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怡 叶莉
关键词:龟背纹;传统纹样;参数化;设计;方法
1 龟背纹概述
1.1 龟背纹纹样特征
龟背纹是由六边形结构组成的四方连续纹样,形似龟甲,又称“龟甲纹”。已知出土实物中最早的龟背纹是公元1—3 世纪楼兰地区的毛织物[1](图1),采用龟背骨骼为轮廓、填充图案的构图形式。而中国早期龟背纹多作为隐性结构、形式较为简单,如河南密县打虎亭东汉墓出土的画像石[2](图2),其中的龟背纹与流动飘逸的云气纹相融合,有秩序规整、动静结合的美感。南北朝时期,龟背纹逐渐流行。隋唐之后,龟背纹与联珠纹、忍冬纹等装饰纹样结合,填充内容逐渐丰富,并为宋代龟背纹的复杂构型奠定了基础。时至元明清,龟背纹愈加具有本土特征[3],并产生基于龟背纹的各种变换纹样。
龟背纹构型主要有单独图案、骨骼图案、复合图案三种(图3)。其中,单独图案是指仅由龟背纹六边形线条组成,一般只变换其连接方式,或改变线条样式,六边形内部为空或纯色填充;骨骼图案是指将龟背纹作为骨骼框架,在内部填充装饰纹样而形成的图案整体,骨骼部分几乎不加装饰;复合图案是单独图案与骨骼图案的结合,六边形框架和内部填充区都有附加纹饰装点,较为华丽。龟背纹多出现于丝织品、壁画、木质门窗之中,受西方文化影响而兴起,经过中国文化的浸润熏陶,又影响至日本等国。现对龟背纹特征梳理,包括秩序性、文化性、异域性等方面。
1.1.1 秩序理性的数理韵味
龟背纹是六边形四方连续纹样,一般为等边六边形,少数为扁长六边形,作为几何纹的一种,具有独特的数理趣味。在宋代,龟背纹创新了多种衔接方式,重复、交错、穿插、堆叠,显隐骨骼呼应,数理性达到顶峰。受“理学”思想的熏陶,宋代装饰纹样简洁、素朴,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点面结合,具有音律般的美感,图式严谨规整,但不失动感,体现士大夫对理性、秩序的追求。“格物致知”作为其中的核心理念,穷其理、尽其形,将科学性、逻辑性发挥到极致,龟背纹的一些变体造型即印证了这一时代特征。在崇文尚武的大环境下,宋代书画艺术得到了较大发展,这一时期的书画装裱常以几何纹为底纹,也促进了龟背纹的纹样变换、发展及流行。
1.1.2 復杂多元的文化寓意
龟背纹的图式核心“龟文化”自古早已有之。如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通过龟甲得以保存,远古神话中一些氏族的图腾也是龟纹,早期的龟文化神秘隐晦,为后世龟背纹的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礼记· 曲礼》有言“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汉代四神图案盛行,玄武这一符号龟身蛇头,寓意吉祥长寿、休养生息,这也成为即将兴起的龟背纹的文化主旋律;至宋代对龟的崇拜达到高峰,龟背纹的设计出现去繁尚简的倾向,符合文人雅士清淡闲散的文化追求,同期的龟背纹也应用于铠甲兵防,有坚固防御、退敌自保的含义。龟文化于元朝民间产生了一些市井之间的调侃用词,这一风气影响至明清时期,导致了龟文化的衰败。
1.1.3 异域文化的本土浸养
龟背纹的起源有较多争议,但据其形制样式的历史资料考证可知它受到异域文化的影响较多,并基于中国的本土文化衍生出众多的纹样变式。龟背纹的整体构型在希腊艺术中十分常见,常应用于地毯、衣服、头饰等织物之上,线面分明,或继续进行结构切分,有较为明显的几何形态和数学性,在地中海地区广为流行。新疆吐鲁番、甘肃敦煌等地发现诸多饰有龟背纹的文物,西方元素显著。南北朝时期,忍冬纹由西方传来,同期有较多龟背纹、忍冬纹、联珠纹的结合纹样一并传入,这些结合纹样促进了龟背纹作为隐性骨骼的发展,出现了以四神纹、花瓣纹、人物纹等传统图案为中心的填充图案样式。
1.2 龟背纹传承问题
1.2.1 历史文化内涵认知不足
龟背纹此类传统图案在文化传承上曾一度出现断层。往往某一纹样延续了百年之后,设计作品的符号语义逐渐模糊、大众的文化认知度降低,导致后世的创作者和使用者无法全然理解纹样背后的内涵。在以中国矿业大学为试点的传统纹样认知调研中,投出问卷80 份(理、工、文、艺类学科学生各20 份),选取龟背纹、云气纹、钱纹三个纹样,每个纹样设置识记、名称、含义三个问题,在剔除无效样本9 份后,统计出在日常生活中见过龟背纹/ 六边形图案的学生占比72.2%,能够说出龟背纹/ 龟甲纹名称的占比14.1%,能够说出1 个以上文化内涵的占比11.3%,与此同时,云气纹、钱纹的第一项数据低于龟背纹,但后两项数据均高于龟背纹,可见龟背纹作为常见纹样早已进入公众视野,但它的文化价值和历史积淀未被重视。而各类传统图案名称含义的准确率均低于25.0%,表明传统纹样的认知度依然很低,仍处于需要被释读、创新的发展瓶颈期。
1.2.2 传统与现代未有效结合
由于极简主义、构成主义、波普艺术、未来主义等现代艺术的涌现,传统纹样不符合现代审美,加之一些独特的社会内涵和文化表征,导致直接应用较少,如果将传统与现代进行有效结合,将推动传统纹样的设计和再创造。现代艺术崇尚多元化,几何纹样的现代化设计应讲求协调性和关联性原则[4],龟背纹作为几何纹样的代表,需要创新[5]。
1.2.3 设计成本问题亟待解决
传统纹样的构成较为繁复,设计成本较高。而在如今时代快时尚、快消费等文化的影响下,诸多纹样设计为求效率和销量,便抛弃传统元素,转而求简。近些年,不少文化遗产因公众认知度不足、投资较高和收益回报较低等问题,面临保护传承的困境。
2 参数化设计概述
参数化设计(Parametric Design)主要基于数学算法和计算机平台,通过变量的调节,实现批量化、多元化的设计效果,并可修改参数进行编辑。目前,该方法的技术支撑形式包括文本编程语言形式、可视化编程语言形式等。其中,文本编程语言形式主要利用已有软件中的脚本语言进行编辑,如Processing 中的Java 语言、Blender 中的Python 语言等;可视化编程语言则以图形为组建,代替文本进行编辑,如Rhino 中的Grasshopper 插件即是一种基于流的可视化编程模式。参数化设计本质上是种自动化的设计编辑模式,由Patrik Schumacher 提炼为“参数化主义”(Parameterism),并强调它具备类自然的自主进化能力[6]。于设计过程而言,该方法灵活性较强,可在短时间内生成多种方案;于设计思想而言,该方法将设计过程从“避免改动”推向“鼓励改动”[7],大大降低了设计成本。目前,参数化设计多用于建筑、产品设计领域,而纹样设计领域的应用及学术研究较少。一部分学者基于形状文法,在MFC 上模拟二维图案的参数化生成过程;一部分学者则借助Grasshopper,以四方连续纹样[8]、马家窑旋涡等传统纹样[9] 为对象,提取图案构成规则,进行目标纹样的参数化再构建。纹样参数化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构建可编辑的纹样生成系统,通过局部变量的修改,输出各类纹样图形方案。但进行参数化设计尝试的纹样类型比较单一,且多为形状设计,与传统纹样形式、色彩、文化特征高度粘合的设计模式有待开发。此外,纹样的参数化设计结果可应用于文化创意展品、新中式服饰或建筑家具之中,应用路径有待拓展,以推陈出新,赋予传统文化新生。随着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时代的到来,参数化设计将进一步服务于生成式设计,借助机器的智慧,探索出更多的创新方案[10]。
3 龟背纹的参数化设计方法
3.1 龟背纹的参数化特征提取
龟背纹整体呈现四方连续的六边形框架阵列。根据其组成特征,可将其主要构成部分拆解为骨架构型、骨骼细节处理、中心区填充图案三类。首先,在骨架构型上,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单纯龟背纹的四方连续阵列,二是以龟背纹的六边形交叉点为中心的、多个龟背纹的复合型四方连续阵列。第一种构型中,基础龟背纹的中心为O1,六角的点依次为P1、P2、P3、P4、P5、P6。第二种构型中,以P1 为第二六边形的基点,六角的点转化为O1、P2、O3、P4、O5、P6。以O1、O3、O5 为中心的点的龟背纹与基础龟背纹穿插交融,以不同的半径、曲率呈现多姿多彩的纹样效果。在骨骼的细节处理上,六边形线框的装饰图案赋予纹样设计艺术性和文化性,多层次叠加、形状变换是常用的纹样设计手法,使得同一线段互为两个图案区的显隐骨骼。在单独龟背纹内部的中心区,有的采用空白或纯色上色的形式,有的是与相邻区图案交叉的形式,也有采用填充图案的形式。填充的图案通常有丰富的文化语义,色彩鲜明、线条优美,从而成为纹样的视觉焦点,此类图案的六边形骨骼则变作图案的隐性骨骼。在色彩方面,龟背纹由于多出现于丝织物上的缘故,纹样底色多为丝织品本身的色泽,而骨骼框架及主图填充区的纹样色彩较为丰富,以饱和度较低的红、蓝、绿、橙等颜色为主。除去底图的色泽外,一般为单色纹样或双色纹样,多色纹样则出现于复杂华美的龟背纹构型中。
3.2 龟背纹的参数化建构
现基于龟背纹的特征,完成龟背纹的参数化设计,在Grasshopper上的设计主要包括框线设计和颜色填充两大部分,由此进行电池组件的搭建(图4)。在框线的参数化设计上,首先用Hexagonal组件创造一个六边形阵列,通过Size、Extent X、Extent Y 系数的修改,改变六边形阵列的体量,接下来通过Polygon Center 组件确定每个六边形的中心点,并作为基准面一,在Explode 组件将曲线分割为小的片段后,用Cull Duplicates 组件确定基础六边形的衔接点,作为基准面二,再用Evaluate Curve 组件配合Curve组件和Panel 面板确定基础六边形每边的中心点,作为基准面三,此时在单一基础六边形上提取出三个基准面共13 个点,再对三个基准面连接以Polygon 组件,补充正多边形的设计。龟背纹的多样化框线设计主要体现在中心点设定、半径和曲率数值的改变上。中心点的设定可以呈现出多种交叉衔接方式,包含普通交叉衔接模式和中心偏移交叉衔接模式,普通交叉衔接模式如图5 中a 的中心点在基础六边形的衔接点上,中心偏移交叉衔接模式主要是对六边形的衔接点进行位置的偏移,如图5 中的b、c 因半径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此外,曲率的改变可以创造出基于龟背纹的变体纹样,如图5 中的d,其图案骨骼结构为六边形,但展示形式为圆形。该部分可以改变的参数包含Radius(半径)、Segments(段数)、Fillet radius(圆角半径),从而创造更为丰富的纹样效果(图6),视觉语义更加充实。在色彩的参数化设计上,用Custom Preview 组件及Colour Swatch 组件对框线进行着色,基于Surface 组件的所需曲面的调用,再以Surface Split 组件完成曲面的分割。并依据重复项,用Sort Duplicate Values 组件配合Area 組件完成字符串列表(切割面积)的排序,提取上色的面,以List Item 组件筛选出指定项目,再通过Custom Preview等组件进行着色尝试。以上参数化设计模式可生成诸多纹样效果(图7),选用古代丝织物绢黄色为背景底色,进行多样化效果展示。在龟背纹的参数化设计中,可将部分参数设置成极端值,以删减纹样层次。如将Radius 数值调到最低,可删减一个六边形图层面板,使得简繁得当,方便个性化方案的快速定制和修改。
3.3 龟背纹的参数化设计应用
在完成龟背纹的参数化设计后,可将设计结果应用到服装织物、文化创意展品、包装设计之中(图8),如采用敦煌艺术风格中的青、白、红、黄色主色调,与联珠纹结合的龟背纹纹样,将它印于马克杯上,可作为敦煌的文化创意周边,作为敦煌艺术的写照,传递历史文化的信息;也可仿宋代服饰纹样色调,将淡红、青绿、绢黄构成的小花形纹样应用于手提袋、雨伞等生活用品中,使日用品既具有古典意趣,也具有秩序化、数理化的现代特征。这些应用快速增加了纹样设计的方案产出数量,丰富了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因成本较低、便于修改,在工业制造、文化创意设计领域具有广阔空间。
4 结语
文章对龟背纹的纹样特征进行分析、提取,并完成传统龟背纹的参数化构建,生成的多样化方案可应用到实践生产之中。纹样的参数化设计尝试,既扩充了设计作品、降低了设计成本,也有利于激发设计师的设计灵感。参数化的本质是数据结构和逻辑运算,需要设计师对图案规律进行梳理、拆解,再转化为组件间的衔接关系。目前,纹样的参数化设计具有广阔的开发空间,如针对复杂组合纹样的参数化构建,难度在于特征提取、构成分析和设计转化,需从基础图形结构和参数逻辑入手,进行多样化的设计风格尝试,以增加龟背纹的创新性。