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会朋 王俊
面對高校育人工作新课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安建大)全面推进构建“11445”发展新格局,聚焦未来革命性、颠覆性技术人才需求,探索“学科融合、课程化合、资源聚合、产学结合、中外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加强中外联合培养,着力打造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创新“贯通机制”,提升人才质量
优化“本—硕—博”贯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既可以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又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拉长高等教育拔尖人才培养的纵向维度。西安建大按照“宽口径、厚基础、深交叉、重融合”的原则,打破传统专业学科壁垒,推动专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理工结合、工工交叉,贯通本硕、本博人才培养机制。
瞄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西安建大围绕“丝路低碳城市”布局建设未来技术学院,对标战略新兴领域和未来尖端领域专业,对学校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通过对建筑学、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和环境类专业本博贯通培养方案进行充分论证,以优化资源整合、缩短培养学制、提升培养效率,形成连贯性、体系化的“精尖”培养模式。日前,学院首届本博贯通拔尖班新生选拔工作顺利完成,成为陕西省省属高校中第一个开设本博贯通拔尖班的高校。
促进“交叉融合”,着力强基育人
面向未来技术的人才培养,西安建大创新教育教学形式,构建新型课程体系,突破课程壁垒,整合课程内容,推进专业课程“化多为精”,促进学科交叉和跨界知识融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探索融合的课程建设,对现有培养体系、资源要素、管理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建设一批示范课程,并尝试在高年级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进行多专业联合设计;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强化思维方式训练,强化数学、英语、物理、现代信息技术、人文社科等基础学科知识,培养学生数理融通能力,为未来技术的创新研究和国际合作打下深厚的基础理论功底。
近日,在“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西安建大荣获本科组全国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一等奖数量并列全国高校第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基础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水平。
协同“实践育人”,提升“双创”能力
西安建大大力实施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探索通过实践共建进行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着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2022年9月,学校成为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学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断强化创新创业实践,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与企业联合共建双创示范基地,并积极发挥学校专业实验室、工程综合实训中心、创新广场、大学科技园等在创新创业能力实训中的共建支撑作用,深入实施和支持各类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竞赛项目。
近期,在由教育部等12个中央部委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西安建大师生完成的项目《迅建科技——装配美丽乡村,打造中国现代农居新标杆》,斩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全国金奖,实现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该赛道的金奖突破,这也是陕西省属高校在红旅赛道金奖的首次突破。
加强“中外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
为加快“国际+”转型步伐,西安建大筹备成立“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目前已与22所国外大学建立联络并达成合作意向。学校注重中外联合培养,通过打造国际化平台深化与世界知名大学的战略合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国际优质资源;学校瞄准国际前沿,引进国际名师,通过与海外知名高校设立“联合研究院”的模式,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学校引进优质课程资源,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最新的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
在西安建大南澳大学安德学院建设中,学院以培养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为着力点,建立四级教学管理沟通机制,采用国际化教学方法,累计引进课程125门、共建课程106门,教学效果和反哺效应显现,学生创新素质稳步提升,各类竞赛成绩突出,毕业生培养质量有保证,出国深造比例高。截至目前,学院共培养421名本科毕业生,其中有149人获得QS排名全球前150名高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深造率逾40%。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