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良益 张伦
[摘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一个社会生态系统,其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具有系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特征,还具有系统的结构性特征。文章从系统理论和系统结构出发,讨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系统建设的思路与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优化文化结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培植系统发展动力、重构系统发展生态、拓展系统发展空间,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
[关键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系统理论;系统结构;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23)02—0041—07
[作者]魏良益研究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金融财贸研究所成都:610071
张伦硕士研究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金融财贸研究所成都 610071
一、引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一个社会生态系统,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是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的重大战略支撑,有利于在西部地区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同时也有利于吸收生态功能区人口向城市群集中,使西部地区形成优势区域重点发展、生态功能区重点保护的新格局,保护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增强空间治理和保护能力。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发展,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讨论:一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世界级经济圈(都市圈)具备的条件与发展路径;二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我国重要增长极具备的条件与发展路径;三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系統发展、协同发展及一体化发展的具体策略与路径。将这三个层面的问题作为不同层次的系统问题来看(全球性、全国性和区域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系统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子系统,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系统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子系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系统内部也存在若干子系统。所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须树立系统理念、采用科学方法,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加以推进。本文重点探讨第三个层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相关问题,将第一、第二层面系统作为第三层面系统发展的外部环境。
二、文献简述
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1)。系统论强调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目的性等基本特征。作为一种理论思想,系统理论把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考察,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哲学原理(2,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可以用系统理论的视角进行审视。
从系统整体性的角度出发,翟琨等(2020)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形成“键能”很高的“化学键”3],其一体化建设对国内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应该在体制机制、空间结构、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市场和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一体化发展。杨继瑞(2020)认为多维度的有机统一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加强统筹协调是建设中国西部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路径抉择(5]。
从系统关联性的角度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机制构建能够有效处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李后强等(2020)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城市间的全面协同发展,参与协同主体越多,结构越稳定,要素越丰富,耦合度越高6)。杨力等(2021)发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整体在金融与技术创新上有所进步(。蒋永穆等(2020)分析成渝地区城市与邻省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与方向,发现川渝黔经济一体化对于双城经济圈的支撑作用强于西三角经济区,且贵州对于成渝地区协调发展至关重要[8]。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建设还需要切实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对外经济开放、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等多领域的深度合作(B—10]。针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要树立成渝一体化发展理念,发挥两地比较优势,统筹推动生产要素流动集聚,打通资源屏障,实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处理好经济发展、交通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等跨界问题(11—13);建立合作共建机制、强化政策协同、完善决策机制、取得国家支持和指导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可选择路径。可以看出,现有文献主要基于系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将成渝地区进行整体分析或者分析其内在结构的相关性,认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于成渝地区城市协同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对于中国西部地区的均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系统的结构性视角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文献较少。本文从系统理论入手,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分为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三个系统分别进行分析,从系统性结构层面分为文化结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对成渝地区的巴蜀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同质化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三、从系统理论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根据系统理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一个系统,但是它并不是单一化的系统,而是由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复合型系统。同时,根据系统的层次、要素和功能特征,每一个子系统的组成成分是不一样的15]。
从系统层次来看,社会系统可分为国家、省(区、市)、市(州)、县(区)、镇(乡)、村六个层级,每个层级彼此联系、相互支撑形成整体。从系统要素来看,社会系统由政治组织、文化组织、军事组织、宗教组织等子系统组成。从系统功能特征来看,社会系统由司法行政、公共服务、民生保障、国防安全等子系统组成。只有社会系统内部之间相互合作,整个社会才会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一个社会系统,要合力整合各个层级的系统要素资源和系统功能资源,打破政务服务的省市行政壁垒和地域阻碍,为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持续赋能。
从系统功能特征来看,经济系统由物质生产、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等子系统组成。经济发展对地区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还承担着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等历史使命,需要通过经济系统的各项功能促进经济系统各种要素的全面流动,实现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全面调控,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从系统要素来看,自然生态系统由大气、水、土壤、植物、动物等子系统组成。从系统功能特征来看,自然生态系统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子系统组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也可以用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家庭、企业看作是整个系统的生产者,家庭、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是整个系统的消费者,环保企业、环保设施是整个系统的分解者。生产者的主要生产品为物质产品、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消费者的消费品也是物质产品、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分解者主要分解双城经济圈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并且将处理过的可以利用的要素返还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继续循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各类生产要素构成整个系统运转的基础物质和能量,通过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经济系统按照人类社会的需求生产、交换和分配物质产品,社会系统对物质产品进行再分配,维护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稳定与发展。除了从系统理论视角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分为社会、经济、自然生态三个子系统进行分析,还可以从结构特征入手,以文化结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特征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
首先是文化结构。一个地区的文化是由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自然环境、历史背景等因素共同积淀起来的,是一个地区的精神象征,它能为地区的发展提供凝聚力,产生强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其次是空间结构。一方面区域空间结构通过一定的空间组织形式把分散于地理空间的相关资源和要素连接起来,产生各种经济活动;另一方面,区域空间结构能够产生特有的经济效益,如集聚经济、规模经济。最后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社会经济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合理的产业结构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下文从文化结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出发,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
四、从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1.成渝文化同源
学术界常以“巴蜀”并称成渝地区的文化。一方面,重庆在古代的时候被称为“巴国”,四川成都等地被称为“蜀国”,巴蜀代表了它们各自的文化;由于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等差异,巴文化与蜀文化存在一定差异(16]。如《华阳国志》记载:巴人质朴,多出将才;蜀人聪明,多出帅才。即“巴有将,蜀有相”。另一方面,巴文化、蜀文化之间又具有一致性。巴蜀兩地由于在地理位置上比较接近,从古到今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都十分密切,两者在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上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尽管以成都为中心的蜀文化和以重庆为中心的巴文化有各自的特点,但两者本质是血脉相连、同根同源,川渝从古至今就有着深刻的情感联系,巴蜀文化能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能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
2.成渝空间相融
从自然地理空间结构来看,若将成渝经济区抽象为“双核椭圆结构”17,不难发现四川和重庆两地存在城镇体系长期双核化,次级城市较弱的问题,使得成渝以外地区的产业基础薄弱,人口流出较多,呈现出“中部塌陷”状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都、重庆都已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社会、经济、科技等综合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双核如何带动周边城市协同发展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3.成渝产业同质
四川与重庆的产业重合度较高,都集中于服务业和制造业,工业同构指数超过 0.8(18)①(指数为1时完全同构);从规模以上工业数据看,2020年四川和重庆分别有22个和12个行业营收规模在以500亿元以上②。重庆的12个500亿元行业及3个400亿元行业与四川省的22个500亿元行业重合度高,四川省规模前四的行业有三个与重庆市规模最大的行业相同9)。成渝两地的制造业结构趋同,在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新型显示、汽车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细分领域存在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尚未形成跨区域产业联动协同发展模式(20]。产业结构的趋同也导致经济独成体系而联系偏低(21。而同质化竞争会进一步加深一些产业的同质化程度,使两城的经济更加独立,也影响成渝地区整体效应的形成22)。同时,两者之间的产业也有细微的差别,四川较重庆产业集聚和产业关联紧密程度都相对更高,但产业链深度相对较低,两地需要规划产业发展路线,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系统建设的思路与策略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系统发展质量的高低,可以从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等显化指标加以度量,参与构成系统的要素越丰富、耦合度越高,系统功能越强大。决定一个社会经济系统功能强弱的关键因素是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一个社会经济系统自组织能力的大小主要由系统文化结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决定。本文认为,从系统结构性特征入手,通过优化系统的文化结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途径提升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优化文化结构提升系统自组织能力,培植系统发展动力
巴蜀之间高度的认同性是成渝合作发展的天然历史联系和文化基础。以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文化内涵充实“巴文化”“蜀文化”和“巴蜀文化”,通过优化文化结构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系统自组织能力提升从而增强系统发展的源动力,是一项基础性、原创性的重要工程。一是构建“一体化发展”的巴蜀新文化。文化一体化发展是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基石,深度挖掘巴蜀文化的内涵,构建一体化发展的巴蜀新文化,充分发挥成渝城市群文化交融的优势,进一步加强文化资源共享,共同培育巴蜀文化旅游精品项目。二是构建“互联网思维”的巴蜀新文化。互联网不仅是一项技术,也是一种思维模式,还是一种先进文化。“互联网思维”是破除“盆地意识”“孤立主义”“保守主义”等消极思想观念的利器。巴蜀文化可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变革巴蜀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形式,为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注入新的动能。三是构建“崇尚创新”的巴蜀新文化。推动巴蜀文化创新性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和现实的需要。应大力发展巴蜀文化创意产品,推出以巴蜀文化为主题的电视节目等,在促进巴蜀文化产业壮大的同时,彰显巴蜀文化的魅力。
2.优化空间结构提升系统自组织能力,重构系统发展生态
建立健全有利于各类生产要素流入系统以及在系统中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是重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系统发展生态的核心内容。《规划纲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空间布局进行了总体规划,本文主要对核心生产要素在系统的不同层级之间高效流动从而优化要素空间结构进行讨论。一是优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人力资源系统。引进、培养和使用各领域、各行业、各阶层的优秀人才,激发优秀人才自身的创造潜能和利用其他生产要素的能力,从而提升系统自组织能力。二是打造有利于各类生产要素在系统之间、在系统各层级之间的自由流动的制度环境。按照市场化方式配置各类生产要素,降低系统中要素交易成本和交易费用,促进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在系统中达到帕累托最优。
3.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系统自组织能力,拓展系统发展空间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世界知名的都市圈、城市群以及我国其他三大经济社会增长极综合实力相比较,其短板在于产业结构。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主导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发展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系统发展,通过系统发展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重要增长极目标,最终达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一是实现优势互补。巩固成渝两地原有的优势产业,鼓励企业良性竞争的同时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相互交流,提升协作质量和水平,加快构建高效分工、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错位发展。发挥市场作用,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地区特色,避免成渝产业低水平同质化,避免恶性竞争。三是推动两地产业集聚成群,实现生态群落式的互补和融合。以打造3—5个世界级产业集群为总体目标,研究制定中長期发展规划,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内统筹规划、统一布局、一体化发展,实现高水平的经济产业一体化。四是完善政府职能。创新政府产业发展管理体制,打造市场化配置资源要素的宽松环境,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的管理新机制;创新绩效考核评价模式,将跨行政区优化产业结构工作纳入考核指标;鼓励市场主体跨行政区经营,倡导和树立“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理念;在分析产业价值链的基础上确立产业发展定位、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产业集群、集聚产业发展要素、出台产业发展政策、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周德群,系统工程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3—25.
[2]顾新华,顾朝林,陈岩,简述“新三论”与“老三论”的关系[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7,(02).
[3]翟琨,卢加强,李后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化学键”形成探析—基于轴心论的视角[J].西部经济,2020,(01).
[4]张志强,熊永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西部,2020,(02).
[5]杨继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是若干维度的有机统一[J].四川省情,2020,(07).
[6]李后强,石明,李海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发展方程探析—基于协同论视角[J].中国西部,2020,(04).
[7]杨力,朱国龙,魏奇锋,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嵌合驱动研究—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数据实证[J].经济体制改革,2021,(04).
[8]蒋永穆,李想,川渝黔经济一体化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J].西部论坛,2020,(05).
[9]彭劲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阶段判识、战略意义及推进策略[J].中国西部,2020,(02).
[10]李优树,冯秀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西部,2020,(04).
[11]李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20,(04).
[12]杨波,吴世玲,杨洪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治理跨界合作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09).
[13]杨波,李治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跨界问题与协同发展的激励机制设计[J].商业经济,2020,(04).
[14][18][19]魏良益,李后强,从博弈论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J].经济体制改革,2020,(04).
[15]孙桂娟,叶峻。社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解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8,(03).
[16]易光.异质互补:川渝文化合作的逻辑起点[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06).
[17]李后强,成渝经济区建设的“双核椭圆”构想[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
[20][21][22]丁任重,王河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竞争力评价及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西部,2020,(06).
(责任编辑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