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革命精神,永恒的艺术魅力

2023-05-30 07:30蒋海瑛
歌剧 2023年3期
关键词:江姐歌剧院党课

蒋海瑛

这是一场《江姐》的全版演出,却又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舞台。2 月15 日,上海宛平剧院里,没有按惯例在开演前拉上大幕,台上也没有繁复华丽的舞美。场铃响起,场灯暗下,伴随侧幕传来一声悠长的“红岩上,红梅开……”,身着一袭中式唐装的上海歌剧院第六代“江姐”周琛翩然踏歌而上,作为主讲人揭开了这场题为“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文艺党课示范课的序篇。

众所周知,民族歌剧《江姐》是上海歌剧院的看家保留剧目,自1965 年由上海歌剧院第一代“江姐”任桂珍首演以来,登舞台、進校园、入社区,坚持排演近60 年,在超过500 场大大小小的演出中,几代“江姐”薪火相传,也结下了深厚的观众缘。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不断创新学习教育形式载体,采取党员喜闻乐见的学习教育方式,增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影( 集团) 有限公司,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等共同主办了“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文艺党课活动。上海歌剧院此番精心策划编排的《江姐》,正是作为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导赏+ 演出”的独特方式,从讲江姐、学江姐,到唱江姐、演江姐,充分发挥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在党员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传递作品背后蕴含着的信仰力量、精神内质和丰富内涵。

此次文艺党课的《江姐》剧组阵容, 正是上海歌剧院2021 年亮相国家大剧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系列演出及活动”的全班人马。这版2021 年新制的《江姐》,由上海歌剧院第六代“江姐”何晓楠、周琛领衔,上海歌剧院青年导演马达,优秀青年设计师朱嘉君、刘沈辉等组成主创团队,台前幕后皆是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当时,整个剧组演员的平均年龄只有35 岁上下,还有不少年轻演员是第一次接触这部民族经典,面对前辈们珠玉在前的经典演绎,如何在音乐的呈现和角色的诠释上呈现出新时代的风范,成为年轻演员们身上的压力和挑战。经过几年不断的排演打磨,这版“青春版”制作日臻成熟。

为文艺党课而重新排演的《江姐》,略去了大部头的舞美道具,仅保留以素描手笔、版画风格的舞美背景,辅以简单的硬景,几根路灯杆、几把小竹椅,虚实结合地点出了朝天门码头、华蓥山茶铺等关键场景的信息。基于历史时代亦融入当下审美的人物造型,既保留了观众们熟知的经典元素,又增添了符合现代审美的细节。在相对小巧的舞台上,用更为灵活的动线,加之贴近现代生活、避免标签化的程式动作设计,这版由年轻人演绎的经典以“化繁为简”之姿立于舞台之上。

看过多次周琛演江姐,而听周琛说江姐,这是头一回。她从《江姐》最脍炙人口的唱段《红梅赞》中提及的“红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的“红岩精神”为切入口,结合半个多世纪以来多部深受人民喜爱的经典民族歌剧,讲述了歌剧《江姐》的诞生由来,以及秉承红色基因血脉的上海歌剧院六代“江姐”的历史传承。她以自己学演“江姐”的切身体会,从角色解析到排演故事,并结合史实将歌剧《江姐》中巧妙用心的艺术细节娓娓道来,一步步带领观众深入浅出地了解歌剧《江姐》以及这部伟大艺术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精神内涵。“每一次的复排,我们都将共产党人的信仰和理想追求,用艺术的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每一次的复排,也正是一个不断迭代、延续艺术薪火、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无论是何种版本,几十年来的传承中,亘古不变的是我们对《江姐》这部剧、对红岩精神的敬畏和热爱。”

这方讲罢,那方登场。何晓楠、陶阔、郑瑶、李娜、李新宇、于浩磊等一众上海歌剧院艺术家,用精彩演绎让现场不少观众数度落泪。以往大剧场版的演出,好些台下的观众都是《江姐》的老戏迷,常有跟着《红梅赞》《绣红旗》《五洲人民齐欢笑》等的旋律轻声哼唱的“铁杆粉丝”。而此次文艺党课的现场,不乏初次接触到《江姐》的年轻人。能让台下的观众们体会到剧中的悲欢,为小华的牺牲而难过,为错抓蒋对章的荒唐而发笑,也为杨二嫂活泼辣爽的四川话会心一乐,更为黑暗过后终将到来的黎明而热血沸腾,这正体现了红色文艺作品的内蕴。

何晓楠也是在多年舞台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江姐”,她和周琛都曾跟随第一代“江姐”任桂珍学习数载,一腔一式、眼神身段都曾蒙恩师的口传心授。在挑起第六代“江姐”的重任后,她潜心地雕琢唱腔、细致地把握情绪,游刃有余地掌控戏剧节奏。从离别山城直赴川北的踌躇满志,到川北县城目睹丈夫老彭被害的晴天霹雳,再到华蓥山东海寺强忍悲痛鼓舞众人,上半场紧凑的剧情里,何晓楠将自己沉浸在人物中,从唱腔到身段,富有张力的戏剧情绪紧抓观众的眼球。下半场中,何晓楠与饰演甫志高的郑瑶、饰演沈养斋的陶阔之间的几场对手戏,你来我往、旗鼓相当。更不用提最后一幕黎明之前渣滓洞集中营里,“绣红旗”中对新天地的期盼,“五洲人民齐欢笑”中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一气呵成的大幅唱段,正体现了何晓楠扎实的艺术功底和精湛的舞台演绎。

一部经典可以流传至今,自然有它很多闪光点。《江姐》好听也好看,这与戏中多位人物鲜明的“小角色”息息相关。“小角色”戏份虽少,演绎起来却丝毫不马虎,以饰演蓝洪顺的男高音于浩磊为代表的青年演员们都可谓是在舞台上身经百战的“老戏骨”。脱开西方经典歌剧的“洋装”,换上民族经典歌剧的“马褂”,一颦一笑、一喜一怒,接地气、聚人气。华为、杨二嫂、唐贵山……这些活灵活现的小人物们是衬托“红梅”的“绿叶”,艺术家们生动鲜活而富有张力的演绎,让戏剧层次更加分明,细节更加丰满。

是演出,也是学习。从当年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者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史实,到激情燃烧、秉持韧劲积极创作的老艺术家们,再到今天在舞台上赓续传承、倾情演绎的年轻艺术家们,这场用歌声、用故事、用真心演绎的文艺党课让人直观且深刻地领悟到不朽的革命精神和永恒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江姐歌剧院党课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乡村党课可以这样上
“乡音党课”可以多一些
江姐的信使 :一生无悔的选择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
歌剧《江姐》的故事(三)
“江姐”大战“鼠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