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A,王者归来

2023-05-30 10:48:04张源源
音乐爱好者 2023年2期
关键词:歌迷音乐剧演唱会

张源源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流行乐坛可谓是英美乐队的天下——甲壳虫乐队(The Beatles)、皇后乐队(Queen)、老鹰乐队(Eagles)……那有没有除英美乐队以外的代表呢?非ABBA莫属!

ABBA,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你可能记不起这支瑞典乐队每位成员的名字,但当旋律响起时,你一定会说一句:“哈,原来是他们!”是的,解散整整四十年后,他们重聚了,并且还决定开一场前所未有的演唱会!

1972-1982年,撼动英美流行乐坛的传奇

该乐队成立于1972年,最初以团队成员的名字——“Bj?rn & Benny,Agnetha& Anni-Frid”来命名。乐队先后两次参加瑞典歌唱大赛(Melodifestivalen,亦称瑞典歌谣节,是欧洲歌唱大赛的预赛),最终在1974年凭借单曲《滑铁卢》(Waterloo)直通欧洲歌唱大赛决赛并获奖。此时乐队已更名为ABBA,不仅在英国崭露头角,而且迅速席卷美国流行乐坛,成功冲入美国音乐排行榜前十名。

是什么让这支小众的瑞典乐队一举成名呢?ABBA由两男两女组成,女主唱安妮-佛里达·莱格斯泰德(Anni-Frid Lyngstad)嗓音细腻柔和,另一位女主唱阿格妮莎·法兹科格(Agnetha F?ltskog)则声音嘹亮,富有金属感。乐队的吉他手与键盘手由比约恩·奥尔瓦斯(Bj?rn Ulvaeus)与班尼·安德森(Benny Andersson)担任,他们同时负责歌曲创作及和声伴奏。值得注意的是,四位成员在组队前各有所长:佛里达玩爵士乐,阿格妮莎是自我创作型歌手,比约恩弹乡村民谣,班尼喜欢摇滚。四人偶然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独有的风格:标志性的钢琴滑音、富有层次的嗓音、直击人心的和声以及四人默契的配合,仿佛一切都如命中注定般恰到好处,亲切十足又让人耳目一新。

成名后的ABBA并没有像多数乐队那样“昙花一现”。他们佳作不断,1975年发布了同名专辑,诸多日后脍炙人口的歌曲如《妈妈咪呀》(Mamma Mia)等都被收入其中。最吸引人,或者说最让人难以自拔的,是每首歌中那些口号般的词句,如“I do, I do, I do”(我愿意,我愿意,我愿意)”“Mamma mia, here I go again. My, my, how can I resist you(天哪,我又要重蹈覆辙了。好吧,好吧,我没办法抗拒)”等。这些重复的词句似乎让全世界正值青春期的年轻人找到了宣泄情绪的出口,努力将满腔热血呐喊而出。ABBA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星星,所到之处万人空巷,街上随处可见印有乐队照片的帽子、杯子、袜子,演唱会更是一票难求,所有人都在呼喊“We want ABBA!(我们想要ABBA!)”

1976年,ABBA已如日中天,专辑《抵达》(Arrival)成为经典之作。《舞蹈皇后》(Dancing Queen)、《钱,钱,钱》(Money, Money, Money)、《懂我,懂你》(Knowing Me, Knowing You)等歌曲广为传唱,还有那首荣登英、美、澳流行音乐排行榜榜首的《费尔南多》(Fernando),在当时所有流行音乐广播电台都占有一席之地。ABBA给歌迷们交上了一份“满分答卷”。但也有一些人认为ABBA是典型的娱乐产业“产品”,因为他们的歌为迎合大众而生,内容多是男欢女爱,旋律朗朗上口,没有太多“艺术价值”。果真如此吗?为了保证自己在强烈的商业诱惑下能不失水准,ABBA的四位成员在每年夏天都会抽时间回到瑞典的一个小岛,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专心创作。比约恩和班尼会在每天早餐后聚首,一个人弹吉他,一个人弹钢琴,沉浸式地写下一段段旋律、一句句歌词。班尼曾说:“我们有时会觉得之前的创作其实都不错,但今天的比昨天的甚至上个月要再好一些。”

正是这样一种看似普通却极其自律的要求,使ABBA逐渐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创作出了一批如《费尔南多》和《舞蹈皇后》这样的经典作品。1978年开始,ABBA发布了若干首单曲,如《给我一次机会》(Take a Chance On Me)等,并于1979年开启了北美洲及欧洲巡回演唱会,所到之处均受到热捧。1980年,ABBA再次扩大影响力,朝亚洲进发,他们在日本举办了演唱会,掀起流行音乐浪潮。ABBA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日后山口百惠、岩崎宏美、冈崎友纪等日本当红歌手都纷纷翻唱了ABBA经典曲目,ABBA也于1979年与1980年连续获得日本洋乐专辑年度冠军。

1982年,ABBA在成立整十年后意识到乐队的活力正在逐渐消退。在发布了最后一首单曲《单身》(Singles)后,四人将最闪亮的光芒留给了歌迷,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虽有万般不舍,但无需过多留恋,他们纷纷踏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1982-2021年,故事未完待续

单飞后,大家忙起了自己的事业。比约恩和班尼投身于音乐剧创作,先后一起创作了音乐剧《棋王》(Chess)、《克莉丝汀娜》(Kristina);佛里达发布了自己的个人专辑《有些事正在继续》(Somethings Going On),而后投身慈善事业;阿格妮莎以独立音乐人的身份制作了若干张专辑。远离了ABBA的光环,四位成员的生活都变得非常平静。

直到1999年,谁也不曾想到,一部由二十二首ABBA经典歌曲串起的点唱机音乐剧《妈妈咪呀!》(Mamma Mia!)会在世界范围内重新掀起一股浪潮。从英文版《妈妈咪呀!》首演至今已连演二十余年,全球观众超六千五百万,剧目已在五十个国家上演,票房收入超四十亿美元,已被制作成十三个非英语版本。

这些惊人数字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时间要回到1983年,英国音乐剧制作人朱迪·克莱默(Judy Craymer)在聆听了ABBA的《胜者为王》(The Winner Takes It All)以后,产生了将其歌曲写进音乐剧的想法。她兴奋地找到当时在和提姆·莱斯(Tim Rice)合作音乐剧《棋王》的班尼和比约恩,两人听了朱迪的想法后并未表明支持态度,当然也没有反对。直到1997年,朱迪仍坚持相信自己的选择,她委托凯特琳·强森(Catherine Johnson)创作了故事大纲,并于1998年开始编排。

《妈妈咪呀!》的故事设计得巧妙且富有趣味,故事发生在希腊的一个小岛上,即将举办婚礼的姑娘苏菲想要在婚礼当日找到她的亲生父亲。苏菲翻看妈妈唐娜的日记后,得知妈妈曾经交往过三个男朋友,这三个男人都有可能是她的父亲。她灵机一动,根据通信地址同时邀请他们三人来参加自己的婚礼。于是,一个精彩有趣的寻亲故事就此上演。

问题来了,故事是故事,歌曲是歌曲,如何将ABBA歌曲中的精髓通过音乐剧的形式发挥出来,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对此,编剧凯特琳在编写故事脚本时,深入研究了ABBA的歌曲。她发现ABBA早期的歌曲偏重于描绘少男少女之间纯真懵懂的感情,而后期作品则变得成熟且耐人思考。于是她将两条不同的发展路线分别给予二十岁的新娘苏菲以及人到中年历经世事的唐娜,再借人物之口将歌曲“脱口而出”,既精妙又妥帖。

1999年4月6日傍晚,英国西区爱德华王子剧院(Prince Edward Theatre)人流攒动,音乐剧《妈妈咪呀!》成功首演。一年后,该剧成功入驻纽约百老汇,并成为百老汇历史上驻演时间第九长的音乐剧。一切到这里并没有结束。音乐剧《妈妈咪呀!》热度尚未降低,其电影版于2008年正式上映。这部集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皮尔斯·布鲁斯南(Pierce Brosnan)、科林·菲尔斯(Colin Firth)等众多巨星于一身的影片,再次让ABBA的音乐走向世界。那些充满活力、经久不衰的旋律久久回荡在影院里,也萦绕在观众的心中。

在ABBA解散后的三十年里,北极唱片公司与环球唱片公司共同整理出版了各种不同版本的专辑、热门歌曲、音像资料等,一直销量不错。2013年,ABBA博物馆(ABBA the Museum)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开幕。作为一座多媒体交互式博物馆,它不只陈列ABBA昔日的唱片和演出服,还能使乐迷身临其境地感受成员们创作、录音、演出时的各种场景。

令人有些许唏嘘的是,歌迷曾数次呼唤ABBA合体,但乐队成员们始终没有回音。

2021年,开启新《旅程》

曾经的ABBA是两对羡煞旁人的情侣——比约恩与阿格妮莎于1971年结婚,班尼与佛里达于1978年结婚,但最后都在1982年解散前以分手告终。虽然四人在生活上未能圆满,但彼此在工作上仍有交集。2021年,在万众瞩目下,四位年逾七十的成员宣布:ABBA回歸!2021年11月5日,ABBA携新专辑《旅程》(Voyage)正式回归。消息一出,歌迷们陷入一阵狂欢。《旅程》的封面不同于以往的专辑,四人标志性的形象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轮曙光似的光环,犹如一日之晨,又如涅槃重生。主打歌曲《信你如初》(I Still Have Faith in You)用自叙式的口吻诉说着成员们的内心感悟,从肯定对方的“I still have faith in you”(我依旧对你有信心),到怀疑自我的“Do I have it in me?”(可是我自己呢?)再到对认同自我的“I believe it is in there”(我对自己还是有信心的),最后到彼此坚定的“We do have it in us”(我想我们都对彼此坚信不疑)”。歌词层层递进,音乐句句升华,让人感受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慰与喜悦。

ABBA带给歌迷们的从来都是实实在在的创意,当认为自己灵感不再时便会潇洒止笔。四十年风雨沉淀,年过古稀的他们告诉歌迷们:我们依旧对自己有信心。我相信歌迷们一定心潮澎湃、热泪盈眶。ABBA是永远活力四射、光芒万丈的,是追求卓越、传承经典的。留给歌迷们这样“永恒”的感觉不好吗?ABBA选择了“不”,他们以对音乐巨大的热情和勇气再次走到一起,相信彼此,继续前行。比约恩说:“经历了这些年,我们发现我们最珍贵的东西仍在,我们热爱音乐,享受彼此的陪伴,是最好的朋友。”

行动证明一切,ABBA从来都不拘一格,喜欢搞“大动作”。四十年前,身材火辣、金发碧眼的阿格妮莎,眼神迷人、一头红发的佛里达,留着胡须弹钢琴的班尼,飘逸随性弹吉他的比约恩,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紧身喇叭裤、亮片闪闪的服装以及立式话筒几乎引领了当时的时代潮流。那现在他们该以何种形象出现?ABBA说,和以前一样。他们不仅发了一张新专辑,还要办一场“史无前例”的演唱会。在这场演唱会上,四位成员全部化身为数字人物形象(被称为ABBAtars,由avatar即“化身”一词演化而来),将1979年乐队当红时的潮流造型“重现”在观众面前。

为了制作这场演唱会,工业光魔公司(Industrial Light & Magic)采用动作捕捉(motioncapture)技术,使用一百六十个摄像头,三百六十度捕捉四位成员的一言一行,从面部表情到动作举止,无所不包。在为期五周的录制过程中,ABBA近乎完美地录制了二十二首演唱会曲目。同时,为了使观众有更真实的观演感受,制作团队在伦敦伊丽莎白女王奥林匹克公园内建造了一座可容纳三千人的全新剧场——ABBA Arena。制作人斯瓦娜·基斯拉(Svana Gisla)表示:“为了让大家有更好的观演体验,演唱会将利用各类灯光技术模糊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使观众能够获得沉浸式视听体验。”这些都是ABBA让人眼前一亮的创举。

在数字音乐与数字节目流行的当下,一群年逾七十的音乐人正在尝试前所未有的演出形式,他们就如同四十年前那样,想要创造更多新的内核。这大概就是ABBA能够成为“永恒”的证明——创意为王,永不妥协。

二十岁听ABBA找到了共鸣,三十岁听ABBA唤起了回忆,五十岁听ABBA找到了自己。ABBA的音乐有一种撩人心弦的魔力,这种魔力源于生活、源于时代、源于内心,如同《舞蹈皇后》留给人的那种十七岁即人生巅峰的错觉。那是一种“我生故我在”的舒爽,能让身处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时代的我们感受到半梦半醒的快乐。他们的歌有着独特的内涵与意义——虽然我们身处不完美的社会,但我们相信爱和希望,仍然坚守对音乐、对生命的信念。细细想来,不论是甲壳虫乐队还是皇后乐队,随着主创人员相继辞世,现在已无法重现昔日的辉煌了,而ABBA却依旧有可能,并且他们也已荣耀归来。

猜你喜欢
歌迷音乐剧演唱会
My Dream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歌剧(2017年11期)2018-01-23 03:41:29
树是风狂热的歌迷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歌剧(2017年7期)2017-09-08 13:09:37
音乐剧新闻
歌剧(2017年7期)2017-09-08 13:09:37
露天演唱会
刘力扬十年纪念生日会各地歌迷赴“十年之约”
哀悼脸:美国歌手Prince的歌迷
博客天下(2016年9期)2016-05-14 11:43:44
春天的演唱会
小青蛙的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