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静
在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西铭矿有一座平安桥,是西铭矿井下职工上下班的必经之路。几十年来,一代代矿工每天踏着平安桥,走向地层深处采掘光和热。90后矿工刘洋在2012年接过有着30多年矿工工龄的父亲手中的接力棒,走上了平安桥,满腔热忱地把青春奉献在这片土地上。
多年来,刘洋一直从事井下机电设备维修工作,2017年被矿调度指挥中心机电实操培训组抽调,专门抢修井下机电设备疑难故障,已累计处理上千起。工作期间,进行五小创新项目5项,并拥有1项发明专利和4项实用新型专利。
今年1月,西十二盘区煤库集中皮带机头两台变频器中一台的IGBT模块损坏,直接影响西十二盘区生产整体进度安排。刘洋接到任务,立刻与机电部相关人员进行对接,机电部通过和厂家沟通后了解到,这台变频器已经是八九年前的产品了,原始资料和相关型号配件都没有了,又恰巧赶上春节期间,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已放假回家,无法在第一时间给予帮助。如果更换一个新的变频器,费用大概在40万元左右,此次故障需要同时更换两台,费用更是高达80万元左右。企业一时间不知所措。
看到这种情况,刘洋决定自行想办法维修。于是他将距离这个地点1300米的42209工作面皮带头的变频器机芯作为配件,将机芯更换到煤库这台变频器上,螺丝眼距不能完全吻合,刘洋就左调右调,直至完美契合。这个机芯由于寿命过长,电路板上的部分元器件损坏,无法点亮,IGBT模块又处在整个机芯的最底层,更换难度较大,对专业水平要求极高,特别需要注意静电的处理,换不好的话容易炸机。
刘洋埋头苦想,决定将两个故障变频器的电路板互换,75组英文参数,对照翻译,一百多个选项,调整了几十次,130多条螺丝,不知拧了多少遍,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夜一白天的连续战斗,设备终于正常运转了。
有那么一句话说得好,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刘洋的工作日志记者也看到一句类似的陈述,“有了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是没有坚持,就绝对不会成功。”每次的维修,刘洋从来不会被突如其来的问题吓倒,他把每一次难题都当作是一次挑战,他也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对他的信任。
“刘洋常说,这个问题我也不懂,咱們一起研究研究。然后,他就和我们一起查资料、请教厂家,把姿态摆得很低,直到把问题搞得清清楚楚。”保运一队采掘电钳工姚鸿业告诉记者,“除了学习他过硬的机电抢修技术,他这种较真务实的劲儿也值得我们学习。”他带领同事将近几年来矿上常用的15种电气设备经常出现的故障整理在一起,一起讨论、总结,编写出一套《煤矿井下机电设备故障案例分析手册》(共15册)口袋书及《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应急抢修方法》,并对矿一二线井下电钳工和机电队长进行精益化精准培训,分批分期按照综采、掘进、安装、准备、保运分专业培训,根据课程安排,无私传授,并对学员进行绩效考核,促进了一线机电员工技能水平整体提升。每年约200余人参与培训,如今,超过一半以上的一二线职工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我的父亲是矿工也是电工,脸被高压电弧烧伤过,好在恢复得不错。当初我要下井当电工的时候,家人是有些反对的,现在他们看到了我的成长,也尊重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刘洋说,“师傅当初手把手教我,使我受益终生。如今,我也要把学到的知识传递给更多的职工,将技术分享出去,大家共同进步,更好地建设我们的智慧矿山。”刘洋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斗志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