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蓝印花布景象对社会领域的视觉建构

2023-05-30 04:29:33宋彦霖
百花 2023年2期

摘 要:美国著名的视觉文化研究专家米歇尔将“视觉建构”辩证解释为“视觉领域的社会建构”和“社会领域的视觉建构”,目前的研究大多侧重于“视觉领域的社会建构”,即促成某种视觉现象的社会因素,但对“社会领域的视觉建构”讨论相对较少,即视觉现象是如何塑造社会的。[1]因此,本文基于实物可考(明末至今)的蓝印花布景象,根据视觉文化理论,重点讨论蓝印花布的视觉景象对社会领域建构的影响。[2]

关键词:蓝印花布;景象形态;视觉建构

形象即视觉对象,是视觉文化最基本的元素,其形态可以分为图像、影像和景象,它决定了视觉文化的总体面貌。其中,景象指的是三维空间中真实的景观,以蓝印花布为例,其景象指蓝印花布实物带来的视觉信号,具体可以分解为材质、纹样、色彩等组成符号。[3]

一、蓝印花布景象对传统社会的建构

在我国封建传统社会中,社会实行封建君主专制,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治以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4]是其主要特征,蓝印花布景象在传统社会中起到了强化和巩固社会运行秩序的作用。

(一)强化社会等级

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被统治者所使用的纺织品有严格的等级限制[5],蓝印花布的视觉景象得以产生和延续,与社会等级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蓝印花布的视觉景象又强化了传统社会的等级制度。

平民百姓在不断接收纺织品视觉信号的过程中,逐渐构筑起自己的社会经验:使用土布麻布的代表平民,使用绫罗绸缎的代表贵族;使用黑、白、蓝等色彩的代表平民,使用黄、紫等色彩代表贵族。人们在消费和使用蓝印花布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强化自己“平民身份”的归属和社会等级的认知。即使在蓝印花布这同一种纺织品中也带有身份区分:白色越多、蓝色越少,则代表着生产成本越高、使用主体的经济情况越富裕。[6]总而言之,传统社会中的人们通过视觉景象区分身份归属,在视觉景象进行价值引导和心理暗示中,逐渐加强“身份认同”,强化等级意识。在传统社会中,视觉景象是个体阶级意识形成和固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传统社会中统治者通过对纺织品材质、色彩和纹饰的限定,制造了特定的视觉景象,民众则在日常生活中接收带有等级色彩的景象信号,不断自我暗示身份区分。纺织品景象成为统治和被统治关系的视觉枢纽,而视觉景象成了统治者进行社会统治的视觉工具。

(二)维护传统伦理

伦理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准则,中国古圣先贤将伦理分为“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五种。

在传统社会中,蓝印花布被汉族平民百姓广泛应用于被面、幔帐、包袱皮、服饰制作等,根据用途不同,其纹样的景象也有所不同。在平民百姓重要的人生礼俗中,亲友之间通过赠送蓝印花布表达吉祥祝福。例如长辈过寿时,晚辈赠送葫芦和藤蔓纹饰的蓝印花布,以葫芦藤蔓连绵不断寓意着福禄(谐音“葫芦”)绵长;男女新婚时,亲友赠送“麒麟送子”纹饰的蓝印花布被面,寓意早生贵子。[7]在共享视觉景象和文化因素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文化认同。[8]

在传递祝福的行为中,人们的伦理思想也得到了强化。例如,晚辈赠送长辈蓝印花布祝寿的行为,加强了儒家“尊老”思想,并且因為文化认同的形成,晚辈在纹饰的选择上不能是任意的,而是只能选择与“福”“禄”“寿”等相关寓意的纹饰赠送给老人;再如亲友赠送新婚夫妇“麒麟送子”的行为,无形中传递着“传宗接代”的伦理规训,同时这种纹饰也只能赠送给新婚夫妻。因此视觉景象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人与人之间的态度和行为,让人们在相处中遵循着社会伦理。

民众之间通过蓝印花布景象表达祝福,逐渐形成文化认同和民俗习惯,这种习惯又强化着人们的传统思想与道德规范,起到了维护一定社会伦理秩序的作用。当然,这种维护作用并不是由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强制的,而是暗含在民众的日常生活和交往中隐形深化的。

(三)安抚民众情绪

蓝印花布色彩的心理镇静功能和纹饰的思想倾诉功能,消解了一部分社会矛盾,起到了一定的“安民”作用。

蓝色是中国传统五色观中唯一的冷色,这种冷蓝能够抑制视觉刺激,让人获得视觉心理平衡,从而起到安抚、镇静的作用,带有后退、后缩的视觉感受,因而被统治者引申为平民之色,用来强迫底层民众安于现状、听天由命、接受被统治的事实。[9]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在面对官方的纺织品禁令时,民间不仅存在越制现象以表达反抗压迫,还通过民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在纹饰的使用方面,以清朝官服的补子为例,补子原本不允许被用于民服,但百姓却将某些补子中的五毒纹饰用于蓝印花布的印制,给儿童制成肚兜,寓意驱灾辟邪,表达对儿童健康成长的期盼。[10]

这种纹饰的“越制”在龙、凤纹饰的使用上更加明显。众所周知,凤纹是古代社会最高统治者及其亲眷才能使用的纹饰,龙纹更是在历朝历代的演化中成了最高统治者专属的纹样,即使是与龙纹高度相似的蟒纹也是皇亲国戚或者赐服中常采用的纹样。[11]而在蓝印花布中,底层民众大量使用凤纹、蟒纹,如“凤戏牡丹”“龙凤呈祥”等,其中“龙凤呈祥”中的“龙”虽为“蟒”,却以“龙”命名以讨口彩,满足民众心理上的反抗。

可见,蓝印花布在色彩上给予百姓情绪安抚的作用,同时在纹饰上给予百姓期盼美好生活的载体,为百姓提供宣泄不满和表达反抗的窗口。从心理疏导的角度来看,这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蓝印花布作为符合等级社会要求的纺织品,以其景象强化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划分,百姓借纹饰景象深化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宣泄部分不满心理,从而维护传统社会的社会秩序。

二、蓝印花布景象对当代社会的建构

在我国现代社会中,封建专制被打破,宗族意识淡化,每个人都成为社会中独立平等的个体。[12]此时蓝印花布景象对社会的建构作用从巩固统治的工具,变成了丰富精神的工具。

(一)营造商业情境

随着民国时期洋布、化学染料等工业产品的传入,蓝印花布的制作成本相对变高,制作技艺也出现倒退的态势,虽然有过短暂的时尚回潮,但最终还是被现代机印花布逐渐取代。[13]

蓝印花布再次回归人们的视线中时,已经变成了濒临失传、亟待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粗制的布料和古朴的花色也成了一种传统生活的视觉符号。因此,在当代社会中,蓝印花布景象成了人们在商业活动时营造复古情境的手段。在餐馆,蓝印花布景象出现于服务人员的服饰、餐桌的桌布、食物展台的垫布中;在景区,蓝印花布景象出现于导览人员的服饰、土特产的包装中;在影视城,蓝印花布景象被用于幔帐、桌布、门帘等处,以还原曾经百姓家中的日常陈设。

在当代社会中,当传统蓝印花布不再是人们日常使用的纺织品时,其景象就成了一种营造复古情境的视觉工具,被应用于各类商业活动中。

(二)塑造城乡景观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及人们对非遗价值认识的提高,我国许多地方兴建民俗馆、民俗园,国家也发起建设了一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1997年,吴元新老师在江苏南通创建了中国第一座蓝印花布博物馆,馆内整理收藏了一万多件明清以来的蓝印花布实物及图片资料;2005年,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被评为“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2006年,南通蓝印花布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该馆的5个展厅分别展示了南通蓝印花布的起源与发展、古旧精品、工艺流程、外向开拓、创新与发展等,在博物馆中,游客还能动手体验蓝印花布制作的整个流程。[14]

2008年,湖南邵阳蓝印花布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邵阳县大力支持企业和个人发展蓝印花布产业。2012年,市民杨彩虹女士与合伙人创办了保护和发展蓝印花布的文化公司,至今带动了上千名当地群众在黄亭市镇等4个乡镇种植了2000多亩菘蓝、黄豆和糯米等蓝印花布生产原材料。杨彩虹女士还购地30亩兴建保护传承中心。2015年,她又购地75亩,兴建邵阳蓝印花布文创产业园,园区内设有蓝印花布制作传承区、农耕文明博览展示区和民俗文化展示展演区等,近年来该园区还成了蓝印花布研学基地。[15]

保护蓝印花布景象的需求促进了蓝印花布场馆园区的基础建设,而这些场馆园区又是构筑城乡景观的一部分,因此蓝印花布景象间接参与了城乡景观的构筑。

(三)促进文教发展

社会是在当下时空中的文化与内外部条件相互交错而形成的现实人群关系结构,教育是文化和社会之间的调节机制,教育的过程是通过文化建构社会的过程,教育与文化、社会共同构成了“文明”。[16]

蓝印花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因而蓝印花布作为地方文化资源,走入了校园、社区、文化节等场所。根据中国知网检索的结果来看,蓝印花布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在我国几大蓝印花布主产地均有发生,例如湖南邵阳、江苏南通、山东肥城等。其校本课程的设置涵盖了幼儿园到大学的各个学段,教学的目的从启蒙审美认知到提高设计能力各有不同。不仅如此,在面向海外和社会大众的文化体验课程中,在各类商业或公益的非遗展演中,蓝印花布景象也频繁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蓝印花布与教育结合,一方面让观众更加了解本土文化,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校本课程内容与人们的精神生活。

蓝印花布景象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校本课程资源,为社会教育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资源。通过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途径,蓝印花布景象参与了对人们审美品位和文化认知的塑造。

综上所述,在当代社会中,蓝印花布景象是唤醒或塑造人们传统记忆的视觉工具。蓝印花布作为传统生活的视觉符号,不仅广泛用于复古情境的营造,还参与建构了城乡景观和人们的精神世界。

三、结 语

在传统社会中,蓝印花布景象对社会领域的建构作用主要体现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例如强化社会等级、维护传统伦理和稳定社会秩序等。而在当代社会中,蓝印花布景象对社会的建构作用则表现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例如营造复古情境、塑造城乡景观、促进文教发展等。需要说明的是,视觉景象对社会建构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影响机制是复杂的,想要彻底阐述清楚蓝印花布视觉景象对社会的建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同时,“视觉领域的社会建构”和“社会领域的视觉建构”并非两个对立存在的概念,相反,二者互为表里、互相影响。这也要求我们要从更加宏观的视角,对蓝印花布的视觉建构问题作更加全面、细致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孙玮.我拍故我在 我们打卡故城市在——短视频:赛博城市的大众影像实践[J].国际新闻界,2020,42(6):6-22.

[2] 鲍小龙,刘月蕊,罗竞杰,等.马桥镇出土的明末蓝印花布被面图案考释[J].毛纺科技,2019,47(11):72-76.

[3] 周宪.从形象看视觉文化[J].江海学刊,2014(4):177-185.

[4] 燕飞.中国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区别[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11):220.

[5] 吴丽君.《说文》服饰字反映的封建等级观念[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3):64.

[6] 宋彦霖,张宾雁.山东省兰陵县相氏蓝印花布工艺与艺术风格研究[J].艺术教育,2017(Z5):276-277.

[7] 郭安晓.刍议蓝印花布纹样中的民间造物观念[J].沿海企业与科技,2021(2):54-59.

[8] 王文章,朝戈金.非遗大辞典[Z].武汉:崇文书局,2022:12.

[9] 王兴业.民间造物色彩观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

[10] 蒋建辉.中国服饰文化的伦理审视[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11] 王坛.清代龙袍与蟒袍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9.

[12] 燕飞.中国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区别[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11):220.

[13] 吳灵姝,倪沈键,吴元新.南宋至民国时期有关药斑布的记载与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6):102-105.

[14] 吴昊.浅析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之成功模式[J].长江文化论丛,2007(1):351-363.

[15] 蒋剑平,张佳伟.为了“美丽的中国蓝”:邵阳县杨彩虹、罗沙沙母女与蓝印花布的故事[N].湖南日报,2021-12-17(6).

[16] 刘冲,巴登尼玛.文化、社会与教育的关系[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6):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