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军 魏萌
带班27年,湖北省“新锐班主任”昌薇已收获了诸多荣誉:“武汉市百优班主任”“江岸区首席班主任”,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武汉市及江岸区优秀班集体、优秀中队。“在武汉市育才汉口小学,我带的学生有的发展很全面,有的很聪明灵活,有的比较稳重乖巧。”在采访中,我们能感觉到昌薇对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喜爱。
让每个孩子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是为师者共同的心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昌薇总能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恰到好处地扶一把他们,让他们走好未来的成长之路。
找到“熊孩子”蜕变的“价值起点”
当班主任时间长了,昌薇总结出很多方法“对付”调皮捣蛋的孩子。然而,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总有不一样的“熊孩子”等着她去“征服”。
小星是一个聪明但又喜欢招惹是非的男孩。他上课时特别好动,安静的时间不会超过5分钟,有时还会发出一些怪声,扰乱课堂秩序,还喜欢拿别人的东西,把同学的书画得面目全非……
昌薇尝试和家长沟通孩子的问题。从家长口中得知,小星从小就好动,老人也很宠溺他,父母打不得也骂不得,久而久之就成了“熊孩子”。
从对小星的观察来看,因为总被他人嫌弃,他已经有了自暴自弃的迹象。昌薇分析后认为,小星的表现说明他的自我价值感严重偏低,认为自己就是个“坏孩子”。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他才能发现更美好的自己。
能不能尝试让小星找到自己的价值,从而自发地改变自己呢?
一次听写,小星破天荒得了个“优”。抓住这次机会,昌薇把他叫到办公室,让他坐在身边,上来就是一顿夸:“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听写竟然全部都了!”然后,昌薇拿出一本定制的本子,本子的封面上写着“我很棒”。
“以后,这就是你的专属记录本了。老师希望你每天都记下自己值得家长和老师表扬的事,比如上课时认真听讲老师表扬你了,课间没有捣乱,其他同学夸你了,按时完成作业了……这些都可以写上去。”同时,昌薇告诉小星,记录本上每写满5件事,班主任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小星一次,还给他发一颗五角星。
送出记录本的第一天、第二天,记录本都是空白的。昌薇问小星为什么没有写,他说自己还没有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
照这样下去,记录本就起不到作用了。思考片刻后,昌薇认真地告诉小星:“今天上课铃响后,我看到你自觉地在座位上等老师来上课,这就是一件值得表扬的事情。”
小星见“门槛”这么低,开心地笑了:“真的可以吗?原来这么容易就能被表扬呀!那我再想想今天还做了什么。”
第三天,昌薇再次检查小星的记录本,看到上面写着:今天我把钢笔借给同桌用。昌薇及时肯定了他的做法。以后的几天,小星记录的热情越来越高,记录本上每天都写得满满当当:今天美术课,我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今天我吃中饭时没有剩饭;今天我的数学题都做对了;今天,我带鞋套上信息课了;今天,小安的书掉在地上,我帮他捡起来了……
一件件对其他同学来说并不起眼的小事,支撑着小星一步步改变。为了让小星更明显地感受到自己的改变,昌薇还私下请班上的同学关心、夸奖小星,让他的记录本日渐丰富。
慢慢地,来找昌薇告状的学生变少了,小星在班上被表扬的次数变多了。一次次表扬,一阵阵掌声,一颗颗五角星……终于,小星的表现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同,他再也不是那个人人避之不及的“捣蛋鬼”了。小星的妈妈说:“小星一直跟我说老师表扬他,在家里的表现也变好了。”
“当‘熊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好,他就能自觉向着好的方向成长。”昌薇说。
为内向的孩子搭建“鼓励阶梯”
学生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性格也大相径庭,有外向活泼的,自然也有内敛害羞的。昌薇不认为性格内向就不好,但是,孩子要是过于怯生、不自信,长期发展下去肯定会影响成长。小奇就是这样一个孩子。
小孩子天生比较喜欢玩,但是小奇有点儿不一样:在学校,他几乎不参加班级活动,课间很少和同学一起玩,平时在班上话也不多。
说到自己孩子的性格,小奇妈妈愁容满面:“昌老师,小奇平时在家里挺好的,一到人多的地方就胆小得不行,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哟!”
怎样让小奇迈出自信成长的第一步?昌薇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契机。
不久后,武汉市江岸区教育局组织了一次“延安精神进校园”主题班会展示比赛。让小学生理解延安精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昌薇一时没有头绪。王晓芹校长提了一个建议:“你为什么不试试让家长也参与进来呢?”
这是一个好办法。昌薇在家长群里把事情一说,小奇妈妈马上就响应,表示可以帮孩子们排练一个节目。昌薇随即想到:能不能借这个机会,让小奇和妈妈一起表演节目呢?
最终,这次主题班会增加了一个活动环节:家长和孩子共同表演节目《南泥湾》,由小奇妈妈担任主唱,其他孩子伴舞。
要排练节目了。一开始,小奇还是像以前一样,默默地站在角落,看着自己的妈妈带别的小朋友排练。昌薇看出了小奇眼中的羡慕。
“小奇,你的妈妈唱歌真好听!”昌薇试着打开话题。
“是的呢,我的妈妈以前是幼儿园老师,唱歌跳舞可厉害了!”小奇很自豪地说。
“那你要不要和妈妈一起表演节目呢?”
“不要不要,我不行的,我不会跳舞……”小奇慌忙拒绝。
“不会跳舞不要紧,这个节目也不复杂。你看那位同学,他就是拿着小锄头在旁边假装锄地呢!我相信你可以的,而且妈妈也在台上,你们能一起参加表演,这是一次多么难得的机会呀,以后很可能就没有这种机会了!”参加节目的小演员,多一个少一个没什么关系,但对小奇来说,能站上舞台就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小奇还是有些放不開,和同学一起排练不了多久,就会害羞地跑到一边,甚至躲到昌薇的背后。每次排练,昌薇都会拉着小奇妈妈一起鼓励小奇:“再去试一下吧?”“你就做几个动作,很简单的。”“没你想的那么难,对不对?”……终于,班会即将正式开始的时候,小奇能完整地表演节目了。
主题班会上,小主持人报幕后,小奇穿着八路军小战士的服装跟在妈妈后面,走到了教室中央。伴着歌声,小奇有模有样地表演干农活。表演结束后,昌薇带头献上掌声,悄悄给小奇竖起了大拇指。
有了这次表演的成功体验,小奇逐渐成了班级活动的主力,表演也好,演讲、辩论也罢,都可以大大方方地站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
“鼓励,要能让学生‘拾级而上,内向的孩子才能自然地走向人群。”昌薇说。
做亲子矛盾调和的“沟通之桥”
学生的成长问题有些是性格造成的,也有一些是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造成的。尤其当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后,父母的教育方式一旦出了问题,孩子的表现只会越来越糟糕。这时,班主任及时介入就很有必要。
小海总是不交作业,动不动就迟到早退,还经常欺负同学。每次小海在班上闯了祸,昌薇会把他叫到办公室来,耐心地和他谈话。
一天早上,小海破天荒没有来上学。昌薇打电话给小海的妈妈,结果让她大吃一惊。原来,早上起床后,小海和妈妈争执了几句,妈妈动手打了小海,小海一气之下夺门而出,家长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昌薇嘱咐家长赶快去找孩子,但直到中午,小海才来到学校。
吃完午饭后,昌薇问小海:“你早上到哪里去了?是爸爸妈妈把你找回来的吗?”
他摇摇头说:“爸爸妈妈没有去找我,妈妈上班去了,爸爸在家里休息,我是自己回来的!”
“那你这一上午都在外面干什么?”
“我就到杨汊湖菜场去转了转,看看别人卖菜……”小海说。
“菜场人多眼杂,万一你遇上坏人怎么办?”昌薇心里一阵后怕。
从小海口中得知,小海的爸爸基本不管他,而小海的妈妈教育孩子的方式比较简单粗暴,三天两头打孩子。其实这次也不是小海第一次离家出走,之前小海也离家出走几次,但最后都能自己回家。次数多了,小海的父母习以为常,不再出门找他了。
昌薇拉着小海的手,温柔地说:“妈妈打你,你就跟我说,我可以找你妈妈沟通一下。打人肯定是不对的,是吧?你也长大了,我相信你愿意和妈妈讲道理,对不对?”
“对啊,但是妈妈都不听我说话,动不动就打我!我越来越烦她了!”小海似乎越说越生气。昌薇明白,小海已经进入叛逆期,打骂只会让他和父母渐行渐远。
“我们来分析一下,妈妈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打你?她打你应该都是有原因的,是吧?”
“主要是我经常不写作业,有些时候是同学家长找我妈妈告状……”说起自己的问题,小海有些不好意思。
“要求妈妈马上不打你可能不太现实。退一步来讲,妈妈出于哪种原因打你,你能接受呢?”昌薇尝试和小海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要是因为没做作业挨打,我可以接受。”小海有些迟疑。
“这样,如果你连续3次没有完成作業,妈妈忍不住打了你,你就要认错认罚。偶尔一两次没完成作业,我可以找妈妈说情,只要补上作业就不能打你,可以吗?”“可以可以。”昌薇的话让小海有些喜出望外。
“其他同学家长向妈妈告状,是因为你和同学闹矛盾了吧?”昌薇又问。
小海有些不服气:“又不都是我的错,我不想跟他们玩,他们还要过来撩我!”
“不是你的错,那肯定不能打你。不过,就像你希望妈妈能多和你讲道理一样,以后和同学有了矛盾,你能多讲讲道理,不再动手打人吗?”昌薇严肃地看着小海。
“老师,您说得对,我也要讲道理才行!”小海很认同。
“好,只要答应我的事情你能做到,我就去和你的妈妈沟通,做你的‘代言人。”
昌薇特地安排了一次家访,把她和小海谈话的内容告诉了小海妈妈。在小海家里,昌薇和小海、小海妈妈签了一份“三方协议”,“协议”的大致内容就是,小海要做到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妈妈不能打骂教育,多和小海讲道理。遇上小海和妈妈都控制不住情绪的情况,昌薇会作为“中间人”,两边协调。
当了一段时间的“中间人”后,昌薇发现小海渐渐不再向她告妈妈的状了。听小海妈妈说,尽管小海还是会一个人生闷气,但离家出走的情况几乎没有了。在班里,小海也慢慢地发生着变化,愿意和他交朋友的同学越来越多。在评选“区诚信小公民”时,小海虽然最终没有当选,但是他得到了36票;在学校朗读活动中,他朗诵的不是什么名篇,而是和妈妈一起写的一篇文章,还配上了他从小到大的生活照,台下好多同学流下了眼泪……
“当孩子与父母有了矛盾,班主任要主动做好亲子间的沟通工作,这样孩子的成长才不会出现偏差。”昌薇说。
“君子成人之美。”教育亦是如此。因为有丰富的育人经验,昌薇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助推一把,引导孩子走好成长之路。这就是昌薇充实而智慧的教育生活。(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 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