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是文化挖掘和文旅融合的产物,具有较强的产业属性。乡村旅游不仅在推动乡村的生态、人才、文化、产业的振兴方面发挥着作用,同时也能够促进农村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为农民增收致富。
乡村旅游的定位很重要。新昌乡的定位是通过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近几年,新场乡通过“走出去”了解,然后引进来学习的方式,不断打造符合自身发展的、产销合一的文旅模式,未来将通过更多富有创意的点子,让乡村更有生命力。
打造旅游业态的,需要根据游客需求打造。针对来游玩的团体客人,腾云会因人而异,推出康养、红色、研学等不同主题的乡村游线路;随着业态越来越丰富,游客在金源村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相信花式玩法会让乡村走向红火。
乡村振兴离不开四个发展,分别是科技发展、人才发展、资本发展和教育发展。通过科技下乡、科技下沉,将人才聚集;再通过资本投放的加持,提高乡村、乡镇人员的教育水平,提升个人综合实力、综合素质,助力产业升级。
在当今社会,品牌是最精准的沟通语言。做好乡村品牌,首先需要了解乡村品牌,梳理当地品牌资源;第二要懂产业品牌的核心,并深化打造品牌价值;第三要打造乡村企业品牌和乡村产品品牌的矩阵,为乡村品牌建设提供系统性的规划。
提高搬迁村闲置的资源资产利用效率,是处理好群众增收和村集体增收的必然趋势。近些年,除了发展旅游业,宋家沟村依托山里的7万亩野生沙棘林和5500亩人工种植沙棘林,办起了食品厂,开发出沙棘药茶、沙棘饮料、沙棘功能食品等产品,为村民们搭建实现人生梦想的更大舞台。
品牌赋能、品牌经营所派生出的社会效应、产业效应能量是非常大的。品牌孵化、产业升级、资源整合都这对实现乡村经济融合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乡村品牌、乡村产业走向全国。
乡村振兴营销的赋能要多借助传媒的力量,乡村品牌的赋能要多借助于产业的力量。希望联合会的平台能为乡村品牌、乡村企业和地方特色产品提供推广,为其赋能。
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品牌必须强。东台这几年通过“一村一品”的发展来赋能品牌建设,来推动产业的发展。此外,东台与陕西耀州作为扶贫协作单位,通过在耀州建立西瓜智能化综合基地,填补了耀州早春西瓜的空白,实现了产业扶贫,也得到江苏省委省政府的肯定。
智库引领、品牌咨询与设计、品牌出海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必经之路。企业的品牌是需要深度的行业研究做支撑的,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更需要跟区域的发展战略、产业格局、区域文化、资源要素进行深度的融合。
“区域特色、国家品牌、世界影响”是专门针对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研发的实战工具,主要从产区、产业、产品综合把握,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聯合协同,系统长效地打造农业区域公用品牌。
注重品牌保护,主打品牌声量;提升营销能力,主打官方正品;优化技术赋能,主打智慧管服。集团要以品牌保护为品牌发展基础,注重各地农产品相关产业标准制定和品牌形象的塑造。此外,乡村品牌要以各平台地理标志特色农业产业带为主战场,通过智慧农业体系搭建,让消费者买到正品,吃得放心。
(编辑/高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