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思如晤:齐白石作品中的乡情研究

2023-05-30 04:47:20金子灵李历松
收藏·拍卖 2023年2期
关键词:风物齐白石南瓜

金子灵 李历松

在其众多作品中,创作母题不尽相同,其中,“思亲怀乡”是齐白石客居京华创作的重要母题之一。如郎绍君先生指出,艺术家创作的心理机制,除了生命本能、原始记忆和自我实现的要求之外,也与相应的人生经历联系着。生活经历在相当程度上规定并改变着人的心理意识结构,作为其精神表征的艺术创作也会相应变化。内在机制是多重、多层的,定居北京以后,齐白石有多重因素激发他的创作冲动,但最主要的是怀念家乡,或曰“乡土情结”。①

齐白石在“衰年变法”后,绘画风格更为成熟,工写结合的手法炉火纯青,创作心境也更为自由。在他尤为擅长的草虫、水族、蔬果、山水等题材作品中,蕴涵着其怀念家乡、追思亲人的真挚情感。绘画不仅是他赖以谋生的方式,也是他苦练多年的技法呈现,更是他艺术思想的载体和真实心境的表达。以下将选取本次展览中的艺术作品进行赏析,探讨齐白石如何从题材选择和创作方式上表达思亲怀乡的情感,以及家乡风物和人情如何融入到他的创作理念中。

乡土风物皆可入画

齐白石在1919年定居北京后,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衰年变法”。在此过程中,他树立了个性非常鲜明的艺术风格,如大写意的“红花墨叶”、工写结合的花鸟草虫、生动灵活的水族虾蟹、构图奇绝的写意山水等。齐白石的绘画回归到对内心的追求,心境超然,正如其篆刻“吾所能者乐事”印文,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一笔一画,趣味盎然。

如吴洪亮在策展过程中所表达的,对于出身农家的齐白石而言,瓜果菜蔬、花木藤萝不只是绘画的题材,更是他生命的根脉。光阴流转,物是人非,回不去的恋恋故乡和儿时快乐光景,眼前能与之关联的不过是最为平常的瓜果花木,承载的是白石老人关于家乡风物的情感与记忆,言说的是离乡游子对故土故人的经久怀恋。②

围绕这些乡土风物题材,齐白石画了大量萝卜、南瓜、土笋、白菜等。他在针对同一题材的反复练习和创作中,落笔时构图、色彩、笔法均了然于胸,故而笔法自如闲定。

瓜果题材的主题,有多种类型搭配,这些搭配不会让画面突兀,反而相得益彰,处处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一是同类型瓜果组合,如《南瓜图轴》。齐白石以浓墨勾出南瓜根蒂和棱槽,再用鲜艳饱满的橙色突出南瓜瓢囊的饱满和新鲜。构图以突出画面下方篮中三个南瓜为重心,以篮子承托,三个南瓜为一组的整体,相互拥挤,富有动态,亦憨态可掬;画面偏上方的篮子提把处,有他最为擅长的工笔草虫,配以红色,整个画面平衡、灵动又充满生机。

二是蔬果组合蕴含美好寓意,如《清白传世图轴》等。齐白石的艺术灵感源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生活,瓜菜果蔬的谐音往往与美好吉祥的寓意相联系,此类题材自然也成为齐白石所喜的创作主题。

“清白传世”的主题作品非常多,《清白传世图轴》中,白菜寓意“清白”,“柿”谐音“世”,组合为“清白传世”之意。齐白石将白菜和柿子以对角线的方式构图,两种果蔬的结合呈现微妙的画面平衡感,让寄予美好寓意的风物在画面上也和谐相宜。这是齐白石在菜蔬题材中较为常见的沟通方式。整棵白菜以墨色为主,浓墨勾勒叶脉,淡墨勾画根茎,菜叶浓淡结合,整体呈丰润水灵的透感。三颗柿子也是动感十足,看似布局随意,实则源于前半生在湘地乡野丰富的生活经历,对瓜果菜蔬的熟悉,以及长时间艺术探索与练习积淀的经验。

齐白石最为人熟知的“虾”,创作灵感也源于少年在家乡星斗塘中戏鱼弄虾的记忆:“友人尝谓余曰,画虾得似至此,从何学来?余曰,家园小池水清见底,常看虾游,变动无穷,不独专能似。”③又如他晚年的写意山水等,远处两座蓝、橘馒头形的山,山下农家小院,竹篱人家,闲话桑麻,怡然自乐,也是齐白石对故乡宁静生活的追忆与怀念。

诗文书法抒发情感

若说齐白石的绘画作品主要从题材选择上体现他对故乡人和物的经久怀恋,那么书法和诗文作品便是以更为直白的方式抒发内心情感。齐白石书法名声没有绘画和篆刻之盛,其行书风格主要受唐代人李邕的影响。定居北京后,他在李邕书体中找到与其“衰年变法”绘画风格相协调的题跋字体样式,学李体也由模仿转为融其大意,行楷逐渐变为行草,形成独特的书风。他多以行书书写诗文,笔画间有沉着之气,又有酣畅淋漓之劲。

这幅《行书诗》作品是齐白石为他人所写的怀念母亲的诗句,时年齐白石七十二岁,距离齐白石最初移居北京已近二十年,距离其父母逝世已十年。诗序中言明作诗缘由,此诗篇依德贞之嘱为其所作。但从诗的内容来看,体现得更多的是白石老人对逝去亲人的伤怀,也是他共情的表达。

罕见的《孤舟渡海图》

齐白石的山水画,多以远游时所见山水风貌为题材,如山水条屏系列,或是远山湖岸等景致,气势恢宏磅礴、构图疏朗有致,心境宁静开阔。

但有一类题材较罕见的画作《孤舟渡海图》,画面主体为浩淼的水波,远处有一叶孤舟载有一人,在波浪中沉浮,近景为岸渚的一片树林。同类的齐白石作品有日本须磨所藏的《渡海孤舟图》,和中国美术馆藏《忆母图》。

《孤舟渡海图》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晚期,创作背景有不同看法。一是认为道出齐白石对过湖渡海、奔波追求的厌倦感及远游的悲凉,他避乱至京,受画界排斥,无所依归的落寞孤寂。④二是认为与齐白石感怀双亲逝世有关。1926年年初,齐白石回乡探视双亲,到长沙因战事阻隔,迫不得已返程。辗转回京却接到父母亲相继病危并逝世的消息,只差咫尺便能相见,竟成生死相隔,给齐白石带来的悲痛是无限的伤感与遗憾,推断此画或为当时永别双亲、心境的写照。⑤

这幅作品的画中意象并不繁复,意境又极为深远。近景的树林影影绰绰,浓墨淡渲,若虚若实,寂寥苍凉。密集的墨线绘成大片的水波,疏密之间的波纹律动与留白,营造烟波淼淼之感;一人独乘孤舟,若隐若现,在浩渺波浪间显得渺小,浮沉不由身,怅然若失。加上题诗的“行尽烟波家万里,能同患难只孤舟”一句,道尽心中漂泊无定的孤独与苍凉。

综上,齐白石在题材选择上多以日常风物为主,创作方式则以返璞归真的朴素笔触来表达思亲怀乡的主题与情感。他以文人画的技巧和境界,赋予日常与自然风物以人情与生命力。而“怀乡思亲”的创作母题也让齐白石区别于同时代画家,成就獨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猜你喜欢
风物齐白石南瓜
齐白石
金秋(2024年2期)2024-04-17 08:10:28
作品:风物长宜
文化纵横(2023年3期)2023-11-15 05:37:06
兴化风物
华人时刊(2023年15期)2023-09-27 09:04:36
江南风物
沉淀岁月的影子——“风物”主题阅读
雨浥红蕖冉冉香
金秋(2021年24期)2021-04-01 10:05:40
·齐白石
金秋(2021年22期)2021-03-10 07:57:02
南瓜灯
南瓜
大灰狼(2018年10期)2018-10-31 14:47:16
齐白石·书画作品选
中国诗歌(2017年1期)2017-04-28 01: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