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前玲 陈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从国内外经验来看,无论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还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学科建设在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成渝两地理应深入贯彻落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的框架协议》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促进“四新”交叉融合、协同创新。这既是两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又是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路径。
一、树立共建共享发展理念,拓展“四新”建设的格局视野
近年来,成渝两地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整体来看,其学科建设仍然存在格局不大、视野不宽、合作不够等问题。因此,两地要树立共建共享发展理念,构建“四新”建设新格局。
(一)秉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
公平正义对于教育资源高效配置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协同治理的基本价值取向。但区域教育硬件设施和教学质量常常受制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成渝作为集聚西部优质教育资源的两大城市,两地之间、地区内部仍然存在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因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必须对弱势发展区域保持高度关注,结合“四新”学科对高等教育整体布局进行合理调整,以弥合省际、城际、校际高等教育差距,促进两地高等教育公平发展。
(二)坚持系统发展的基本原则
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目的就在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各类高等教育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此,成渝两地要树立一盘棋理念,努力打造教育协作的高水平样板。从高等教育内部发展来讲,两地要围绕“四新”学科改革,解决教育资源分割问题,形成规模化的跨区域信息交换支撑体系,促进教育信息、教育资源、教育成果等方面互联互通[1]。从高等教育与社会外部互动来讲,两地要强化区域内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深度协作,结合区域发展的近期、中期及远期目标,设置并调整“四新”学科,促进产学研高质量融合发展,为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撑。
(三)处理好“道”与“术”的关系
通常而言,“道”多指思想、观念,“术”则强调方法、路径。“以道御术、以术载道”,实现“道术合一”是推进事物发展的不变真理。成渝高等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除了要坚持公平正义价值取向、系统发展基本原则等“道”之外,更要有实现其高质量发展的“术”,即两地要如何实现“共建共享”?“四新”建设作为高等教育质量革命的重要抓手,要求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对原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优化调整、提档升级,可以为破解成渝高等教育发展分散化、碎片化、内卷化等困境提供切实有效路径,是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之“术”。
二、对接成渝区域发展趋势,优化“四新”建设的顶层设计
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要服务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围绕“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探索学科建设的新理念、新定位、新内涵、新结构、新模式、新標准和新体系等等[2],共同构建学科建设新愿景。
(一)推动“新工科”创新发展,提升区域发展硬实力
两地必须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积极搭建“新工科”教育及科创平台。其中,综合性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科交叉和资源整合优势,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项目群为基础,努力催生新技术、孕育新产业;各类工科高校要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探索建立新兴工程科技专业,推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地方其他高校也要积极融入双城经济圈发展,推进工科专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建成由以拔尖创新人才为代表的第一梯队,以高水平技术人才为重点的第二梯队和以现代产业工人为中心的第三梯队组成的“新工科”人才梯队结构,不断激发各层次人才的创新能力与集聚效应,增强区域发展硬实力。
(二)引领“新医科”全面革新,提升区域民众健康力
两地要以生命健康全周期医学新理念为指导,在贯彻落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2020—2025年)》的基础上,共同构建更长远的“新医科”发展规划。重点聚焦重大疾病防治、健康扶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等问题[3],建立精准医学、转化医学和智能医学等新兴专业;发挥华西医科大学、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学科优势以及新成立的“医学遗传及精准医学协同创新中心”的引领作用,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跨学科医学创新人才,推进医教研联合攻关,打造5G智慧医疗示范基地;围绕大健康产业事业发展需求,发挥两地中西医学并重传统,延伸“新医科”的社会服务,结合人口老龄化推动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专业发展,结合妇幼健康需求推动妇幼保健医学相关专业发展,提升两地民众健康水平。
(三)促进“新农科”提档升级,提升区域生态成长力
两地要以“新农科”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大力推进《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专项规划》,共同深化农科教协同育人,实现“新农科”提档升级。重点聚焦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在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和乡村发展等领域设置引导性专业[4];以两地涉农院校及其涉农专业为基础,结合成渝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为一体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发展特点,培养具有“职业化素养”“专业化能力”“事业化情怀”的多层次高素质农林人才;继续加强农业绿色发展联盟建设,共同推进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农科”发展,确保区域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促进乡村生态化发展。
(四)助力“新文科”跨界融合,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两地要以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为目标,将信息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专业,促进“新文科”跨界融合。重点以两地的诗歌文化、红岩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等为基础,筑牢双城经济圈情感认知共同体,培养传承巴渝文化、传播川渝声音、讲好巴蜀故事的新时代综合性文科人才;精准对接“一带一路”发展需求,以语言类院校和专业为基础,开设“语言+经济”“语言+法律”“语言+艺术”等交叉专业,培养一大批国际化专业人才,引领巴渝地区走向世界大舞台;结合成渝乡村振兴需求,深入推进智慧乡村教育、农文旅融合发展等问题的合作研究,营造良好乡村人文发展环境。
三、围绕学科建设基本要素,共推“四新”建设的内容改革
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四新”建设协同创新愿景和目标的实现,还必须从学科建设基本要素出发,加大“四新”学科内容革新。
(一)共同推进专业质量标准建设
两地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指引,以培育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高水平现代化医学人才、高层次复合型农林人才、高素质综合性文科人才为己任,准确把握和对接国际国内专业质量标准,根据地方实际科学编制区域高等教育整体建设方案和“四新”学科建设方案,重点研究修订学科专业质量标准指标和范围,完善专业质量标准准则及评价体系,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层级、扩大专业规模,最终建成成渝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
(二)携手打造金师金课与金教材
优质教师、课程与教材是“四新”学科提质升级的活力源泉,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最基础、最直接的作用。两地要深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合作协议》,完善一体化教师培养管理制度和教师教育平台;优化人才引进制度,充实高等教育互聘共享专家库;组建政产学研跨区域联合攻关团队,协同打造“金师”队伍。通过设置专项资金,推动“四新”学科精品课程和一流教材项目的申报与立项工作;激励区域学科名师组织带领教师积极参与“四新”教材编写工作;联合打造蕴含巴蜀特色、体现“四新”内涵、富有创新思想的示范性“金课”以及贯穿信息化、“智媒化”思维的“金教材”。
(三)联合建设教育实验实训基地
针对区域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两地要加强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政府之间的深度合作,共同研制教育实验实训基地发展规划。重点在推动西部科学城建设的同时,加大基地资金投入,完善“四新”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组织管理考核评价、实习带教等制度;贯彻落实《推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的实施意见》,以点带面的吸引更多国内外优质资源进成渝建立实验室或实习实训基地,共同打造成渝产教融合先行区,更好地满足“四新”学科发展需要。
(四)同步推进智慧教学迭代更新
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学科建设带来了巨大机遇与挑战。两地必须共同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积极构建智慧教学环境。重点建设“四新”学科所需的智慧教室,搭建跨区域、跨院校的网络交互平台,打造能直接对接一线进行在线实操演示的云端课堂,建立可开展多类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综合教训中心等等,从而更好地发挥智慧教学中师生高效互动、智能感知反馈、学习过程多维评价等优势,助力成渝高等教育在“四新”学科建设中实现“弯道超车”。
四、完善相关保障体制机制,实现“四新”建设的协同育人
体制机制建设是规划落地落实的重要保障。成渝两地要协调好多方关系,完善相关激励制度,科学有效地推动“四新”建设协同育人。
(一)强化双方各部门责权利,完善学科规划互商共建机制
两地要明確教育、财政、人事和科学技术等部门的责权利,促进其在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中通力合作、互商共建。教育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统筹规划区域“四新”学科建设,研究制定学科发展整体规划及年度计划;财政部门要共同盘活存量资本、撬动社会资金,优化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四新”建设投入力度;人事部门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从“四新”建设角度精准引才、科学育才,共同深化职务聘任、编制管理等改革;科技部门要发挥支撑引领作用,汇聚科技创新资源,打造新兴科研实践基地,加强科技平台体系建设,助力“四新”学科高质量发展。
(二)优化各类联盟组织章程,建立学科建设互助共享机制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两地在高等教育领域建立了多个涉及科研、教学、应用技术和资政的联盟,围绕“四新”学科成立了一系列学术组织或团体。这些联盟和组织的成立,为促进两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它们的潜力,还需要其进一步优化细化各自的内部章程,重点完善组织架构与运行管理机制;明确会员管理、评价监督、法律责任;拟定中长期规划和短期实施计划;确立重点发展目标、突破领域和攻关项目,切实实现实体化运作与规范化管理。
(三)细化协同绩效激励指标,改进学科发展互评共考机制
两地要立足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建立科学化、统一化的学科建设激励考核机制。重点加强物质和精神激励的力度,设立动静结合的评价指标,完善周期性评价制度,明确短期和长期的激励时效;以多元化评价主体参与为前提,优化教育评价组织架构,组建教育评价专家队伍,加强对“四新”学科建设的业务指导、过程督导和评估考核;以实现及时、准确、公平、公正的学科评估为目标,推进两地教育评价智慧平台建设,创新优化互评共考机制,助力“四新”建设朝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YBJY14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彭泽平,邹南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协同治理:价值定位、逻辑架构与战略选择[J].高校教育管理,2022,16(06):1-12.
[2]吴岩.深化“四新”建设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03):3-13.
[3]张林.加快新医科建设 推动医学教育创新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1(04):7-12.
[4]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的通知[EB/OL](2022-08-31)[2022-12-30].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9/24/content_5711684.html.
作 者:肖前玲,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
陈 宇,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马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