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立的人生更精彩

2023-05-30 13:58:04陈文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教研室教研员教育局

《礼记·中庸》有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回顾自己40年的教育人生,我非常认同这句话中所包含的哲理。

1982年,我從湘潭师专毕业,服从分配回到浏阳,来到位于浏阳东乡大山深处的一所县属中学教书。说是县属中学,可办学条件之差,现在的年轻人难以想象。学校没有教学楼的概念,只有几栋陈旧的平房,供电也不正常。我第一次到教务处领教学用具,教务主任递给我一盏煤油灯。面对简陋的工作、生活环境,我没有计较太多。仗着自己年轻,每天早上,学生起床我起床,学生读书我读书,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打球、做游戏。晚上,学生就寝后,我回到只有一张床和一个书架的房间,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备完课、批改完学生作业后,我总要打开一本书,读至深夜。非常幸运的是,我在工作之初就接触到了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和“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读过一二百本书”的话语,给了我很多启发和奋发向上的力量。

在这所农村中学工作期间,我除了通过读书获得本科文凭外,还读了大量的文史哲方面的书,订阅了多份语文学科专业杂志,通过这些杂志,我了解到语文教研教改的最新动态和语文教育界的一些特级教师及其教学主张。我下定决心,结交天下名师而师之!于是我通过书信等形式主动和他们联系。我定下目标,再工作十年到二十年,也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让学生喜欢、同行认可的教师。

机会总是垂青心中有目标、手上有准备的人。在学校工作十年后,浏阳市教育局教研室在全市高中语文教师中选调语文教研员,我因有多年高三语文教学经历,有多篇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于是顺理成章获得这个岗位。在这个平台上,我以“教师是我师,我是教师友”为工作理念,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主动和青年教师交流教学教研心得体会。

在担任教研员五年后,浏阳市教育局任命我为教研室主任。我深知,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同时我感到,自己一个人求上进、谋发展还不够,必须让教研室所有教研员都成为教学的里手、教研的专家。于是,我确定了自己和每个教研员的年度工作、学习目标。在这些目标的激励下,我和各学科教研员迅速成为全市各学科教学教研的领头雁。20世纪90年代末,浏阳市教研室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研室,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教师报》记者了解到我在管理教研室方面的做法后,专程从北京来采访我。我向记者和盘托出了我们的成长“秘笈”,这就是“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一”是指一块基地,每个教研员要根据本学科的实际,在全市范围内选好一块实验基地;“两”是指两个课题,每个教研员要做好两个市级以上课题;“三”是指三篇文章,每个教研员一年内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三篇文章;“四”是指四次讲座,每个教研员要根据教育教学发展新形势、新要求选好课题,精心备课,到学校为老师们做讲座;“五”是指五本专著,每个教研员一年至少要读五本与自己学科有关的书籍;“六”是指六次活动,每个教研员每年要组织好本学科六次以上的教研活动;“七”是指七个朋友,每个教研员要结交本市本学科七个朋友,组成学科研究团队,经常讨论教学问题;“八”是指八十天下乡,每个教研员要深入学校八十天以上,了解教学教研真实情况;“九”是指九十节课,每个教研员要到课堂听九十节课并有评课记录;“十”是指十节研究课,每个教研员要到学校去,走进教室给学生上十节以上的课,这样才能了解教师上课的艰辛。教研员年度工作目标公布后,有的教研员因“述而不作”,感觉写文章拿出去发表有困难,有的教研员因长期脱离教学一线,感觉给学生上课没把握。我耐心地做同事们的工作,鼓励大家拿起笔来写,勇敢走进课堂。在我的努力下,教研员都有计划、有步骤地一一完成了目标任务。后来这批教研员不断成长,有的上调到省里的教研部门,有的被评为特级教师。我本人也在35岁前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在40岁前被评为湖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在担任教研室主任8年后,我又被任命为浏阳市教育局副局长。

在市教育局副局长任职期间,我主要分管教学教研等业务工作。在这个平台上,我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引导老师们做好教育教学工作。那么抓手在哪里?我通过对很多名师的分析研究,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潜下心来读书写作、改革创新的典范。是啊,老师身上多些书卷气、少些烟酒味,那才令人敬佩,那才能产生教育的力量。于是,我大力提倡全市所有教师多读书,在教育局党委的支持下,我在全市组织实施“新世纪教师读书工程”。每年新学期之始,教育局向每个教师发放3—4本有关教育、人文等方面的书,年末评出百名读书积极分子和百篇优秀读书心得,其间组织读书分享会和演讲比赛。这项工作至今已坚持22年之久,这在全国都是少有的。现在,全市基本每个35岁以上的教师家里都有60本以上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专著。教师们在好书的引领下,对教育工作有了深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成就感,一批批教师成长为省市级骨干教师、名师。

为了让“读书工程”顺利推进,从2001年起,我每年以市教育局的名义邀请几位教育名师、大家来浏阳做报告、上示范课。朱永新、李希贵、李镇西、程红兵、高万祥、冯恩洪、田慧生、肖川、檀传宝、刘铁芳、闫学、吴非、高峰等几十位国内教育界的专家学者都到过浏阳讲学,他们的到来让浏阳教师领略到名师、大家的风采。这些名师、大家以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为浏阳广大教师树立了人生奋斗的标杆。

阅读丰盈每一个日子。我归纳、总结出有关读书的四句话,这就是:时间再短也要读书,房子再小也要藏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每到一个学校,我就把这几句话送给老师们。我倡议老师用年收入的2%来买书,我自己基本上做到了用年收入的5%来买书。我经常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老师们,虽然读书是个人的事,但作为教师,要在专业上不断进步,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读书。一是读专业的书。包括读本学科课程标准、读本学科教材、读本学科专业杂志、读本学科前辈的专著等。二是读教育理论书籍。一个教师要走得更远,必须加强理论修养。从孔夫子到陶行知,从苏格拉底到苏霍姆林斯基,古今中外教育家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教育遗产,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当代教育名家如朱永新、李希贵等人的著作,也值得我们仔细揣摩。还有一大批从一线走出的名校长和名师,他们的著作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与借鉴。三是读提升人文素养的书。这类书要读经典,我们可以从经典中获得人生智慧和工作动力。

在我的办公室里,我请本土书法家写了一幅字挂在墙上:花香何及书香远,酒味怎如诗味长。我还找人刻了一枚送书印章,上面是两行字:读书是人生最美的姿态,送书是人间最真的情谊。每当有校长、老师来办公室和我交流教育教学工作,临走时,我不会让他们空手而去。当他们捧着我送的书满心欢喜而去,我庆幸又多培养了几个读书人。为此,《湖南教育》2007年9月刊以《一棵树和一片森林》为题,用了一万多字的篇幅,对我如何引领一个区域内的教师读书学习做了翔实的报道。此后,《教师月刊》《中国教育报》等报刊,都刊发过对我的专访。基于我孜孜不倦地读书和不遗余力地推动一个区域的读书工作,2013年,我被《中国教育报》评为“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

这些年来,我读书、写作不停步,坚持每年读书50本以上,并结合工作实际和自己的专业特长,写下大量的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随笔和文学作品,至今在全国几十家报刊上发表300多篇文章,公开出版《教师可以更优秀》《教育必须刚刚好》《边教书,边成长》等5部教育专著和《泥土生香》《快活岭》等2部短篇小说集。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黄耀红先生读了我的教育专著和文学作品后评价道:“陈文从中学教师到语文教研员,到教研室主任,到教育局副局长,广泛阅读,勤奋写作,一路成长一路花开,越努力越幸运。这几年,他的教育专著一再增印,短篇小说集也深得好评。左手缪斯,右手教育。岁月无分新陈,郁郁存乎文字。真不愧为特级教师中的作家,作家中的特级教师。”

经常听人感叹“人生苦短”,我回顾自己40年的教育人生,很多收获在我的规划之内,还有很多的成果超乎了预期。我以为,如果人生有梦想、有规划,当可以延续其长度,拓展其宽度,累积其厚度,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

(作者单位:湖南省浏阳市教育局)

猜你喜欢
教研室教研员教育局
海军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江都市教育局
江苏教育(2022年93期)2023-01-29 10:42:42
云梦县教育局举行实验教学说课比赛活动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科教新报(2021年3期)2021-03-15 06:17:51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
山东青年(2016年3期)2016-02-28 14: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