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秋拍为4月春拍打前站:市场购买热情回升

2023-05-30 10:48:04雨葭
收藏·拍卖 2023年2期
关键词:成交率拍品藏家

雨葭

雖迟但到!史上第一次在初春进行的“秋拍”,作品均价和作品成交率双双走高,说明中国艺术市场经受住了考验,也证明了市场的购买热度未减。再次重启的紧张现场,也让行业对即将到来的2023年春拍充满了期待。

市场情绪开始恢复活跃

拍卖现场座无虚席,电话委托、网络竞价争相角逐,局面热烈,捷报频传。这样热闹的场面,确实是久违了!

本刊观点:

从线下恢复的人气和最终的结果,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当下购买情绪与热情的回升。大家终于可以告别疫情期间云看展、云拍卖的模式,直接近距离上手心仪拍品,这点在书画、古董瓷杂等板块表现得尤其明显,高价拍品的释出量和成交率都较去年有所回升,从而拉动整体成交额上升。随着交易和旅行的恢复,拍卖同行们可以全球自由征集,这也让大家对即将到来的这季香港春拍多了更多期待。从这方面来说,有可能在这季春拍后,拍卖行业恢复至以往的拍卖节奏。当然这也必须结合具体经济形势和市场发展来看。

近日雅昌艺术网公布了《2022全球艺术市场年度榜单》,在2022年全球纯艺术拍卖国家排名中,头把交椅易主。美国纯艺术拍卖以493亿元人民币的成交总额位列第一,而中国退居第二,共揽金263亿元,同比蒸发了112亿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艺术市场复苏也不可能一个季度拍卖就能恢复至疫情前。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在全球通胀未能得到有效缓解的背景下,高净值人群的避险情绪依然强烈,面对诸多的不确定性,投资组合的重要性凸显。不过内地经济复苏势头很足,市场预期一定也好于去年,所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对艺术品市场总体还是抱以乐观的态度。

现当代艺术春风扑面

我们再来看几组数据:北京保利2022年秋拍总成交23.6亿元,35件过千万元拍品,尤其是中国近现代书画,狂揽7.416亿元,超2022年春拍近一倍。此外,古董珍玩板块斩获7.865亿元,古代书画取得4.521亿元,现当代艺术收获1.627亿元,均较去年春拍有大幅度的增长;永樂2022秋拍共斩获8.2亿元,其中,现当代艺术板块最受关注的专场“览胜——现当代艺术夜场”成交总额逾1.1亿元,总成交率达97%,其中27%拍品超估价成交;北京荣宝2022秋拍总成交额达6.618亿元,总成交率为77.86%,王沂东、靳尚谊的作品接近千万元成交,同时写下张祖英、钟涵、范迪安、高瑀等多位艺术家的拍卖纪录。

本刊观点:

以本季成交量和成交额来看,现当代板块正值发力期,不论是成交率,还是成交价格和成交量都高于其他板块的作品,70后、80后乃至90后艺术家纷纷刷新自己的拍卖纪录。不管是艺术家还是藏家,我们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现当代艺术板块,加之不少传统藏家也开始转向购买当代年轻的艺术家,造就了当代艺术市场板块轮动凸显。这点从今年内地首场春拍——“星火SPARKLING:当代艺术杭州专拍”中也得到实证。本场专拍共有41件作品,其中70后—90后青年艺术家作品占比近70%,既有黄宇兴、宋琨、马轲等70后中坚力量,又有黄一山、季鑫、孙一钿等炙手可热的青年艺术家。本场成交总额达1282.71万元、总成交率90%,其中,51%拍品高于估价成交、39%拍品在估价以内成交。

在经历多年的市场沉淀后,中国年轻艺术家随着其创作方向更加稳定,作品数量和藏家数量的不断积累,该群体有这种表现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现象。以目前富艺斯、保利香港所释出的4月香港春拍图录看,选品也多集中在市场硬通货与中坚力量。可见70后、80后艺术家市场梯队名单洗牌已渐趋稳定,他们都已经有了很好的学术认可和市场沉淀,如果购买他们作品,投资的成功率或者保值率都会高很多。而从90后艺术家的市场反应看,这份新名单仍在不断扩大和调整。

艺术市场更细分更专业化

从这季迟到的秋拍中,我们不难发现各家拍卖行的专题拍卖、专场拍卖设置相较以往而言更多了,宣传方向、舆论热点也从容易“出圈”的亿元拍品转移到一些真正有故事的作品上来。

本刊观点

随着疫情的结束和经济的回暖,艺术市场肯定会有新的调整,会有新的藏家入场,而藏家们也会更理性,这需要拍卖行做足功课深挖作品艺术价值。一方面,市场细分化,是市场深度调整大环境下,拍卖行一项重要的应对策略,这不仅使得中低端艺术品获得市场认识,也使得艺术市场更回归理性轨道。拍卖公司确实也加强了在这方面的努力,在拍品上下足功夫,把专场做了更专业的细分和梳理,特别策划了不少亮点专题和方向,比如北京保利光书画板块就分了夜场、澄心雅集、观止、嘤鸣集、散珍集成及中国当代水墨六个专场,还有一系列小专题。另一方面,以信息差获得高利润的收藏方式已经翻篇了。如今人们接触艺术的途径和场景日益丰富,受访者参观艺术展览、阅读艺术书籍、观看艺术类影视作品,以及参加与艺术有关的社交活动等的频次急剧上升,藏家也不是单纯被价格数字所左右了,这就考验拍卖行在征集拍品时,比拼更多的是挖掘作品艺术价值、学术价值的实力。此外,互联网的发展,信息越来越透明化,这也对拍卖行讲故事的方式和渠道提出更高挑战。大家会发现,拍卖行的工作人员甚至成为了主播,在微信、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平台开始拍品直播讲解,更有针对某件拍品发起巡展、学术研讨会和学术专文。

艺术品市场更加细分和专业化,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艺术品市场走向成熟的体现。随着收藏人群的不断扩大,艺术品的价值不断得到认可和提升,藏品惜售意识也会持续增强,拍品征集难度进一步加大。这将需要更多的收藏投资者慧眼识珠,发现特色藏品,挖掘潜在价值,同步需要建立的是市场规范体系,包括对艺术评判体系的认知和建立等。

猜你喜欢
成交率拍品藏家
藏家之友
中国书画(2021年12期)2021-09-03 20:50:44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2020年8月国家政策性粮食拍卖成交1960万吨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2020 年3 月国家政策性粮食拍卖成交92 万吨
藏家之友
中国书画(2020年8期)2020-12-01 06:49:42
2018年前50件中国文物艺术拍品(按成交价格排名)
艺术品鉴(2019年11期)2019-12-27 09:06:08
嘉德春拍:成交率达82%
收藏界(2018年3期)2018-10-10 05:34:06
秋拍第二轮:印象派崛起,现当代复苏?佳士得VS苏富比2017秋拍亿元拍品排行榜
艺术品鉴(2017年12期)2017-06-14 07:40:28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2017年7月国家政策性粮食成交1308万吨
藏家之友
中国书画(2016年4期)2016-09-19 22:42:49
藏家之友
中国书画(2016年3期)2016-04-19 10: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