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绿翅蝶在开满橘花的橘树上翩翩起舞,一边忙着传粉,一边忙着拨动江南春暖的旋律。
瓣瓣橘花镂钿钗,袅袅幽香袭面来。
南橘北槐成一色,橘白槐雅蝶难猜。
四月摇曳槐花的流苏,北方便渐渐浓绿起来,恰如我日益丰盈的记忆。
清嘉庆年间,祖辈栉风沐雨,逃荒避难,定居在一片高坡之上。泥瓦为舍,躬耕为营,繁衍子嗣;感恩祖辈恩泽,后人多崇学尚礼,重孝明德。至民国后期,祖父在此手植洋槐数棵,以祈家国兴盛,天下太平。
槐花把往昔的记忆开成串串白色的符号,写着历史,写着人心,让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去读解,去破译。
那棵最粗壮的老槐,曾用树干掩护过受伤的红军战士,身体上留下的弹痕,多像一只永不迎风流泪的眼睛。后来,这些槐树共同用乳汁样纯白的槐花喂养过饥肠辘辘的日子;纷纷扬扬的槐花也慰藉過当年瘦弱却执著的渴望……
它们的故事,如甘饴的奶糖滋养了我的童年。每年槐花开放的时候,我都像一只恋花的蝴蝶,迷恋着那甜甜的花香。
如今,眼前这棵橘树,也开洁白的花,散沁人心脾的香,更能把日子结成金色的果实,把人们心中圆满的幸福,高高地挂在树枝上。
其实,不论槐花,还是橘花,它们都有纯洁的颜色,都用同一种微笑为生命打开一道门,让灵魂走进去,洗去红尘烟雨,滤去人间杂音,让心安静,让脚步变轻。
两处风景同四月,恋花何曾分两乡。
那只绿翅蝶还在花间久久徜徉,恰如儿时久坐槐花下不肯离去的我!它深深地留恋着这一处春色,只沉醉于花的纯洁,香的清幽,并不在乎这花是橘,还是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