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双减”政策 激活“三个课堂”

2023-05-30 10:48董彩凤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双减作业

董彩凤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教育部阐述“双减”政策的出台背景是:现在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还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一些问题导致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家长经济和精力负担过重,严重对冲了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中小学生负担太重是因为他们是社会各界压力的最终受体,这些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

家长愿望。家长普遍渴望孩子考入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成为社会精英。而在这个愿望背后,其实包含了几种心理:一是希望孩子能通过学习减少未来的生活压力;二是为了满足和其他家长攀比时的虚荣心;三是把自己人生的遗憾投注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事业和梦想。在家长愿望的驱使下,学生正在被迫承载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

学校压力。学校作为一个社会单位,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学校追求的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升学率就成了重要的砝码,而和这个砝码持平的则是教师身上所承受的压力。当在教师业绩和考评中加入升学率时,教师自然会对学生学业成绩倾注更多的精力,用更高的标准要求学生,并希望得到学生成绩上的回报。在这种压力层层向下传递的过程中,学生则成了最终的承受者。

社会评价。社会对于个体的评价更多的是来自可量化的指标,而最直接的指标则是成绩以及成绩带来的结果。这种单一的评判标准形成一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共识,而这种社会评价氛围,直接或间接地给学生加重了压力。

一、“三个课堂”助力“双减”

(一)强化“第一课堂”

“双减”政策,要求进一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要在作业上做减法,这就要求在课堂上做加法,如何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就成了目前教师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坚守课堂主阵地,向“第一课堂”要质量。教师要在备课上多下功夫,教师应该深入学科前沿动态,研究教材和学情,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预设,将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做到心中有数,这是提升课堂质量的首要前提;用以赛促教、青蓝工程、组织教师专业化学习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每学期举行青年教师赛教活动,让参赛教师依托团队力量,反复研讨打磨,提升专业技能。

向课堂要质量,打造有效乃至高效课堂。在课堂中要重视小组合作,让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彼此启发,充分运用集体智慧解决学习问题,提升合作能力。

减掉作业数量,提升作业质量。“双减”政策要求我们必须提高作业质量,设计分层作业,教师以学情为依据,分层布置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鼓励布置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让学生从重复无效的作业中解放出来,教师可以利用假期开展特色作业,布置实践性、操作性和体验性强的作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创新作业形式,让作业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

(二)抓实“第二课堂”

积极落实“双减”政策,以课后服务为载体,不断丰富“第二课堂”内容。学校可以结合在校教师的体艺特长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特色课程;也可聘请专业教师,为学生开设培养学生特长和能力的课程,丰富“第二课堂”的内容;还可邀请家长进入学校,以家长课堂的形式丰富“第二课堂”的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让学生既有兴趣又有收获,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抓活“第三课堂”

“第三课堂”的开展可由德育处牵头,与研学组织单位开展合作,开展研学旅行,带领学生走进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博物馆等校外地區,实地参观、书写研学日志,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学习与进步。学校也可结合地区优势,比如西安市高新区可发挥其科技产业优势,学校或教育局与三星、华为、比亚迪等知名企业、科研院所等合作建立多个实践基地,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前沿科技,亲身参与科学研究,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激发学生科技强国的意识。同时在特定节日里,组织学生到社区街道、养老院等场所进行志愿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学校也可立足校情、学情,进行家校合作,将家校合作的内涵外延,积极践行家庭场所教育,利用家长资源,让学生体验家长的工作,走进家长工作单位,将课堂外延,让学生在行中学,在学中思。

二、“双减”政策带来的困惑及建议

从家长层面来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问题:

主动给学生“加餐”。当学校作业量减少后,学生在学校完成了多数作业,回家后有了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但部分家长不能适应学生回家无事可干,认为这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的体现,所以不断给孩子布置额外任务,想要通过这种“加餐”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这变相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寻求“一对一”辅导。许多家长在自己无法辅导孩子学习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让学生参加课外辅导来解决,而“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课外辅导压力,国家加大了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管控,这时部分家长就会去寻求“一对一”来弥补这种心理上的缺失感,从而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更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开始依赖“早托班”。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小学普遍早上8:30开始上课,中学普遍早上8点开始上课,而家长上班时间一般是早上9点。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问题,即家长送完学生上学,可能就会导致上班迟到。因此,有部分家长会提前把学生送到“早托班”,然后由“早托班”送孩子上学。从实质意义上来说,并没有保证孩子睡眠的时间,还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从教师层面来看,“双减”政策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负担。许多教师同时也是家长,加大课后服务力度后,教师下班时间推迟,就无法及时接送自家孩子。教师原来用于备课、教研、批改作业的时间用于进行课后服务,不得不占用休息时间完成这些工作,使得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降低,也由此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

针对上述在“双减”政策推行后产生的问题,结合自己一线工作的实际,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尝试。

加强宣传引导作用。各级机关应加大“双减”政策的宣传力度,减轻因不理解政策而造成的盲目焦虑。学校在这方面应该承担主要任务,适当邀请家长进入校园,感受校园课后服务的真实场景,让家长从心底认识到“双减”对学生、家庭乃至社会的益处,缓解家长因不了解而造成的盲目焦虑。

营造良好评价氛围。制定多元化评价机制,让学校在多元的评价机制中多元化发展,多元化评价学生,慢慢影响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方式。

加大检查力度。针对部分违规校外培训机构和个人,应加大检查力度,避免加大教育“内卷”焦虑。尤其是对于一些没有教育资质的“一对一”家教,要进行严查,可以联合社会各界人员,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制定教师减负措施。教师在承担社会角色的同时,也要承担家庭角色,所以学校可以制定教师减负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压力。例如教师弹性离校制度。总之,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如何为教师减负。

“双减”改革势不可挡,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场巨大变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既要始终保持教育者的初心,也要有积极应对教育改革的决心,顺应教育改革的大潮,为更多的学生开启幸福人生。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第四完全中学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双减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