出:“高中专项选修体育课应该在保证基本教材,努力完成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前提下进行,田径、体操是专项选修体育课开展基础。”[7]实践教学中,为避免专项体育课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课课练”,更加注重《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这与我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整体效益论”学校体育思想的提出,提倡運动技能教育与身体素质教育相结合思想是一致的[8]。
1.2 专项体育课学生兴趣培养的易转移性
体育学习兴趣是个体的主观状态与体育学习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心理状态,是个体愿意参与且愿意再次参与某项具体活动的心理倾向[9]。1993年孙耀鹏[10]在首次提出培养学生“专项兴趣”为教学目标,认为传统体育课教学缺乏学生持久性的运动参与,过于注重临时性探究兴趣,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反而会挫伤体育学习积极性。武钢三中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学校施行高中专项体育课教学改革后,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兴趣明显增加[11],这也是早期专项体育课开设的初衷之一。然而有学者提出反对意见:其一,受客观条件限制,学校难以开设满足学生运动需求的项目数量。孙立平[12]提出,通过“专项兴趣”为专项体育课立论缺乏大范围的调查研究,学生体育兴趣缺失主要源于教育体制的理而不顺,以及学生前期运动基础较差、学校开设条件不足。其二,学生体育兴趣的不断转移性。有着浓厚专项体育兴趣的人不一定是终身体育爱好者,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项目可以供人们终身锻炼。究其因,与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终身体育”指导思想有着密切关联,折射出人们对体育教学认知和期待的转变,从而引发专项兴趣是否可以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讨论。由此,专项体育课开设应正确认识“满足兴趣”与“激发兴趣”的涵义,处理好“满足兴趣”与“兴趣转移”的矛盾。事实上,“激发兴趣—培养志趣—形成乐趣”是逐步升级的过程[13]。
1.3 专项体育课开设条件的可行性
20世纪90年代前后曾围绕专项选修体育课的开设条件讨论。庄弼[14]通过大规模实验研究认为,在广东省绝大多数城市中学(包括县城)以及乡镇有条件的学校完全可以进行选项教学。然而持消极态度的学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农村中小学在中国占有较大比重,大部分学校难以具备开设专项体育课所需要的师资、场地等条件[15]。何祖新等[16]研究认为,专项体育课的开设应考虑师资力量、项目开展、场地条件以及课程表安排等因素,有条件学校可以先开设专项体育课。究其原因:其一,20世纪90年代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学校场地设施匮乏,难以具备开设专项体育课所需要的人、财、物等基本条件。其二,即使在场地设施匮乏的情况下,像大部分学校那样开设“指定选修”体育课,仍然难以缓解“学生兴趣多元”与“学校开设项目单一”之间的矛盾。毕竟,大部分学生前期运动基础薄弱,缺乏多样化的运动项目体验,体育学习观尚未形成。事实上,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后起步发展阶段,城乡、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悬殊,乡村中小学占据大多数。这些乡村学校往往物质设施极为短缺,因此专项体育课开设应充分考虑当时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不能以偏概全,可以尝试在具备条件的学校率先试点。
1.4 专项体育课教学实施的竞技性
随着时代变迁,专项体育课的教学形式不断发生变化,但竞技一直是专项体育课教学的重要特征。针对专项体育课的开设问题,有学者认为不应考虑专项运动体育课开与不开的问题,而应进一步考虑专项体育课的性质,首先解决“sport(竞技体育)——体育”问题[17]。林先生反对以竞技教育代替学校体育,认为以专项“运动”体育课取代普通体育课,就是撤销完善的体育必修课程,既不合理也不合法。事实上,20世纪60年代初,在普及与提高基础之上,我国高等学校广泛开设过“单项运动”(sports)体育课,凡达到《劳卫制》二级标准的学生可以上这种课,进行一项运动为主的系统训练[18]。这种做法,主要受当时锦标主义思想的影响,类似于苏联早期的部分选修,只对体育积极分子开设,重在提高部分运动基础较好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20世纪90年代的专项选修体育课重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对运动项目需求,但是受当时苏联凯里舍夫运动教育论和竞技化较强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影响,专项体育课教学产生两种极端,一种是将专项体育课上成运动训练课,甚至上成“精英体育课”,教学内容与体育院校教材内容相似,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运动训练方法,忽视学生兴趣和身心发展特征。另一种将竞技运动视为与专项体育课格格不入的东西,由此引发专项体育课算不算竞技的讨论。针对此问题,顾渊彦[3]认为高校专项提高课和专项选修课,以及高中阶段的体育选修课尽管目的是为娱乐和健身,但绝不能将其排除在竞技事业之外。由此可知,此次争论的实质主要是由于当时对竞技概念认识在进一步辨析中,对专项体育课目的任务认识不清引起的。
1.5 专项体育课开设学段的合理性
孙耀鹏[10]认为专项体育课开设越早越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小学应以专项体育课为主,大学可以继续开设专项体育课,或以普通体育课为主。2015年发布《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实施意见(鲁政发[2015]19号)》文件中,东营市作为山东省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试点单位,明确提出从小学开始试点。然而,早期傅承知等[19]、谷世权[20]提出,小学生是全面接受运动知识技能的最佳时期,应以综合素质训练为主,不宜开设专项选修,初中选择专项选修课应有倾向性,高中应积极全面实施专项选修体育课,大学生只有具备一定技术基础之后,才能在大学开设专项体育课,建议一年级仍然开展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主的普通体育课。由此可知,关于专项体育课的开设学段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学者们早期的建议主要是在高中或者大学开设,原因是学生是否具备开设专项体育课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基础。一些学者认为学生只有在运动技能普及的基础上才能谈提高。进一步而言,如何根据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定合理的运动技能教学体系一直缺乏定论。
2 专项体育课论争的时代价值
2.1 巩固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顺应自然”的教育法则,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活动本能和兴趣需要,凸出学生年龄段的“个性发展”特征[21],落实到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然而由于体育课堂教学的“外显性”特征使得教学对象呈现特殊性,不同性别、年龄、个体间学生运动能力差异明显。传统体育课学生学习的内容往往是学校指定的教材内容,更多考虑国家和社会主体需要,体现出教材内容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分离;学生获取知识方法主要来自于教师机械式传授,缺乏认知学习能力培养。专项选修体育课打破“教师中心论”束缚,顾及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及综合能力培养,赋予学生更多“专项选择权”,教学内容实现“由教师选择”到“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转变。一方面凸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良好体现。另一方面避免传统教材统的过死弊端,在帮助学生解决“个性化”发展问题,推进教育公平的道路上进行积极尝试。论争中,众多学者提出“专项选修”体育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培育,有利于达到终身体育目的。何祖新[16]提出“专项选修”体育课能够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良好运动技术基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虽然在概念层面上,将“专项选修”体育课等同于“终身体育”有失偏颇,但足以证明“专项选修”体育课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中的价值。
2.2 唤醒学界对“专项体育课”内在特征的认识
专项体育课是相对于传统体育课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使得“教师能够教其擅长的内容,学生能够学其喜欢的内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教学强调“四固定”:固定教学计划与大纲、固定的授课时间、固定学生组成的班级、固定的教师,具有教师主导性强、大面培养人才、系统性强等益处,但是难以克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缺乏灵活性。在每学年实际60学时左右的教学时间内,传统体育课教学平均需要完成涉及十余个运动项目77项教材内容的学习,运动技能学习呈现一种“蜻蜓点水”“低级重复”的情况[22]。毕竟,在有限时间内面对如此多运动项目,学生学习时往往力不从心。专项体育课使得学生能够集中时间学习某一运动项目,在完成国家指定的课程基础上实现了“约束力”和“灵活性”有机结合,达到二者的辩证统一。同时,专项体育课使得教师能够教其擅长的运动项目。20世纪90年代,在“一专多能”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大学4年需要学习几十门课程,其中10门左右的术科课程,主修專项的时间仅为2~3年,不可能精湛掌握多项运动技能。这些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教授其他项目往往力不从心,难以适应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要求。由此,专项体育课的开展,有助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目标的契合。通过争论,加深了对改革后专项体育课内在特征的认识,即“个性化、选择性和专项化”是其内在重要特征,同时对后期的体育“走班制”教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3 进一步辨析“技术教学”与“增强体质”关系
专项体育课不是仅仅局限于专项运动技术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能否以运动技能为载体带动身体素质发展,毕竟增强体质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任务。20世纪90年代教学实验结果表明,专项体育课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效果呈现非一致性[6]。事实上,关于运动技能是增强体质的目的还是手段,即“手段论”与“目的论”争议一直没有停息。张洪潭[23]提出:“运动技术学练活动虽具有却不追求,而虽不追求却必有强化体质之功效”,主张把运动技术教学与身体锻炼有机结合起来。但是,如前文所言,在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旋律的教学实践中,单一学习某项技术或者组合技术对体质健康促进效果还是有待科学验证的。真正做到体能与技能融合发展,还需注重达标项目的身体素质锻炼。这次争论,意味着人们开始从积极和消极层面全面论证其妥当之处,从实证角度出发探讨体育教学中增强体质与提高技能关系,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专项特点与身体素质练习的融合。比如,王汝尧等[24]《普通高校篮球专项体育课与身体素质接轨之研究》一文,根据篮球专项特点,通过模糊数学法建立教学方法与身体素质的相关矩阵,以此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尽管实证研究结果有效性和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检验,但是对于处理专项体育课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目标任务关系得到进一步辨析。
2.4 避免专项体育课教学走向“竞技化”倾向
20世纪80年代“体育与竞技概念之争”,使专项体育课不可避免受到竞技性思维影响。毕竟,运动是专项体育课的最初发展形态,在专项体育课教学中追求高强度、高难度特点就不足为奇。然而,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目的、任务各不同,专项体育课也不是精英体育课,原封不动的将正规竞技移植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将会偏离体育的教育价值。毕竟,从苏联引进的竞技体育项目教材,都是以“运动制胜”为出发点构建的,很少涉及运动兴趣与运动爱好的内容[25]。在专项体育课教学实践,如果一味强调动作技术的熟练性、操作的规范性,就会泯灭学生体育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又不能将竞技运动视为专项体育课中格格不入的东西。换言之,将体育教学搞成“竞技化”不行,把运动项目排除在体育教材、教学之外,同样是不正确的[26]。通过此次论争进一步加深竞技在专项体育课教学中的认识,即竞技仅是专项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项体育课只是有利于专项运动技术水平的一种教学形式,不能将竞技项目教育和竞技训练混为一谈,运动训练更是争锦夺标重要手段,二者不能割裂开来。
3 专项体育课论争的当代启示
新时期,《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聚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标要求。《<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打破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局限性,积极探索与适当增加“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通过争论要点的梳理,希望对新时代专项体育课的发展有所启示。
3.1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建构一体化“选项走班制”教学体系
相对于“班级授课制式”的规模化教育,体育“走班制”教学更加符合为受教育者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教育理念,更加符合创新型社会挖掘学生优势潜能的要求。然而从局限性而言:“体育走班制”教学自身存在学生选课盲目性、同辈群体深层次交流不足、教学管理难度增加等问题;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教师专业水准不高、学生选项能力不足、教学评价难度增加等难题。访谈调查得知,自1992年高校施行学生自主选项,在历年专项选修体育课开展过程中,部分学校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因包括学生前期运动基础薄弱、存在选课盲目性、“低中高”分层教学难以有效开展。相对于以前涵盖球类、体操、田径、武术项目的普通体育课,专项体育课甚至被一些年长教师戏称为“偷工减料、追求安逸”的做法。简言之,早期施行专项体育课教学的“目标愿景”尚未达成,学生运动技能学习“蜻蜓点水”情况尚未改变。由此,体育“走班制”教学实施需要更加完备的设计,可以从“纵向衔接”和“横向一体”两个维度进行专项体育课教学体系构建。“纵向衔接”是指结合“运动项目特征”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构建大中小学衔接的运动技能课程体系,循序渐进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水平。“横向一体”是指以学生运动技能学习为主线,在教学指导思想、目标、内容、过程组织、评价等方面构建一体化的教学体系。(1)教学指导思想体现“以学定教”教育理念,在“核心素养”目标引领下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2)教学目标体现“进阶性”。根据每项运动技能学习最佳年龄的“窗口期”[27],明确各个年龄段学生最适合发展哪些运动技能,构建层次性、递进性教学目标体系。(3)教学内容体现“层次性”。目前我国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具体化程度较低,所教运动项目繁多,运动技能教学内容庞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具备平衡、灵敏、协调等基本运动能力基础之上,尝试精选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围绕运动项目特征,着力构建融技能-知识-品德为一体、进阶梯度明确、衔接性强的运动技能教学内容体系。(4)教学组织体现“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重点主要围绕如何“选”和“走”[28]。学校运动项目的开设应根据现实条件“量体裁衣”,遵循“学生选项优先,学校统一调配为辅”的原则,做到“学校能开、教师能教、学生爱学”,高度重视田径、游泳等基础项目,优先保证学校传统强项发展。“走班”的数量应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条件和教师数量而定,建议每个运动项目持续学习时间至少达到1~3年为宜。此外,教学单元的设定应根据运动项目群的特征合理规划,明晰每项运动技能教学所需要的教学单元时数,以“大单元教学”为重心进行深度教学。班内分組分层教学可解决运动技能好的同学“吃不饱”,差的同学“吃不了”现象,但是可能会影响基础差的同学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产生不公平心理效应,因此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客观对待。(5)教学方法体现学生学习“主动性”。注重通过结构化、问题化、竞赛化、情境化学练方式,将学生置于应用性的运动场景中学习,改变学生“学而不会”状态[29]。(6)教学评价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注重通过《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30]的研制和推广,明确哪个年龄段学生应该达到什么等级,有效判断运动技能掌握程度。
3.2 把握“运动技能”教学主线,注重专项体育课“整体性”育人效益
专项体育课以运动技能教学为主。早期受“学科中心论、知识中心论”影响,专项体育课主要注重学生运动技能学习、体质增强效果,新时期应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从“提高技能”“增强体质”思维向“健全人格”综合素养育人思维转变[31]。基于此,有效结合运动项目特征,注重专项体育课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运动技能达成、体育品德培育、体育健康知识传授为一体的“整体性”育人效益尤为必要。通过对高中专项体育课学生身体活动测试发现,一堂专项体育课的基本部分,即技术教学部分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非常低,平均达不到一节课的15%,整堂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只有21.7%,远远没有达到欧美发达国家建议的每堂课50% MVPA时间的推荐量[32]。这也验证了一些国外研究提出的“运动技术练习的过程反而是身体活动水平较低的过程”[33]。针对此问题,国内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探究:一方面在每堂专项体育课中,针对性地增加专项体能练习,将田径、体操作为专项体育课的必备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在学生运动技能练习过程中主动将静态练习转变为动态的练习,增加练习的群体性、实用性、对抗性。新时期专项体育课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练方式从“量”向“质”的改变,积极探究什么样的运动技能和体能练习组合更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组合更有助于学生的体质健康?此外,在突出运动技能教学为主的同时,注重运动项目的体育品德培育价值。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培育学生体育品德的基础,教学实践中可以提炼“简单实用的组合技术”进行德育情境创设。这一方面符合运动技能“结构化”教学要求,另一方面挑选关键技术进行体育品德培育情境的创设,避免课堂教学内容的繁杂。比如,在学生排球的传垫球练习中不仅要注重运动技能传授,还应注重健康知识传授、体育品德的培育。这要求在学生学练过程中教师积极融入移动滑步、隔网对抗等结构性练习,同时在关键技术环节注重德育情境创设,通过“比赛”“障碍创设法”方式增强学生抗干扰能力,培养团队精神,从而达到体能、技能、体育品德培育、健康知识多位一体的育人效果。以运动技能为主线的“整体性”教学,突出运动项目的多能特征,发挥运动技能的“固本迁移”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3.3 发挥竞技在教学中的作用,帮助学生享受体育运动乐趣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相互碰撞的结果是融合。国家提出“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四位一体目标,“享受乐趣”是完成此目标任务的逻辑起点,竞技则成为完成此目标任务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在专项体育课教学合理发挥竞技的促进作用呢?根据桑代克提出的“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学习定律,当学习者处于情境与反应相联结的良好心理定势时,刺激-反应(S-R)之间的联结练习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容易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练习动作情境中满意变化增多,重复动作的可能性随之增加,反之则减弱[34]。应用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形成中应做到:首先,给予学习者“刺激-反应”之间积极连接。教师可以通过基于生活、生动形象、内含问题的方式,建立积极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爱“玩耍”的天性。其次,擅于采用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竞技性”练习手段,引导学生进行重复性练习。体育源于运动,运动源于游戏,竞技运动是从户外游戏发展而来[35]。教师应结合运动项目“致趣要素”,多采用游戏与比赛等竞争性教学方法手段,善于组织激发学生兴奋点的身体性练习,比如,篮球投篮、足球射门、排球扣球等。同时,结合走、跑、跳、攀、爬等单调身体动作与以上身体练习有效组合,构成技术竞赛性活动。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需要设定一定的量化目标,帮助学生不断挑战困难,从而达到“深度玩”的效果[36]。再次,注重学生“学以致用”的成功体验,加强对运动兴趣的内化。实践表明,当学生掌握自己喜欢的运动技术动作时运动获得感会增强,此时教师应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主动开展课内外、校内竞赛活动。竞赛性体育活动契合新时代“教会、勤练、常赛”的学校体育活动开展要求,是《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颁布后学生进行课余活动的理想选择。最终在“竞技性”运动体验中,帮助学生达到“激发兴趣—培养志趣—形成乐趣”的逐步升级。
3.4 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推动专项体育课“内涵式”发展
“高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近些年,学校体育得到空前重视,体现于“体教融合”等系列政策文件的连续性颁布,体育教学外部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但是不可否认体育教学距离“内涵式”发展仍有一定距离。2013年上海市施行三年一貫制的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专项化体育教师项目对口率仅占52%,对口率较低主要原因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基本以田径、体操专项为主。可见,在学校外部条件一时难以得到全部解决的情况下,专项体育课教学“内涵式”发展需要体育教师具备较高专业素养。新时代专项体育教师除具备较强的“专业发展主动性”之外,应从单纯运动知识和技能传授向学生学科素养形成的育人角色转变,做到“知识传授”“技能提高”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具体体现为3个层次:首先应具备较强的专项运动技能。体育作为一门知识外显性课程,教师运动技能水平高低、项目熟悉程度直接影响课堂质量。自1999年高考扩招以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弱化现象凸显[37],教师入职后在体育中考“考什么、教什么”的影响下,运动技能又得不到相应强化,产生职前、职后双重退化现象,因此加强体育教师运动技能这项立身之本为当务之急。其次专项教师应具备运动技能教学过程的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尤其是加强“如何去教”“如何教会”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熟悉身体练习的生理与心理机制、精通身体练习的具体方法、掌握教授身体练习知识的教育方法[34]。再次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包括教学反思、针对问题开展行动研究能力等。学校能够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职后培训,关注体育教师理论素养。职后培训可以采用“案例-建构”模式,即给教师提供具体的案例,让大家从案例中把握有效方法。基于此,专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希望得以加强,“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质量方能实现,“一校一品”或者“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得以加快推进。
通过理性回顾和反思以上争论,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当代专项体育课及“体育走班制”教学发展。随着国家“强化学校体育促进身心健康”和“双减”政策等文件颁布,对更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提出新时代要求。作为运动技术教学为主体的专项体育课将会扮演更加重要地位,这就需要对“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实施体系进行全景式分析和学理性论证,系统解决运动技能教学一体化衔接、专项体育课教学质量较低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阮智富,郭忠新. 现代汉语大词典上册[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66.
[2] 彭小伟,毛振明.“专项体育课”的发展过程与学理依据[J]. 体育学刊,2006,23(4):1-5.
[3] 顾渊彦. 体育课程理论与实践[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67.
[4] 于晓东. 新中国60年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回顾[J].体育学刊,2010,17(4):55-58.
[5] 高凤山,殷红. 关于开设专项体育课科学性与可行性的思考[J]. 中国学校体育,1994(2):68-69.
[6] 洪国武. 探讨改革体育课教学的方向——对安徽农学院开设专项课前后两年的追踪调查分析[J]. 安徽体育科技,1998(3):56-63.
[7] 黄绍强,舒邦庆,邱富云,等. 关于体育教学改革及在高中开设体育选修课的通信[J]. 体育教学,1987(4):20-22.
[8] 王则珊. 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57
[9] SLAUGHTER D C. A fun scale and its possible applications[M]. Santa Barbara:The Fielding Institute,1983.
[10] 孙耀鹏. 体育兴趣的培养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为专项体育课立论[J]. 中国学校体育,1993(6):60-62.
[11] 永岛淳正. 日本体育教学的学生选择制[J]. 中国学校体育,1990(9):13-17
[12] 孙立平. 影响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根本因素之我见——给孙耀鹏老师“为专项体育课立论”一文提供一点现实素材[J]. 中国学校体育,1994(2):3-5
[13] 季浏.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6-147
[14] 庄弼,李德锐. 关于高中体育课型改革的研究——高中体育选项课可行性的实验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报,1989(1):52-60.
[15] 朱本平. 一定要面对现实[J]. 中国学校体育,1995(2):3-5.
[16] 何祖新. 普通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1998,18(3):32-36.
[17] 林笑峰. 林笑峰体育文集[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7
[18] 苏竞存. 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四十年的曲折发展[J].体育文史,1989(8):1-5.
[19] 傅承知,李习友. 试论高等学校开设专项体育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J]. 江苏体育科技,1982,1(6):23-25.
[20] 谷世权. 体育理论讨论好——建国以来四次体育理论讨论亲历和感悟[J]. 体育文化导刊,2006(1):85-86.
[21] 约翰·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旭,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65.
[22] 毛振明. 体育课程改革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42-43.
[23] 张洪潭. 技术健身教学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7.
[24] 王汝尧,杜兆斌. 普通高校篮球专项体育课与身体素质接轨之研究[J]. 山东体育科技,2007,29(3):59-62.
[25] 李杰凯. 从“运动制胜”到“运动致趣”向俗回转的思考[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1):21-25.
[26] 卢元镇. 当今学校体育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5):1-6.
[27] 于素梅. 动作技能学习“窗口期”及理论建构——基于一体化体育课程建设的核心理论[J]. 体育学刊,2019,26(3):8-13
[28] 于素梅.《<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十大政策要点落实策略探析[J]. 体育学刊,2021,26(5):1-13.
[29] 董翠香. 核心素養导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56.
[30] 唐炎.《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研制背景、体系架构与现实意义[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42(3):1-6.
[31] 钟启泉. 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挑战性课题[J]. 基础教育课程,2021(11):5-20.
[32] 王建.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D]. 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20:59.
[33]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Healthy People 2010[R]. Washington,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2000:12.
[34] 施良方. 学习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89.
[35] 笛姆. 竞技运动的本质与基础[M]. 福冈孝行,译.东京:政法大学出版局,1974:31.
[36] 李奕霖,彭庆文,李卫东,等.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新模式构建的思考——基于《〈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J]. 体育学刊,2021,28(6):75-81.
[37] 唐炎. 现行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 体育学刊,2014,21(2):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