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协作学习交互:特征、规律与调控

2023-05-30 10:48:04彭绍东
数字教育 2023年2期

摘 要:交互是促进人、技术、策略融合的纽带,是混合式协作学习中发挥多因素协同作用的关键。BCL中的交互有何类型、结构与规律?怎样利用其规律进行交互调控以取得最优学习绩效?笔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长期的实践与理论探讨。文中提出了BCL交互结构模型,认为BCL交互的角色、内容、层次、时空结构等具有新特点。总结出BCL交互中存在的6条规律:交互方式的可替代律,交互区域的共识律,交互的内容、媒介与对象的选择律,群体有效交互的三要素律,操作交互的界面阻抗律,自我反思交互的内隐重构律。为了加强交互调控提高BCL绩效,创建了由10个BCL交互变量组成的状态空间模型。总结了BCL交互调控的7条策略。

关键词:混合式协作学习;交互结构模型;交互特征;交互规律;状态空间模型;交互調控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69(2023)02-0011-08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金课”建设中[1-2] ,混合式协作学习(Blend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BCL)以其人机协同、网上网下互动、团体探究创新等优势而成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改革的重要取向。BCL是指恰当选择与综合运用各种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策略中的有利因素,使学习者结成学习共同体,并在现实时空与网络虚拟时空的小组学习活动整合和群体交互、操作交互及自我反思交互中,进行协同认知,培养协作技能与互助情感,以促进学习绩效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3] 。交互是BCL得以有效进行的关键。为了探寻BCL中促进学习绩效优化的机制,有必要分析BCL交互的类型、结构与特征,挖掘BCL交互规律,提炼利用规律进行交互调控的策略。

一、BCL交互的类型、结构与特征

(一)BCL交互的类型与结构

“交互”的字面含义是“相互作用”;从传播学角度看,是指传者与受者双方的信息交流;从广义看,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BCL中的交互种类多样,按交互发生的时间分,有同步(实时)交互、异步(非实时)交互;按交互所在的空间分,有网上交互、网下交互;按交互的作用方式分,有显性交互、隐性交互;按交互者的群体性分,有个体性交互、群体性交互;按交互的内容分,有认知性交互、教学性交互、社会性交互。BCL定义中强调的是按交互的主体关系及抽象程度分为群体交互、操作交互、自我反思交互。其结构模型如图1。

图1中,群体交互大多采用直接会话(包括同步会话与异步会话,属外显交互)和间接的群体文化感染(属内隐交互)来实现,在“交互层次塔”中属BCL成员间的“信息交互”。操作交互在BCL成员与学习媒体(含计算机、网络、教科书等)间进行,其中人机交互是研究的重点。自我反思交互定位于较抽象的内隐交互,在“交互层次塔”中属“概念交互”,体现了学习者自身认知结构中新旧概念间的相互作用。其中 “新概念”主要有四种来源:源自组加工,源自其他学习者,源自教师及其他助学者,源自媒体内容。

图1的理论基础包括学习过程会话模型、教学交互层次塔、交互影响距离理论[4-6] 。

图1强调以学习者为主体,区分了个体交互与共同体交互、外显交互与内隐交互。同时,突出了BCL中成员间的群体交互,突出了协同知识建构中的自我反思交互,还指出了“新概念”的四大来源。

图1将“学生与媒体界面的交互”和“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合成为“BCL成员”与“媒体”的交互,这种新的“操作交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交互形式与交互内容的分离,避免重复分析。

(二)BCL交互的特征

1.交互内容方面:具有认知性存在、社会性存在和教学性存在

实践表明,认知性存在体现了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强调了学习目标——知识建构。社会性存在体现了学习者与学习伙伴的交互,强调了学习群体的交流与协作。教学性存在体现了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强调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支持作用。

2.交互取向方面:以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协同知识建构为BCL交互的主要目标

BCL交互的目的是促进共同活动情境中的意义建构,特别是非良构领域知识的协同建构。社会交互主要为认知交互创设良好的协作关系与环境氛围,教学交互主要为认知交互提供指导与支持服务。

3.交互结构方面:BCL交互的角色结构、行为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等具有混合性

BCL交互中,师生要在不同的学习时空里承担多种职责,产生多种活动行为,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其中,学生扮演的角色有:学习设计者、问题求解者、单元(活动)主持人、学习制品整理者。教师扮演的角色有:教学设计者、资源提供者、活动组织者、导学助学者。师生的交互行为包括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其中重要的交互行为是学习共同体围绕问题解决而产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习的空间结构包括:面对面和远程两种交互距离、课堂与网络两种交互场所。交互的时间结构主要表现为同步交互与异步交互两种形态。

4.交互层次方面:具有操作交互、信息交互、概念交互三层次和跨层次的情感交互

笔者认为,BCL交互除了具有“交互层次塔”中的操作交互、信息交互、概念交互三层次外,还有必要强调一种重要的跨层次的情感交互。

情感交互具体表现为情感、态度等方面体验与倾向的交流、互动。它有助于调整学习情绪、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共同体意识和全面实现学习目标。情感交互主要有表情姿态交互、情感符号交互、语调语气交互三个子类。

5.交互的演变方面:学习者的交互具有“适应期”和“高原期”现象

在基于BCL的一门课程或一个学习单元项目活动的交互中,通常存在“适应期”与“高原期”现象。

“适应期”现象是指BCL课程(学习单元、实践活动)刚开始时,学习者的交互参与度往往很低,即使在老师的示范和学习方式的新鲜感刺激下也只有少量回帖,而且回帖的质量(交互的深度)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学习目标的适应:由个体意义建构转为协同意义建构。②学习情感的适应:要熟悉学习伙伴建立学习共同体。③学习角色的适应:要由知识的接受者转为知识的创造者。④学习方式的适应:由以听课为中心转为以发帖会话为中心。⑤学习环境的适应:由课堂环境为主转为以网上协作环境为主。⑥学习工具的适应:要学会新的媒体操作,熟悉新的认知工具、知识管理工具。⑦学习内容的适应:阅读、理解学习资源,发现、思考焦点问题都需要一定时间。

缩短(或消除)“适应期”的主要策略:①加强对BCL理论与技能的学习,树立BCL理念,熟练掌握各种协作学习工具。②精心选择学习内容与设计学习资源,提高可理解性。③建立和谐的BCL交互环境,使学习者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动参与交互活动。

“高原期”现象是指BCL课程或单元学习进行到一定程度或临近结束时,学习者的交互参与度往往会显著降低,交互的质量难以进一步提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①协同认知疲劳,似乎言已尽、心已疲。②进一步讨论的内容难度已明显增大。③交互的目标基本实现,缺乏新的驱动力。④反馈缺乏或不及时,互动性下降。⑤学习的意志力不强,难以坚持。⑥部分学习者超前准备新内容的学习或转入其他内容的学习。

消除或縮短“高原期”的主要策略如下:①教师(或主持人)通过进一步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破解难点。②及时回帖,通过点评与答疑,延续交互者的参与兴趣。③及时提出新的学习要求或安排新的学习任务。④开展学习竞赛、评优活动激发学习动力。⑤对个别学习困难者或很少参与交互者给予个别辅导。⑥科学把握新旧学习内容的转换时机。

综上分析,BCL交互的演变特性曲线可用图2表示。图2中细实线表示未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所呈现的交互者的参与度——时间曲线,粗实线表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后所呈现的交互者参与度——时间曲线,后者明显缩短了交互的“适应期”和消除了“高原期”。

二、BCL交互的规律

BCL交互规律是指BCL交互的发展变化所具有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通过教育技术原理等课程的BCL迭代实践探讨与反复验证[7],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笔者总结了如下六条BCL交互规律。

(一)交互方式的可替代律

规律内容:BCL中存在多种交互方式,只要同一层次交互中有一种方式达到较高的深度水平就足以构成对有意义学习的支撑,即其他方式的交互可在一定程度上被替代而不会显著降低学习效果。

本规律表明,在操作交互层、群体交互层、自我反思交互层中,均存在多种可替代的交互方式。如学习者在网络平台中可选用同步或异步操作交互方式,在协作中可选用面对面的或基于网络的群体交互方式,在自我反思中可选用显性的或隐性的概念交互方式。此外,观望者(隐客)还可通过观察他人的交互行为和移情作用(Empathy)体验到交互效果(产生认知冲突和促使认知结构改变),从而出现另一种替代性交互。该交互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交互机会不均衡造成的影响。

理论依据:特里·安德森(Terry Anderson)[8]的交互的等效性原理,凯斯·斯坦宁(Keith Stenning)与吉恩·麦肯德里(Jean McKendree)[9]的替代学习(Vicarious learning)理论,利娅·A.苏顿(Leah A.Sutton)[10]的替代交互(Vicarious interaction)理论 ,艾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1]的“观察学习”理论。

实践检验:BCL实践中,因学习者特征、学习任务类型、学习技术与环境条件等的不同,需要且允许灵活选用与调整交互方式,确保取得较好的交互效果。例如,网上交互难以进行时,可换用面对面交互,反之亦可。BCL技能较弱者、不善言辞者、反馈技术条件差者,可选用替代性交互。

(二)交互区域的共识律

规律内容:BCL中各交互者应有共同的经验范围和共同的活动时空,以确保交互意义的准确还原和交互通道畅通;学习者所学新知识应定位于其“最近发展区”,以确保在潜在发展水平上通过努力实现学习目标。

本规律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交互双方应有共同的经验范围,这是传播学中准确译码的基础。二是交互双方应有共同的活动时空环境,以确保交互通道的畅通和形成学习社区。三是学习者所学知识不能过难或过易,学习难度应选择在“最近发展区”,以使概念交互顺利进行。

理论依据:①传播学中的“传通条件”——传者与受者应有共同的经验范围。②学习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条件之一——有共同的活动时空,遵守共同的行为公约。③群体最近发展区理论——采用“有指导的合作学习”[12] ,使所有学习者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实践检验:协作学习中的“组内异质”强调的是在某种“共识”基础上组成员间有特征差异,毫无“共识”基础的“异质”是难以支持协作学习的。为了突破个体特征差异、时空环境差异、群体认知潜力差异中的“障碍”,为了增加共识和促进交互,采用过班级讲解、单元导学、群内同步讨论等方式。

(三)交互的内容、媒介与对象的选择律

规律内容:BCL群体交互的内容、媒介、对象必须符合BCL群体的特征、需求与环境条件,使交互的效果与代价之比最大化。

理论依据:BCL交互的内容应以协同探究的劣构领域问题知识为主;BCL交互媒介的编制和选用中,应努力提高媒体的功能与代价比值;BCL交互的参与者必须具有基本的BCL能力;BCL交互的对象必须具有合适的环境条件,能满足交互参与者的需求。

实践检验:基于实证研究,已得出“BCL可行”需同时满足4个条件(具备上网条件,以劣构领域知识的学习为主,需要进行协同探究,学习者有BCL能力)。即使满足这些条件,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习目标中,对交互内容的编排、交互媒介(通道)的组合、交互对象的动态调整等还需精心设计。

(四)BCL群体有效交互的三要素律

规律内容:BCL群体的有效交互由认知性存在、社会性存在、教学性存在三个要素组成。

理论依据:据兰迪·加里森(Randy Garrison)、特里·安德森(Terry Anderson)等人[13]的研究,一个有效的网络学习社区应体现三种存在:认知性存在、社会性存在、教学性存在。有效的BCL社区包括网络协作学习社区和面对面协作学习社区,同样具有上述三种存在。而每种存在又直接由相应的交互所决定。

实践检验:BCL交互的目的是进行协同认知、培养协作技能与互助情感,以促进学习绩效的最优化。从总体看,认知性交互属BCL交互的核心因素,教学性交互属BCL交互中的支持因素,社会性交互属BCL交互中的促进因素。虽然在不同的微观场景中三种交互可单独存在,但要顺利完成一个单元的BCL任务,必须综合运用这三种交互要素。

(五)操作交互的界面阻抗律

规律内容:在学习者与媒体界面的操作交互和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信息交互中,其传播要素(传者、受者、编码、译码、通道、反馈等)中存在着多种干扰因素。

理论依据:据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式,学习者与媒体界面间存在操作交互。据传播理论,传播过程系统各要素中存在干扰(噪声)。据信息技术教育学理论,信息技术教育疾病可以诊断、治疗和预防。

实践检验:BCL实践表明,与交互界面有关的编码阻抗、译码阻抗、通道阻抗、反馈阻抗,对操作交互效果的直接影响大,须尽力排除。同时,要尽量克服学习者因交互工具的使用不熟练、交互界面的设计不符合学习者特征与心理规律等因素所造成的认知阻抗与情感阻抗。其中,编码阻抗包括信源编码(信息转换为符号)中的阻抗和信道编码(符号转换为信号)中的阻抗。译码阻抗包括信道译码(信号转换为符号)中的阻抗和信宿译码(符号转换为信息)中的阻抗。通道是指图文声像多种媒体信息传递的途径,通道不畅或不适当会对信息传递产生阻抗。

(六)自我反思交互的内隐重构律

规律内容:自我反思交互是学习者在头脑中通过深思、反省和批判性思维进行的,其实质是自己已有概念与感知的新概念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自主的、内在的、隐性的、抽象的相互作用中,学习者的知识体系将得以重新建构。

理论依据:兰迪·加里森(Randy Garrison)、特里·安德森(Terry Anderson)等人的实践探究模型,表明了在共享空间中的外显行动和在私人空间中的内隐反思的关系,把反思产生的观点加以整合可进一步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BCL知识建构的三循环模型中[14],协作组内的反思与评价活动称为小组自加工,其目的是对协同知识建构迭代过程与结果进行反思,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纠正,进而帮助小组成员更好地协作。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层次模型表明,学生的概念与新概念间存在概念交互,其结果是产生同化和顺应[15]。

实践检验:学习者的自我反思交互是小组自加工的组成部分,是知识转化与重构的必要环节,有利于监控、评价与调整自身的学习。自我反思交互的具体作用:一是反思自己已有知识,看能否解决BCL中触发的问题;二是反思他人的言论,看是否有可取或可驳之处;三是反思学习小组得出的共识,看是否解决了协同探究的问题,进而在批判性思维中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BCL交互的调控

(一)交互调控的意义

调控包括調整与控制,或者说是一种动态控制。其中,调整是指主体改变客体原有的状态,使客体适应环境与运行要求,以发挥应有作用。控制是指施控者在获取、加工、使用信息的基础上,对受控者施加影响,使受控者的行为与状态变化符合预定目标。

BCL交互调控的实质是:利用交互规律按一定策略对BCL交互系统中的交互变量的状态进行调整与控制,以克服干扰和偏离,确保交互目标的实现。

BCL中交互调控的类型主要有:适应性调控——使交互双方相互适应,预防性调控——为防止出现偏差进行事前调控,反馈性调控——利用信息反馈进行调控。

BCL交互调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有助于交互目标的实现

BCL交互系统的变量多,干扰因素多,关系复杂,有必要进行全程调控,以确保BCL交互能针对交互目标有序有度地进行。同时,可通过调控缩短交互的“心理距离”,促进学与教的再度整合。

2.有助于使交互变量保持良好状态

包括:使交互的主题范围适度集中,避免过于散乱和狭小;使各交互通道相互配合,避免“迷途”与“偏离”;使交互的信息质量好、密度(流量)适中,避免信息过载;使交互的内容难度适中,避免过易或过难;使各层次的交互有机组合,避免概念交互、情感交互的缺失;通过交互使知识建构能及时收敛,避免过于发散、议而不决;使显性交互与隐性交互有效转化,确保交互中的反馈及时、有效。

3.有助于提高交互者的责任意识

通过不断调控,促使交互者不断关注、参与、反思交互,不断提高自身的交互能力,以出色完成协作学习任务。

(二)BCL交互中的干扰因素与干扰作用

1.干扰因素

BCL交互中的干扰因素是指对BCL交互产生阻碍与不良影响的各种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

从双向互动的传播视角看,内在干扰因素主要有:

(1)互动者的失态:包括信息的收集、筛选质量不高,信息把关人没有尽责,没能兼任好编码者、译码者、解释者,协作意识与交互能力不强等。

(2)编码译码的失真:从信息到符号到信号转变中的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从信号到符号到信息转变中的信道译码、信宿译码,因选择性感知与编译机制的问题而出现失真、误解现象。

(3)交互通道的失畅:面对面交互同时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知通道,但只能在约定的时间与场所进行群体交互才能实现。基于网络的交互可跨越时空,但交互的通道只有基于数字媒介的视觉、听觉和对机器的触觉。

(4)反馈的失效:没有反馈信息、反馈不及时、反馈信息质量低,都将严重影响交互效果。

(5)经验范围的失共:交互双方的知识经验必须有部分重叠,才能确保符码的制成与解释中有共识。若异质小组成员间的特征差异过大或异步交互中的时差过长,将会影响“共同经验”的形成。

外在的干扰因素主要表现为来自交互环境的干扰。例如,因学习任务突然调整、工学矛盾、支持服务不到位而造成的交互时空及媒介方面的冲突。

2.干扰作用

干扰因素的作用表现为对BCL交互所产生的隔离、延缓、抵消、中断、误导等不良影响。具体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1)对“交互主题范围的集中度”的干扰:因对教学主题把握不当,致使讨论的范围过于集中或发散,讨论难以展开或难以收敛。

(2)对“交互通道数的多少”的干扰:因缺乏多通道协同交互的条件,致使交互局限于单一通道而影响效率;或因多通道无序使用,找不准恰当的通道而无所适从。

(3)对“交互信息的密集度”的干扰:因对教学内容不熟悉或准备不充分,致使单位时空内交互的信息量过少而影响交互绩效;或因交互的信息多而不精,造成学习者认知过载而影响学习效果。

(4)对“交互内容的难度”的干扰:因没有遵循因材施教和难度适当的原则,选择的学习内容过难或过易,造成交互难以持续进行。

(5)对“交互层次的高低”的干扰:由于交互目的不明,往往重低级的操作交互、信息交互而轻高级的概念交互、认知交互,造成“真正意义的学习”难以发生。

(6)对“交互者的参与度”的干扰:由于讨论的问题缺乏吸引力、准备不充分、未能激发参与交互的动力,造成在规定时间内参与交互的人数和平均每人的发帖数低。

(7)对“交互过程中知识建构的收敛度”的干扰:由于缺乏中心议题、意见领袖与主持人未尽责等,造成久议不决,协同知识建构因难以收敛而未完成。

(8)对“交互形式的显隐度”的干扰:因交互环境及交互者的个性影响,交互的显隐度往往出现两个极端:要么过于强调外在形式的热闹多样,要么过于强调个人自我思考的感悟深沉。

(9)对“交互反馈的响应度”的干扰:因强调交互的异步性或参与交互的人数过少,交互反馈的响应度往往过低,影响交互氛围;因强调交互的同步性或参与交互的人数过多,造成反馈的响应过繁,使得交互者应接不暇,认知负荷过大。

(10)对“交互的融洽度”的干扰:由于共同体意识尚未建立,情感表达不畅,交互内容索然寡味,造成交互情感的融洽度低,交互者往往是被动应付了事。

(三)BCL交互变量的状态空间模型

根据以上分析与研究,为了加强BCL交互的调控,可建立表1所示的BCL交互变量的状态空间模型。

表1表明,10个BCL交互调控变量的取值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其中:

交互主题范围的集中度(V1)应由相对发散转为相对集中,以利于共同体学习和达成共识。

交互的通道数(V2)既不能太单一,也不能太杂乱;交互通道应为学习者所熟悉,交互通道间应具有互补作用。

交互信息的密度(V3)即单位时间交互的信息量,不宜太少,也不宜太多;考虑到学习者的认知规律与认知负载能力,其值宜由小到大再逐步缩小。

交互内容的难度(V4)应适度。既要有较易的内容以增加学习信心,也要有较难的劣构领域内容以促进创新思维和满足最近发展区的拓展。

交互层次的高低(V5)要适宜。据BCL知识建构三循环模型,协同知识建构中所体现的认知交互可分为问题触发、公开陈述、质疑论辩、意义协商、结论提炼、评价反思六个基本层次。一般而言,BCL交互的层次应逐步由低到高。

交互者的参与度(V6)表现为实际参与交互者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和在规定的交互空间中单位时间内学习者参与交互的次数。其值的变化应符合协作学习的需要。

交互过程中知识建构的收敛度(V7)表征的是不同观点争辩后共识的达成程度。“收敛”应适时、适度。适时强调的是避免久议无果;适度强调的是既要有共识(追求真理的绝对性),又要容许不同理解(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

交互形式的显隐度(V8)指的是隐性交互(如学习者内在的概念交互、隐性的认知交互)与显性交互(如人机操作交互、学习者间显性的知识交互)应相互补充并保持适当的比重。

交互反馈的响应度(V9)指的是响应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如所有讨论者应及时发帖与回帖,单元主持人应及时进行引导、评价与总结,以免讨论线索中断。

交互情感的融洽度(V10)指的是交互的主动性和包容性,对异议者的尊重度,自我反思与修正的态度,交互气氛的和谐度。在坚持真理的前提下交互情感越融洽越好。

(四)BCL交互调控的设计原则与策略

其基本原则是:采用适当策略使BCL交互变量的状态空间保持在适当的变化范围。

对BCL交互进行调控的具体策略主要有:

(1)目标调控策略。BCL目标体现交互的目的和标准,应将其设置在BCL共同体的最近发展区。该策略强调调控的标准性、针对性和导向性。

(2)角色联动调控策略。教师的调控、单元主持人的调控和学习者的调控应协调一致,避免冲突。

(3)交互规则调控策略。交互规则是对交互行为的一种共同约定,指明了交互者的责任、义务和交互方式。除實施A—B—A(或B—A—B)之类的响应规则外,还应有“禁止灌水帖”之类的交互质量规则。

(4)奖惩调控策略。“奖惩”可对积极的交互加以强化,对消极的交互予以禁阻。但该策略不可滥用,否则有可能失效。

(5)技术辅助调控的策略。基于智能识别、自动测评、数据挖掘、信息推送等技术对BCL交互进行自动调整,以提高调控的及时性、准确性、动态性。

(6)全面调控与重点调控相结合的策略。全面调控强调的是从课程计划、单元导学报告、小组活动方案的整体上对所有交互进行调控。重点调控强调的是对容易出现偏差的、影响较大的交互进行调控,如精心设计研讨的问题,搞好小组分工等。结合点在于有共同的调控者和调控目标。

(7)异步调控与同步调控相结合的策略。异步调控包括预防性调控和补救性调控,同步调控强调现场纠错与实时改进。该策略强调的是灵活把握调控的时机。

对干扰因素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排除法,通过精心设计和强力控制,把某些干扰因素排除在交互系统之外;改造法,通过调整学习计划和优化学习环境,把干扰因素转变为可利用的因素;抵消法,利用反干扰因素的反干扰作用,抵消干扰因素的干扰作用;分散化解法,利用某种过滤机制,把大的、连续的干扰因素分解为小的、孤立的干扰因素,使干扰作用不断衰减;免疫法,通过增强交互系统的健壮性、自稳定性,提高对干扰的自我抵抗力和免疫力。

BCL交互本身的角色多、影响因素多、过程与结构复杂。在“教育技术原理”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对BCL交互适应期进行调控所采用的策略是“多元导控法”——从5个方面加以引导、调整和控制[16] :

(1)对所有参与者进行BCL技能培训。使他们了解BCL交互的目的、意义,掌握交互的方法、工具,提高交互能力。

(2)使单元主持人分担调控责任。包括提前培训单元主持人,使其掌握引导、调控技巧;把交互结果列为单元主持绩效的评价依据之一。

(3)精心设计BCL活动。明确学习任务,注意任务驱动。

(4)精心设置互动的话题与研讨的问题。架设交互支架,营造良好的交互环境。

(5)教师的示范性引领。特别注意关键性的首帖、导引帖、点评帖、总结帖的发表。

基金项目:中国援某国教育技术援助项目中的教材研发子项目(商务部2020-067);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融合创新理念的混合式协作学习的设计理论与绩效优化研究”(12YBB171);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重点课题“网络空间共同体协同创新机制研究”(XSPCX007)

作者简介:彭绍东(1964 —   ),男,湖南新邵人,博士研究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教育、混合式协作学习。

参考文献

[1] SEP?LVEDA A.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connecting schools, empowering learners[EB/OL].(2020-09-02)[2022-9-2].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74309.

[2] 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3] 彭绍东.从面对面的协作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到混合式协作学习[J]. 电化教育研究,2010(8): 42-50.

[4] LAURILLARD D. Rethinking university teaching: a conversational framework for the effective use of learning technologies: 2nd edition[M]. London: Routledge, 2002.

[5] 陈丽. 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 中国远程教育,2004(5):24-28,78.

[6]MOORE M G. Theory of transactional distance[M]//Keegan D.Theoretical principles of distance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3:22-38.

[7] 彭绍东.混合式协作学习设计研究的干预设计模型[J].现代教育技术,2017(6):71-79.

[8]ANDERSON T.Getting the mix right again: an updated and theoretical rationale for interaction[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o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2003, 4(2):1-14.

[9] STENNING K, MCKENDREE J, etal. Vicarious learning from educational dialogue[C]// Proceedings of the computer support for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onference, CSCL99.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9:341-347.

[10] SUTTON L A. The principle of vicarious interac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2001 (3):223-243.

[11] ALBERT,BANDURA.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M].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1986.

[12] 彭紹东.混合式协作学习共同体的最近发展区、活动耦合与协同认知加工[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7(1):63-74.

[13] GARRISON D R, ANDERSON T, ARCHER W. Critical thinking in text-based environment: computer conferencing in higher education[J].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000, 2(3): 87–105.

[14] 彭紹东.混合式协作学习中知识建构的三循环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9):39-47.

[15] 彭绍东.混合式协作学习的设计与分析[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李强 王策)

Abstract: The interaction is the link that promotes the integration of people, technology and strategy. It is the key to play the synergistic role of multiple factors in blend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BCL). What are the types, structures, and laws of interaction in BCL? How to use the laws for interactive regulation to achieve optimal learning performance? About these problems, the author has carried on the long-term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discussion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interaction structure model of BCL, and believes that the role, content, level and spatio-temporal structure of BCL interaction have new characteristics. Six laws that exist in BCL interaction are summarized: the substitutable law of interaction way, the consensus law of interaction area, the choice law of interaction content, media and object, the three-element law of effective group interaction, the interface impedance law of operation interaction, and the implicit reconstruction law of self-reflective interaction. To enhance interaction regulation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BCL, a state-space model consisting of ten BCL interaction variables are created and seven strategies of BCL interaction regulation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Blend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teraction structure model; 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 Interaction laws; State-space model; Interactive reg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